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藏 >

第626部分

仙藏-第626部分

小说: 仙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孔夫子站在高台上,开始扬声讲话,声若金石:“很难得,能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后辈!

    子在天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可回。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话说我们天儒门,上宗三皇五帝,中承三官大帝,下有诸圣大贤,可谓源远流长,人才济济。

    诸位或许不知道,儒门六艺,原出自鸿蒙金书!

    昔年鸿钧讲道,在座的不仅有人族,还有龙、虎、龟、凤和麒麟这五大圣兽。

    其中龙、虎、龟、凤听讲时居于外围,各自得了一页鸿蒙金书。

    麒麟立足的地方,距离鸿钧很近,斗胆抢到了两页金书。

    随后龙归于东方,虎归于西方,龟去了北方,凤飞往南方。麒麟则留在了中央星域。

    后来,五老帝君开荒拓野,向四个方位开辟出二十八宿,分别碰到了龙、虎、龟、凤,并且与它们结盟,每人分享一页鸿蒙金书,先后证道成为仙帝。

    麒麟将两页金书吞入腹中,在五大圣兽中显得格外醒目,因而到多位古仙人的围攻,身受重伤,不得不隐藏起来。

    后来,黄帝统一了中央玄黄大星域,找到了重伤之后久久不愈的麒麟,只得到一页鸿蒙金书,又给麒麟逃走了。黄帝凭着那一页鸿蒙金书证道成为仙帝。

    以后又过了很多年,一直没有人见到麒麟。

    直到两千五百万年以前,有一位仙王名叫“哀公”,西狩途中捕获了麒麟。

    那时候的麒麟已经病入膏肓,骨瘦如柴,看上去根本不像是麒麟了,因此当时没有人认出来,看它身上也没有肉,便将其抛弃路边。

    我那时还是一位普通的天仙,驾仙车途径该处,一眼看出了麒麟,当时心中悲叹,唱了一首歌,名曰‘获麟操’:‘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羲我心忧。’

    唱完之后,我将麒麟放在仙车上,准备找一个风水宝地,将其埋葬了。

    谁知道仔细一看,却发现麒麟并没有死!

    从那以后,我小心翼翼的呵护麒麟,想尽办法给它治伤,然而它的伤得自于多位古仙人,那些人用各种神器重伤了它,所以总也治不好。

    直到后来,有一天,麒麟口中吐出一页鸿蒙金书!

    正是有了这一页金书,才让我的功力突飞猛进。

    我的功力提升之后,治疗的手段也开始多起来,此后一千多万年,我每天弹琴,为它梳理气机,慢慢的,麒麟身上的伤渐渐好起来。

    它跟我一起生活,有时候也出去转一圈,与龙、虎、龟、凤交流,顺便从四灵那儿带回来一部分鸿蒙金书的内容。

    而我在进阶仙王之后,也曾亲自登门拜访五帝。

    因此之故,我们天儒门,跟五帝宫关系密切。

    尧舜禹三官大帝,乃是五帝传人,各自得到一部分鸿蒙金书的传承。三人接受了我的邀请,愿意做天儒门的太上仙尊。而我则将自己珍藏的鸿蒙金书,拿出来与他们分享。

    再后来,我整合了三皇五帝尧舜禹的部分传承,再加上亲手掌握的一页鸿蒙金书,尽力糅合在一起,开创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大法门,然后招收弟子,成立天儒门。这便是天儒门的历史。

    所以说,我们天儒门有着丰厚的底蕴,不是诸位当潜心研究,仔细钻研,学无止境。”

    秦笛听到这里,禁不住点了点头,心道:“按照古书记载,“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折其左足,载以归。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据考证“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71岁,从此已不再著书。这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

    传说孔子出生时也有异象。在公元前551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死,他心中感慨,挥笔写下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孔子感麟而忧,在鲁哀公十六年,驾鹤西去。孔子离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第972章 咸池、六礼

    孔夫子讲完这一段开场白之后,震撼了在场的许多人。

    秦笛听完,觉得自己都快蒙了!

    他没想到天儒门还有这样的来历,没想到孔夫子竟然是一位仙帝,更没想到天儒门拥有一只麒麟圣兽。天下总共只有五种圣兽,龙虎龟凤外加麒麟,孔夫子竟然能有一只圣兽陪伴,这是多大的造化啊。

    随后,孔夫子命人演奏《云门大卷》。

    既然是传法大会,为了显示庄重,不能不祭天,歌舞《云门大卷》便是祭天的神器。

    夫子门下原本有三千弟子,大贤七十二位,然而在仙界至今还活着的,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了,很多弟子都是后来招收进去的。大贤只剩下十几人,所以演奏《云门大卷》有些吃力。

    于是乎,夫子准备召集更多的人参加演奏:“凡是精通乐音的人,都可以上台来合奏”。

    现场虽然有四千人,但是真正精通乐音的,不超过两百位。因为儒门分为六大支配,每个人可能只学会一样东西。譬如蒋仁,重点学习的乃是“礼”。

    在这四千人中,还有一些人如同秦笛一般,对于儒门了解的不够深入。更别提演奏《云门大卷》这样宏大的仙乐了。

    而一场大型的演奏,往往需要五百人,才能显得完美。

    这时候,秦笛出场了。

    他是仙音门祖师师旷的亲传弟子,拥有一具分身师沧,单凭仙音就已经进阶金仙了,不但学会了三大仙音“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天崩地裂”,而且多次演奏《云门大卷》,其中好些次担任乐曲的指挥。

    所以当他的琴曲一响起来,当即招来了各色云朵,五彩缤纷,天花乱坠,不断的在空中飘荡。

    他那高超的琴技,泉水叮咚,有伐毛洗髓的效果,让许多人为之侧目。

    有些人在下面低声问:“这年轻人是谁?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仙音造诣?”

    旁边知道的人答道:“他叫秦文,以精通仙文之故,被聘为七十二大夫,没想到他竟然还精通仙音。”

    “奇怪,这人看着年纪不大,就算从娘胎里开始练琴,也没法达到如斯地步啊!”

    “是啊,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看夫子座下众人,仙音造诣能超过秦文的,几乎屈指可数,只有子路、颜回两位仙王,还能跟他抗衡。”

    有一位老者侧耳倾听了片刻,道:“我听出来了,秦文演奏的琴音,带着仙家缥缈的韵味,却不符合儒家中正平和的要求。”

    有人表示同意:“没错,他演奏的属于仙音范畴,不是纯粹儒家的‘乐’!不过,对于《云门大卷》来说,仙音一样有很好的效果。这首曲子本来就是黄帝赐给我们的,而黄帝乃是仙家大帝,他昔年演奏此曲,召集的都是仙人。”

    孔夫子站在台上,亲自指挥众人演奏《云门大卷》,所以他听得别下面的人还要真切,对每个人演奏的水平心里有数,感叹秦文的仙音功底不错,只需要稍加指点,便能成为儒家乐字一派的顶梁柱了!

    一曲仙音演奏下来,引得百鸟朝鸣,五彩云霞笼罩了周围数十里。

    秦笛觉得身上暖洋洋的,似乎功力不知不觉正在提升之中。

    此时,他隐约听见一种奇怪的声音,似乎是麒麟在远处鸣叫,夹杂在在乐音中,能将乐音的效果凭空提升一倍!

    《云门大卷》是用来祭天的,演奏完毕之后,紧跟着还要演奏《咸池》,《咸池》是祭地的乐音。

    秦笛并没有学过《咸池》,所以只能起身让出位置,走到旁边静静的欣赏。

    《咸池》祭地之时,不但能提升土壤的仙力,而且有增长修士功力的效果。

    秦笛修炼了《三坟》,拥有“吞天”、“食地”的法门,如果他愿意,可以一口气将周围百里仙田中的仙元力吸尽!所以他听《咸池》这种乐音,比别人收益还要多。

    孔夫子没有听见秦笛的琴音,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心道:“这孩子从哪儿学的《云门大卷》,演奏的那么熟练,可是他对《咸池》却一窍不通,看来还是年纪太轻,修炼的不够全面。不过他的底子非常好,只要跟着我学习几年,在乐音一脉前途不可限量!”

    两首宏大的乐曲演奏完毕之后,现场四千人都觉得热血沸腾。

    “哇,听了这些乐曲,我有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你这说法太庸俗了!难道就没有觉得,自己的仙基略微加深了一分?修炼的瓶颈是不是稍微变松了?功力是不是略微增加了一些?”

    “是啊!我觉得祖仙巅峰的瓶颈打开了,这真是天大的造化啊,真真没有相当,竟然有这种好事!真是不虚此行!”

    “听完这两首乐曲,我觉得自己的功力增长了不少,就像静修了两个甲子一般!”

    “真没想到,乐字一脉还有这样的神通,我都想转而学习乐音了!”

    “哈哈,儒门六艺,得自于《鸿蒙金书》,每一门都有奇特的效果,关键看你有没有学到家!”

    等到《咸池》演奏完毕,孔夫子重新站在台上开讲天儒门的心法。

    他讲了七七四十九天,将儒门六艺挨个儿讲了个大概,

    他先讲的是礼字一脉:“什么是礼?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礼指的是天道自然,法天象地,只有合乎天道,才能说是知礼。”

    讲这番话时,孔夫子将蒋仁叫了上去,道:“你是颜回的弟子,已经学礼很久了,就为我们演示一下礼之大法。”

    孔夫子随手一挥,在高台上形成一个透明的气罩,然后让蒋仁在上面演法。

    蒋仁先后演示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其中吉礼能让人浑身舒畅,有类似于演奏《云门大卷》这样的效果。

    凶礼则能画地为牢,带来天灾人祸、饥馑、战败、寇乱,总共三十三式,面对同级修士的挑战不落下风,面对低阶修士具有大面积群体攻击的效果。而且,它还有延迟效应,能让灾难伴随对方很多年!

    军礼能大幅提升军队的攻击力。比如说凌霄殿那十万天兵天将,如果能有军礼的激发,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