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219部分

汽车黑科技-第219部分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信供应a4,a6,迷你三款车型的零件之外,技术储备还没有跟上去,根本就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啊!

    再说了,就算是底盘平台,发动机,变速箱,悬挂,这些东西正信对市场开放,可是类似ecu这一类的搞技术含量电子元件,短时间内还是得用国外的。

    这尼玛太急了,一点儿准备都没给人留啊。

    这特么,不是赶鸭子上架么!(未完待续。。)

第353章:更加复杂的市场

    人是一种由思维掌控的动物,所以在面对自己丝毫没有准备的事情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抵触。

    其实按道理来讲,如果真的将进口整车税率提高,国内受益最大的车企肯定是正信没跑的。

    为什么?

    因为纵观这个时空中华的所有整车制造企业,正信是唯一一个旗下车型都拥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旗也勉强算一个,之所以说是勉强,是因为平台还是引进正信的呢。

    但是,李凡愚经过之前的那个时空。知道这个税率调整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资本总有渗透政策的办法,以当前这个时空中华孱弱的汽车产业结构,断然用税率来封锁国门,带来的只能是……

    高端进口车售价的提高,拥有知识产权总成价格提高,将税率转移到消费者头上。

    以及……遍地开花的合资车企。

    关税不大时,为了保证品控和原汁原味,一般的车企大多采用的整车进口模式。但是一旦关税过大,买鸡生蛋再杀鸡的合资才是最合乎资本运作原则的方式。

    之前那个时空就不说了,就拿这个时空里处在合资中的中华车企说事儿;从八大旗老大伊旗,再到老幺南汽,除了广旗靠着隐忍和三菱的作死现在做到真正的独立之外,哪一个不是彻底沦为了附庸?

    上面想靠着关税的调控让海外企业增加成本,给国内的汽车行业腾出空间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这事儿如果放在什么农业手工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问题是,汽车制造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儿。

    可能跟航天航空比起来,汽车工业没有囊括那么多,没有那么复杂。旦它同样是个集大成的东西,也是一个考验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这么一个东西。事实上,就连代表了当前汽车工艺最顶端的德国,也是靠着整个欧盟凝聚起来的庞大工业体系支撑,才得以压美抗日,横扫天下。

    如果不靠着近乎是神迹一般的x超级工厂,就连在正信,就连他李凡愚,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搞定整车需要的所有部件。

    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当初正是不想永远受制于人或靠着金手指吃饭,李凡愚才想出了以正信汽车实验中心为核心,整合零配企业聚合产业链条。

    但问题是,园区才刚刚发展。很多的东西,都是需要在生产中慢慢形成标准形成流程的。现在立足未稳,就要面对即将巨变的市场环境,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是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产业的角度出发;没有标准,没有流程,没有科学有效的监管,没有成熟的零配供应体系。即使是用政策强行拉节奏,也就是拔苗助长而已。

    要知道在汽车史进程没有改变的那个时空里,也就是在千禧年那一阵子。各种民间资产进入汽车领域扎起堆儿来搞造车热,才导致了行业的种种乱象。

    程刚现在从某方面上将,跟李凡愚就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对程刚,李凡愚不打算隐瞒自己心中的想法。于是他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将自己的顾虑说了一遍。

    但是面对他的担忧,程刚却显得相当乐观。用他安慰李凡愚的话来说就是;改革带来的负面也只是一时阵痛而已,咱们什么苦日子没过过?

    这就没法说了。

    典型的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

    因为经过,所里李凡愚有所顾忌。但是产业园区+关税调整,在程刚看来却是一条光明大道。

    他现在可是一门心思的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天城发展起来。怕是面前就算横着刀山火海,以这厮现在的状态,也敢上去淌上一遭。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凡愚只能捂脸长叹;妈的,上午的时候自己刚跟产业园区的一众老板放完嘴炮,下午就来了这么一出。

    现在可好,政策有了。

    但是若是上面真的不顾一切的实施下来……嗯,同志们。希望你们准备好迎接将会复杂千百倍的市场洗礼……

    、、、、、、

    上面,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中华的汽车市场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然而国内的行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眼睁睁看着国外的车企在中华席卷巨大利润,当家的哪能不着急?

    现在都说全球化,全球化。但是在海外诸国,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眼里,这个全球化除了低端制造外却并不包括中华。

    现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汽车行业是向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就拿日美德三国的汽车界来说。在这个时空之中,美国巴克曾经在2006年收购了rb打发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而曾经一度没落的美国品牌水星,也是在这个时空的本田股份入主后才得以重新站起。而近十年来,欧美只见的汽车品牌往复循环的收购再转让,已经是不是什么可以震动国际的事情了无他,太特么平常了而已。

    就拿现在德国现在处在第一梯队的品牌欧联,也曾经三易其主,先后被三家美国企业收购过。

    但是就有一样,在面对刚刚崛起的中华市场,貌似海外的车企都达成了一种默契;咱可千万别带中华那小子玩儿!

    他们那儿人傻钱多,咱们组团刷怪好了。

    所以,像什么专利壁垒,资本壁垒咔咔的都给中华市场套上了。

    而在这个时空之中,国内的车企也真真儿的是不争气。不论是国企私企,在国外品牌的夹击之下大部分都选择了给人卖命或自甘堕落。

    不是给人代工就是做低端。

    这种情况之下,不用政策刺激一下怎么能成?

    所以进口税率这事儿,似乎也就成了最直接也最能调动积极性的手段。

    在上面的考量里;我可是把他们的成本给拉上去了哦!我可是把价格区间给你们让出来了哦!我可是给了你们一段难得的发展时间了哦!

    上吧,骚年们,你们赚钱的时候到了!

    仿佛是一声发令枪,在那一位视察了天城产业园区并发表“鼓励汽车行业站起来,走自己的发展之路”的讲话之后。

    国内一些沉寂已久的车企,开始躁动了。(未完待续。。)

第356章:我可能看的是假新闻

    李凡愚端着报纸,看到经济版面那一群群的豪言壮语时,惊得连下巴都合不上了。

    “万宏集团与昨日宣布收购云南云雀汽车,在发布会上,万宏集团董事长肖林表示,将对云雀汽车注资二十五亿。据悉,在正式将这个已经沉寂了十余年的品牌纳入旗下后,万宏集团将致力研发价格在十万元左右的家用轿车。”

    “重大消息!黄海汽车与诚祥集团联合,重焕新春。昨日,曾经辉煌一时的皮卡制造车企黄海汽车宣布,将以一亿六千万的价格转让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黄海汽车总经理徐高峰表示,黄海汽车在得到资金注入后,将利用拥有皮卡与suv的生产资质的优势,将目光定位在最近大火的城市suv市场……”

    “大发汽车复活!本报消息,曾经风靡全国的微型车品牌大发汽车于今日重组,将延续品牌史,着手mpv车型的研发……”

    “万山汽车……”

    “大迪汽车……”

    “曙光汽车……”

    “万丰汽车……”

    “龙城春兰……”

    “芙蓉汽车……”

    一时间,李凡愚仿佛觉得自己再次被穿越了。

    满报纸上,都被这些早已泯灭在史长河中的汽车品牌屠版!

    看着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蹦出来的汽车品牌,李凡愚心里这个握草;这都什么情况?!

    我可能。。。看了假新闻?

    什么情况?

    商人逐利,天性使然。造车热呗……

    报纸上的这些品牌,李凡愚可不陌生。可以说,在史进程未改变之前,他的孩提时代,这些品牌中的一大部分他就见识过。

    像云雀,黄海,曙光,这可都是名噪一时的车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在刚刚起步众多的国外品牌还未来得及进入的中华前,在汽车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像大发这样曾经称霸过天城市出租车市场的品牌,更是让李凡愚印象深刻;大发本是津门汽车旗下的一个品牌,因为当时引进了日本大发厢式货车的技术,所以直接也音译了师父的名字。

    大发下线后,以低油耗低价格立刻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当时的下海热潮下,这种能拉货能装人的面包车立刻风靡起来。

    但是最普遍的,还是作为出租车来使用。为啥类?能装啊……那个时候,打车可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一般没个百十斤的东西拿或者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可是不敢花钱打车的。

    而这大发这车,装个五六百斤货或一家祖孙三代,就特么跟玩儿似的。

    当时年仅六岁的小凡愚,第一次坐这个图成黄色的“面包”车,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所以在一次全家去医院接奶奶回家后,就指着哼哼着远去的黄色大发,奶声奶气的对李爸说道:“粑粑,我长大了也要开这个车。”

    李爸当时气得直接拍肿了丫半边儿屁股;老子含辛茹苦供你上学,你他娘的就给我立这个志向?!

    揍!

    没商量!

    大发在短暂的造车史中,只做了这么慢一款成功车型,还特么夏天热,冬天冷,常年四处漏风。所以随着像松江哈菲等惠民低端车的出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停产倒闭了。

    现在,再次见到这个品牌,李凡愚除了屁股疼之外更是深深的蛋疼。

    不过将整个报纸版面重新梳理,再结合自己的分析之后,他终于恍然大悟。

    额、这特么都是奔着挣快钱来的啊!

    中华汽车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政策,叫做生产准入。这个政策硬性规定了企业生产汽车应具备的条件。比如什么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啦,保证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啦,什么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啦等等等等。

    当初正信也就是借着搞出来第一款自主发动机,安宁人头又熟悉才在后来的x…power生产之前靠着砸钱和种种光环搞定了准入资格和生产目录。

    但是要是民间资本想跨入这一行,没有正信这般奇遇,想要拿到资质可是千难万难。所以最方便,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收购。

    收购啥呢?

    收购那些早已名存实亡,已经早都不生产汽车但是还占着准入资质名额的老品牌呗!

    只要花点儿钱,不光能把资质搞定,还能顺势接受一下这些品牌遗留下来的资产,比如什么老掉牙的生产线,什么已经十多年没干活了的工程师,什么里面结满了蜘蛛网的生产车间……

    总之,花不多点儿钱,还能给从来没接触过整车制造的民间资本做做科普,何乐而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