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第8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光是李世民想到上面这一点,旁边的长孙无忌这时也同样狐疑的看着李休,经过李世民的提醒,他也同样有些想到了李休以前的种种事迹,特别是在一些朝堂大事上,李休似乎总能先人一步的做出判断,而且几乎没有出错过,这种能力简直太过逆天了。
李休自然也发现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异样,这让他心中也是暗自苦笑,无论他平时再怎么伪装,最终还是逃不过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些人的眼睛,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不能把实情说出来,毕竟这是他最大的秘密,甚至就算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启禀陛下,魏王求见!”正在这时,忽然有内侍前来禀报道,这让李休也是心中一松,这也是他第一次发现李泰竟然这么可爱。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现
随着李泰的到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注意力也终于不再只关注李休,这让李休也终于松了口气,而李世民这时也立刻宣李泰进来,毕竟他接连被两个儿子反叛,现在也急需从另外一个儿子身上寻找安慰,所以他这时也比任何时候都想见李泰。
不一会的功夫,只见身材胖大的李泰缓慢的走进寝宫,当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在时,他也明显的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努力的弯下腰向李世民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听说父皇病了,不知现在身体如何?”
“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你大哥的事你应该已经听说了吧?”李世民这时叹了口气道,现在每提到李承乾一次,他的心就会痛一次,甚至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要造自己的反这件事。
“儿臣已经听说了,大哥这次真是糊涂,竟然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甚至儿臣听说他还准备先刺杀儿臣,然后再刺杀父皇,儿臣自己的性命倒不算什么,但是父皇却身系天下的安危,而且以子弑父本就是天理难容之事,儿臣现在也对大哥十分的失望!”李泰这时一脸正色的开口道,似乎李承乾谋反的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看着李泰的表演,站在两旁的李休和长孙无忌也不禁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几分对李泰的鄙夷,如果不是李泰的苦苦相逼,恐怕李承乾也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可以说李承乾谋反,虽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李泰最少也得背上三四成的责任。
不过李世民对李泰的这些话却十分的受用,于是听到李泰关心他胜于关心自己,这让李世民也更加的感动。其实若是换成另外一个人说这些话,李世民肯定不信,但是对方却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有时亲情和爱情一样,都容易让人变得盲目。
“你五弟不成器,现在你大哥也变成这个样子,朕也十分的痛心,幸好朕身边还有青雀你,以后你一定要以你大哥他们为戒,万不可做出什么糊涂事来!”李世民这时颇为动情的告诫道。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李休和长孙无忌也都是一皱眉,因为他们已经从李世民的话中听出几分其它的意味,而李泰这时更是脸上一喜,但随即却又强自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次开口劝说李世民要保重身体,看样子李泰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脑子,至少知道现在不是心急的时候。
李世民与李泰聊了几句,精神却有些不济起来,毕竟他吐了血伤了内脏,也不宜说太多的话,所以最后他先让李泰回去,然后又和李休、长孙无忌聊了几句,这才在两人的劝说下休息。
当下李休和长孙无忌告辞离开了甘露殿,不过他们一路上他们两人却都没有说话,而是似乎都在想着心事,直到出了内宫后,只见长孙无忌这才开口道:“李兄,陛下似乎对魏王已经有所动心,若是日后真的立他为太子的话,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对咱们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事啊!”
于公,李泰绝对不是一个适合接替皇位的人,于私,李休和长孙无忌对李泰都不怎么喜欢,甚至彼此的关系也十分恶劣,若是日后李泰真的登基为帝,以他的肚量,恐怕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得倒霉。
“现在陛下在亲情方面大受打击,魏王也只不过刚好能够在亲情上安慰陛下,所以陛下现在的话也不必太过在意,以后等到陛下冷静下来后,自然会有新的决断。”李休这时却是考虑了一下开口道,虽然李世民刚才的话很有误导性,但他依然不看好李泰。
“也许吧,不过你也不要低估陛下对魏王的宠爱,特别是陛下受到如此重大的打击,说不定会真的将魏王立为太子,到时想要后悔就来不及了。”长孙无忌先是点了点头,但最后依然开口警告道,如果李休现在愿意和他联手的话,完全可以将李治推上太子之位,可是李休却从来不喜欢掺和这些事,这让他也十分的无奈。
李休也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不过他却没有接口,关于皇位的事情,他真的不想再插手了,因为之前他在李承乾身上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可还是落得一场空,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失败,更何况现在李休其实什么都不做,反而比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更有利。
离开皇宫之后,李休也立刻赶往家中,本来他进宫是想打听一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处置,虽然他知道李世民不会杀李承乾,但毕竟还是不放心,不过因为李世民吐血病倒这件事,他们也没有讨论关于李承乾的处置问题,不过从李世民的态度上,李休也可以推断他虽然对李承乾十分的失望伤心,但并没有要杀李承乾的意思,所以李承乾的性命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李休回到家中时,太子妃苏氏还在家中,平阳公主也一直陪着她,看到李休回来时,苏氏也露出紧张的神色,生怕李休会说出什么不好的消息。
看到苏氏的神色,李休也是再次暗叹一声,随后将宫里的事情讲了一遍,结果当平阳公主听到李世民吐血时,脸上也闪过担心的神色,直到后来听到李世民没有生命危险,甚至还和李休聊了一会时,脸上的紧张与担心这才慢慢的消失。
“事情就是这样,因为陛下的身体太糟糕了,我和长孙兄也不敢再讨论对太子的处置问题,不过从陛下的语气和神态中我可以判定,陛下应该没有要处死太子的想法,所以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李休最后再次对苏氏安慰道。
“真的吗,太子真的不会有事吗?”苏氏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泪流满面的再次追问道,这一天来她一直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有什么坏消息传来,而且她的娘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势力,在这种事上根本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李休了。
“放心吧,陛下连齐王都不舍得杀,更别说承乾了,而且这段时间我也会经常进宫,到时会多劝一劝陛下,至于太子妃,你现在最好是回到东宫里,估计随着太子被抓,东宫也已经乱成一团,正需要你去主事!”李休再次开口道。
“夫君说的不错,承乾现在出事了,但东宫却不能乱,否则只会给人看笑话,太子妃你还是要回到东宫去主持事务,安心等候对承乾的处置后再做决定。”平阳公主也十分赞同李休的话,毕竟李承乾可有不少的家眷,甚至连儿女都有好几个了。
苏氏也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知道自己现在要替李承乾担起东宫的担子,所以她这时也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我这就回东宫去,这段时间就有劳姑父和姑母操心了!”
说到最后时,苏氏再次双腿一屈想要向李休夫妇行大礼,幸好平阳公主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搀扶了起来,随后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这才亲自送她上了马车。
“真是糊涂啊,承乾他怎么就想不明白,现在他不但害了自己,而且还害了太子妃这些妻子儿女们!”看着苏氏的马车越走越远,平阳公主这时却再次痛心的道。
“太子妃倒是有个有情有义的女子,而且也十分的坚强,今天陛下也夸她像去世的长孙皇后。”李休这时也同样叹了口气道。
“如果不是大难临头,又有哪个女子愿意表现的如此坚强?”平阳公主这时却是神情黯然,随后又流着眼泪再次道,“夫君你说我们李家是不是受到了上天的诅咒,为何两代人都要发生这种人伦惨剧?”
看着平阳公主泪流不止的样子,李休也感到十分心疼,当下轻轻的将妻子揽在怀里低声安慰,只不过平阳公主这时却被触动了心事,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刚才有苏氏在,她身为长辈要表现出坚强的样子,可是现在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她自然不必再掩饰自己的悲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承乾谋反这件事也传的全国皆知,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而参与到这件事的所有人也都被抓捕到案,包括被贬到外地的李元昌,这些人全部交由大理寺,然后由三司共同审理,很快就将谋反案的细节审的清清楚楚。
所有人的罪行也全都交待了,但唯独侯君集不愿认罪,坚持说自己没有参与到谋反案中,但他的狡辩根本没用,因为他的女婿贺兰楚石都已经交待了,而且还亲自指认他,所以就算侯君集不认罪也没用。
李休这段时间也经常进宫探望李世民,顺便还请孙思邈为李世民调养身体,不过据孙思邈说,李世民的心疾大于身疾,而心疾基本无药可医,只能靠他一点点的调整。
不过就在这天李休再次进宫时,却忽然被长孙无忌拦住,然后告诉他一件让他十分吃惊的事,那就是在李承乾谋反的案子中,有一些扑朔迷离的东西无论怎么审都审不清楚。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承乾的背后
“巨额财物来源不明?”当李休听到长孙无忌告诉自己的事时,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本以为李承乾谋反的案子应该已经审清楚了,但却没想到其中还牵涉到一些疑点。
“不错,太子之所以能招募那么多的私兵,另外还让李安俨、侯君集这些人归附,除了事先许以高官厚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以重金收买,光是我们现在问出的金额,就数以百万贯计,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东宫的用度也有定数,就算是太子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长孙无忌当下也再次开口道,他之所以将这件事告诉李休,其实也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李休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在一般人看来,身为太子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钱财似乎根本不是问题,但其实朝廷对宫中的用度都有规定,别说太子了,连皇帝每年的开支都要在一定的数额内,超过数额就要皇帝自己拿钱去补。
而现在李承乾收买官员花的钱竟然以百万计,要知道家财万贯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富豪之家,更别说百万贯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哪怕像李休家中拥有茶叶、煤矿等产业的巨富之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了,至于李承乾的名下似乎也没有什么产业,光靠每年朝廷调拨的用度,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收买李安俨等人。
“东宫的情况我比较了解,这些钱肯定不是承乾能拿出来的,除非背后还有什么人支持他!”李休当即做出自己的判断道。
“不错,我和刘德威这些主审的官员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个背后支持太子的人却十分神秘,我们审问了许多东宫的人,却还是没能审出个头绪来。”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