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书帝仙途 >

第201部分

书帝仙途-第201部分

小说: 书帝仙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高的石制建筑名为“青风阁”,是一间风月场,另一间挨着它的,叫“腾云楼”。据消息表明,这二者为同一个老板,叫腾笑,来自洛京城,据说是内阁七辅之一的买卖!

    黎宏站在这二间最大的建筑前,凝眉细看那匾额,落款为:风离上人,这显然是一个人的号或者雅称!

    赵芊芊低声道:“杨蓉快醒了,等她醒来,问一问就知道是哪位大人!”

    黎宏摇头:“无需知道!叫人召集各县各镇之长,通知大家每镇选十位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有官身!记住,要让每个村、每个人都投票!不,准备大小相同的各色梧豆,各村先定十名有资格人员,推选时,在黑屋子里设一木箱,各人依次进入,将参选之人标好梧豆颜色,每个村民自行选豆投入即可!由镇里选县代表时,同等办法推举十位进府城开会!每次结束,梧豆当场清点然后销毁!”

    赵芊芊一愣神:“这是什么意思?”

    黎宏笑笑:“组织府里闲着无事官员,每县一个,县里也要挑选童生下镇监督!”

    周围数十官员,全都懵懂了:这是个什么节奏?难道不管江塘两侧的搬迁了?

    虽然大家满肚子问题,却无一人询问:大家早就深知官场上的忌讳,黎宏做为府尊,不想告诉大家,一定就是在隐匿真实目的。

    他究竟想干什么?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猜测,不到半天时间,整个江塘府就传翻天了:有人说黎府尊要动员民众,驱赶无良富商;有人传言,是要搞联名上书,施压于幕后黑手;有人甚至恶意揣测,这是在准备造反!

    当然,也有人猜测黎宏是准备从另一个角度解决江塘两侧“私搭乱建”问题!只是一时间猜测不出他有什么手段!

    这样想着,十县二百余镇开始了“选人”:德高望重之辈哪个镇没有几十?谁不想成为当地民意代表?一时间以家族、村屯、族群为纽带的“拉拢人头”开始了!

    幸好派出的童生还算公正,严格按照各村之人,不允许代替,数十种颜色的梧豆摆在黑屋之中,进屋之人只能取一颗,然后扔在外面的箱子里。

    村民们很随意,也有人搞笑地把手中豆粒举起让选中之人观看,但大部分还是按照规矩,一声不吭扔进箱子里转身就走——只当完成府尊大人的命令,挑一个自己看上眼的人选而已!

    黎宏最害怕的就是有人一把抓几粒各色梧豆粒扔箱子里,但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一种道家法符“算数符”被设置在箱口处——这种一个金币一枚的简易符文,十分有效。每扔进箱子一粒梧豆,箱口就会显出具体数量,但凡超过1个,必然会被差役重重打三十大板,罚没一百金币,投进去的梧豆粒根本无效!

    对于普通村民来说,这种明显吃亏的行为,除非心智不健全才敢这样做。但真正开选之时,还是有人冒风险尝试,被当众打得皮开肉绽!

    很快,各镇选择之人到了县里,又折腾了半天,共计一百人到了府城。这些人,加上府城选出的上百人,共同站立在广场之上。他们面前,是一张布告。

    黎宏盯着二百人,脸色凝重,咳了一声,轻轻吐音:

    “各位乡贤父老,今天费尽心机,把大家选出来,有重事相托。在研究正事之前,我问一遍,你们逐个回答:你们是被当地村民公平选出来的民意代表吗?”

    第一个老者明显是读过书的童生:“老朽霍光,我是长竹县李楠村人氏,当过三任里长,以全镇第一名入县,又是第二名的身份来代表长竹县十三万百姓说话的!黎大人不要怪老朽嘴黑,既然你敢让我们来说话,我就会毫不客气!想听好话,就不要让我们这帮人来!”

    第二人道:“老霍,都像一样废话连篇,还商议事情不了?我叫陈玉亭,是民意选来的!”

    随后之人速度快了起来,很快二百人报名完毕,里面竟然有三十多个妇人。黎宏不由慨叹,唐明帝国真是世风开明,女人完全站有一席之地!

    他扫视一圈:“刚才几个大爷说的有道理,我找大家来,就是要研究几个疑难问题,把大家的意见形成律法,我称之为江塘律。这些事情在开始研究之前,我要说明,无论怎么研究,不能违背唐明帝国律法!大家想必对唐明律法有所耳闻,但有不妥,说出来大家商量!”

    他把人群打乱,分成十组,每组选了一个组长,然后把布告正式打开。

    十组人围着第一张布告,瞬间爆发出极大的声音,如同开了锅一般。有说好的,有说不行的,甚至还有人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扭打了起来!

    足足一个时辰,坐在上头的黎宏才轻轻敲击桌子:“各位,我现在开始解释其中的缘由,以及一些条文。然后大家向我咨询不明白之处!”

    这是一张《江塘府征收律令》,其实内容不太多,也就十几条,但条条直指人心,直指利害。

    比如第一条,可没有什么意义、立法目的一类的,直接表明:江塘府府尊按照朝廷要求,以及根据江塘府实际需要,可以代表官府征收所有子民财产!财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征收动产要直接给予同价补偿,征收不动产根据个人需求、实际情况可以用相应金钱、原物搬迁、重新建筑等办法处置。

    前面六条众人争议不大,但第七条是争议最集中的,这一条明确:在规定时限内,如果江塘府百姓选出的民意代表认为官府给出的征收补偿合理,而不动产所有人拒绝拆迁的,官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强行拆除,不再予以补偿!

 第343章 公正柱现 征收律令

    (全本小说网,HTTPS://。)

    老成一些的民众,认为有过激之嫌,建议改为:按民意代表议定的标准补偿。过激一些的年轻人,干脆利落地举双手双脚赞同。

    他们的话也不无道理:敢和官府抗衡的,绝不是良善百姓,要么后台强硬,要么就是地痞无赖,非暴力不会合作!

    黎宏看着大家盯向自己的目光,轻轻说“法”:

    “各位贤达,征收百姓的财产,本义是为民谋福。比如江塘两侧征收,就是为扩建江塘,种树护堤。假如塘两侧之人,看有利可图,漫天要价,势必会成骑虎之势。退,这些人觉得不甘心;进,其他人不同意。律法的作用,就是画线。线内你随意折腾,过线绝不惯着你!律法制定要严谨,程序要公正,一旦制定完毕,就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姑息迁就!”

    他一番话落,江塘里忽然一声巨响!众人大惊,迅速跑到塘侧,向下观望。一个巨大的浪花正在翻腾,如黑洞般的漩涡急转着,显得阴森恐怖!

    黎宏身侧,无支祁回头瞪了墨瑜一眼:“守护好大人!我去去就来!”

    说着,他在空中一个漂亮的翻身,跃入水中。他本就是水的精灵所化,在水中极为自得,几个起落,已经钻进漩涡里。很快,他翻身涌出:“大人,是一根柱子,上面刻着好多图形,我拔不上来!”

    墨瑜惊讶:“你拔不动?这怎么可能?即便是仙君所设,也难不倒你吧?”

    无支祁翻身上岸,胸口起伏,显然用尽力气,也未有成果。黎宏看着水面渐趋平静:“各位乡亲,此处可有什么传说?”

    众人摇头,好久,才有一个老大娘道:“传说没有,但此处倒经常会有一些异常。比如有人骂天骂地,会掉水中;还有公婆虐媳,落水中差点淹死!对了,原来此地有一桥,叫公正桥!”

    公正?黎宏大笑:“水中宝物,但有灵性,当知天下之事,最难公正!我有律法之柱,残缺不全,尚少公正一道,如愿共谋,可现身一见!”

    众人盯着水面,然后看着黎宏的脸,不由摇头。石柱通灵不稀奇,让他听府尊一番话就自己来卖身投靠,想的也太美了吧!

    黎宏也有些羞赧,红着脸道:“既然你不愿意上来,我就主动下去吧!无支祁,随我下水!”

    那个霍光一扯黎宏:“你为府尊,怎可轻易冒险,我老人家年轻时水性十足,又有这个猴子在旁边帮忙,我下去看看!”说着,不等众人反应,已经扯掉外衣,跳下水去。无支祁马上跟下去,施展水中道法,几许浪花围着老人家,如走平地!

    渐渐水中闪开一条路来,无却祁手中长戟划动,一点金光从水底迸射。

    入眼之中,果然是一根长柱,上面干干净净,只有数十个文字。黎宏细细看去,蝌蚪之文,奇妙至极,每一笔画都蕴含着天地大道,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脑海之中的紫色书虫浮动,贪婪地看着那些文字,想冲出去,却又有些犹豫不决。

    黎宏正要跳下水去,忽然头顶律法柱冲冠而起,铜枷脆响,落在岸边,长刀在空中盘旋,只有律法柱独自落在那柱旁边低鸣。一时间金银二柱盘旋,飞腾而起,渐渐合一。

    柱头上,四只异兽端坐,铜枷忽然碎掉,化成“狴犴”兽首下的一个圆环,而两柄长刀钻进两只异兽头后,化成背脊。

    律法柱飞回黎宏头内,书虫迅速扑上去,把那些文字吞掉:“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黎宏忽然明白,这根法柱为春秋律法柱,算起来与自己原有的法家圣器一脉相传,算是祖孙关系。它认可的是自己所说的“公正”二字,这根法柱也叫“公正柱”。

    众人探询的眼睛完全不够用了,差一点要钻进黎宏的脑袋之中看个究竟。那个霍光十分兴奋,和众人讲着他听到的大道至理。黎宏细听,霍光竟然理解了那些文字,而且基本正确。

    也就是说,他得到了公正法柱的传承。黎宏一点霍光:“老人家身体健康,又得到了公正法柱的认可,算是刚直不阿之人,可愿意代行百姓民意之职?”

    霍光有些诧异:“怎么代行?”

    黎宏一笑:“县里设三十三人的民意席,但有重大事宜,可表决通过!同样府城设五十五人民意席,从县、府两级人选中再选即可!”

    老者点头,荣幸地成为第一任民意首席代表。

    众人接着讨论《江塘府征收律令》,很快就第七条达成一致,将其改为:但有抗拒者,官府催告三次不动,在民意代表监督下,强行拆迁,费用从征收补偿中扣除,并按本次拆迁所有补偿中最低额支付补偿金,不享受其他优惠!

    很快,这一律令通过,马上张贴到各县各镇。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民意代表又研究了《青苗补偿律令》《做工保障律令》《保境安民律令》。

    通过以上三条律令,黎宏成功解决了下游百姓种地迁移事项、农人做工工钱保障、组织民众打击匪患事宜。原本这三件事情,就没有一件是省心好做的,通过这些民意代表,不仅制定了规则,更让这些规则迅速普及到乡间地头,让每一个农人都知道。

    很快,江塘府就有许多小势力主动按触墨瑜,询问征收补偿是否可以再优惠一点:临时搭棚子的,希望有一个固定地点,哪怕交点钱也中;有固定木屋的,希望好地点有一个石屋,而在边缘地带的,希望再占点地利……

    人性的自私一览无遗。黎宏也不废话,直接抛出了新的府城建设方案——在他的想法中,现在的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