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天下-第9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下张顺/张贵,这厢拜见张知州了。”
齐齐低头,张顺和张贵皆是对张威施以最崇高的敬意。
张威也连忙躬身回敬:“此事尚未办妥,哪里能受得了这般大礼?而且我与你一般,都是姓张。兴许五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人,又何必这般客气,先找个位置做下吧。”
此刻,黄皓号汽轮也调整好了方向,在一声高亢的鸣笛之下,好似离弦之箭一样,朝着远处猛的冲去。
张顺没有准备好,差点儿就跌落汽轮,眼见旁边有用来稳住身体的栏杆,立刻就伸手抓住,稳住身体然后钻入了船舱之中,寻了一个座椅坐了下来。
“你们这战舰速度可真快啊!”
张顺看向了张威,心中也是充满疑惑:“这战舰跑的这么快,就不怕散体吗?”
此时此刻,黄皓上面的蒸汽轮机正发出一阵阵宛如老虎的咆哮声,让整个战舰以近乎飞驰的速度奔行,这速度已经超过了任何一艘战船了,这实在是让张顺好奇,华夏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就凭以往木质战舰的话,可是无法达到这般速度。
纵然是装备了蒸汽轮机以及明轮,但是因为木头的材料原因,也会因为巨大压力而解体,这在往常时候也不是没有过,故此张顺才有这个疑惑。
“当然怕。不过这还在可承受发范围内,你们无须担心。”张威笑了笑,神情相当平淡。
他当初来襄阳时候就是乘坐这黄皓,当然了解黄皓的能力。
“还可以继续提高速度吗?”
张顺心中疑惑,眼光若有所思的扫过整个船舱,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船壳的怪异之处,当即用手指对着那船壳弹了一下。
“咚咚咚!”
听到这声音,张顺双目立时睁大,这声音太过清脆,和木头并不一样,旋即扭头望向张威,问道:“你这轮船,乃是用钢铁制造的?”
“没错。就是钢铁造的。”张威点点头,承认了下来。
张顺诉道:“怪不得能够达到这般速度,原来是钢铁造的?”相较于那木头,钢铁无论是强度还是韧性,都远在其上,自然能够承受更强大的冲击力。
“只是这钢铁之上涂着的白色东西,又是什么?”张顺摸索了一下船壳外面的白漆,又是问道。
张威回道:“这个乃是新发现的一种白漆,乃是将一种自煤炭之中提炼出来的物质和植物油混合而成。你也知晓,若是将钢铁放在水中的话,极容易被腐蚀。所以我们便弄出了这种油漆涂在外壳上面,以此来阻绝水体腐蚀。”
“原来是这样?只是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
张顺难掩眼中惊讶,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这艘战船。
纯白的油漆、钢铁制造的船壳,还有那先进且充沛的动力,每一个都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感叹,而这些技术集中起来便塑造了这么一艘战船,当真是让他为之惊讶,以为自己似是置身于梦境之中。
“有志者事竟成。不过是多年积累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张威矜持的笑了笑,心中满是得意。
自开始修建铁路以来,整个关内就开始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滑去,而为了满足萧凤提出的用铁路连通整个关内的计划,他们更是在长安兴建了众多的钢铁厂,而且还聚集了大量的劳工在深山之中,将那些深藏地下的煤炭以及铁矿石开采出来,然后经过将其冶炼成钢铁,并且锻造成铁轨以及火车。
由此,长安迅速膨胀起来,蜕变成了一个人口多达两百多万的超级城市,其城市面积也远超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而在长安之中工作的这些工人,也因此产生了各种交流,彼此互相交换着各自掌握的技术以及知识,并且每时每刻都会迸发出新的奇思妙想。
而他现在乘坐的黄皓号汽轮,便是这种制度之下的产物。
张贵也是忍耐不住,直接问道:“真的吗?但为何这艘船不会沉?毕竟这可是钢铁制造的,而钢铁那么沉,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以他的常识来说,实在是想象不出来,为何这沉重的钢铁会悬浮在水面上。
毕竟,以前的时候那钢铁都是直接沉入水里面的,从来都不能悬浮起来。
“这个嘛,当然自有其原理,若是你感兴趣的话,等到了均州之后,可以到造船厂去看一下,自然就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张威回道。
张顺若有所思,诉道:“原来是这样吗?看来你们早就知晓蒙元会南下了,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吗?”
“没错。要不然,如何能够驱逐鞑靼、兴复华夏?”张威笑着回道,心中充满自信。
为了对抗襄阳水军,他便在均州兴建了造船厂,但因为丹江的流域远不及长江,所以制造的轮船吨位也不大,最多也就十丈长、百来吨这样子,而仅仅依靠这种战舰很显然无法击败襄阳水军,所以就探究起别的方法,直接使用了最新的技术来制造战舰。
历经数年研制,也终于弄出了这黄皓来。
别的不说,依靠着坚固的船身,黄皓的速度达到了二十节,乃是寻常战舰的一倍以上,而且因为乃是以钢铁制造,所以防御力也超过木制战舰。
这些都是华夏军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所做的准备。
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为抗蒙古,收双蛟水军初成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黄皓”号战舰速度不慢,只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了均州地界。
站在战舰之上,张威也可以远眺均州,看到均州所建造的各种房屋。
正在此刻,远处一条战舰划破江面,踏着漫天水汽飞驰而来,其速度并不比“黄皓”号差。
张威心中惊诧:“是‘黄郜’号?它怎么来了?”
“黄皓”和“黄郜”号乃是同款战舰,无论是配置以及制造工艺全都一样,当初均州造船厂为了避免失败,便一口气制造了两艘,其名字也以主持该项目的黄氏兄弟的名字命名,作为对两人的嘉奖。
其中“黄皓”号被张威纳为自己巡逻用的战舰,而“黄郜”号则是归入均州水军,作为均州水军传递消息用的。
“黄郜”号速度惊人,最适合作为传递情报的联络船。
此刻“黄郜”来此,却是让张威有些惊讶,连忙让“黄皓”号停留下来,正对面那“黄郜”号的速度也降了下来,等到停下来之后已然来到了“黄皓”号侧舷边上,彼此相距约莫十来丈。
“张知州,别来无恙?”
“黄皓”之上,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拱手一拜,此人相貌黝黑、双眉蹙紧,绷紧的脸庞透着威严气势。
张威有些紧张,张口问道:“正是在下,只是不知阁下究竟是谁,为何在这战舰之上?”
“我是杜彦圭,乃是新近上任的均州知州,因为不曾在州府之中见到你的身影,故而出来寻找,没想到却在这里见到你了。”自怀中取出官印,杜彦圭目光聚集在张威身上,更是用那充满怀疑的目光扫过张顺和张贵。
张威这才稍感轻松,朗声道:“原来是康知州?却是在下紧张了。既然在这里相见,不如前来一聚,如何?要知道我这里可是有着刚从襄阳购来的龙井,不如一起坐下品尝,如何?”
“不了!”
出乎张威的医疗,杜彦圭却是摇摇头,直接拒绝了:“你也明白,蒙鞑南下在即,我等岂可在此拖延时间?你还是快些随我会县衙,将诸多公文交接一下吧。”
“这——”
张威语气一凝,见对方眼神凌厉,便知晓杜彦圭性情刚硬,放弃了拉拢关系的打算。
“既然是康知州的要求,那在下自当履行。”侧目看了一下张顺和张贵,又道:“只是我刚刚认识了这两位朋友,可否让我和他们说一下话?”
“当然可以。”杜彦圭点点头,只是目光依旧充满怀疑。
张威解释道:“他们啊,乃是宋朝人士,只因为仰慕我军威风,所以想要投奔我军。只可惜你也知晓华夏军的纪律,所以便委托我,希望我能够帮忙介绍一下。”
“原来是这样吗?”杜彦圭并未消去眼中怀疑。
张顺察觉到两人之间气氛不对,尤其是说话之中谈及自己的时候更隐隐带着火药味,便道:“张知州,若是您有所不便的话,那就算了吧。若要和鞑子抗击,就算是不加入华夏军,照样也可以继续。”
“没错。若是不行的话,张知州也无需勉强,咱们兄弟二人心领就是了。”张贵也站起来解释道。
“虽是这样说,但仅凭一人之力如何对抗?”
张威摇摇头,却道:“你们二人敢冒着襄阳众人之面前来找我,足见你们两人勇气。我若是弃之不用,岂不是可惜了?更何况面对的乃是蒙元,更应该打破彼此隔阂,唯有华夏军和宋军联合,方能彻底击败蒙古,不是吗?”
“也是。”
张贵、张顺两人心中默然,能够加入华夏军之中,乃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又岂会轻易放弃?
远处,杜彦圭轻哼一声,充满不屑的说:“就凭宋军吗?”言辞中丝毫不掩饰对宋军的轻蔑,这也是华夏内部大部分人的态度。
“也许那宋军单靠自己的确无法抗击蒙元,但对方好歹也有数十万大军,岂可掉以轻心。值此兵凶战危时候,我等本就应该努力争取能够联合的势力,不是吗?”张威嘴角微动,不免透着几分担心。
若是让这杜彦圭担任均州知州,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这乃是长安决定,张威却也无法抵抗,自然只好藏在心中。
杜彦圭笑道:“所以你就想要招揽这两位吗?恕我冒昧,就凭他们两人的话,只怕无法抵抗蒙元。”
“也许吧。不过他们两人既然愿意投奔,那我为何不给他们两人一个机会?”张威诉道:“别的不说,只凭他们两人对长江流域的熟悉,就足以帮助我们许多。不是吗?”
杜彦圭虽是懊恼,却也无可质疑,此刻还没有办理交接仪式,张威依旧是均州知州,当然有权利安置这两人:“好吧。只是你觉得康履会接受吗?毕竟这两人可是宋人,和往常规矩可不一样。”
“放心吧。那康履和我乃是好友,应该不会拒绝的。”张威相当自信的说道。
随后,他便转过身来对着张贵、张顺两人吩咐道:“接下来我要到府衙之中办理交接的事情,可能无法陪你们了。不过你们放心,只要拿着我的这封介绍信去找康履,他定然会接纳你们。明白吗?”说着,便让人取来纸笔,写了两人介绍信之后,便递给了张贵、张顺两人,然后对船长吩咐道:“接下来无需送我了,直接回均州水师驻地,就可以了。知道吗?”
拿着手中信笺,张贵、张顺心中也颇为激动,连忙道:“多谢张知州。”
处理好此事之后,张威这才稍感放松,纵身一跃却是直接跳到了那“黄郜”之上,对着两人摆着手道别了起来:“记住了,等进入均州水军之后,可莫要放松,务必要加强训练,知道吗?”
“我等知晓。”
张顺、张贵两人躬身一拜,送上自己的敬意。
脚下的“黄皓”也缓缓开启,带着两人朝着远处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