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448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44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奇了怪了。他真有神鬼莫测的手段,能变出食盐来?

    鄢懋卿甩了甩头,“王大人,无论如何,年关你都要让我过去,否则我被赶回了京城,没人盯着唐毅,遇到了什么倒霉事,可没人帮你!”

    “你也没帮上我什么!”王履太暗自腹诽,也只是牢骚而已。他心里清楚,有鄢懋卿在,至少有一层保护,要是没了他,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了。

    “成,小的可以帮鄢大人,不过也请鄢大人信守承诺,把盐的来源堵死!”

    “放心吧,本官说到做到!”鄢懋卿拍着胸膛保证。

    王履太手上也没有那么多现银,他只能找了七家盐商。一同借款五百万两银子,送到了鄢懋卿手里。

    不是说只要二百万两吗?

    人家鄢懋卿也不是三好学生,怎么能白干,再说了。还有干爹和严世藩呢!

    五百万两,加上之前搜刮的,鄢懋卿把银子分成了三部分,装成大船,一艘走海路进京,送到宫中。另外两艘船,一艘送到了丰城鄢懋卿的家,一艘送到了分宜严嵩的家。

    鄢懋卿琢磨着,有了这二百万两,嘉靖的胃口至少能满足一下了!等今天过去,他一定想办法,把唐毅赶走,独霸两淮,他就可劲儿折腾,不折腾出一千万两,绝不把手!

    鄢懋卿信心满满,以为着银子送到了京城,哪怕得不到赏赐,也不会挨骂,顺利过关是肯定的。

    ……

    哪知道就在银子送进京城的时候,有一批盐运司的账目在锦衣卫的押解之下,也送到了京城。

    玉熙宫中,整整一夜,充斥着算盘珠的声音,嘉靖彻夜未眠,老总管麦福也不敢睡觉,只能忍着,熬得眼圈通红,就跟兔子似的。好在上了年纪,觉少,要不然非把他熬死不可。

    嘉靖斜靠在云床上面,一双狭长的眸子,不停闪烁,整整两个时辰,嘉靖从来都没有动过。他心中充满了怒火,整个人都仿佛要爆炸了一般。

    “算出来了?”

    “回皇爷,算出来了!”麦福急忙将清单送了上来,又回手捧来一盏灯,好让嘉靖看得更清楚,实际上字已经够大了,嘉靖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半个月事前,南京都察院的御史林润上了一道奏疏,他没有弹劾任何人,而是建议嘉靖,参考织造局的模式,征收盐税,定能国库充盈。

    什么是织造局的模式呢?

    原来这些年海贸越发繁荣,沾上了皇家气息,织造局出来的东西价值连城。

    江南织造局就吸纳了不少织户挂在织造局的名下,织出来的东西像织造局缴纳一笔银子,然后就能打着织造局的旗号,行销天下……

    林润提议,盐税为何不能从灶户下手,生产多少食盐,就缴纳多少税负,而后灶户如何出售食盐,商人有如何运输销售,朝廷就可以不管了。

    林润的建议打动了嘉靖,灶户比起商人,他们在海边有家有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每天煮海为盐,生产多少,有目共睹,征收起来也容易。就和庄稼汉差不多,商人则是狡诈多段,又四处流动,有着丰富的逃税经验,比狐狸还狡猾。

    当然了盐法改革难度之大,嘉靖心知肚明,鄢懋卿提出重划盐区,就沸沸扬扬,他可不想招惹麻烦。但是并不妨碍他弄清楚盐业的状况,至少一年能生产出多少食盐,总要心里有数。

    他让锦衣卫把两淮盐运司历年的账目调到了京城,算了一遍下来,嘉靖几乎都疯了。

    “上半年生产了多少食盐?”

    “回禀皇爷,有九十八万引。”

    “能收多少税?”

    麦福思量了一下,说道:“启奏皇爷,一引盐税银三两,如此算来,上半年差不多就是三百万两!”

    “下半年呢?”

    麦福忙说道:“情况应该差不多,灶户煮盐也是为了卖,他们都在赶工,想来食盐卖的还是不错。”

    “哼,不错,那就是说下半年还有三百万两的税银,一共就是六百万两!为什么只给朕一百八十万两?朕的银子呢?”

    嘉靖声嘶力竭地吼叫,脖子上的青筋都崩了起来。这几年市舶银多了,修道上面花的钱也多了,嘉靖的体内积蓄了更加可怕的毒素,弄得皇帝陛下喜怒无常,哪怕是严格老和徐阁老,都时常挨骂。

    有的事情可以忍,有的事情万万不能忍!

    “无论是谁,敢拿走朕的银子,都要让他一两一两吐出来!”嘉靖五官狰狞,对着麦福大声道:“查,给朕彻查!”

    ……

    实际上不用查,弹劾鄢懋卿的奏疏已经来了,原来此前鄢懋卿大肆逼迫民户充当灶户,已经弄得天怒人怨。

    后来盐商收购食盐,推升盐价,结果手里的盐越来越多。那些给他们生产食盐的官方灶户,就成了第一个牺牲的对象。

    没人采购食盐,他们又不能自己拿出去卖,守着满屋子的盐,就是没有粮食,孩子饿得哇哇直哭。

    好好的民户,变成了灶户,眼下连饭都吃不上了,这不是往死路上逼吗?

    群情激愤之后,几百个强征来的灶户,袭击了一处盐运司的仓库,抢走了粮食三千石,击杀管库大使一人,兵卒四名。

    一直防范着老百姓承受不住盐价,出现民变,结果防来防去,灶户这边倒先出了问题。

    早就按捺不住的御史言官纷纷上书,弹劾鄢懋卿胡作非为,激起民变。

    在众多的奏疏当中,最让嘉靖感兴趣的不是别人,而是都察院御史邹应龙的奏疏,他在奏疏的最后,轻描淡写,说鄢懋卿把搜刮地皮所得,分成三份,一份送给了严嵩,一份留给了自己,最少的一份,才献给了朝廷……

    “欺天了!鄢懋卿,冒青烟!你们拿大头儿,让朕拿小头儿!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打发叫花子!朕不是要饭的!”

    嘉靖怒极,用力一掀,把桌案推倒,笔墨纸砚,掉了一地,宋朝的笔洗也摔碎了,田黄石的宝印也碎了。

    如果说鄢懋卿不送银子还好,送了银子,反而刺激了嘉靖的自尊。

    在你的眼中,干爹是第一位的,自己是第二位的,朕才排到第三!

    你还敢拿朕的银子去送礼!

    送礼就罢了,还跑来请功,说什么为解君忧,鞠躬尽瘁。

    拿朕当三岁小孩子耍吗?

    “抓,赶快把他抓回来!”

    陆炳接到了旨意,自然没什么好说的,立刻派遣霍建功带队,两百名锦衣卫,火速离京,直扑淮安。

    ……

    鄢懋卿还不知死之将至,他不断调查追踪,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让他发现了一点眉目。

    盐不会凭空变出来,这些日子,在两淮的各大城市,出现了不少漕运的兵丁,他们以征收漕粮为名,到处出没。

    以往盐运司和漕运这边关系很好,几乎就是一家人,鄢懋卿根本想不到漕运衙门。

    可偏巧有一次几个漕运兵丁的马车翻了,从麻包里流出的不是粮食,而是食盐!

    听到这个消息,鄢懋卿才骤然惊醒,漕运总督是赵贞吉啊!那个老东西也是对头!

    难怪唐毅不声不响呢!敢情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赵贞吉出来帮忙!

    好狠毒的唐毅,我和你没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36章 抵债

    (全本小说网,。)

    cpa300_4任何高明的戏法只要戳穿了,就一钱不值,鄢懋卿稍微一思考,也明白了唐毅的手段】

    表面上唐毅不动声色,甚至停止抛售食盐,看起来是罢手妥协,实际上他却留了一个后门。因为在平抑盐价的时候,唐毅特别鼓励盐商和灶户,凡是按照朝廷规矩缴纳盐税,就可以获得钦差手谕,合法运盐销售。

    为此唐毅从盐运司、淮安府抽调了一批人手,组成了一个临时税课司,衙门不大,一把手才从九品,芝麻绿豆大的一个官。而且等到盐价下来的时候,唐毅就放弃抛售,而且利用这段时间,也完成了乾坤大挪移,把销售食盐的任务交给了中小盐商。

    鄢懋卿和王履太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小盐商身上,也就忽略了税课司的存在,如果他们听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定不会犯这种致命的错误。

    税课司虽然小,可是手上却握着一项惊人的权力,那就是替私盐洗白,也就是说,灶户生产出来的食盐,只要每引缴纳三两税银,就可以变成官盐。当然了,由于没有钦差手谕,即便成为官盐,也卖不出去。

    盐税本来是盐商交的,也不会有哪个灶户发烧,替别人交税。

    看起来只是一个来不及清理的小小漏洞,可有了漕运衙门加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漕运衙门是独立的系统,他们可以征收漕粮,而且盐运司和地方衙门都管不到人家的头上。

    在鄢懋卿和王履太等人的分工体系之中,鄢懋卿是负责查禁食盐运输的,堵死中小盐商的采购途径。鄢懋卿也的确很卖力气,抓了不少人,查了不少盐。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现在看来,严防死守,围追堵截,都成了一个天大笑话。

    那些漕运兵丁就押运着食盐,大摇大摆从他面前走过。他还毫不知情!

    当漕运兵丁把盐运出来之后,下面就简单了,大量合法的官盐顺理成章流到了中小盐商的手里,市面上的食盐供应不断,哪怕盐商再砸多少银子,都成了无用功!

    “唐毅,赵贞吉!你们欺人太甚,我跟你们没完!”

    鄢懋卿立刻让人准备轿子,气冲冲杀向了钦差行辕……

    此时唐毅早已经回到了钦差行辕。实际上他去王家实际的工作也没干什么。具体的事情有王文显和交通行的人就足够了。

    他坐镇王家,就是个态度,表明我和你们站在一起,王文显才敢唛头往前冲,如今胜局已定,唐毅当然要回来享受胜利的果实了。

    刚到书房,他的桌面上就摆着一封密信,撕开一看。正是要抓鄢懋卿的消息,把书信放下。有手下人就来禀报,说是鄢懋卿求见!

    “呵呵,来的真巧啊,就算是临终关怀吧,让他进来……饿不,我亲自迎接。”唐毅笑嘻嘻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大门外。

    “早起就听到喜鹊叫,没想到把鄢大人给叫来了,真是稀客啊,快快请进吧!”唐毅笑得别提多亲切了,就仿佛多年的老朋友。弄得鄢懋卿都愣了。

    他只能寒暄几句,随着唐毅进了客厅,奉茶已毕,唐毅笑道:“鄢大人此来是有事情?”

    “嗯!”鄢懋卿沉着脸道:“我有些疑问,想要请教唐大人!”

    “不敢当,鄢大人放心,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真?”鄢懋卿不敢置信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怎么敢欺骗鄢大人。”唐毅坦然笑道。

    “那好,我要请教唐大人,税课司最近收了多少盐税?”鄢懋卿目不转睛盯着。

    唐毅略微沉吟一下,好像在计算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有不少,这几个月差不多征了一百多万两,不过鄢大人也知道,税课司人手不够,具体数目还在计算之中,我也不太清楚。”

    多少!

    鄢懋卿眼珠子差点掉下来,难怪市面上的盐买不干净呢!

    光是一百多万的税银,就能出三四十万引官盐,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