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642部分

崇祯十七年秋-第642部分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格算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领军作战的能力很强,不过准格尔攻打长城沿线,虽然伤亡众多,可是毕竟还有十多万铁骑,而蒙古人骑战的本事,并不弱于金军,豪格有之前的教训,这次追击的十分谨慎,探马放出三十里,并没一头猛追。

    离开了长城的依托,金军就要进入更加残酷血腥的野外浪战,豪格告诉所有的金国将士,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以金国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吃掉准格尔蒙古,豪格只能在后尾随,期待准格尔与清军主力撞上,他好从中渔利。

    现在南方的残明势力强大,金和清都无法向南发展,向西挺进很可能成为金和清共同的国策。

    准格尔作为漠西最强大的存在,将会成为两方共同的敌人,这次不说彻底消灭,至少要给予重创,使得准格尔无法再对金国构成威胁。

    在草原上,一场关系到漠西局势的大战已经酝酿起来,清军和金军都将张开弓箭,共猎准格尔部。

    两万五千金国骑兵,寻着准格尔部留下的足迹,在猎猎寒风中,向河西走廊疾驰而去

    瓜州城上,孙可望和虞胤等人,目睹着七万铁骑卷起滚滚黄尘,呼啸着冲入城北的蒙古营寨,使得绵延的蒙古大营,仿佛都要被挤爆一般。

    滚滚而来的蒙古骑兵,从前锋进入大营,到最后一名骑兵完全进入,整整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而在这段时间内,瓜州城上的孙可望和虞胤就这么看着蒙古骑兵入营,听着城外人声鼎沸,心不禁跌入了谷底。

    城上的金军看见这一幕,静得鸦雀无声,好在这时已经是傍晚,蒙古人不可能攻城。

    前来给城墙上士卒鼓舞士气,巡视城防的河西诸司的文官们,看见这一幕腿又抖了起来,虞胤的脸色也有些残白。

    关中方面不知道出了什么变化,准格尔大军居然齐聚瓜州城下!

    虽然孙可望内心震撼,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几十万人的会战都没少参与,所以面上还保持镇定,让人先将虞胤等人送下城头,而他则亲自守在北城。

    一夜无话,虽然有孙可望亲自坐镇北门城楼,可是绝望的气氛还是在城中蔓延,不少金军只以为蒙古人攻破了关中,家园遭受了屠戮,心中无比悲伤,抽泣之声从四下响起,居然有丝霸王被围垓下,四面楚歌的感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低矮的云层照射下来,城头抱着长枪和衣而眠的金军士卒悠悠醒来,昨晚城上的金军都睡的比较晚,一名金军睁开惺忪的睡眼,忽然觉得城外异常安静,平日里闹闹哄哄,人声马嘶的声响都消失不见。

    士卒站起身来往城下一看,每日人头攒动的蒙古大营内,居然空空如野。

    在城楼内坐了一夜,五更天才小睡一会儿的孙可望也被人叫醒,他红着眼睛站到城墙边,发现蒙古人的营地果然已经空了,于是忙让人前去查看。

    士卒直接从垮塌处下了城墙,见蒙古大营内,物资旗帜丢得到处都是,高耸的攻城塔,建造一半的投石机,就这么随意丢弃在大营之中。

    瓜州守军昨夜跌入谷地的心情,立刻又回升起来,爆发出震天的呼喊。

    孙可望心中也立时大喜,守住了瓜州,就守住了金国在河西走廊的威望,准格尔部都不能吃下瓜州,周围其他的部落自然不敢放肆,金国在河西的威望,至少十年不会动摇。

    这样一来,孙可望就可以从容经营河西,打通西域的商路,培植势力在河西扎根,做金国的西凉王。

    当下,孙可望一面命张胜,派遣探马去追查准格尔的踪迹,一面来到蒙古人丢弃的大帐。

    众人在帐篷间行走,一名士卒按着刀,忽然跑来禀报,“大王,前面的军帐内,发现数千蒙古伤兵!”

    孙可望眉头一挑,忙让士卒引路,然后挑起一张帐帘,里面一股臭味顿时迎面扑来。

    几名侍卫先进入帐中,确定安全之后,孙可望才钻入帐中,见几名蒙古伤兵躺在毯子上一动不动,另几人则坐在帐篷一角,目光惊恐的看着进来的金军。

    张胜见此,不禁抽出战刀,想要上前结果了他们,可孙可望却将手按在他的刀柄上,制止了张胜拔刀。

    “这些人能救的就救,不能救的,让其自生自灭,或者给个痛快!”

    孙可望钻出帐来,看着周围一片军帐,大概都是蒙古伤兵的帐篷。蒙古人医疗水平落后,也不太注重卫生,如果不管,这些伤兵多半全部都要死,可是管一管,清理一下,应该还是能活不少人。

    毕竟眼下天气不热,伤口不易感染,只要处理的好,还是很有可能活下来一部分。

    河西人口稀少,孙可望刚兼并了刘进忠一万人,可是守城却阵亡了五千多人,他需要进行一些补充。河西走廊上,人口成分复杂,完全的汉军也不行,他需要一批蒙古人为他效命。

    从营寨出来,孙可望刚要回城,西面的大地上,又是一片黄尘滚滚,一杆金边大纛旗后,两万多金兵呼啸而至。

    打滚撒泼就订阅,求月票,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076章星星峡一

    巴图尔珲内心十分焦急,若是他们返回漠西迟了,清军已经赶走了他们的牛羊,那十多万铁骑和他刚建立的准格尔蒙古汗国,就会立刻瓦解,所以大军到了瓜州之后,只匆匆休息了半晚,连伤员都没有带,黎明十分便离开了瓜州北上。

    到此时,就算巴图尔珲不说,清军突袭了准格尔草原的消息,也瞒不住了。

    各个部落的首领,如果还不能看出漠西出现了大事,那他们基本就是个白痴。

    不过,这时大军已经与车臣汇合,巴图尔珲汗也就不再隐瞒,终于向各部首领说出了实情,众人顿时大惊失色。

    此时巴图尔珲与车臣汇合,准格尔的勇士达到六万五千人,而各部人马只有四万多人,且人心不一,便只能继续跟随巴图尔珲继续前进,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夺回他们损失的牧场和牛羊。

    历代以来,中原王朝之所以能经营河西走廊,有许多原因,可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相对而言地表破碎,沟壑众多,不向草原那么平坦,且在北面有马鬃山和巴儿思阔山横着,能一定程度上阻挡游牧进入河西走廊,判别游牧入侵的方向,便于大军进行防守。

    瓜州城距离马鬃山与巴儿思阔山之间的星星峡大约六百里,对于强大的蒙古骑兵而言,三天时间便能赶到,并从此走出河西,然后绕道天山北麓,与那里的数万帐部众汇合,或者夺回天山北麓的部众和牛羊。

    虽然河西走廊不是大草原,蒙古骑兵不能尽情的纵马,可是蒙古骑兵还是一天狂奔了两百里。

    当夜幕初降,巴图尔珲汗便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

    蒙古人是马背民族,几乎是在战马上长大,这点满人都不能比上,每个蒙古兵都骑术精湛,可是奔驰了一天,无论人马都已疲惫不堪,巴图尔珲台吉命令一下,所有的骑兵纷纷下马休息。

    他们十多人聚在一起,从附近的枯树林里砍来木柴点燃一堆篝火,割下腌制的肉来烧烤,准备吃喝。

    十多万人马,就这么露宿在方圆数十里的原野上,黑夜中一堆堆篝火照亮大地,如同天上璀璨的繁星,就像银河掉到了地面一样,蔚为壮观。

    巴图尔珲汗寻了一巨石,侍卫在背风处给他铺上了地毯,拿来一块烤熟的羊腿,一碗马奶酒,正坐着吃喝。

    这时,车臣却紧张兮兮的走上前来,“父汗,撞上清军斥候了!”

    巴图尔珲闻语脸色一沉,将吃食丢在了一边。这个消息让他无比震惊,他们还没到星星峡,走出河西走廊,就撞见了清军斥候,那就只能说明,不仅是乌伦古湖畔准格尔本部被清军突袭得手,连天山北麓的五六万帐部民,可能也被清军俘获了。

    坐在毯子上的巴图尔珲,身子顿时晃了晃,眼前有些发黑,一旁的卓特巴巴图尔惊呼一声“父汗”,忙帮他捋了捋背,巴图尔珲才恢复过来。

    “人在哪里?”巴图尔珲缓过劲来之后,眼中怒出了凶光。

    车臣忙一挥手,几名蒙古兵便抬着三具尸体,丢在了巴图尔珲的面前。

    同蒙古人衣甲混杂不同,清军衣甲鲜明,制式统一,巴图尔珲看见,三具穿着红色棉甲的尸体,就知道是满清正红旗的人。

    清已经是一个国家,织布、冶炼、制甲、铸造各种技术齐全,而不像蒙古人,巴图尔珲虽然称汗,建立准格尔蒙古汗国,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落后的部落。

    “一共有十多骑,在北面的一个山坡上,被我们的巡哨发现,经过一番争斗,杀死他们三人,其他的向北流窜了!”

    巴图尔珲听了车臣的话一阵沉默,半响后,开口说道:“八旗的探子居然到了这里,说明清军的主力已经到了星星峡,他们是想包抄我们的后路啊!”

    卓特巴巴图尔眉头一皱,“父汗那我们怎么办?”

    一旁的车臣却恨声说道:“这样也好,我们十多万铁骑,清军居然敢拦路,那便在星星峡一决雌雄好了!”

    ?星星峡并非峡谷,是由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必经之处,也是两种文化的分界地。

    如果说河西走廊上,还或多或少留有汉文化的影子,可过了星星峡,便完全成了异域文化,是回教的天下。

    星星峡原来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不过如今早以荒废,蒙古大军南下时,经过此处,便已经成了一堆废土。

    关墙在永章三年金军攻击叶尔羌汗国时,便被红衣大炮砸的稀烂,成了一堆废土。

    金军向西攻下哈密之后,因为国策的转变,改为南下取蜀,所以停止了向西扩张,星星峡便没有重筑,一直处于荒废的状态。

    车臣了解星星峡一带的地形,虽然不太适合骑兵作战,但没有关墙阻拦,谁能挡他十万铁骑。

    巴图尔珲沉默了一下,却忽然问道:“金国的追兵到哪呢?”

    蒙古骑兵每日狂奔,除了想早点返回漠西之外,也有点想甩掉金军的意思。

    说道金军,卓特巴巴图尔就来气,大军北撤金军赶来追杀,他们早有预料,并且做好了迎头痛击的准备。

    可是金军说是追杀,实际上却是尾随,他们并不靠近,蒙古大军快,金军就快,蒙古大军慢,金军就慢,始终保持着百里的距离。

    金军就像一贴膏药,紧紧的粘在蒙古大军身后,并且探马前出三十里,生怕糟了埋伏。

    卓特巴巴图尔领两万人,回头准备同金军一战,金军反而又缩了回去,等他一走,便又急追上来,使得卓特巴巴图尔十分恼火!

    “应该在百里开外!”

    眼下这个局面,巴图尔珲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沉声吩咐道:“我们要北归,要夺回牧场和牛羊,就只有冲出星星峡,只有在这里击败清军!”

    现在准格尔已经处于两面夹击的态势中,金国一方,巴图尔珲已经不再考虑,就算他击败了金国尾随而来的军队,他也得不到牛羊和牧场,十多万铁骑还是会活活困死在河西。

    他只有击败清军主力夺回牛羊和部民,准格尔部才能延续下去。

    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