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906部分

甲午崛起-第906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笑的是,刚才洁格格还在参观古罗马竞技场的时候,对建筑宏伟大加赞赏来着,洁格格可不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去看一遍。

    华皇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在思考,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西南欧的国家,工业上至少都已经是起飞的阶段了,最差的也比其他地区强大的多,但是他们的体制,实际上仍然是封建社会的体制,用封建社会的体制去带动一个工业国家,似乎是普遍的现象。

    只要有实权的国王,真的很难真正做到君主立宪,跟华国其实是一样的,但华国的体制真的已经不是封建体制了,而是完完全全的帝国主义阶段。

    在回去的路上,华皇一直没有说话,洁格格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便也不敢多说什么,知道华皇长时间不说话的时候,都是在思考问题。

    华皇在车子到了馆驿门口的时候,忽然问了一声,“我们是不是也要用贿赂的手段,来结交各国政要?”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洁格格好奇的对望了一眼。

【1228 路越来越窄了】

    萌总裁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快速的展开外交,向日本人一样,用女人和金钱的贿赂,在这个男权世界,找到和列强提升关系的突破口,华皇自然懂得怎么做。

    国家之间的交往,虽然不等同于商人之间的交往,但是真的要是用金钱和女人,在一些列强国家取得一些上层人物的支持,这的确是一个很快速的途经。

    但是国家之间的交往,主要还是看国家之间的利益来往,所以,华皇始终不曾像日本人那样外交。

    列强扶持日本人,也是因为日本太小,资源太少,不足以威胁到英法的利益,以前可以用来制衡沙俄,现在沙俄的西伯利亚被华国收复之后,日本又可以用来制衡华国的崛起。

    所以,不是说华皇花一笔钱,就能取得某个列强国家的支持的。

    也许是病急乱投医,也许是真的着急了,想加速外交,反正华皇现在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我们的外交费用一直不低,跟各国有外交权力的官员的关系都不错,要不然,陛下的欧洲之行,也不能顺利出访这么多国家,只是我觉得这个额度的付出就已经差不多了,再要是多付出的话,没有多大的意义。”

    华皇明白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意思,认识两三个大员,和认识二三十个大员,其实是差不多的,总不能每个国家都去结交二三百个大员吧?更何况,即便是结交了这么多人,也无法转化为支持,收了钱,却不办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告诉所有的欧洲外事部门,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最近三个月的应酬费,提升三倍,不管有没有用,烧了这柱香再说。”华皇叹口气道。

    “是,陛下。”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知道陛下在对统计局花钱上面不手软,但是外事部门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习惯,平时主要的开销也都是用来结交对方的外事部门而已,自己的花销是很少的。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华皇不会下这样的命令。

    华皇的确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处境了,如果意大利王国和西班牙王国再没有起色的话,剩下来的就只剩下英国,法国和德国,英法本来就有利益冲突,从德国的一帮小弟们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列强德奥这一系,对华国根本不重视。

    这样一来,形势就万分危急了。

    最烦人的局势是什么?是确定了必须要与之结交的人,但是别人根本就懒得理你!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华皇自然懂得,但那就没有意义了,那样的话,华皇就老老实实的退守本土,光是靠华国自己,在自保的基础上发展,肯定也要比真实的历史厉害多了,至少,不用担心被列强欺负。

    但是华皇不甘心啊,照着这个速度的话,到了一战的时候,即便是华国不惹事,战火肯定还是会波及到华国的,一战躲掉了也不行,还有二战呢?

    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19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在这一矛盾的主导下,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与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集团先后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不断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经过近4年的厮杀,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劫难,它大大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

    华皇不喜欢战争,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会发生,做不能做掩耳盗铃的事情啊。

    所以,进入了这个时代的华皇,有时候是引领时代,但是大部分时候是被拖着走。

    瑞典和沙俄这些国家,根本没有纳入华皇的考虑范围之内。

    瑞典王国:依靠陆军改革。大量列装火绳枪,创立炮兵,组建常备军。作为军事改革的先行者,瑞典人口、资源有限,古斯塔夫二世时代已是巅峰。

    俄罗斯帝国:通过吞并消化吞并不断扩张领土,俄国人拥有欧洲最庞大的战争潜力。然而沙皇农奴制的天然缺陷使得俄国人生活困苦,民愤极重。在不断扩张时还可以勉力维持,一旦受挫则内乱不止。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并非虚言。

    大英帝国:依靠制海权与殖民地带来的巨量财富。殖民地遍布全球,庞大的海军使英国在数百年内立于不败之地。海量黄金在促进了英国金融发展,但二者共同导致了本土的去工业化,进而在德国的挑战下损失惨重,最终失去世界第一宝座。

    法兰西第一帝国:依靠社会与军事改革。借助大革命,法国实现军事集权化与军队平民化,同时其军事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拿破仑的天才。法国的膨胀源于波旁时代稳固的基础与大革命的推动,外交是法国的软肋,内部波旁王朝的复辟极大的牵扯了法国的力量,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再也未能回到巅峰。

    德意志帝国:依靠社会与军事改革。德国注重工业、教育,通过击败奥地利、法国以战养战,且外交手腕圆滑,然而最终在挑战世界的路上失败。德国有并吞欧陆的野心,并为之付出了数代人的努力,但同时侵犯了英国、法国、俄国的利益,超出了其能力的极限。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使用联姻策略获得了巨大的领地,在先后丢失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权后,它把力量集中在了奥地利帝国。奥地利帝国较为注重工业,国内政局较为缓和,外交手段圆滑。然而其混杂的民族构成和二十多种语言,在民族主义浪潮下不堪一击。

    同样是由一个国家主导的联合体,为什么德国,西班牙,奥地利帝国,联合王国和意大利王国差别如此之大?

    德意志帝国的凝聚力主要有三个支柱,德意志民族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普鲁士邦在帝国内的压倒性优势。

    普鲁士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整合了小德意志地区,作为民族统一使命的完成者自然在德意志地区享有极大的威望。同时在普奥战争之后吞并了汉诺威、黑森卡塞尔等邦的普鲁士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北德意志,即使南德四邦的加入也难以动摇普鲁士的主导地位。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认为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毕竟巴伐利亚一直保留着驻外使馆,还顺手拒绝了德国对于王**事演习的视察要求。

    于是直到一战前柏林也拿捏不住南德诸邦会不会跟着一起跳进战争的火坑,但万幸的是在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和1848革命中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威廉二世的刻意引导下早已成了了一个庞大怪物,在狂热民族主义的裹挟下,群众欢脱的扛着各邦投入了这场“条顿民族和高卢人、斯拉夫人”关系民族生存的“伟大”决战并被机枪一波又一波的收割,带着为“日耳曼梦”而光荣献身的迷梦倒在那看上去亘久不变的战线上。

    现在轮到了看上去永远摇摇欲坠但是却坚挺到了一战的奥地利。

    奥地利帝国还保留着普世帝国的梦想,但是她所背负着的历史时时刻刻束缚着她的脚步。

    帝国在各地所拥有的特权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追逐普世帝国的理想,用同一价值观同一行政体系等改造帝国,拯救帝国,就不得不迎接这些历史遗产的挑战。

    对于被严重压迫的地区,这只是减轻了身上被试驾的负担。对于原本享有足够自治权的地区,这只是哈布斯堡暴政的又一例证。

    君主国试图达成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平等的被压迫,而约瑟夫二世的尝试可悲的遭到了贵族、教会的阻扰而失败了。

    但1848年革命以及匈牙利战争中哈布斯堡的胜利给予了帝国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重新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

    首相施瓦岑贝格亲王忙于外交,打压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野心,内政大臣巴赫则主导了国内的事务。

    在这段时期匈牙利的历史特权被取消,其他民族甚至是在1848革命中依旧忠于哈布斯堡的克罗地亚人也失去了他们的议会和自治政府。

    维也纳成为了这短暂时期帝国境内唯一的权力中心。

    然而在法奥、普奥战争中接连落败、帝国权威一落千丈的状况下,弗兰茨约瑟夫不得不选择奥匈妥协,来换取匈牙利人的支持。

    奥匈协定使得总人口只占五分之一的匈牙利人在奥匈的事务上和其他五分之三的人口享有同样的话语权。

    安德拉西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醒科苏特分子,“如果有人抱怨说我们从'协议'的条件不利于匈牙利,我要回答说我们目前只付共同开支的30%,享受的权力却和付70%的那些人相同。”在外莱塔尼亚,虽然1868年通过了一项宽容的民族法案,给予少数民族广泛的权利,可以在当地政府使用民族语言,在非马扎儿地区少数民族可以当选当地政府的行政长官,日后马扎儿沙文主义者执掌的政府使得这个法案除了空洞的文字和浓烈的反讽意味别无它物。

    被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抛弃在外莱塔尼亚的各民族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弃感。特别是忠诚的克罗地亚人无论是1848动荡时期,意大利革命和匈牙利战争中都支持哈布斯堡,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最终还被其抛弃给马扎尔人。

    奥匈谈判的同时帝国也在和捷克人进行着类似的谈判,帝国愿意给予捷克人类似的自治权换取波西米亚对帝国的忠诚。

    帝国政府和捷克民族主义者就自治的多少和自治区的大小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捷克人坚持波西米亚是波西米亚人的波西米亚,正如匈牙利是马扎尔人的匈牙利一样。甚至还要求将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大波西米亚地区,包括摩拉维亚和部分西里西亚。

    这个要求超出了帝国可以接受的范畴,毕竟“满足波西米亚人的愿望就是宣判德意志人的死刑。我们可以牺牲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满足波兰人,牺牲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以满足马扎尔人,因为前者会被波兰人同化,后者会被马扎儿化,但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