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913部分

甲午崛起-第913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祖国的关心和照应,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

    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自动结成了不少类似“同乡会”的组织。

    乾隆三十七年,罗芳伯与百余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来到盛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

    起初,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胆识、有才能,又懂武术,身体壮实,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加里曼丹岛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其时该岛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来自印尼的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极为剧烈。罗芳伯在站稳脚跟后,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头人,成立华侨与当地民众相结合的军队,奋力击退外来入侵者,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

    1776年,罗芳伯根据当地人民的意见,以东万律为首府,着手建立“兰芳公司”,1777年改称“兰芳大总制”共和国。

    在他管辖下的110万民众一致拥戴他为元首,元首称为“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而当地土著居民则称其为“坤甸王”。

    其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

    政制分为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5部分。

    军备方面:开办军械厂,铸造兵器,除军事战略要地派驻少量常备军外,其他地方没有驻军。平时大家各安本业,抽调适龄青年练习射击,一旦有事,就征召这些青年组成军队(类似当今的预备役)。

    财政方面:设税收督察官,实施征税来充实国库;征收商人的货物税,并且以出口创收为原则。比如开金矿的,要交“脚仿金”,种田的,要交“鸦息米烟户钱”,做生意的,也要抽税。并发行了自己国家的货币。

    经济方面:积极扩充市场;矿产由国家组成公司(现在的说法就是国企),实施统一经营。

    教育方面:举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

    司法方面:以天地会纲领为基础(兰芳公司在与天地会进行了艰苦的军事斗争之后,吞并了天地会,所以天地会比较系统完整的纲领也被兰芳吸收),进而修订为普及易行的法规。官员除了组织抵御外敌和征税,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断案”,重罪要斩首示众,打架斗殴要抽藤条(鞭刑),口角是非要红绸大烛赔礼道歉。

    兰芳共和国的国旗为黄色长方形旗帜,黄地红字,上书“兰芳大总制”几个大字。

    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官员平时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

    士兵则穿的是清朝绿营兵的服饰。

    罗芳伯担任大唐总长后,开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以他特有的政治天赋,开始推行民主管理。

    带领当地人民及侨民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得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洋等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公元一七九五年病逝,他活了五十八岁。

    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担任过这个职位。

    1886年,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猛烈进攻,全国民众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武器太差而失败,这个华人国家也不幸灭亡。

    兰芳共和国共存在了110年。

    为什么这么小的一股势力,就可以跑到海外去建立政权?

    这一点,最能体现华国这块金字招牌在亚洲的地位!

    罗芳国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清廷以海盗匪巢视之,并未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当时罗芳伯等人想要归顺清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

    当时的东南亚并不平静。荷兰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不断在印尼诸岛进行侵略扩张。

    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并不断派兵侵扰。

    罗芳伯等国家领导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

    兰芳的这一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

    罗芳伯向清朝称藩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清政府最终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

    兰芳也借助此点,向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

    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对,他们不得不停止对兰芳的骚扰。

    到了晚清时期,荷兰人认识到清朝已经衰弱,无力顾及南洋。

    于是荷兰人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之机,入侵兰芳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人民在大总长的领导下,一方面全力进行抵抗,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请求清朝派兵支援。

    但此时,清朝自身的统治已摇摇欲坠,根本顾不上去援救兰芳。

    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装备又与侵略军相差很远,兰芳共和国终于被荷兰殖民者灭亡。

    不过,由于害怕清朝做出反应,荷兰当时还不敢公开宣称已经灭亡兰芳,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

    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

    清末都已经弱成什么样子了?

    荷兰身为次强国家,仍然害怕的要死,可见统一的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多么的高!

    当然,华皇手中也就这么一张牌,除了历史给予的国际地位,这顶多算是张假虎皮而已。

    中国近代,我们是全方位落后西方文明社会,华皇一直认为承认这点并不可耻。

    很多人,一谈及此处,立马就跳脚说,我老祖宗比西方那群猴子阔多了,或者就是,都怪皇上被奸臣蒙蔽那一套。

    虽然华皇统一了华国,已经纠正了很多错误的想法,公布了很多满清的劣迹,并且寻找了很多的理论依据,但是即便是在有华粹党这种现代政党的带领下,整个国家也不是说开化就开化的。

    还是那句话,清朝弱,而且已经弱成了软体动物。

    不然怎么西方那群猴子突然就把我们打成了猴子呢?

    怎么皇上身边的奸臣老是撵都撵不走?

    皇帝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言人,中国要扭转乾坤,整个统治阶级都要换,有背叛阶级之个人,无背叛阶级之阶级。

    华皇现在就换了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上台,联合工农,但是华国的起步实在是太晚,1877年才开始。

    所以,华国现在就像是一只披着假虎皮的没有骨头的老虎,不能说还在睡觉,其实已经醒了,全国的华粹党人数已经超过了8千万,再说没有醒,就是自欺欺人了。

【1237 亚洲宣言】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回来的时候,华皇躺在床上想着心思。

    “陛下,睡吧。”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声的提醒了一句。

    华皇问道:“都安排下去了?”

    “嗯,按照陛下的命令,都安排下去了,明确发表声明,反对英国人干涉华国事务,采取强硬态度,并发电给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和国内,让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迅速介入阿富汗问题,华国以药品为先锋。”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回答道。

    “还有粮食,药品和粮食,是谁也不能拒绝的,尤其对于交战中的国家来说。”萌总裁自信道,“华国的医药工业,现在在全世界,至少是次一流的!”

    “好的,我会安排,只是,陛下,我们的人口增长过快,华国增加的粮食也很够呛啊。”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提醒道。

    “现在拿出来一些粮食,是为了我们以后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明白吗?中亚,阿富汗,这些地方,除了农业,什么都发展不了,一旦到手,所有的资源都是我们的。”华皇憧憬着这美好的日子。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感觉有些紧张,觉得陛下最近是不是因为压力过大,好像比以前的政策路线,要激进了不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华皇嗯了一声,“明天再发声明,提出亚洲主义!宣示亚洲的事务,由华国负责!”

    “亚洲主义?”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疑惑道:“是和美国人在几十年前提出的门罗主义一个意思吗?”

    华皇嗯了一声,“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美国人长期披着的战略外衣,就是门罗主义,这决定了美国的崛起之路。”

    “有这么厉害?”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躺在了陛下的身边。

    神圣同盟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

    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

    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恪尽职守。

    同盟规定,缔约各国君主“无论何时何地”均须“相互提供经济、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以维持维也纳会议上重新划定的边界和镇压各国革命。

    同年,俄、英、普、奥又签订“四国同盟”,三年后,法国也加入进来。这个组织实际上是“神圣同盟”的补充。

    最后除英国摄政王、奥斯曼帝国苏丹及教皇外,欧洲各国君主也纷纷加盟(英国也表示赞同、支持)。

    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抛出“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

    此观点由詹姆斯门罗总统发表于第七次对国会演说的国情咨文中。演说开头迟疑,而后转为充满热情。

    这是美国涉外事务之转折点。

    华皇认为,这个外交政策,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定位非常准确,向全世界宣示,尤其是向欧洲列强们宣示,我就要守住美洲,没有要跟你们争夺世界霸权。

    这也让美国直到19世纪要结束的时候,才卷入世界战场,最先开刀的还是早就剩下一张虎皮而已的次强西班牙。

    拉丁美洲国家正在进行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