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球成名-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忽然炎热的天气,让比赛在十分钟之后节奏开始变慢。
尤墨已经在自由人位置上踢了足足300分钟,对半自由人踢法已经有些得心应手的感觉。这场比赛雷哈格尔对他的要求,仍然只是注意中场拦截和保护,没有给他额外提高难度。
把德式自由人做为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各种历史资料的学习自然不能落下。尤墨从雷哈格尔和伯尔尼那儿拿来一堆光盘,没事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研究一番。
他现在对战术的理解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分析比赛的水平也比以前超出一大截,卢伟陪着他看了两场。就放手不管了。
对于自由人培养计划,卢伟和他的观点差不多。
成为所有人心中至高无上的“足球皇帝”的翻版,既没有多大可能,也没有多大意思。现代足球的战术发展,比赛节奏的日趋激烈,都让曾经统治全场的自由人踢法变得遥不可及。
想想看。快速向前的比赛节奏中,自由人刚刚攻到前场,还没能发挥出威力来,皮球就被对手断下,两三脚传递,就到了后场,这种情况下自由人只能选择回防,可没等撤回中圈附近,自家后卫一个大脚,皮球又飞向了前场。
想想是不是头都大了?
而且,水平越高的比赛,攻防节奏就越快。想经常统治比赛的家伙,得先保证自己不会被高速列车甩出去再说。
贝肯鲍尔开山立派的年代,足球比赛的节奏和对抗性,以及高速运动中处理球的能力,都没有现在般高要求。七十年代的比赛录像中,多到让人发指的后场倒脚让人昏昏欲睡。即使攻到前场,防守密度和现代比赛也不可同日而语。
倒脚多,节奏就慢。防守密度低,进攻自然追求更多,速度也更慢。
这种大环境下,自由人踢法才有了广阔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换句话说,现代足球的发展,已经把自由人踢法的难度,上升到常人无法想象的高度!
对尤墨来说,想要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不可能只从这些录像中寻找灵感。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忽略!
尤墨的脚下技术,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中场组织者!
这种被人有意无意忽略的状况,卢伟和雷哈格尔同样心知肚明。他们对他的发展方向,不会刻意强调全能,而是着重于他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合理实现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关键时刻能爆发出来的创造能力。
没有必要为了古老的模板,而失去他本身的特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力出奇迹
比赛节奏被突然炎热的天气拉慢,这种状况双方赛前都没有预料到。
尤墨同样没有预料到。
不过,三场比赛只踢了20分钟的家伙,本来充沛的体能在此时简直高出所有人一大截。即使按照雷哈格尔的要求来踢比赛,他在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斗欲*望也强烈无比。
从比赛第10分钟开始,他就化身超人,战斗在中前场的每一个角落。
本来对他的状态抱有疑虑的科尔曼,额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一把,迅速进入了高节奏咆哮模式。
“。。。。。。太夸张了,我只能说,太夸张了!这种天气下的比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种煎熬,可唯独对他来说,像是在享受!赛前曝出的绯闻对他毫无影响,看这脚射门!”
“。。。。。。双方好像都不太适应他那特殊的踢法,他就像球场上的一个异类,活跃在每一个角落。凯泽斯劳滕在他的努力下开始提升进攻节奏,比赛变得好看了!”
“。。。。。。来一脚远射吗?果然!有没有?可惜!幕尼黑1860队的门将,成了场上最忙碌的家伙!噢,不,不对,他可没有射门的家伙忙碌!”
“。。。。。。比赛有些一边倒。看这段时间的控球率,65%对35%,再看看射门,8对2,比赛刚刚进行了25分钟,局面就仿佛在凯泽斯劳滕的控制之下了,对手有些疲于奔命。”
。。。。。。
慢节奏的比赛,无疑是自由人的最爱。
超出别人一截的体能和状态,是统治比赛的有力武器。尤墨生的这场小病,反而给这场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场比赛前,雷哈格尔同科尔曼一样,对他的状态抱有疑虑,首发出场既是信任的代名词,也是考验的小关卡。
每一个成功的主教练,都不会过早地把队员在心中定型。在他们眼里。球员无论是15岁,还是25岁,甚至35岁,只要使用得当。都能有超出正常水平的表现来。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每个年龄段,不同特点的家伙,只要合理安排位置,量身打造任务,让他们踢的得心应手。比赛中的表现自然超出预期。
对尤墨来说,训练是每天的上课时间,看录像算是每天的家庭作业,比赛就是一次次的大小测验,导师和主考官都是同一人。
雷哈格尔在这场比赛中给他安排了小测验,却不料他拿出了毕业考试的劲头来,结果自然超出预期。
。。。。。。
运气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可只要没到逆天的程度,那运气的因素会完全被实力碾压,成为大潮中逆流的一朵朵浪花。
场上的家伙们心知肚明这一点。既使天气炎热状态不佳,也在努力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想乘势给对手致命一击。
胜负的天平继续倾斜。
幕尼黑1860队本已无欲无求,主场作战的面子问题,是他们死撑下去的重要动力。
可是,战场上,面子值几个钱?
比赛第38分钟,一次平常的球门球,落点在凯泽斯劳滕半场左路。
尤墨在对方发门球的时候,习惯性的位于中线退后五米左右的地方。这个位置是守门员脚力控制的最佳范围。太远容易被没收,太近容易造成自家危险。
这一次也不例外,球门球的落点刚好在尤墨侧前方,高且飘。
德国联赛混的久了。尤墨头球功底大有长进。这种长进,在外行看起来,只是顶的准而已,只有真正的内行,能看出来门道。
观察!
起跳前的观察,决定了头球的质量!
这些看起来只是细节的问题。放在比赛中会成为宝贵的转折点。
尤墨在高高跃起前,瞄到了右路边线上无所事事中的克利斯托夫,在起跳的时候,身体向左微侧,腰腹肌肉在起跳前一拧,到了最高点的时候,迎着来球,用极快的速度,让爆发力释放!
这种类似于甩头攻门的头球技术,被他拿来当常归武器用,可能有些奢侈,但效果也很明显。
本来不快的球速,被充满爆发力的一顶,迅速飞过了二十多米的距离。
目标,右路边线!
克利斯托夫本打算向皮球落点方向靠近的,刚跑了两步,就发现高高跃起的家伙了。
站定,观察,赶紧转身,向右前方,加速!
心中连吐槽的时间都没有,他在皮球出边线前,堪堪将球救回。
接下来,调整一步,向前!
类似于大范围转移的头球,让所有的攻防重心都有些偏离。克利斯托夫高速带球上前,内线的斯福扎开始斜线靠近,身后的施容博格也开始高速插上套边。
正面的防守队员只有一个,克利斯托夫看出对方的犹豫了,小碎步调整了下带球方向,让出了边线位置。
防守队员果然没敢上抢,保持了一定距离,侧身滑步退后。
克利斯托夫向内线又带了两步,在对方形成夹抢之前,头都没抬,就是左脚一记轻推!
人到球到!
默契就是这样,身为老搭档的双方,对彼此的习惯都了解无比,放在场上,能把配合所需要精确度,提高到厘米范围!
施容博格的突破就简单粗暴多了,看准对方的位置后,一脚简单的连停带过,只是依靠出色的爆发力,就顺利地在右边路打开了一条缺口!
继续向前!
边路已经形成快速突破,这次进攻就有了反击的味道。
等施容博格前进到平行大禁区线的时候,已经形成了4打5的局面。
不过,这种反击属于阵地战的一种,如果要打出反击的效果,那所有的连接都必须快速,向前。否则的话,从中场快速回防的家伙们,会把进攻变成标准的阵地战。
施容博格位置最靠前,相当于箭头;谢里在大禁区内站定。相当于盾牌;斯福扎在两人中间连线靠后的位置,相当于指挥;左路正在直线高速向前的尤墨,位置最靠后,相当于援军。
本来克利斯托夫也算援军的。可他在把皮球传出之后,被对方收不住脚的家伙撞翻在地,失去了第一时间支援的可能。
所谓的阵地反击,需要的就是这些组成部分。如果能快速默契的配合,那最终形成的威胁会比整体压上的阵地战大的多!
少打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优势,这才是许多杯赛冠军往往偏重防守的最直接原因。
回到场上。
施容博格一气冲刺了有50米,体力明显到了极限,在对方看出端倪上前纠缠之前,减速,停下,半转身,把皮球交给了真正的指挥官。
斯福扎就从容多了。
身为中场指挥,球队的灵魂人物,观察。计算,判断,分析,这些都是时时刻刻在脑子里进行中的。如此长的无球跑动,他把每个人的位置都尽入眼底,心中的打算也早已形成!
所谓的,胸中有丘壑。
皮球过来的时候,他的身体向右一倾,成功带开了防守队员的重心,左脚一碰。身体向左横向移动一步之后,传球空当已经大开!
一脚精准的直塞,他成功地找到了谢里最擅长的右脚!
这种传球,是人堆里最精妙的艺术。
如果对队友缺乏了解。传球不讲究的话,会让队友的选择非常无奈。
所谓的,上刀山。
禁区里的谢里,扮演这种角色已经多年,经验丰富的他,没有完全背身站死了拿球。皮球过来之前。他就半转身,把身体侧过来,右脚尽可能地把皮球和对方的距离分开。
如果是个足够暴力的家伙,所做的选择往往是单干,依靠强悍的身体条件或者无与伦与的脚下感觉,生生单挑后卫和门将。
谢里早已过了那个年龄,自身特点也没有那么突出,他的选择,需要队友的心领神会!
如果回传,进攻就变成阵地战,如果强行转身打门,很可能就是脚用来刷数据的无效射门。
还好,施容博格足够了解他!
丹麦人当了副队长,责任心正是空前高涨的时候,这次助攻已经用了全力,可他却在皮球交出去之后,依然没有选择原地休息,或者慢悠悠地回防。
向前,调整呼吸的同时,观察中向前!
于是,皮球在三人中间走了一遭,又回到了原点。
施容博格在皮球堪堪溜出底线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传中!
。。。。。。
尤墨在顶完皮球之后,就开始了直线加速。他的位置本来就靠左,此时不用再刻意摆脱对方的纠缠,直接全速向前就行。
这次进攻,已经把皮球的横向移动降低到了极限,随之而来的,是所有人都有些跟不上皮球向前的速度,如果准备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