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前路被堵,众人只得听王子龙之言,速速后退,清兵见此,立马收弓,挥刀来追,喊啥之声,弥漫整个南京城。
百姓闻声,心中恐惧,一时间街上行人为之一空,南京之人,纷纷关闭门户,防止清兵劫掠。
这时南京城内另一处大院内,一名汉子急匆匆的从外面跑进来,见到一身着员外服的威严男子道:“指挥,都打探清楚了,是在王子龙隐藏的柳条巷,有数千清兵拥去,似乎是发现了忠勇侯的踪迹,我等立马前去之支援吗?”
男子正是,锦衣卫北镇抚理刑指挥吴邦辅,他本是掌管刑狱之事,但这时也不得不挑起南京残余锦衣卫的重担。
“忠勇侯贸然进入南京,实在欠缺考虑,大明风雨飘摇,今又失一长城,此天不助汉也!”吴邦辅愤然道。
“指挥之意,难道坐视侯爷被擒?”那汉子却脸色一变道。
王彦抗清之名,在江南之地,无人出其右,所以只要心怀大明,反抗清庭之人,无不视其为精神之柱。
“今城门四闭,数千清兵拥入柳条巷,我等百来人,如何能救?”吴邦辅皱眉沉思道:“不过我等亦不能坐视不理,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矣!”
“指挥欲如何行事,我等必以死相随!”汉子肃然道。
“南京城内的清兵,多已经出城,城内总共不过还有三四千人马,今多奔往柳条巷附近,其他各处必然空虚,我等当有可成!”吴邦辅道。
“指挥使欲趁机提前发动,攻打镇抚司衙门呼?”汉子喜道。
这汉子名叫余太初,亦是位锦衣卫百户,原本奉命潜伏于保国公府中,以有近十年,还娶妻生子,但随着锦衣卫密谍文书落于清庭之手,而保国公朱国弼又投降清庭,他身份暴露,妻儿被朱国弼所杀,仅他独身一人侥幸得脱。
吴邦辅听他之言,却道:“不只要攻打镇抚衙门,还要攻打图赖府邸,纵火烧毁府衙,降臣府邸,总之尽力制造混乱,为忠勇侯、王子龙分散些注意,期望天佑大明,使其等能够脱困。”
当下,吴邦辅便让余太初召集人马,传信隐藏于南京各处的锦衣卫人马,二十人一组,于城中发乱。
小巷之内,王彦一行人逃,清兵于后猛追,锦衣卫不时掏出手统,袖箭,撂倒追击的清军,但清兵人多,根本不惧伤亡,依然紧追不舍,而锦衣卫也不断被清兵弓箭射中,倒于巷内,为追上来得清兵乱刀砍死。
眼看着身边属下越来越少,只剩七八人,王子龙心里不禁大急,知道再退下去,结果只有在清军的追杀中,死个干干净净。
当即王子龙不禁大呼一声,“侯爷自寻生路,云鹏死此也!”,随不在后退,手臂一抬,一枚袖箭正中清兵咽喉,而后提刀迎着清兵,猛然杀去。
“杀虏啊!”剩下的锦衣卫,见此随纷纷跟随上去。
“侯爷保重,顺先去也!”刘顺亦谓王彦道,而后义无反顾的冲杀上去,要为王彦争取一线生机。
巷子狭小,清兵虽多,却无发挥优势,瞬间被刘顺等人阻止,这时王彦已经泪流面目,“吾一人过失,害仗义忠诚之士,俱赴死也!”
他同侯方域,相扶而逃,不多时,便出了小巷,进入另一条巷子,但这时却又有一队清兵,从另一个方向杀来,而侯方域却已经脸色煞白。
古之士大夫,有君子六艺,唐时文人喜佩剑,李白号称剑仙,宋时文人亦精通骑射,苏轼年迈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明时文人却多只重于文章,身体缺乏锻炼,所以侯方域在奔跑时久后,体力已经不支,心脏的剧烈跳动,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使他痛苦不已,他是实在跑不动矣。
这时王彦欲扶他再奔,但侯方域却言道:“吾不成矣,侯爷当速走。”
第103章应如是,青山见我
侯方域体力不支,无法再行,王彦眼看清兵又至,心中不禁大急,却无一策。
“侯爷忘记多铎奸计了吗?若阿济格部渡江,突然袭击浙省,江南将尽陷虏手矣!”侯方域见王彦犹豫不决,还欲扶他,却突然喝道:“侯爷乃国之重臣,切莫以在下为念,当速走,保全自身也!”
王彦进退两难之间,听侯方域之言,心里一阵震动,他必须要返回杭州,向监国和朝臣禀报此事,使朝廷早做准备,所以他绝不能被清兵俘虏。
当下王彦心中已有决断,随松开扶住侯方域的手,谓其道:“朝宗受吾之累,必被清庭株连,今吾走,留朝宗于清兵之手,朝宗亦要保全性命为上,当忍辱负重,可诈降清庭,为朝廷之间也。”
侯方域本只是犯了夜禁,醉酒吟诗,花些钱财,就可相安无事,但现在和王彦纠缠在一起,不仅他有性命危险,甚至他的家族都要被清庭株连。
王彦不想侯方域白白牺牲,随有了这样的建议,而以他江南四公子的名气,想必清庭也乐意接受,正好可以树立典型,而王彦也可以在清庭内部,再种上一枚棋子。
“侯爷之言,在下以记于心。”侯方域闻言不禁微微一愣,待反应过来,又急道:“清兵近矣,侯爷速走。”
王彦见此只得丢下侯方域,匆匆跑开,他于南京城的小巷中,七弯八拐,但总是能碰见清兵。
一时间王彦四处躲闪,但在越来越多的清兵涌过来后,他的活动范围已经越来越小,迟早会被抓住。
情势危机,王彦逐渐被逼得走投无路,眼看就有被清军抓住的危险,他情急之下翻跃进了一家富户的院墙,期望能够占时躲过危机。
这院子别具匠心,假山鱼池,幽静小道,亭台阁楼,美不胜收,显示着院子主人的不凡和高雅的品味。
王彦翻进院来,四下张望,寻找藏身之处,却忽见鱼池旁,小亭上,一绝美妇人,正一脸惊讶的向他看来。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一寒,怕其尖叫,引来家丁护院之类,正准备翻跃出去,另寻他处躲避,却不想那妇人见他,却一点也不慌张,亦不恐惧,尽然径直向他走来。
王彦见此心中一动,连忙长揖一礼,那妇人走到他身前亦是微微一福,微笑道:“如妾所料不错,阁下应是忠勇侯王士衡也!”
这妇人二十来岁,貌美如花,肌如白雪,腰如穗柳,眉宇间,还带有一丝男子才有英气,没有一般女子的柔柔弱弱,反而带着一股豪侠气,显得十分的与众不同,令王彦暗暗称奇。
这时王彦见她直接道出他的名讳,心里惊讶,随道:“夫人既知吾身份,当知清兵正满城海捕于吾,夫人见吾却不唤家丁护院之类,不怕吾于贵府,被清兵抓获,牵连到夫人一家耶?”
“若能被侯爷牵连,却也是一件幸事,正好可正名节也。”妇人闻言,有些失落的道:“此地不是交谈之地,侯爷且先随妾于屋中躲避。妾夫乃钱牧斋,清兵当不会擅自搜查府邸。”
王彦闻言,眉头不禁一皱,“夫人是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柳如是?”
“妾之名,侯爷也知?”柳如是道。
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王彦自然得知,可称为一代奇女子。
她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都发展过一段恋情,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未成眷属。
柳如是与陈子龙等大名士相交,耳闻目染之下,自身也就非常有才华,诗词歌赋无不精通,这使得她目光盛高,许多士子文人的追求都被她拒绝。
时她被钱谦益的一名学生追求而不得,那名学生心中随生怨恨,靠着家中势力,对她进行逼迫,柳如是被逼得毫无办法,最后想来,便只有那名学生的老师钱谦益,能治住那名学生,随女扮男装,主动与钱谦益相见。
柳如是才气动人,加之貌美如花,钱谦益年过半百,一见之下立马动心,甚至休了原配也要娶她。
两人结合,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魁,文坛盟主,自然受士林激烈反对,二人于舟上行礼,岸边便有无数文人破口大骂,以砖石瓦砾投之,当二人办完礼数,舟山亦集满了瓦砾,可谓一时奇观,为时人常常谈之。
甲申国难后,大明局势恶化,柳如是虽为女子,但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常对人言:“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因而她亦每每劝钱谦益振作精神,收拾河山。
清军兵临南京时,钱谦益欲降清,柳如是怒曰:“我敬汝为大名士,才嫁于汝。如今国家危难,汝为士大夫,国之大臣,就当殉国,以正名节。”
钱谦益听其言,随约了一帮相交日久的文人,饮酒诀别,还写下绝命诗,但如此耗费半日之后,却因“水太凉,不宜死”成了一场闹剧,柳如是心中大怒,愤然跃入水中,却被人死死拖住。
王彦对于柳如是十分欣赏,却对钱谦益十分不耻,随道:“夫人之名,吾岂会不知,只是夫人欲留吾,却不知钱牧斋愿否?”
柳如是闻王彦之言,知他对钱谦益心存警惕,随道:“他若不同意,妾便同侯爷同死!”
王彦闻语,脸上一阵肃然,不禁再次长揖一礼。
这时院门外,却忽然传出一阵砸门之声,却是朱国弼得士卒禀报,王彦于钱府附近消失不见,随亲自带人马,前来搜查。
王彦与柳如是闻声,脸色不禁一变,连忙引王彦进屋,迎面却正好撞见闻声从屋内出来的钱谦益。
钱谦益虽闻王彦之名,却从未面识,忽然见柳如是引一男子,慌张进屋,顿时一愣,但他结合遍布城内的海捕告示,以今日发生之事,还有清军叩击院门时的大喊,脸色顿时大变,居然惊得失声道:“汝王士衡耶?”
第104章钱谦益,进退两难
清军满城海捕王彦,知情不报者都是重罪,何况助他隐藏呼?
钱谦益见柳如是将王彦引进屋内,心里顿时恐惧不已,害怕万一被清军发现,他则立马会被牵连。
钱谦益常对友人言,他与柳如是之好,堪比李清照与赵明诚,其家中藏书甚多,每当其做学问,要翻越整栋时,柳如是便能准确告诉他,所须书籍在几层几排第几本,仿佛一部移动的百科全书。
钱谦益投清,使得柳如是郁郁寡欢,他五十好几,才寻得这一绝世伴侣,心中自然十分珍惜,他若再将王彦藏于府邸之事,告知清军,柳如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进退两难之间,钱谦益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柳如是一边,他实在不舍得失去,柳如是这样的绝世良配。
院门处,清军疯狂叩门,钱谦益只得勉强振作精神,正了正衣冠,才令下人将院门打开,朱国弼随领着近百清兵,拥入院来。
“朱大人,带兵闯吾府邸,却是为何?”钱谦益见进来之人乃是朱国弼,心中随稍微安定,因其也是东林之人,多少须给他一点面子,但为了掩饰他心中的心虚,他还是故作愤怒道。
朱国弼微微抱拳,算是向钱谦益行了一礼,而后冷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