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619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619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下午的时候,孩子们把规则记了个清清楚楚,有好几个聪明的娃甚至能歪歪扭扭,写下“车”、“马”等字样。

    前后三天的时间,有个叫猴子的娃,拖着两筒清鼻涕,竟然能和平安过招了,还会写十几个字,连名字都学会了。

    看来唐氏教育法,还是很强大的。

    唐毅如是想到,转眼学堂到了第十天,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唐家爷仨吃过了造反,就到了学堂,可是孩子们却少了一大半,只有猴子,还有两三个小的在,其他的都没有了。

    “怎么回事,人都哪去了?”

    猴子低着头,抿着嘴,眼泪在眼圈里转,唐毅好奇到了他近前。

    “有什么委屈吗?和老师说。”唐毅注意到他努力把一只手缩到袖子里,伸手抓住了腕子,把猴子的手拉了出来。

    只见小黑手中间有几个好大的水泡,比起前些日唐毅和泥的时候,留下来的都大,难怪他会疼得流眼泪呢!

    “你告诉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人打你了吗?”

    猴子摇摇头。

    “那是不小心伤到了?”

    猴子还是摇头。

    这时候一个小胖子仗着胆子说话了,“是他自己烧的。”

    猴子一听,浑身打了个激灵,猛地回头,吓得小胖子忙低下了头。

    唐毅吸了口气,“猴子,老师不给你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大道理,可是作为一个人,要爱惜自己,要讲实话,你要是不瞒着老师,学堂可就不能留你了。”

    猴子吓得小脸惨白,“先生不要赶我走,我,我,我要留下来,我要读书!”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手心上烫出来的水泡,眼泪鼻涕一起滚落。

    唐毅和他并排坐着,用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有什么事情,都和老师说,老师的本事大着呢!”唐毅声音温和地说道

    小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冒出了头,“先生,猴子家里让他编席子,他就用木炭把手给烫坏了。”

    猴子再也忍不住了,哭得别提多伤心,“先生,俺娘说了,读书没用,要过年了,家里头要编席子,卖钱买年货,可俺,俺不想编席子,俺想读书!”

    小家伙几乎用吼着,把话说了出来。

    多好的孩子啊,唐毅感叹笑道:“读书怎么会没用呢,就算是要编席子,读书人也比不读书的编的好!你们几个要不要和老师一起,让家里面大吃一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39章 分工的威力

    (全本小说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站周围,别的不多,唯独芦苇,一眼望不到尽头,密密匝匝,又高又大。

    芦苇是编席子的上好材料,最常见的是炕席,也可以用来晒粮食、枣子,还能制作粮囤,存储粮食,即便是在后世,还能看到用苇席围起来的粮囤,一个足有两万吨。

    小站的芦苇杆高笔直,骨节小,皮薄色白,质地坚韧,编出来的席子颇受欢迎。

    每到落雪的时分,家家户户都会编织苇席,等到年根拿到城里去卖,换一点银子回来,贴补家用。

    田里收的粮食,要交税,交租,剩下来的还不一定够填饱肚子的,家家户户都见不到银子,唯独年关的时候,卖一点苇席,才有钱过年。

    头几年天津人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用席子,卖的价钱也高,这几年做苇席的人多了,也卖不上太高的价钱。

    不过百十张席子,至少能换个三五两银子,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开春的时候,买种子和农具了。

    故此家家户户十分重视,每逢这时候,只要手脚能动弹,都要加入编苇席的大军,就算孩子也不能例外。

    里长听说唐毅要办学堂,为难就是这里,时候不对,眼看着要编席子,谁舍得把孩子送来读书,不挣钱还要花钱,这不是亏本买卖吗。

    凭着面子,里长劝来了十几个孩子,等到家家户户开始编苇席,就都叫了回去,在家里头干活了。

    唐毅从外面走了一圈,把事情打听清楚了,他回到家中,只见琉莹正站在学堂的门口,生闷气呢!

    “我就没见过那么轴的孩子,愣是不让我处置伤口,说什么伤好了,就不能上学了。也不知道家里头是怎么想的,放着六首魁元的徒弟不当,非要编苇席,都说丢了西瓜捡芝麻,我看是丢了狗头金,捡了驴粪球!”

    “呵呵呵。”唐毅笑着从琉莹手里接过了小药箱。

    “唉,别怪他们,说到底啊,还是穷闹得,不让读书算什么,比这狠心的父母多得是。●

    琉莹猛地想起了自己,是啊,不能读书算什么,把孩子卖到青楼,也大有人在。到了京城之后,她还听说有的人家把七八岁的孩子给割了一刀,送到宫外,等着招收太监了,好能混到宫里。

    那可是亲生骨肉啊,是爹妈无情吗?

    也是,也不是。

    留在身边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另寻一个出路,填饱肚子要紧。

    想到了这里,琉莹反而脸上微红。

    “把药箱给我吧,我去给小猴子处理伤口。”

    “别忙。”唐毅笑着走了进来,屋子里只剩下四个孩子,平安,平凡,猴子,还有那个小胖子。

    猴子见老师进来,连忙站起身,低着头不说话。

    “你们几个都给我过来。”

    平安先跑了过来,可怜巴巴地看着老爹,抓着衣服,不停摇晃,“爹,帮帮猴子吧,爹啊!”

    “就会卖萌,这招啊,不管用了。”唐毅把脸色沉了下来,“猴子,先生去村子里看了一圈,的确家家户户都在编苇席,你的好些同学也在帮着家里面忙活。你热心读书当然是好事,可身为家里的一份子,上有爷爷奶奶,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你要是不干活,他们怎么办?”

    “我!”

    猴子低着头,用力抓着衣襟,半晌,抬起头,怯生生道:“先生,俺日后有出息了,俺再报答他们,不成吗?”

    唐毅笑着摇摇头,蹲下了身体,笑着说道:“这倒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多家里头,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其他天分差的,就只能种地挣钱。可是你想过没有,光凭着小时候的一点表现,就决定了一辈子的命运,对你的兄弟们公平吗?”

    猴子似懂非懂,只是抓着衣角的手更用力了。

    琉莹看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苦恼纠结,心疼起来。

    “师父,他才多大啊,能听得懂吗?您要是不愿意管,我管还不成吗!”

    “非也非也!”唐毅笑道:“你能管一个,能管得了一千个,一万个吗?说到底,还是要把这个穷病给治了!”

    唐毅拉着猴子和平安,到了外面,用手指了指远处的芦苇荡。

    “你们信不信,小小的苇席也有大学问,要是学好了,保证能让你们家的弟兄,还有整个村子的孩子,都能进学堂读书。”

    “先生,真的能做到吗?”猴子惊讶地问道。

    “当然没问题,不过前提是你要先把手上的伤处理了,过一会儿编席子,还要你出力呢!”

    “嗯!”

    猴子兴奋点头,迫不及待去找琉莹处理伤口。

    唐毅呢,他找出了镰刀,直接杀向了芦苇荡。

    秋天水枯了,割芦苇十分容易,唐毅把笨儿牵来,割好了一大捆,就系在绳索上,让笨儿拖着回家,等到笨儿回来,另一捆就弄好,简便极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唐家就被芦苇堆满了。

    趁着晚上的功夫,唐毅找到了里长,老头挺不好意思的。他觉得唐毅肯教孩子们读书,是天大的恩德,那些人不知道珍稀,是辜负了唐先生的美意。

    “都是一帮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俺家两个小子,大的十五了,小的也十三,要是唐先生不嫌弃他们岁数大,回头就去您那念书吧!”

    “从明天开始,学堂不教书了,改教实践课,要是舍得,不妨让两个孩子过来,我那块教编苇席。”

    “啊!”

    里长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心说老汉编了大半辈子苇席,还用跟你学怎么编吗?

    “唐先生,俺说句不客气的,读书您行,可是这编席子未必能成。”

    唐毅爽朗一笑,“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要不咱们明天比试一番?”

    “比就比!”

    唐毅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让里长吐血,唐毅腼腆道:“您看我还不会编,要不您先指点一二?”

    ……

    编苇席一共需要十一道工序,唐毅从里长那里打听得清清楚楚,里长还担心他忘了,又给亲自演示一遍,唐毅自然是记得清清楚楚。

    早早起来,呼吸了两口新鲜的空气,就开始了编席子。

    首先要选料,破片,圆圆的苇子杆,粗的破成四片,细的三片,更细的两片,务必要大小均匀,宽窄合适,长度足够。

    破好的苇子要用竹片清皮,再洒水润湿,还要用磙子碾压平整,然后才能正式开始编织。

    由于工序繁琐,往往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还要经验丰富,才能把苇席编好。邻近中午的时候,里长家里头已经编了六张席子,他好奇之下,偷偷到了唐家的外面,往里面看去,差点笑了出来,在墙边只有三张歪歪扭扭的席子,随意放着,大小也不合适,编的毛刺儿一堆,就这个,还比赛啊,白送都没人要。

    里长得意洋洋,心说打赌算是赢定了,两个孩子的学费省下了。

    又忙活了一个下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足足编出了十五张席子,他是成竹在胸,背着手,晃晃悠悠,到了唐家的外面,踮起脚,往里面一看,顿时吓傻了。

    只见唐毅的院子里,堆满了一张张的苇席,把地面都铺满了,看样子少说有三十几张,乖乖,这是变戏法吗?

    里长揉了揉眼睛,看看,再揉揉,再看……没错,的确都是刚刚编好的苇席,一定是有人帮着他们干活,作弊,不算!

    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多,保证是耍赖皮。

    他正摇头晃脑呢,唐毅一眼看到,笑着招招手。

    “来检查一下,看我们编的怎么样!”

    里长沉着脸,进了院子,他从头看到尾,足足看了三遍,有几张席子的确不好,可是还有好多编的不比他们家的差,匀称结实,大小合适,竟然好似多年的老手。

    “人呢?都藏哪了?”里长不服气问道。

    “什么人啊,就我们几个!”

    里长惊讶地看了看,一个唐毅,两个娇滴滴的女子,还有几个小孩子,能编出几十张席子,开玩笑啊?打死他都不信。

    唐毅笑道:“要不这样吧,我把秘诀告诉你,回头你按照我说的办,看看能不能织出这么多席子?”

    “好,要真是行,俺就服了!”

    到了第二天,刚刚到了傍晚,里长带着一家人,提着酒肉,又是作揖,又是拜谢,激动地什么似的,一问才知道,按照唐毅的办法,他们家七口人,一天之间,愣是编出了八十多张席子,几乎赶得上过去十天的量了。

    里长是百思不解,唐毅道破了其中的奥妙。

    两个字:分工!

    就拿唐毅家来说,破片需要力气,唐毅负责,至于浇水润湿就交给了猴子,石磙碾压,有笨儿负责,平安在旁边看着就成,

    准备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