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利乌斯家族的暂时放弃进攻,对美因茨部落来说未免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尤利乌斯家族下药的手段过于凶残,几天之内美因茨部落的军队都不可能恢复战斗力,即便是身强体壮的日耳曼战士,吃下了那么多的泻药以后,也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的。
在丢盔弃甲的逃回临时驻地后,欧多瓦卡才强忍着腹中的痛苦让手下的指挥官们去统计今天战斗中伤亡的数字当欧多瓦卡最后得知有超过三千日耳曼女战士和一千日耳曼战士阵亡的结果以后,他气的当场就砸碎了手边的水壶。
欧多瓦卡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怪罪那些喝下葡萄酒的战士们,也没有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他只是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尤利乌斯家族给自己带来的耻辱,发誓一定要向尤利乌斯家族复仇!
有复仇想法的可不仅仅是欧多瓦卡首领一个人,那些被自己部落的女战士以生命为代价保护着逃回来的美因茨部落战士们,每一个人都不敢用自己的眼睛去直视那些照顾伤员的女战士们,他们不是害怕女战士们的责备,而是羞愧于自己等人的无能!
相比于自责和羞愧,这些美因茨部落战士们的心中更多的还是对尤利乌斯家族的仇视如果说之前美因茨部落与尤利乌斯家族的仇恨是入侵与反抗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升级为不死不休的仇恨了,就算现在尤利乌斯家族选择退出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这场战争也不可能结束了!
战士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尤利乌斯家族是入侵者,而美因茨部落的战士们却是保卫家园的勇士两者在战场上的正面交锋,并没有激起美因茨部落战士们的深仇大恨,毕竟尤利乌斯家族的侵略还没有给美因茨部落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但是,今天这场阴谋的出现,让尤利乌斯家族成为了美因茨部落的生死大敌尤其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杀死了美因茨部落的女战士,那更是美因茨部落的战士们与尤利乌斯家族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只有尤利乌斯家族将士的鲜血,才能让美因茨部落的战士们洗刷自己的耻辱!
暂时失去战斗力的美因茨部落将士们不得不在临时驻地好好休整,而那些没有继续进攻实力的尤利乌斯家族军队也是抓紧时间休整,并等待着后续援军的到来。
就在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和美因茨部落的战士都处于休整状态时,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的援军距离美因茨部落的美因茨城也是越来越近再有三天的时间,这八千来自其他两个部落的援军战士就可以抵达美因茨城,并增援前线的欧多瓦卡。
而尤利乌斯家族三个军团的器械大队也是在收到命令以后立即动身往弗拉维斯所在的方向迅速赶来,仅靠三个器械大队加起来不到三千人的将士并不足以改变战局,但他们所拥有的弩砲和石弩却是足以让没有见识过的日耳曼蛮族军队付出惨重的代价!
此时,弗拉维斯派往尤利乌斯家族本土的传令兵们也是赶到了亚雷提恩,并将弗拉维斯写给昆图斯尤利乌斯的信亲手交给了昆图斯尤利乌斯昆图斯尤利乌斯在看完了自己父亲的信件以后,立即就开始在山内高卢行省和威尼托行省大肆招募高卢蛮族战士。
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招募那些高卢蛮族的战士,昆图斯尤利乌斯在招募那些高卢蛮族战士的同时,也按照弗拉维斯的指示,宣布了那些应招的高卢蛮族战士拥有与尤利乌斯家族军团将士们同等的待遇,并且还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应招薪金。
有了这些充满诱惑性的优渥条件做基础以后,尤利乌斯家族迅速在两个行省内招募了将近三万人规模的高卢蛮族战士虽然这三万人中有相当数量的应招者都是冲着那笔不菲的应招薪金来的,但是尤利乌斯家族可不会在意这些小的细节,这三万人被迅速组建成三个新的军团。
由于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器械辅助,这三个新建军团的将士们都是由纯粹的轻装步兵组成的,甚至连常规军团应该拥有的器械也都没有配备如此一来的话,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分什么主战军团和辅助军团了,这三个军团直接就被各自的军团长率领着开赴远方前线了。
从昆图斯尤利乌斯收到弗拉维斯的信件,到三个新兵军团组建完毕出征,期间只过去了七天的时间而已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尤利乌斯家族也没有为这些将士们配备足够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应招的高卢战士,分配到一把短剑以后就被编入军团出征了。
不管这些新招募的高卢蛮族将士们的战斗力有多差,也不管他们的武器装备有多简陋最起码,他们三万之众的人数在那里了,对于极度缺乏兵力的弗拉维斯来说,这也算是一股强大的增援力量了,但前提是弗拉维斯能够坚持到这些援军赶到阿格里狄古马特前线。
美因茨部落的正规军死伤惨重以后,欧多瓦卡又开始在整个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大规模的募集自愿保卫家园的日耳曼战士参战截止下一场战斗爆发之前,整个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一共有三万五千名战士自愿站出来愿意参加这场反击侵略者的战争。
其中,美因茨部落的战士有大约一万五千人,而另外的两万人都是来自于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其他大小部落的日耳曼战士这个人数上的差异倒不是说美因茨部落不愿意站出来更多的战士,只是之前的三万大军都是美因茨部落的战士,整个美因茨部落的兵力已经快要枯竭了。
美因茨部落毕竟只是一个日耳曼蛮族的部落而已,在提供了四万名战士和五千名女战士以后,还能够剩下多少可以参战的青壮呢?如果这些青壮全部参战的话,那么美因茨部落的老幼妇孺们恐怕就要全部饿死了坦白而言,美因茨部落已经竭尽全力了。
事实上,在这三万五千名自愿站出来的战士被交到阿瑞斯手里进行训练的时候,整个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兵源都已经枯竭了要是这样还不足以抵挡尤利乌斯家族的进攻的话,那么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只能再次打一场全民战争了!未完待续。(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四十九章·初次交锋”
(全本小说网,。)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凯撒在收到拉宾努斯的信件以后,并没有立即采取任何的措施;一方面凯撒信任拉宾努斯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马科曼尼地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却是凯撒已经没有办法去采取措施了。
由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组成的联合大军拥有整整两万人的军队,但是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却是拥有三万精锐之师的达姆部落;更为关键的是,有悲歌死士在暗中相助,达姆部落早在凯撒大军进入卡狄地区之前就得到了尤利乌斯家族军队占领马科曼尼地区的情报。
所以,达姆部落的三万大军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除了留下五千精锐战士防守达姆城以外,剩下的两万五千达姆部落战士都在部落首领的率领下出征了;一同出征的,还有已经赶到达姆城的哥特部落一万骑兵的援军。
达姆部落的首领阿米尼乌斯并不是欧多瓦卡这样的骁勇善战的勇士,也是弗尔卡里斯那样威名远播的战士;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整个卡狄地区都治理的井井有条。
阿米尼乌斯自从担任达姆部落的首领以来,不仅让原本就居于统治地位的达姆部落更为富强起来,也让卡狄地区的其他日耳曼部落都变得更为富庶;尤其是他屡次出手帮助其他各个地区的日耳曼同族,更是让其成为整个日耳曼蛮族最受人尊重的首领。
每当哪个日耳曼蛮族部落受到外族人进攻的时候,第一个派出援军的总是达姆部落的阿米尼乌斯首领;每当哪个日耳曼蛮族部落发生天灾**的时候,第一个送出援助物资的也是达姆部落的阿米尼乌斯首领,这样的事情,阿米尼乌斯做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受达姆部落和阿米尼乌斯帮助最多的,永远都是达姆部落北方的博登肖姆部落和东方的哥特部落,以及南方的马科曼尼部落;现在,马科曼尼部落已然沦陷了,暂时没有战火危机的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自然是全力以赴的增援达姆部落,以报答往日的恩情。
博登肖姆部落的大军都是步兵战士,自然行军速度缓慢,很难及时赶到达姆部落;而哥特部落的骑兵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风驰电掣一般的赶到了达姆城,并参与到了达姆部落的出征当中。
这次,哥特部落不仅派出了五千最为精锐的哥特骑兵增援达姆部落,其统帅大军的将领更是哥特部落首领维里图斯的亲弟弟兰加迪斯;相比于身为部落首领的维里图斯,他的弟弟兰加迪斯才是整个哥特部落最为勇武的战士,也是这次出征最为积极的支持者!
阿米尼乌斯在得到了一万哥特部落骑兵和哥特部落功勋卓著的勇士兰加迪斯的支援以后,更是信心百倍;毕竟敌人只有两万左右的军队而已,而达姆部落却有着整整两万五千精锐大军,再加上哥特部落的这一万精锐骑兵,胜负的天平一开始就已经在向达姆部落倾斜了。
另外,阿米尼乌斯能够成为达姆部落的首领,自然就证明了他的勇武也是不容小觑的;只不过,他在其他方面的作为长年累月的掩盖住了他在勇武方面的光芒而已。
浩浩荡荡的三万五千大军,就在阿米尼乌斯的指挥下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凯撒率领的两万大军;兰加迪斯的任务,则是率领哥特部落的一万大军充当主力大军的先锋,在主力大军前方开路。
就在凯撒收到拉宾努斯信件的前一天,凯撒大军的先锋部队就与兰加迪斯的骑兵部队发生了一场遭遇战;相比于兰加迪斯规模浩大的骑兵部队,凯撒大军的先锋部队不过就是两个军团辅助军团中各自拥有的五百名高卢骑兵而已,双方的战斗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当凯撒大军的一千骑兵发现了前方奔腾而来的上万骑兵以后,立即就魂飞魄丧的往后溃逃而去;身着暗红色衣甲的日耳曼哥特骑兵,在高卢骑兵的眼中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当年在七年战争时期,高卢联军的骑兵部队没少和日耳曼人的哥特骑兵打交道;双方的每次交战,都是以日耳曼哥特骑兵的大获全胜和高卢骑兵的惨败而告终,更为让高卢骑兵畏惧的是,那些哥特骑兵的最好爱好就是将被杀的敌人的脑袋割下来绑在自己的腰间!
也就是说,输在这些哥特骑兵的手里,不仅要付出生命为代价,而且还会在战死之后被割下头颅;这样的恐怖敌人,总是能够让高卢骑兵们闻风丧胆。久而久之,整个高卢蛮族都开始流传着日耳曼蛮族哥特骑兵的恐怖传说;以至于哥特骑兵几乎成为了所有高卢人心中的禁忌存在。
事实上,哥特骑兵也并没有高卢人想象的那么恐怖;当年那些哥特骑兵之所以会用那么极端的方式战斗,也不过是在劣势情况下采取的无可奈何的一种办法罢了,目的就是威慑敌人。
很明显,哥特骑兵们的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