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7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俄军的阵型是一条长线,正面火力强大,但是线的两头,火枪兵就少了,大概也就三十多个人,两侧各两千多玉兹人怒吼着冲锋,弓箭和鸟铳打来,凭借数量的优势,顿时杀了俄军一个错手不及,慌忙变阵。
僧格见此不禁大喜,但就在这时,右翼的布哈拉骑兵,却忽然轰的一声彻底溃败了。
一万五千步哈拉骑兵,被两万俄军骑兵击败,开始四散于野,有的往南,有的往东面的营地溃散。
佐洛塔连科这时正领着骑兵风驰于前,他的长矛早已饱引鲜血,同他背后的哥萨克骑兵一起,撵着败军冲向布哈拉人的营垒。
僧格正站在南城上,正好可以看见俄军骑兵正追杀布哈拉人,两支骑兵一前以后,铁蹄滚滚,扬起滚滚的黄尘。
他见右翼溃败,顿时大惊失色。如果俄军击败布哈拉人,攻破东南面的营垒,就能绕道联军的后背,包抄恒逻斯城和左翼骑兵的后路,同正面的俄军形成前后夹击之事。
“完了!”僧格身子一踉跄,险些一屁股坐道地上,脑袋里只剩下这两个字。
南城上的一些玉兹人也发现了右翼被突破,俄军骑兵将包抄后路的事实,军队瞬间就形成了恐慌,不少人准备夺马逃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呜呜的号角,僧格与城上的士卒向东一望,不禁变了脸色,顿时从惊惶变成了狂喜。
在沙漠与天山山脉之间通道上,入目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骑兵成千上万骑飞驰而来,他们龙旗翻飞,黄尘滚滚,万蹄践踏大地,如同洪流一样壮观。
无数金国骑兵,高举着闪亮的骑枪,从东面赶来,骑兵仰头吹响银色的号角,尖锐而嘹亮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回荡。
正志得意满的莫罗佐夫元帅,听见战场东面传来的号角声,脸色不禁一变,惊愕的站起来,“还有人过来?”
俄军众多将官都以为板上钉钉,他们看到右翼被突破,已经准备欢庆胜利,不想敌人居然还有援兵过来,他们一个个也十分茫然。
号角声同样引起了佐洛塔连科的注意,他抬头望见突然杀来的敌骑,心中有些震惊,但是并没有回撤,而是纵马上前,又从背后将一名逃窜的布哈拉骑兵砍落下马。
滚滚而来的骑兵正是吴三桂率领的三万铁骑,是金国花费大力气打造的一支骑兵,装备了大量的火器,还有明军制式的胸甲,不过明朝的冲压锻打技术,金国两年前才弄到手,所以只有七千五百人装备,剩下都是棉甲轻骑。
吴三桂在战场四里外勒住战马,身后的骑兵全部停下,但是黄尘弥漫,金军骑兵在扬尘之中,若影若现,让人看不真切,仿佛妖兵,让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马。
孙可望得到消息,让吴三桂先行,他没想到正好敢上大战,而且到了关键时刻,心中不禁有些庆幸,幸好赶上,不然金国这次又算计落空了。
这时吴三桂急忙掏出千里镜,扫视战场,很快他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一扬大刀,夹马前冲,身后三万马军亦步亦趋,骑兵再次吹响号角,指引大军向着右翼迎击而去。
三万铁骑纵马猛冲,前面几十骑迎面撞上来的布哈拉骑兵,被金军毫不犹豫的放铳射落下马,然后被后面的骑兵踩成肉泥,溃败的布哈拉骑兵见此,顿时边跑边往两边散开,给金军骑兵让开一条通道。
当这些溃兵全部散开之时,佐洛塔连科的一万多哥萨克便出现在了金军面前。
“杀!”吴三桂一声怒叫,阵前的金军便引燃了药线,前锋攻击阵中腾出一片硝烟,数千支三眼铳引火待发。
追击上来的哥萨克骑兵,抬头就撞上了金国骑兵,他们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笔直地冲向了金军。
万蹄践踏大地,溅起片片尘土,双方的战马都开始地动山摇的冲击,两条洪流撞击在一起,震撼整个西域。
一片密集的铳声响起,三眼铳连发三响,藏于管中的弹丸,喷射而出,迎面而来的哥萨克连连坠地,而金军还没有来得及欢喜,两军就已经撞在了一起。
长矛穿刺,钝器挥打,马刀乱砍,两条钢铁洪流激烈的碰撞,战马声声悲嘶,惨叫声和兵器交击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几乎令人发狂。
片刻之间,两军的前锋就在激烈的碰撞中消耗干净,本退到前锋之后的吴三桂,已经到了第一线,他一刀将一名哥萨克砍死,一名俄军将领却提矛向他刺来。
吴三桂的金甲很显眼,他早已发现自己被人盯上,抬头一看,同佐洛塔连科四目相对,两人眼中都透露出杀意。
佐洛塔连科知道吴三桂身份不一般,举矛便刺,但吴三桂却身子一侧,在两人交错的瞬间,猛然抓住矛杆,就是一扯,佐洛塔连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巨力拖离了马鞍,吴三桂回头一刀,就将他砍成两段,然后又连杀几人,还夺了一面大旗。
关宁第一猛将,几十骑就敢冲八旗大阵的吴三桂,十多年后,依然勇猛异常,一合就斩了俄军将领佐洛塔连科。
就在佐洛塔连科被杀之时,对冲的哥萨克骑兵,开始向两翼逃散,后面的骑兵也纷纷调转马头,不敢再冲。
这不仅是因为佐洛塔连科的将旗没了,而是哥萨克本质上是轻骑兵,武器也就是刀矛,与穿着胸甲的金军前锋对冲有些不划算。
吴三桂见敌骑要跑,顿时大喜,扬刀指挥追击,金军骑兵紧追着哥萨克骑兵,而就在这时,四个旅的俄军精锐骑兵,却忽然冲了上来,停在远处对准金军就是一轮爆射,射完之后,便马上离开。
追击的金军猝不及防,近百人被打落下马,哥萨克立刻拉开距离,重新组织队形
(求月票,订阅,推荐)
第1296章金俄之战下
整个战场上,俄军的兵力在八万人左右,包括六万俄军和两万希瓦骑兵,联军的兵力原本只剩六万五千人,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
在方才的大战中,联军至少又损失了一万多人,兵力只剩五万多人,而金军骑兵的到来,则一下改变联军在兵力上的劣势,使得战场上的联军,人马增至八万多人,超过了不到八万的俄军,并且稳住了右翼溃败的局面。
俄军火枪骑兵因为装填慢,并不适合追杀,他们更多是发挥骑兵机动骚扰的战术,所以他们没有参与对布哈拉人的追杀。
挥舞刀矛的哥萨克人在追杀中撞上赶来支援的金军铁骑,被击退时,俄军的火枪骑兵,正好赶过来。
他们前锋先到,后面的骑兵在前锋两侧张开,形成一条与步军一样的阵线,开枪向追击的金军射击。
燧发枪射程远,火枪骑兵在距离金军两百步外,轰杀一阵,帮哥萨克解了围,便吹响铜号,迅速撤离。
他们只有八千人,看见金军骑兵厉害之后,并不敢对冲。
尖锐的号声在平原上回荡,放完一枪的俄军,立刻调转马头,转瞬之间便向西奔去。
吴三桂怎么会放过他们,挥刀一指,大声喝道:“追!”
金军骑兵没有去管被击落下马的骑兵,前锋千骑风驰于前,万骑掩杀在后,去追俄军火枪兵。
只是刚才的一次撞击,吴三桂就摸出了,敌军的斤两。
他这支金国铁骑,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关宁军的特点,不出手时,怂包的很,喜欢保存实力,但要是出手了,那就是雷霆一击,猛得很,拿出了一路狂追李自成的架势。
不过两军毕竟隔着两百步的距离,金军骑兵没有燧发枪兵,不拉近距离,还真打不到他们,但就这么追着,俄军火枪骑兵也没有重新装填的机会。
而就在这时,摆脱追击的哥萨克,在远处稍微重整了一下队形,便由第六旅军官舍列麦捷夫接过指挥权,又迂回过来,斜着向金军冲击,要拦截金军对火枪骑兵的追击,为他们争取装填弹药的机会。
刚才的撞击中,哥萨克死了不少人,主将都被阵斩,但是却没有溃败,而是很快重组阵型,再次冲锋。
能有这样的素质,确实强过了蒙古骑兵,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则是军队组织化的改变。
明军和金军也在强调,军队基础单位的高度组织化,提升中下层军官的作用,使得军队败而不溃,能够反复作战。
吴三桂马上就明白过来,俄军是想要一队骑兵缠斗牵制,一队远处打黑枪,他当即下令,“让吴国柱,迎击!”
吴三桂身边的士卒,仰头吹响银号,他身后不远处,一名穿着山纹甲,头戴凤翅盔,披着拉风的大红披风的吴国柱,顿时一拔马疆,改变了方向。
他身后的军官见他一动,也纷纷拔缰,让战马脱离大队,近万骑兵与主队分开,向冲来的哥萨克迎击上去。
这时溃败的布哈拉人,逃了老远之后,回头一看,金军骑兵稳住了右翼,并且占据了上风,领军哈布达勒亲王随即吹响了集合的号角,收拢了五六千骑兵,从新杀回战场。
这样一来,右翼的联军接近四万骑,是俄军的两倍,俄军右翼开始被动起来。
左翼,俄军骑兵与联军相当。
虽然哥萨克骁勇善战,但是两万希瓦骑兵,却很一般,他们打了一可平手,双方的骑兵从旷野上,打到北面的沙漠中,战线绵延数十里,骑兵打得建制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成数十股,每股从几百人到数千人,在极为广阔的战场上缠斗着。
这时发现情况不对的莫罗佐夫元帅,已经登上了竖起的望车,观察整个战场。
面对突然杀出的金军,俄军上下都大为震惊,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提起十二分精神,来打完这场战争。
“元帅阁下,右翼兵团的佐洛塔连科将军阵亡,舍列麦捷夫将军接过指挥,但敌军兵力太强,右翼被敌人压制了。”
俄军的传令兵,连续不断的传回新的消息,莫罗佐夫元帅与将领听了,脸上都一阵愕然。
莫罗佐夫原本的计划是中路突入,右翼精兵先突破右翼敌军,然后包抄敌军的中路和左路,但现在的情况是,他给予厚望的右翼反而被敌军压制住了。
这样一来,俄军原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
“元帅阁下,如果敌军还有援兵过来,那情况就更糟了!”一名将军提醒道。
这让莫罗佐夫元帅心头一凛,突然杀来的三万敌骑,已经让战场的局势发生变化,要是敌人的援兵再来,那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当下莫罗佐夫不在迟疑,喊道:“布拉金斯基,你率五个步军旅,增援伊万克夫,尽快攻下恒逻斯城,击穿敌人的中路。”
现在联军依然是个大螃蟹,两翼的骑兵是螃蟹的大钳子,随着三万金军骑兵的加入,联军骑兵接近七万人,已经超过了俄军五万骑兵,莫罗佐夫元帅见无法折断联军的左右两支大钳子,那么就只有在钳子向他夹来之前,先击溃蟹身,占据恒逻斯城。
等俄军步军占据恒逻斯城,两翼的骑兵就不必护卫,俄军将重新掌握主动。
莫罗佐夫不愧是俄军元帅,既然没法子在左右两翼取得突破,那他就扩大俄军在中路的优势,击溃联军的步军。
命令传达下去,五个步兵旅还是向恒逻斯城推进,剩下一万俄军步军,则从新开始布阵,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