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妻贵 >

第25部分

妻贵-第25部分

小说: 妻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自顾自地在主位下坐了下来。

    杨夫人又意外地一愣,怎么听凤止歌的话完全是以主人自居,半点都没有给威远侯夫人留情面的样子。

    大族后宅嫡庶之争很是平常,但在外人面前大多都会不约而同的粉饰太平,这位凤家大姑娘一个不是从当家主母肚子里出来的嫡女,在外人面前一点也不掩饰与主母之间的不和,是她太有底气,还是这其间另有因由?

    同时又有些为赵幼君的反应而惊奇,凤大姑娘对她这嫡母显然半点尊敬也无,看赵幼君的反应却是早已习惯,难道这位威远侯夫人只是外强中干?

    思虑间,杨夫人又道:“都道侯府两个女儿都出落得亭亭玉立的,不管是容貌还是才情都远非普通闺秀能比,今儿见了才知道这话还是有所保留,可算是开了眼了。”

    虽然是客套话,但杨夫人说这话倒也不违心。

    眼前这位凤家大姑娘虽然还未及笄,身上却并无多少青涩,看起来沉稳淡然如一朵静静绽放的莲。而二姑娘,虽然才十二岁,但也是一派大家气度,绝非普通人家能养得出来的。

    凤止歌微微一笑,却不想继续与她闲聊,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杨夫人谬赞了,不知杨夫人特意唤止歌前来有何要事?”

    杨夫人放下手中茶盏,拿出绢帕拭了拭唇,这才笑着道:“看我这记性,光想着大姑娘的出色,倒是忘了今天来的目的了。”说完拿出几张粉色烫金的请柬来,“湖州城历来有夏日办赏荷晏的传统,一般都是由城里几位夫人轮流着张罗,今年轮到我这里。侯府的夫人姑娘这些年都深居简出的,不少夫人小姐都道今年一定要请夫人和两位姑娘露露面,这才厚颜来侯府拜访,还请夫人和两位姑娘不要推辞。这花儿开得好了,总得让人好好欣赏不是?”

    然后将手里的几张请帖分别递给赵幼君、凤鸣舞与凤止歌。

    凤止歌看向手里的请柬,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名字。

    湖州城贵族圈的确有办赏荷宴的传统,每到这一天,城中夫人们都会带着自己盛妆打扮的儿女。说是赏荷晏,不过就是以赏荷为名邀请这些夫人们为儿女相看第适龄的公子小姐罢了。

    变相的相亲宴。

    凤止歌将请柬递给半夏,扬唇露出一个完美的笑容,向杨夫人轻轻颔首道:“多谢夫人盛情相邀,止歌届时一定准时前往贵府。”

    凤止歌知道这赏荷宴上一定会出不少幺蛾子,不过她也不在意,这几年的沉寂一来是她年纪太小,不适合在外露面,二来她的对手站的位置太高,就凭她手里现在这点东西并不足以与之相抗,总要好好发展一番才行,再则就是她需要时间将她那虚弱的身子调养至当年的巅峰状态。

    如今六年过去,该准备的也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需要的也只是时间,在计划执行前与这些在后宅里无聊得只能斗来斗去的妇人们过过招,也未尝不可。

    赏荷宴呵,真是有些期待到时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了,就看看,有哪些人会作茧自缚将自己给搭进去了……

    存稿告急,今天更得迟了些……谢谢给我投票的亲们,群么一个~

第45章 可惜

    澄明堂里,杨夫人双手交叠置于膝前,隔着竹帘隐约看着凤止歌的背景渐行渐远,微微摇了摇头,轻声道:“真是可惜了。”

    她没说为何会可惜,但与她相邻而坐的赵幼君却是心领神会地一笑。

    这些年赵幼君不是没想过对凤止歌与慕轻晚下手,但自从凤止歌醒来便将偌大的洛水轩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让她想见缝插针都不成。就连府里的下人,因为凤止歌的存在,她驾奴起来也吃力了许多。若不趁早将那对碍眼的母女除去,恐怕这威远侯府早晚都要变天!

    这是赵幼君绝对不能允许的,也因此才有了今天与杨夫人的会面。

    “确实是可惜了,我这个大女儿长得这么好,就是不喜与外人打交道。”赵幼君端庄一笑,手上绣着牡丹花的丝帕轻轻印了印唇,行止间一派雍容,“好在这次还能借着杨夫人的赏荷宴让她见见世面,说来还要多谢杨夫人了。”

    言毕,两人相视而笑,那端庄温婉的笑容背后,似是浮动着诡谲的阴云。

    赵幼君身后,一直带着笑容未曾出声的凤鸣舞也跟着笑了,随着年龄渐长出落得越发精致的脸上挂着有些扭曲的恶意笑容,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

    回到洛水轩,凤止歌刚将请柬随意扔到桌上,便见慕轻晚面上带着担忧进了屋。

    因为杨夫人的突然到访,凤止歌连早膳都没来得及用便去了澄明堂,慕轻晚自从听闻凤止歌是被赵幼君叫去了,眉头便一直未舒展开。

    许是当年的记忆太深刻了,即使这几年亲眼见着赵幼君未曾在凤止歌手里讨得好处,慕轻晚还是对赵幼君有着惧意。

    “止歌,她没对你怎么样吧?”慕轻晚急切地握住凤止歌的手,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凤止歌失笑,“娘,您的女儿本事着呢,您什么时候见女儿吃了亏。”

    话是这么说,还是任由慕轻晚拉着她检查是否有不对。

    直到确定凤止歌没有任何损伤,慕轻晚才松了一口气,问起杨夫人的来意,“杨夫人此前与你素昧平生,如何会特意想见你?”

    杨夫人不仅与凤止歌素昧平生,应该说是威远侯府之前与吴府就没什么交情。

    凤止歌将桌上的请柬递给慕轻晚,“杨夫人是来给女儿送请柬的,说是花儿开得好了,应该给外人个机会好好鉴赏一番。”

    慕轻晚虽然自从到了湖州就没出过门,却也知道赏荷宴的意义,得知凤止歌要去参加赏荷宴,轻抚着手上的请柬,心里是一时喜一时忧。

    喜的是她的女儿长大了,如今都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凭女儿的品貌,自然会在这次赏荷上大放光彩,到时不知会被多少名门公子惦记上。

    忧的是她做了不这侯府的主,就怕赵幼君在女儿的婚事上使绊子,或者随便给女儿说一门亲事,那可就害了女儿一辈子了。

    凤止歌大致能逛到慕轻晚在想些什么,“娘,您就别想那么多了,女儿现在可没想着嫁人,那个女人也算计不到女儿头上来,放心吧。”

    慕轻晚被逗得一笑,“姑娘家的一口一个嫁人的,也不怕人笑。”

    心里的担忧倒是随之去了不少。

    又陪慕轻晚坐了一会儿,将她哄高兴了,又说好一起用午膳,凤止歌才让林嬷嬷扶着她回去休息。

    再看了那张请柬一眼,凤止歌眯了眯眼,说了一句和杨夫人同样的话。

    “可惜了……”

    凤止歌是第一次见到那位杨夫人,但是关于杨夫人的事,她可不是第一次知道。

    说起这位杨夫人,其实也是一个苦命人。

    杨夫人出身不错,娘家就是湖州城的杨氏家族,当年杨夫人的父亲看重了寒门出身的吴明远的潜力,想着虽然女儿嫁了他刚开始会吃些苦头,但吴明远本身是个上进的,又有杨家帮衬着,将来怎么着也不会差了,于是给两人定了亲。

    杨夫人自小受宠,在娘家时被父母如珠似宝的疼着,刚过门那几年确实吃了些苦头。不过吴明远确实如她父亲所言的那般上进,熬了几年资历后在杨家的帮衬下到湖州任知州,日子这才好过起来。

    知州品阶虽然不高,但在湖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却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而且湖州虽小,但来往的从来不乏真正的名门权贵,要是做得好了,很容易便能往京里升迁。

    夫婿体贴,离娘家近,过门之后又生了两儿一女,不提旁人的欣羡,就是杨夫人自己也觉得这一生算是圆满了。

    一直到,吴明远某日收了一个上峰送的女子进门。

    那一年,深受陛下倚重的安国公出京来湖州办差,知府大人亲自相随,接风宴上,安国公推拒了知府大人准备的几名美人,那几名美人后来便被知府大人随手转送给了下面的几名官员。

    在官场上,这种事并不少见。

    因为是上峰所赐,初任知州的吴明远不敢推辞,就这样带回了家,并给了个良妾的名份。

    吴明远并不是个糊涂人,杨夫人的娘家助他良多,他心里自是感激的,所以与杨夫人之间一直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的,无奈收下这美人,对杨夫人也存了些愧疚。

    但杨夫人可没感受到吴明远的愧疚。

    在此前,杨夫人最自得的,便是夫婿对她关怀备至,而且不像其他男人那般后院里一堆的莺莺燕燕。如今吴明远带了这美人回来,杨夫人只觉得自己被打了脸,又想到吴明远还是靠了杨家才有今天,没想到日子刚好过起来就开始抬了新人进来。

    从来没吃过这种亏的杨夫人如何能忍,不仅冲进那良妾的院子里好一通打砸,还时不时就找上门去出气。

    最初,吴明远确实是碍着那良妾是上峰所赐,才偶尔去了良妾的院子里。但是后来,察觉到杨夫人的泼妇行径,吴明远心下也十分恼怒,一气之下硬是与杨夫人唱反调,不仅没有如杨夫人的愿将那妾赶出家门,去良妾那里的次数倒是渐次多了起来。

第46章 杨夫人

    如此这般,杨夫人越是变本加厉,就越是将吴明远推得更远,再加上那良妾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一边温柔体贴的哄着吴明远,另一边面对杨夫人的刁难时表面上委曲求全,实则不着痕迹地激着杨夫人发脾气,为此还闹出过不少笑话来。

    闹得最严重的一次,杨夫人领着娘家人要打要杀的差点将那良妾真的拖去卖了,时至今日,每次想起当初那些嗤笑与指指点点,吴明远都觉面上无光。

    长时间下来,原本敬重杨夫人的吴明远一颗心自然是慢慢偏向了那妾室,后来甚至完全不顾杨夫人的脸面,十天半月的也不去杨夫人屋里一次,即使杨夫人所出的三个儿女也没能唤回吴明远的心。

    吴府的这些事都闹得不小,早在好几年前,吴府的妻妾相争就已经成为湖州城夫人小姐之间的笑谈了。

    做为正室,却奈何不得一个玩意儿般的妾,还为此闹得鸡飞狗跳,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笑话杨夫人,只是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说罢了。

    也亏得那妾这些年来都无所出,否则怕是要闹出更多笑话。

    凤止歌微微摇头,这吴明远看着精明,为官也不昏聩,怎么在处理后宅之事上却如此糊涂。就吴府这种情况,若是在京城,恐怕早就有御史参他一本宠妾灭妻了。

    却说杨夫人心情甚好的回到吴府,脸上的笑容却在听丫鬟回禀说老爷一下衙就去了妾室钱氏那里之后僵住。

    “哗啦!”

    想到自己为了吴明远的将来苦心筹谋,他却不仅不记自己的好,还迫不及待的与那小贱人卿卿我我,杨夫人又气又恨,一把将手里的茶杯摔出老远,惹得院子里的下人们都噤若寒蝉。

    “小姐,您这又是何苦呢。”静默间,杨夫人的乳娘周嬷嬷将下人挥退,轻叹一声劝慰道。

    周嬷嬷从杨夫人幼时便一直跟在她身边,就连称呼都一直用的是杨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的“小姐”,平时深受杨夫人的信任。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嬷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