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左道之士 >

第47部分

左道之士-第47部分

小说: 左道之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木缍荆丫拥皆苋恚成阑乙黄�

    “法不加贵人!即使你有仙人的九转金丹,也救不回他。你也别看着我,为了今天的事,为了扭转命运,我亲手炮制的剧毒,没有预留解药。”

    叶知秋说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相,趁着这位儒门武道圣手心神失守片刻的时机,猛地抬脚顿地借力蹿去,身体几乎贴着地面滑行,右手抡起鬼首吞火厚背刀,朝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袁绍挥去。

    “你……岂有此理!”

    儒门武道圣手被叶知秋的举动激怒了,想都没想就出手阻挡,尽管右手中了剧毒无法使用,左手却依旧可以用灵犀指。

    鬼首吞火厚背刀即将斩去袁绍首级的时候,刀背前端被此人夹住,叶知秋连忙提醒:“我的大刀也有涂抹剧毒,就在方才。你不要命了。”

    儒门武道圣手低头一看,果然发现左手食中二指如同被墨汁染过,旋即失去知觉,即使以他的养气功夫,也忍不住开口喝骂:“卑鄙!”

    叶知秋哈哈大笑:“护着袁绍攻打皇宫,眼里没有君父,践踏伦理纲常,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反贼,其罪百死不赎!你还敢倒打一耙,脸皮真厚。”

    儒门武道圣手自知如此行径处处不占理,强行忍住没有吭气,只是他低头看着命悬一丝的袁绍,肩负天下士人之望,拨乱反正清君侧的关键人物,在自己手里死去,顿时怒火中烧,就想立即起身,给他讨回一个公道。

    叶知秋明了此人的心意,知道这些人的决定无可更改,右手食指轻轻一弹,射出一片指甲,即专破梵教金身,以及一切护身法术的倒马桩毒!

    “袁术袁公路,有人替你去死,生生受了龙气反噬。汝南袁氏何德何能,可以让儒门武道圣手自愿捐命。果真如相士所说,袁家有天命!”

    胸膛近距离承受一发倒马桩毒,即使有浩然正气护体,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儒,五脏六腑也被剧毒麻痹了,整个人推金山、倒玉柱,轰然跪倒在地上,高昂的头抵在地面,就像是为自己无比深重的罪孽忏悔,又像是一条折断脊梁骨的狗。

    “以儒入武的大宗师,若是正常对决,十个我都打不过,可惜牵涉到宫廷之变,被龙气反噬昏了心智,可怜又可恨!”

    叶知秋猛地站起身,看也不看面前的儒门大宗师,望着熊熊燃烧的宫墙,附近拼命汲水救火的洛阳百姓,上前抓住北斗七杀剑,用力抽起,顺手斩掉袁绍的头颅,又高高擎起。

    “虎贲中郎将袁术,率领亡命之徒攻打皇宫禁地,同为汉贼,给我去死!”

    袁公路被吓坏了,火光中走来的道人,浑身的杀气凝如实质,简直就像来自冥土的恶鬼,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使命,也不管被道人斩首的兄长,连声催促着亲卫护送自己离开。

    叶知秋却暗中发挥出赤发鬼王的吞火天赋,收走附近炽烈的火焰,熊熊燃烧的宫室高墙,火势随即缓缓降低,救火的百姓受到鼓舞,立即加快脚步。

    与此同时,叶知秋将吸取到的火力灌输到厚背刀上,按自己领悟出法武合一的秘招“火焰喷泉”,目光锁定袁术袁公路,猛地朝退走的人群斩出一记有形火焰刀。

    一瞬间,门板宽,长达七丈的火焰刀爆蹿而出,袁术的亲卫外围成员,被刀气、火焰燎中,转眼间骨肉分离,血肉焚烧成灰烬,一股令人闻之欲呕的熟香味,飘散在风中。

    “天杀的道人!龙气法禁为何没有生效?我……我是袁家嫡长子,我不能死在这里,不能死在这里。”

    近在眼前的死亡,扑面而来的热浪,就连呼吸都变得比平常艰难,浑身皮肤的灼痛阵阵传来,被吓得肝胆俱裂的袁术,惨叫一声,舍弃所有亲卫,连滚带爬地逃走。

    叶知秋看着袁术逃远,速度快地超乎预想,心里暗叹一声,再次往前踏出一步,挥刀斩出一记,火焰热流将断后的袁家亡命之徒全部杀死。

    “道兵听令!随我进入皇宫,铲除谋逆乱军,违者杀无赦!”

    叶知秋看着朝廷重臣们走过来,根本不想理会这些人,转头对五毒道兵开口下令,自己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礼部尚书卢植等人,看着火光中跃动的旌旗,艳红若血,偌大的“刘”字,在风中摆荡,格外地刺眼。

    卢植隐约觉得有点眼熟,只是心里不怎么确定,高声疾呼:“勤王救驾者,何人也?”

    叶知秋头也不回,眼睛直视前方,看在此人实为玄德公刘备的恩师份上,应了一声:“大汉子民!”

 第六十章 扭转天命

    (全本小说网,HTTPS://。)

    宫门内外,火势转弱,叶知秋率领五毒道兵昂首走过,左手擎起汉贼袁绍的首级,右手持着鬼首吞火厚背刀,遇见反叛者当场斩杀。(全本小说网,https://。)

    随袁氏兄弟攻打皇宫的西园新军,人数不过千余人,还有部分是袁家收罗的亡命之徒。叶知秋诛杀了首恶袁绍,沿途撞见的西园军都是胆寒,只有少数人负隅顽抗。

    组成战阵的五毒道兵,秉承以多打少的战术,将叛军分割蚕食殆尽,即使弃械投降者,也用涂毒的铁针刺过,这些人当场手脚麻痹,根本动弹不得。

    率军进入皇宫后,叶知秋发现内廷宦官的抵抗,尽管由于内鬼反水而节节败退,总体来说却进退得当,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

    待在龙气法禁的核心区域,叶知秋的道术受到很大的压制,根本使用不出来,别说神魂念头展开的幻术,就连无形无质的凭狐都见光死,唯一还能有用的就是自身登堂入室的沙场刀术,以及按《五毒真经》的修炼诀窍,速成的千蛛万毒手。

    “皇帝没有从暗道离开皇宫,天柱残损不堪,龙气却稳住没有崩溃,有这头真龙镇住天地人的大局,各州各地诸侯都没有蜕变成蛟的机会!命运,或者说天命,我相信,已经大为扭转了!”

    与此同时,在一座地点极为隐秘的洞天福地里,玉虚元始、碧游通天以及玄都太上,元神出游至此,在蒲团上坐定,按照早已推算的时机,准备将分裂的道门本源融合,返本回源,重归一体。

    龙气法禁的桎梏节节崩溃的时候,三位立于仙道巅峰的道人,立即震荡法力,凭藉同出一源的特殊渠道共鸣,并开始尝试合道。

    就在三方即将融合的时候,命运或者说天命瞬间扭转,不仅龙气法禁稳固住,道门本源更受到莫名重击,再次崩裂开解,显然是受到天地的反噬。

    “谋划多年,还是功亏一篑!我等三人只能止步于地仙真君,难道此生不能窥见天仙位业!”

    昆仑,麒麟崖,阐教祖庭,玉虚宫深处,传出一声叹息,愤懑失望且犹疑。

    冥冥之中不可触及,不可窥视的天道意识,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命运乱流的出现,注意到引发这一切的道人。

    天有五贼,道居首位。道人修真求长生,夺天地阴阳造化,霞举飞升成仙,如同盗匪强梁,只有无尽索取,没有丝毫回报。久而久之,灵气枯竭,天地便会衰弱至死。再则,道门本源凝聚,有可能取代天道,自然被天地厌恶,命运造化弄人,修真者多有灾厄。

    叶知秋并不知道自己扭转命运引发的连带影响,此时他被天道意识关注着,由于身上没有道门的印记,所学尽是杂驳的左道之术,又有上古山海异兽为源流的道脉传承,基本符合撕裂道门本源的资格,竟然因此蒙恩垂青。

    一丝玄之又玄的青气悄然落下,叶知秋的道业,瞬间由引气入体臻至练气化神的境界,原本依道兵练成身外化身的五毒法体,此时悄然睁开眼睛,显然是一心二用,分神化念的道迹显化。

    “成了!我成功了。”

    道业精进,叶知秋第一时间发现,心里暗爽到内伤,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握紧手中的后背刀,将负隅顽抗的反叛者全部斩杀。

    禁军凭借宫墙层层设防,抵挡叛军的攻击,尽管内鬼屡次捣乱,给叛军开门带路,都在发现的时候除掉。

    尤其是道武双修的史子渺前来坐镇,这位开了内景六门,修为超过大宗师,接近武圣的大内高手,没人是他的一合之敌。

    或许有一位可堪一战,不过那人早已折在叶知秋的心计下,此时生死不明,估计差不多上了黄泉路。

    眼看叛军大部被压服,叶知秋注意到内廷宦官的势力只是小小的挫折,还没有重创的迹象,放心下来地松了口气,扬手打了个招呼,率领五毒道兵退走,有条不紊地离开皇宫禁地。

    道人史子渺看见这一幕,对这支打着“刘”字旗号的勤王军队极为好奇,他将领头的将领面目特征牢牢地记住,与记忆中认识的人比对,却没有任何印象。

    “叛军攻打皇宫禁地,朝中重臣齐齐束手,惟有百姓与义士挺身而出,士族门阀都该死!”

    道人史子渺能够有今时的修为,一则很早以前就依附何氏,以此为凭藉接近龙气,获得难以想象的好处。可惜有权利就有义务,更别说他现在与汉室紧密地捆绑,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能坐视乱臣贼子攻打皇宫,试图摧毁汉室的举动。

    自第三王朝末期诸子百家兴起,道法显圣后,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扫灭六国诸侯,建立大一统帝国,威加海内,开祖龙之道,龙气法禁自成,牢牢地压制住新兴的道门。

    朝廷不可能无视道法的存在,尤其是祖龙身为神裔,福分却在统一天下时耗光,自从他获悉仙道有长生术,即使没有任何传承,一声令下,集合人手钻研,又暗中搜罗古传的巫术,竟然凭空创造出道法源流。

    大汉帝国整体接盘前朝的传承,龙气法禁与天地灵气融合的道法,颇有可观之处,可惜对个人资质要求太高,非开国皇帝无法奠定道基,便渐渐不受重视,沦为可有可无之物。

    不过道人史子渺却不同,他的天赋资质极高,依附何氏亲近龙气后,不仅有大量资源,还有价值连城的道法传承,此后由武入道,步入超凡入圣的境界。

    史子渺的武道有大宗师修为,风雷随身,外放罡气;道法也臻至练气化神的境界,可惜卡在阴神大圆满的阶段,始终无法达成至阴转阳,练成纯阳元神。

    如今龙气震动激荡,他的道业不进反退,将叛军和幕后的士族门阀集团恨死了,暗中谋划着趁乱宰掉几个重臣,遏制这帮奸贼的势力。

    不过,袁绍袁本初此前以大将军何进的名义,向各地州牧写信,召集豪杰带兵入京,尽管遭到大部分人的拒绝,不过却有一人响应,就是养寇自重的并州刺史董卓。

    历史轨迹被叶知秋扭转后,朝野格局大为不同,首先就是坐实袁绍汉贼谋逆之罪,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尽管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门阀的排挤倾轧下还是不得不黯然退场,不得不将展开的五指收拢成拳头,回到汝南老家,在地方上抓权。

    关键时刻,登基继位没多久的少帝待在皇宫里,而不是由暗道逃出皇宫,龙气天柱再残损,依旧稳固如初。再加上临朝称制的何太后抗住压力,联合朝中重臣努力平息政局,洛阳的变乱才没有失控。

    并州刺史董卓窥见机会,立即率领亲兵入京,由于洛阳没有大乱,他将大军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