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继续道:“原以为刘公能审时度势,与大哥也是同道中人,但陶公一纸密信,却颠覆了我的三观,多日避而不见,乃是子龙不知如何与刘公相处,今日话既然说开了,我也不妨说清楚,大哥是行的正坐得直,而你是身居高位,却忘了人的本性,还踩在你的脚下。”
“好”周瑜忙符合两声,合掌道:“子龙所言在理,刘公恨不登天,便将人性踩在脚底,才到了这样高度,只是拔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不多久便会枯败,你的结局早就注定,而且你并非不知道,只是刻意去回避罢了。”
刘备心底说不出什么滋味,半晌才念叨道:“受教了。”
周瑜摇了摇头,率先退出了大帐,而关平临走前还唾了刘备一口,恨不能将其折磨致死,正所谓站得高摔得痛,关平等人则是爱之深恨之切啊。
出得大帐,关平抱拳道:“多谢二位将军。”
小;说;三;国;召;唤;无;双;-;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牧; ;完;整;章;节;请;到;下;面;地;址;免;费;阅;读;!;
h;t;t;p;/;/;w;w;w;.;m;i;a;o;b;i;g;e;.;c;o;m;/;r;e;a;d;/;1;2;1;6;0;/;6;8;7;6;7;1;6;.;h;t;m;l;
若出现章节显示不全,请等待几秒或者刷新!
手机uc用户,设置……更多……极速/省流,把云端加速,即可恢复正常!其他手机也可以类似设置(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后三昭
(全本小说网,。)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不出意外就是甄宓的皇后了,但李王并不这么想。
为皇后,母仪天下,是一个象征,甄宓雍容华贵,高贵典雅确实不错,但李王更加偏向于三个王妃之外的伏寿,如果说亏欠最多,肯定是伏寿无疑。
她在洛阳苦等,忍受了多少屈辱,忍气吞声,直到攻破洛阳,才大白天下。
按身份来说,伏寿确实要高甄宓不少,但如今百废待兴,伏寿又曾是献帝的贵人,名义上输了一筹,这满堂的将士肯定不会同意。
况且如今利益集团抱拢,谁不想拳掌大权,李靖派系的当然支持李师师,而完颜宗望也靠向了李师师,甄宓的支持者也不少,最大的势力自然就是张居正等最先跟随李王的人。
他们二人的呼声最大,此时突然提议伏寿为后,说不得要被他们骂成什么样子。
李王求助似的看向王守仁和曹操,这二人都没有选择站队,赶紧出来帮忙啊。
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移开。。。。。。移开了。。。。。。
他们二人时不时削弱本身势力,放权给下属,就是怕涩入过深,引起本土势力的反弹,此时李王不想接茬,他们更不想。
“咳咳。。。。。。”
李王咳嗽两声,黑着脸指着王守仁说:“阳明,李思的提议确实该提上行程了,你曾作为朝廷的议郎,自然对这些有很好的见解,何不畅所欲言?”
王守仁见躲不过去,忙抱拳出列:“我虽是议郎,但却在王司徒府上效力,对于皇室内宫并无接触,倒是曹孟德如今仍旧是朝廷的司空,他先历校尉,后在九卿之下作过司礼,想来比我的见解精髓许多。”
众人再次转向,看向曹操。
曹操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我虽然在朝廷任职,但却也是豫州牧,宫廷之事涉猎甚少,况且此乃大王家事,我自然不敢妄议。。。。。。”
李王的倔脾气上来了,指着他骂道:“我恕你无罪,今天你和王守仁要么说个人出来,要么咋们就在这耗着,只是我有午膳,你们就只能饿着。”
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的无奈,李王的话很明显了,就是不能在李师师和甄宓里面选。
按说除了这两个王妃,那就只剩赵无双了,她燕瘦无双,是李王最钟爱一个,曾经也传出过铜雀台的佳话,可曹操二人又不傻,李王的意向应该不在她身上。
二人犹豫了一阵,竟同时抱拳道:“微臣提议,大王可将伏妃立为王后!”
“这。。。”
随着话音一落,满堂文武瞬间哗然,二人的话有些匪夷所思啊。
“不可!”
这句话是出自李靖之口,纵然是他也有些难以接受。
李王故作诧异道:“为何不可?”
李靖抱拳:“大王,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若立伏妃为尊,这三位王妃又该如何尊称?”
曹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当李王的出头鸟:“李将军所言乃是帝妃,但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并无从一,多立几位,称帝之时也好抉择。”
王守仁知道是站队的时候了,赶忙附和曹操。
这一刻张居正派系和李靖派系竟然达成了统一,对曹操和王守仁的悖论展开抨击,朝堂上哗然一片。
而诸葛瑾这些中立派最清闲,勾着个脑袋左看右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就当看个热闹。
李王头疼无比,最烦这些繁文缛节,老子就喜欢伏寿做皇后咋了,你咬我?
但这句话也就是想想,可不敢说出来,指不定哪些有喷子天赋的人马上就跳出来了。
双手压了压道:“诸位先不要吵了,一个个唾沫星子满堂飞,成何体统!叔大,你既是贡院院首,也被这半数将士尊为老师,此时何不提个建议,给诸位参详一二。”
张居正是唯一一个赐座的人,这时候闻言起身,面上毫无波动:“大王,甄宓是士族子弟,自幼便学礼仪,知贞烈,为后乃是不二之选,但伏寿同样也是官家子弟,知书达理,贤惠尊贵,同样也是不二之选,只是这二人同处一堂,着实叫人难以抉择。”
得,李王手扶额头,又是没有营养的话,这张居正是越老越精明啊。
李靖见势头的发展不对啊,如今曹操和王守仁站在伏寿这边,而张居正铁打不动的支持甄宓,自己原本是第二大势力,怎么突然就急转直下了。
忙抱拳:“大王。。。末将。。。。。。”
“呵呵,李靖先不忙,且听孤王一言。。。。。。”
根本不给李靖讨论的机会,李王淡笑道:“咱们谈土制改革,科举改革,都是为了求新,为了进步,若是光武帝继续沿用高祖那一套,岂能夺回天下?所以我看啊,这所谓的规章、制度他存在是为了约束,但既然有更好的,为什么不能因此去打破陈规旧制?”
李靖愣住了,抱拳道:“大王何意?”
李王笑道:“内宫改制,‘后’是必不可少,为天下表率,掌管内院诸多事宜,我提议‘后’之下,设三昭,辅佐‘后’管理后官,其福泽同‘后’相当。”
所有人都愣住了,张居正对改制有着特别的敏感,忙问道:“何解?”
李王说:“所谓三昭,便是昭仪,昭烈和昭淑,对应礼仪,贞烈和贤淑,‘后’也是人,是人就有瑕疵,所以天下人往往以‘后’为表率时,便能从三昭身上,汲取她们的长处,来勉励自身,诸位将士以为如何?”
这下所有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觑,耍花招还是你李王牛啊。
张居正犹豫道:“只是如此一来,会不会显得‘后’稍显弱势,不能被天下人看重?”
李王还没说话,一个站在末尾的男子却走了出来。
抱拳道:“微臣到觉得可行,三昭并行,福泽同享,不仅有楷模典范,还能监督大王,免受后宫乱象所扰,各自鼎力,方能平衡后宫。”
众人大惊,这句话也能拿到朝堂上乱说吗,这蠢货不会是存心找死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一十七章 定下来
(全本小说网,。)
李王脸色也是一沉,宫斗之争多不胜数,赵飞燕姐妹前世就是典范,李王惩治了一番步练师,倒是这几年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随着人数的增加,难免会出现明争暗斗。
不过这个人说的也对,伏寿为后,他本就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最重要的是她的外戚集团几乎空白,就算被人暗算,自己只要坚定的站在她身后,支持她,想来也没人敢起幺蛾子。
最重要的是三昭,李师师稍长,但他本就与世无争,从无怨言,任劳任怨,若为三昭,本该是最弱势的,但有甄宓为她撑腰,谁都不敢得罪吧。
而赵无双也不错,她出生低贱,本就有些自卑,只要李王时不时给她希望,她就不会乱来,所以李王看似才想到一后三昭,其实他是早有计较了。
凝眉道:“你叫杨坚吧,我记得你参加了科举,三轮下来都是榜首,最后殿试却因为我出征虎牢而落下,既然你已经在我王府任职,今天且考考你,可敢应下?”
没有提奖励和惩罚,李王对杨坚有信心,这个举动在将士们看来是多此一举,可李王必须要这个举动,才能让他的才能展现,封住幽幽之口,为他协助王守仁开展法制改革打下基础。
“好,烦请大王指点。”杨坚不卑不亢,光是气势就让好些枭雄为之侧目,其中就有朱元璋和曹操。
李王默默点头:“科举改革,是我和张叔大共同定下,由李思、诸葛瑾等人共同完善,耗时四年才得以投入,你既然也参与其中,就目前的科举改革,作个说明吧。”
杨坚抱拳一步,想也不想说道:“秦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和“军功爵制”。西周采用“天子分封天下”的惯例,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管理,按血统世袭。汉朝的察举制度,则由官员在民间推荐。”
说着稍有停顿,继续道:“三种选用制度弊端尤见,难以确保一流人才彻底得到赏识。而科举制的施行,极大程度保证了公平和公正;并大王摒弃士族寒门的嫌隙,着一提拔,没有门第之分,至少将人才的流失量缩减了九层。”
张居正等人暗暗点头,甚至李思都为之侧目,此人的政治嗅觉不在满堂文武之下。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统一选拔人才,增强了集权统治,为掌控天下风向,成为了最根本的台阶,他对政治的影响注定的深远的,只是仍有瑕疵,还需逐步完善。”
李王一愣:“瑕疵?比如。”
杨坚点头道:“如今科举制才兴几年,又值士族打压风波尚存,参与科举的大多都是寒门子弟,舞弊现象得到控制,虽然大王定下贡院三年一换的制度,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