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第8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吞并而感到忧心。
不得不说,帖木儿帝国这次出兵东察合台汗国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那就是打着重振察合台汗国声威的幌子。
这样一来的话对大明来说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这场战争其实是一场察合台汗国的内战,在帖木儿帝国已经表示臣服大明的情形下大明没有必要出兵去帮东察合台汗国。
其实,在整个亚洲,有能力阻止帖木儿帝国吞并东察合台汗国的国家只有大明,大明无论在人口还是疆域都与帖木儿帝国相当,是东方的强大霸主。
因此,帖木儿帝国在向东察合台汗国发动战争的时候唯有提防大明的介入,一旦大明决定援助东察合台汗国的话会使得帖木儿帝国在东察合台汗国的日子变得非常难过,将面对大明和东察合台汗国联军的强势反击。
正是因为这样,帖木儿帝国这才想法设法地安抚大明,以打消大明的戒心,而重新恢复察合台汗国的荣光是一个绝佳的理由。
既然大明的朝臣们对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战事表现得漠不关心,那么肯定也不想介入这场与大明无关的战争,这意味多鲁尔将无功而返。
正是因为这样,对帖木儿帝国持有戒备心理的李云天才要与多鲁尔保持距离,否则一旦李云天在朝议中支持援助东察合台汗国,那么势必会引发某些人的非议,因为很少有人能看出帖木儿帝国对大明的潜在威胁,更不知道东察合台汗国其实是大明防备帖木儿帝国的天然屏障。
“相公,朝中何时商议东察合台汗国的求援国书?”绿萼给李云天倒了一杯凉茶,微笑着放在了他面前的桌上,她知道李云天十分关心东察合台汗国的战局,而据她知道的消息现在战局对东察合台汗国非常不利。
“就这几天吧。”李云天咕嘟咕嘟一口气将凉茶喝完,然后一把拉过绿萼让其坐在他的腿上,笑着说道,“据相公所知,东察合台汗国地域辽阔,应该还能坚持上大半年,咱们自然是等着它被打怕了再出手,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说实话,在忠武王府的那些侧妃和庶妃中,绿萼是出身最低的一个,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但李云天对她是最好的,也最为信任。
至于原因很简单,绿萼不仅是李云天的贴身侍女,而且当年李云天在湖口县坠水危在旦夕之际,她为了给李云天守节而撞了墙,差一点就丢了小命,单凭这一点李云天就对她呵护有加。
否则的话,以绿萼的侍女出身如何能成为忠武王府的庶妃,更不可能执掌忠武王府的内务。
“相公,妾身可听闻多鲁尔这次来大明带来了一位神秘的金发蒙面女子,身姿婀娜,好像是位厉害的舞姬,多鲁尔在京城碰了这么多次壁后终于把她给推了出来,让其今晚在四方会馆献艺。”
绿萼早就知道李云天对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之间的这场战争胸有成竹,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笑盈盈地向李云天说道,“依妾身来看他十有八九会把那名舞姬送给相公。”
“相公身边的女人已经够多了,外面早就有人说相公是风流浪子,相公可不想坐实了这个名声。”李云天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尴尬的神色,有些苦笑地向绿萼摆了摆手。
不得不说李云天的桃花运确实很旺,单单去了一趟倭国就带回了林馨和樱子两名千娇百媚的大美人回来,如今要是再收下西域舞姬的话,那么肯定会落下一个“好色”的名声。
可话又说回来了,人不风流枉少年,李云天现在正值壮年,又身居高位,自然会吸引诸多美女前来投怀送抱了。
虽然李云天想拒娜尔莎于千里之外,不过娜尔莎却在四方会馆闹出了一件大事,以至于惊动了他,使得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名西域舞姬。
第990章 醉翁之意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洗漱的时候得知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那就是四方会馆里竟然闹出了流血事件,一名外地布政使的公子被人在腿上刺了一刀,血流如注,后来被人七手八脚地抬往了医馆。
虽然那名公子哥流了不少血,但是没有伤到要害在床上躺个十来天也就差不多能恢复了,只不过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精神显得有些惶恐。
四方会馆成立之初确实有人在里面闹过事,不过当李云天几次出手教训了那些胆大妄为的权贵子弟后就再也没有人惹是生非。
即便是双方有恩怨也都会在外面解决,像这样持刀伤人的事情更是从未发生过。
不过,当李云天了解了事发经过后却不由得哑然失笑,看来那名公子哥这次可是倒了大霉。
原来,刺伤那名公子哥的人正是西域舞姬娜尔莎,娜尔莎昨晚去了三楼的甲字二号房后给里面的几名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跳上了几曲西域风味浓厚的西域舞蹈,引来了满堂喝彩。
按照四方会馆的规矩,在里面献艺的歌舞姬与卖笑的妓女不同,除非其同意跟客人走,否则的话客人不能强求。
那些仗着有权有势想要胡来的客人莫不被四方会馆给扔了出去,逐渐也就没人敢破四方会馆的这个规矩,反而激起了客人们对那些妖娆婀娜的歌舞姬欲罢不能的兴趣:想显然,越难弄上手的女人越能引起男人的征服欲。
本来,只要出得起价钱,并且长得不是太磕碜的话,那些歌舞姬通常都会与客人们春风一度,毕竟她们吃的就是这碗饭,还想着以后遇到合适的权贵嫁过去当妾,也算有了一个归宿。
不过对于那些坚持卖艺不卖身的歌舞姬,客人们则只能徒呼奈何了,例如从倭国来的那些艺妓就令不少人垂涎三尺。
尤其是领头的樱子更是让客人们心里直痒痒,以前谁也没有见到过如此柔情似水的漂亮女子,对男人服服帖帖简直百依百顺,而且声音又嗲又柔令人的骨头都酥了。
即便是这样,也没人敢向那些艺妓下手,原因很简单,这些艺妓是李云天从倭国带回来的,据传樱子与李云天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的暧昧,谁吃饱了撑的去动忠武王的女人?
可惜,那名外地来的公子哥平日里耀武扬威惯了,虽然知道四方会馆的规矩大,但几杯酒下肚后就未免故态萌发,显得有些得意忘形了,为了讨好在座的一名六部权贵的子弟非要逼着娜尔莎晚上陪侍,至于价钱任由娜尔莎开。
娜尔莎向那名外地公子哥解释,她不仅是一名舞者,还是东察合台汗国前来大明使团的女官,因有公务在身故而无法陪侍。
不过那名外地公子哥岂可善罢甘休,不仅逼着娜尔莎陪侍,还想要揭开娜尔莎的面纱,结果被娜尔莎严词阻止。
娜尔莎郑重其事地告诫那名外地公子哥,这个世上看过她面容的男人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被她杀死成为死人,二是娶了她成为她的男人,很显然那名公子哥不会成为她的男人,那么
那名外地公子哥此时已经喝得晕晕乎乎,在周围人的起哄下笑嘻嘻地想要摘了娜尔莎的面纱,娜尔莎想要离开但是被现场的公子哥等人的随从拦住了去路。
面对那名外地公子哥的纠缠,娜尔莎唯有四下躲避,这使得现场的纨绔子弟们更加兴奋,纷纷给那名外地公子哥加油助威。
房间里的空间毕竟有限,在加上那些随从们故意阻拦,因此虽然娜尔莎身姿敏捷但还是被外地公子哥追上,被其一把扑在了地上。
当那名外地公子哥在众人的助威声中笑嘻嘻地去扯娜尔莎脸上的面纱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娜尔莎情急之下抽出了身上暗藏的一把小巧的匕首,使劲插在了那名外地公子哥的大腿上。
那名外地公子哥顿时弹簧般从娜尔莎的身上蹦了起来,然后踉跄了一下,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捂着腿上的伤口杀猪般嚎叫,鲜血刹那间就染红了地面。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现场的纨绔子弟们顿时就傻了,意识到大事不妙,他们并不关心那名外地公子哥的死活而是担心会受到此事的牵连,那样的话后果可就糟糕了,谁都知道四方会馆不好招惹。
于是,那些纨绔子弟在对视了一眼后一哄而散,争相带着随从逃离了三楼的甲字二号房,反正那名外地公子哥也带来了随从,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在那里,一定会送医馆诊治。
在街上巡逻的南城兵马司的人率先接到了四方会馆的禀报,将娜尔莎等相关人等带去南城兵马司调查,很快就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按照大明律例,那名外地公子哥的行为无疑是调戏民女,故而挨了一刀也是白挨,而且按律还要打三十大板。
不过鉴于那名外地公子哥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处,那三十板子也就免了,只是对其进行了训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四方会馆报上来的案子,无论是五成兵马司还是顺天府都会秉公处置,谁也不敢从中动什么手脚免得届时被都察院的御史找麻烦。
被审之人也唯有自认倒霉,谁也不会轻易招惹都察院的那帮子御史,否则等到朝议的时候那些御史们一通弹劾,届时可就欲哭无泪了。
这也是没人敢在四方会馆惹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是比后台的话有几个能大过四方会馆的?既然在四方会馆惹事,那么就要有接受相应惩处的觉悟。
不过,由于此案涉及到了娜尔莎,事情就变得比较复杂,因为娜尔莎并不是普通的舞姬,而是东察合台汗国使团的一名女官。
因此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将案情上报到了五城兵马司,五成兵马司又上报到了刑部,刑部再上报给辅政大臣们。
由此一来,朝廷也就注意到了东察合台汗国的使团,同时也知道了他们的来意,是否救援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正式提上了议程。
对于多鲁尔来说,这可谓是一个意外之喜,他绞尽脑汁都办不到的事情竟然被娜尔莎无意中得以达成,无论大明朝堂的朝议如何至少他将知道大明对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之间这场战争的态度,使得他不至于在这里漫无目的的苦等。
可在李云天看来,娜尔莎在四方会馆刺伤那个外地公子哥的行为很有可能是有意为之,至于她的目的,现在已经达到了,朝廷已然注意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的这场战争。
从多鲁尔和娜尔莎在京城的种种表现,李云天觉得娜尔莎才是东察合台汗国使团的核心人物,换句话说应该是幕后指挥者。
多鲁尔能力有限,据说是员能征善战的虎将,很显然东察合台汗国不会派遣这样的莽夫前来大明求援,事实上多鲁尔在京城四处碰壁,搞得焦头烂额。
而娜尔莎却不声不响地避开多鲁尔去四方会馆献艺,利用四方会馆的那些重要客人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使得大明正视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之间战争的目的。
因此,李云天让人开始留意娜尔莎的行踪,娜尔莎白天待在迎宾馆的住处,晚上继续到四方会馆献艺。
正是由于娜尔莎在四方会馆里刺伤了那名举止轻浮的外地公子哥,使得她在京城一时间声名鹊起,深受客人们的欢迎。
由于娜尔莎精通江南话又能左右逢源,把客人们哄得开开心心,故而很快就结交了一些达官权贵。
从那些达官权贵那里,娜尔莎打探到了一些对东察合台汗国非常不利的消息,大明的朝臣们很显然对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