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周瑜已经回去了邺城,但兵马却早就交付给王守仁统筹,说起来王守仁用兵也很急,此时兖州大部早已划归李王的囊中,只是考虑其他因素,暂时封锁了消息。
一路来到西郊大营,原本这些人只是在此休整,随后就要启程前往邺城的,他们并不知道李王就身在上党。
门前的兵将看到李王时赶忙行礼,能得到骑兵的护卫,在整个北王体系下,就仅有李王才有可能。
挥手示意那些人起来,问道:“我这次是来见朱元璋等俘虏,尔等应当知道他们在何方,带我过去吧。”
其中一个将领模样的人抱拳:“北王殿下,杨将军麾下的兄弟都在南面驻扎,此时应当也用过了午饭,在休息吧。”
李王点了点头,示意他们领路。
一行人横穿了大营,终于是来到这处地方,只见数百顶大帐立起,能有三千余人。
那个将领跑了上去,询问了一番才回返:“殿下,他们的统领在校场操练,而俘虏也被看押在那里。”
嘿笑一声,如此说来这邓艾对从军为将有着深厚的情怀啊,这午饭刚过就开始操练兵马,看来在杨再兴麾下的权利并不大。
策马就过去了,一行人缓缓听到呼喝的声音,不多时就映入眼帘,正是一员二十岁左右的小将在前方指挥,身披布甲(一方将领才能着银甲),仗着长枪指挥有度。
这时候邓艾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自有一旁的兵卒通知他是北王亲至。
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拜伏道:“杨将军麾下卫士邓艾,幸以得见北王尊容,殿下千岁万福……”
李王翻身下马,扶起他说道:“小将军远来劳苦,略有闲暇还不忘操练将士,孤唯才是举,今日我便提拔你为中军校尉,领本军人马随后回返长安,协助杨将军征战。”
邓艾大喜,抱拳道:“多谢殿下厚爱,末将定当赴死已效全恩。”
原本邓艾在杨再兴麾下就是心腹一类,但始终没有统军大权,这次难得押运俘虏回返,却被殿下看在眼底,正好成全了自己一番梦想,这末将二字喊出来也真是顺畅……
李王笑道:“行了,等交付完俘虏,你便去寻耿武,让他给你们备好粮草辎重,一并押往长安,不要贻误战机。”
“末将遵命。”
没有再废话,李王遣散了兵将,命邓艾去将一众重量级俘虏挨个压上来,这第一个就是徐晃徐公明。
说起来古时候用公明为字的大有所在,其中最出名的当数徐晃、宋江,还有就是同为三国时期人物的管辂,至于另外一个赵朗也可以算上,可他却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
徐晃双手背在身后,被绳索绑的结实,昂首挺胸来到李王跟前,才拜倒道:“罪将徐晃,见过北王殿下。”
说起来这徐晃无论归属如何,其人的本事和气节还是值得中肯的,这时候能放下原有的归属,而真心见过朝廷封赏的北王,实属难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态度
(全本小说网,。)
李王起身走过去,老远就伸出了手,有些急切道:“公明为大义而战,非自身之过,怎能受这绑缚之罪,快快请起。”
话音落下,就蹲下身体,为他将绳索解开,脸上满是真诚。
徐晃是大感意外,同时脸上也闪过感动之色,李王能做到这一步,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都值得自己改变对他的看法。
李王拉住他说道:“将军的风采我早有所见,此前在北地交战,实属无奈。那时远观将军调度大军,我甚是欣喜,奈何你我分数不同阵营,只得拔刀相向,如今何不弃暗投明,前来助我,为天下苍生重开太平大世?”
徐晃感动不已,但兀自有些犹豫:“殿下厚爱,但罪将手上沾满并州将士的鲜血,又怎能有颜面面对他们?”
“将军之错,非战之过,乃世之所趋,今日天下苍生仍旧饱受荼毒,将军有万人之勇,能守一方太平,孤为苍生请将军出仕……”说着抱拳就要躬身,诚意满满啊。
“不可!”
徐晃吓了一跳,赶紧抬住李王的双手:“殿下不以罪将之残躯而嫌恶,反而加诸重任于我肩上,若是能庇佑一方太平,便是饱受天下唾骂又如何,主公在上,受晃一拜……”
李王大喜,这一礼也没去受,转而扶起他说道:“成都,快快命人带徐将军下去,洗去风尘,晚间我要与将军共饮。”
徐晃抱拳行礼,他也知道李王要提点朱元璋等人,自己留在这里确实多有不便。
等徐晃离去后,李王冲不远处点头,得了吩咐的兵卒跑了几步,下去领人了。
这一次带上来的是李善长,此人智勇双全,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
明朝建立后,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权威,李善长马上将其罪上奏皇上,黜免了他们两人。
并且有次李善长与中丞刘基争论法令,以至于辱骂刘基,刘基内心不安,便请求告老还乡。
而太祖所任用的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获罪,只有李善长还像原来一样在朝廷做官。李善长权势地位到了顶点,心里慢慢变得傲慢起来,朱元璋也对他也开始有所反感。
这些全都在说明此人的傲慢,甚至连刘基也不放在眼里,但这一世,朱元璋之前尚在起步阶段,他也不敢和刘基等人对着干,至少在这几年没有显露出来。
综上所述,都在提醒李王,就算此人有才能,也不可着一而提拔,更不能任用他为重臣,必须在他的头上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才能压制住。
这个人选在没有考虑好是谁的前提下,李善长是不能带在身边听调的,否则功绩提上来,却不加封赏,对自己赏罚分明的名声是有很大的挫败。
李善长被绑缚着拉了上来,直视李王不肯开口。
身后的兵卒一脚踹在腿弯,顿时将他踢倒在地上,扑通一声,有些狼狈。
这次李王没有礼贤下士,这些文人自有气节,哪能像徐晃那样耿直,能令他动心,再晓之以理便能使他弃暗投明。
朗声道:“下方可是李善长?资以计谋祸民心,败以乱策助贼首,你罔顾天下生死,不尊上下之分,提议朱元璋对我悍然发动进攻,导致我上郡数十万百姓惨遭烽火,你可知罪?”
李善长毫不畏惧:“北王可知这天还是汉室之天,逆天行事,乱国之人非是州牧大人,而是你这反复之小人,上郡同属并州,乃归并州牧所有,大人是天子亲自请奉之牧守大吏,罔顾百姓生死的人,是你才对!”
李王嘿笑一声,言语挤兑我,别说我现在智力就差你几点,纵是才出世的我偷换概念,也能和你辩论一番。
但此时李王确实懒得废话,无所谓说:“就当你说的对,但你可知成王败寇的道理,如今西凉马腾卸甲安居在邺城,天下十余州我坐拥五州,已有半数天下是我统治,就连献帝也不敢昭告天下我李王是谋反之人,你李善长和朱元璋有何权利盖棺定论?我看,你们才是贼人!”
一席话骂的李善长不想再说话,却还是冷笑道:“果真如此,西凉已经投效了你,那就说明你在图谋益州,若我所料不差,张鲁出兵和他的反叛,也在你们的算计之中!我劝你们还是杀了我,否则等我有脱身的机会,便会向天下揭露你的嘴脸。”
李王阴冷的盯着他的双眼,自己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个人了,你tm敢威胁我。
寒声道:“既然你有心求死,来人,将此人拉下去,送入邺城天牢,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去看望。”
等他被拉下去才呢喃道:“你确实有价值,但我可不缺人才,先关你一段时间,若是再冥顽不灵,就只能将你化为20枚复活碎片了。”
李善长智力99,内政100,是顶尖人才,而他前世的事迹也当得起这个数据,这也是李王再有怒火,也不愿意就此将他杀了的原因。
“去,先将朱元璋给我带上来。”
话音落下,只有小兵去提人,至于为什么不先看过刘基,全因为李王的思想作祟。
朱元璋的数据各项不比刘基,加上他前世作为帝王,是有相性的,哪怕他暂时同意在麾下效力,也是委身于自己,岂不知伪君子刘备前世换了很多领导,其中不止有公孙瓒,更有袁绍、陶谦、刘表。这一世同样如此,只是因为李王集团的谋划,波折倒是小了不少,反而安居在徐州。
但他伪君子的名声隐在暗处,这时候明里和袁术合谋,但暗地里却背着两个结义兄弟,与袁术一道策划谋害陶谦,篡夺徐州……
也就小几分钟过去,朱元璋被压了上来,同样一副狼狈的模样,全无前世帝王般的尊贵。
李王这次连身子都没挪动半分:“朱元璋,中兴元年收缴李傕郭汜残余势力,趁我不备抢占原属于我的安定等郡县,之后赵云回返并州,更是趁机攻入天水,使得我军数万将士无家可归,你…可知罪?”(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机者刘伯温
(全本小说网,。)
朱元璋抱着双手跪在地上,也是为了给予他足够的尊重,李王并没有让他绑着双手上来。
“道不同而已,何罪之有。月愁而不知日明,万木而不知花开,我既然败于殿下之手,便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王点头道:“我念你尚有三分人性,便留你在邺城任职,转为贡院副院首,此生不可出邺城半步,如何。”
朱元璋面色如常:“多谢北王殿下不杀之恩。”
等了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看来朱元璋难得挫败,就连雄心也在磨灭,这样的大世,不止有他李王,更有枭雄曹操,明主李世明……
说道:“将朱元璋送往邺城交予张叔大,可配合其掌管科举的事项,但不设实权,土地和律法的改革在提上行程前,朱元璋可配合制定,但只能谏言,不能干涉!”
各有兵卒上前记下李王的叮嘱,领着朱元璋下去了。
而朱元璋临行前还抱了抱拳:“保重。”
李王摇头不语,心底却腹诽道:“能屈能伸,纵千日之行也不忘一日之功,明哲保身,我不及他。”
小;说;三;国;召;唤;无;双;-;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ٳ者;刘;伯;温; ;完;整;章;节;请;到;下;面;地;址;免;费;阅;读;!;
h;t;t;p;/;/;w;w;w;.;m;i;a;o;b;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