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248部分

我要做首辅-第24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不少人就跟着起哄,“弹劾他,别放过徐小个子。他吃了熊心敢和阁老作对,弄死他!”

    这帮人鼓噪不停。突然沉默不语的严嵩咳嗽了一声,大家伙吓得头闭上了嘴巴。严嵩缓缓抬起头。轻蔑地说道:“混账东西,老夫告诉过你们什么?徐阶深得陛下宠幸,不管所谓琼浆玉液的真假,至少是有了作用,陛下此时的心就好像一盆火炭,你们往里面泼冷水,倒霉的还是你们,不是徐阶!”

    严世藩眼中凶光四射,他虽然不愿意吃亏,可是也不得不说老爹说的有道理。

    “爹,您这么一说,孩儿也有所悟领悟,对方绝对是个高手,他弄了一个玄龟献瑞,却只留下方子,玄龟却没了踪影,就是不想给咱们留下把柄,才故意这么干的。”

    严嵩微微一笑,“总算是开窍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现在连对手是谁都搞不清楚,贸然出招,只会落入人家的算计。”

    “干爹,还能有谁,不就是徐阶和李默之一呗!”鄢懋卿说道。

    没等严嵩说话,严世藩先骂道:“愚蠢,李默那家伙又臭又硬,他能想出这么偏门的办法?徐阶倒是有这个本事,他为什么花费力气救张经?如今朝堂之上,李默俨然凌驾徐阶之上,他乐不得我们鹬蚌相争,又怎么会出手?”

    还真别说,唐毅这一手的确出乎了严家父子的预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远在天边的小子,能再一再二左右嘉靖,从虎口之下救人。

    干儿子们也议论不出所以然,严嵩长叹一声:“树大招风,得意忘形,你们都听着,张经虽然活了,东南总督的位置可空下了,这一次必须换上我们的人,先把东南捏在手里。然后再慢慢调查不迟。”

    严党垂涎东南不是一天两天,早就盼着落袋为安,只是很可惜,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嘉靖快速选定了接替张经的人选,此人名为周珫。

    言官出身,因为上书阻止嘉靖南巡,结果被贬为典吏。在大明朝凡是敢冒犯皇帝的,都会被当成真汉子,只要不死,仕途一片光明,周珫就是如此,他又陆续爬到了巡抚的职位,正巧在张经倒台之前,献上御倭十难,并附上对策三条。嘉靖颇为欣赏,提拔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督浙直军务。

    作为严党的一份子,胡宗宪虽然得到赵文华的极力推荐,只是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距离东南之王,还有一步之遥。

    巡按变巡抚,一字之差,胡宗宪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得到圣旨之后,他先是感谢了赵文华,而后就急匆匆到了浙东兵备的府邸。

    唐慎亲自出迎,只是浑身上下都冷冷的,就差写着“恕不欢迎”四个字,好在胡宗宪这家伙枭雄之性,能屈能伸,毫不以为意。

    “哈哈哈,子诚兄文武韬略,东南第一,小兄前来请教,子诚不会拒人千里之外吧!”说着他拉起唐慎,就往里面走。

    这是直接闯啊,唐慎是个实诚的君子,能说什么,憋了半天。只憋出一个字:“请。”

    胡宗宪到了客厅,拉着唐慎坐到了对面,天南地北就聊开了。他世家子弟出身。受过良好教育,又在南北都当过官。说起话来,是妙语连珠,上到盘古开天下,下到本朝掌故,大到三山五岳,小的家长里短,是无所不知,无一不精。

    一口气从下午说道掌灯。都不带重样的,把个唐慎给气得低着头,装打瞌睡,人家还滔滔不绝。

    最后被唐慎气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得说道:“中丞大人,家中要吃晚饭了。”

    那意思就是你该走了,谁知胡宗宪哈哈一笑:“小兄讨一碗饭,子诚不会不同意吧?”

    唐慎真想把他的小脸个撕破了,话都到了嘴边,三个字变成两个字。“同意。”

    丫鬟端着热气腾腾的酒菜,摆了一桌子,胡宗宪大马金刀坐在了中间。也不用让,直接倒酒就喝!

    一杯酒下肚,有脚步声传来,一前一后,唐毅和徐渭走了进来,两个人都臭着脸,胡宗宪倒是大方,把酒杯一放,笑道:“行之。总算是把你等来了,愿意见老哥了?”

    唐毅走到桌子前面。一把抓起焖肘子,狠狠咬了大一块肉皮。

    “我愿意见肘子胜过见你胡汝贞!”

    胡宗宪可真被气到了。我好歹也是封疆大吏,你爹的顶头上司。刚刚当官,我就巴巴的跑过来,给足了你们唐家面子,你们还想怎么滴,抓住不放了啊?

    “唐毅,我告诉你,你可别过分!”胡宗宪冷笑道:“你以为张经从此之后,就安然无恙了吗?”

    唐毅把肘子往桌上一扔,不管汤水溅到胡宗宪的衣襟,轻蔑笑道:“还有什么手段,只管使出来,看看我唐毅会不会怕了!”

    “好狂妄的小子,我告诉你,前番赵大人得到了张经写给倭寇头子麻叶的亲笔信,不久前我在拓林堡也找到了他给徐海的信,通倭罪证,板上钉钉。只要我愿意,张经随时会人头落地!”

    这话可把徐渭给气到了,他猛地往前冲,提拳要打。唐毅一摆手,拦住了徐渭、

    “呵呵,梅林兄,你何以能认定是我救了张部堂?”

    胡宗宪淡淡一笑,显然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白痴。

    “张经是你们心学前辈,你有救他的动机。而且你手上有人有钱,又有鬼主意,而且我还听说,有个懂得配置百花仙酒的女子就在你的府上。”

    唐毅眉头一挑,浑不在意,笑道:“梅林兄,看来你和赵文华真是下了功夫,那好啊,你们为何不弹劾我欺君之罪。”

    胡宗宪煞有介事说道:“我怎么会那么无情的!”

    “哈哈哈,说的比唱的好听。”唐毅盯着胡宗宪笑道:“是你们不敢!梅林兄,你去问问赵文华,他的侄子哪去了?想诬陷别人通倭,先看看自己的屁股干净吗!”

    “啊!”

    胡宗宪的嘴张的老大,唐毅抓起他啃过的肘子,塞到了胡宗宪的嘴里。

    “梅林兄,张部堂这一篇就翻过去了,从今往后,你做你的巡抚,公事上我爹不会差你一分一毫。不过,你也告诉赵文华,他敢打我的主意,我就让他身败名裂,彻底玩完!”

    什么叫霸气,这就是!

    胡宗宪眼珠子碎了一地,到此时才真正知道,敢情唐毅这小子手上的牌还没出尽啊!隐藏的有多深啊?他本以为救下张经就已经让唐毅筋疲力尽,此时过来,他想威胁几句,把唐家父子收归麾下,充实班底。

    哪知道没有威胁了唐毅,反而被人家威胁了。

    胡宗宪老脸通红,只能尴尬败退,别提多狼狈了。

    他踉踉跄跄,走到了大门口,深深呼吸一口气,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信誓旦旦地来了,灰溜溜败走,真是丢人!怎么当了巡抚,反而不如当初的巡按来的痛快,红梅阁上,唐毅多傻白甜啊,现在怎么就成了白骨精!

    聪明没法装,傻却可以,这小子才是扮猪吃老虎的行家!

    胡宗宪一肚子感慨,晃着脑袋,往战马走去。

    “慢着!”

    胡宗宪一回头,只见唐毅抱着肩膀,站在了那里。胡宗宪眉头一皱,怒道:“行之老弟,你还想赶尽杀绝不成?”

    “梅林兄,经此一事,你我之间友尽!”

    胡宗宪一愣,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转身还要走,唐毅却又说道:“我们友尽,但是义生!倘若有一天,你走了张部堂的老路,我还会力保你的!”

    胡宗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小子不会是耍人玩吧?

    唐毅几步走到了胡宗宪面前,苦笑道:“梅林兄,从此之后,东南百姓就指望你了。周珫根基不稳,坐不长的,或许还会有人,但是早晚东南总督都会落到你的头上。我希望你能秉持自己的一颗良心,凡事把百姓放在前面。”唐毅顿了顿,说道:“你终究不是严党的无耻之徒!”

    话不用多,胡宗宪泪水长流,理解万岁,是的,他永远都不是真正的严党!

    “行之老弟,知己啊!有你这句话,我此生无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9章 小三元的东西;辟邪

    (全本小说网,。)

    从唐府回来,胡宗宪心里头五味杂陈,既为了失去一位朋友而难过,也因为没有撕破脸皮而庆幸。

    两年之前,他怀着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绝,到浙江担任巡按,第一个结识的人就是唐毅,还成了所谓东家和师爷,当时两个人意气相投,互相扶持。时至今日,他已经被卷入东南的泥潭,一半是身不由己,一半也是自己愿意。

    但是他靠着陷害张经,又依附严党,一跃成为浙江巡抚,在士人的眼中,早就是卑劣无耻的代表,十足的幸进小人。

    胡宗宪有自信时间会抹平许多东西,只要他能不断立功,权力越来越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攀附他,阿谀奉承,甘心充当鹰犬。

    只是唐毅这般外圆内方的人,永远不会原谅他在原则上的妥协,和唐毅之间再也没法恢复当初的亲密无间,日后双方也是互相利用居多,刺儿插在心里,即便拔出来,伤口还在。

    这就是宦海的无奈,得到了多少,就要失去多少吗?

    胡宗宪不停拷问自己。

    幸运的是唐毅还是顾全大局的,他没有把自己和严党彻底划为一类,也就是说唐毅层出不穷的手段,不会用在自己身上,而且也代表着心学和东南大户不会和他针锋相对,疯狂拆台,这个巡抚也就坐稳当了。觀看醉心张節

    有人要问,唐毅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或许连唐毅都不知道,他的身后已经有一大群人在帮忙宣扬他的名声,扩大影响力,甚至有人冒他的名字,著书立说,如今的唐小秀才俨然文曲星下凡,东南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些人并非吃饱了撑的捧明星玩,而是看重了唐毅的潜力,心学在东南虽然势力不弱,可终究是在野力量,没法攫取帝国最大的权力。

    对于心学弟子来说,为阳明公争取应得的待遇,推翻理学的桎梏,是天然的使命。

    同样的他们也知道想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从孔子开始,儒家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汉武帝时,经过董仲舒的努力才成为显学,一来时间漫长,二来需要有扛鼎之人。

    心学同样如此,阳明公创立心学之初,也就大猫小猫三两只,可是他的官越做越大,功劳越立越多,平定叛乱,保全大明,文官封爵……种种光环加持,威望顶天,他的心学就成为文人追捧的无上学问。

    从发起到兴盛,几十年的光景,要想从兴盛到鼎盛,甚至取理学而代之,或许也要几十年。漫长的时间,必须要有一位董仲舒一般的扛鼎之人!

    唐毅的优势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太明显了,他心思机巧,有能力,有韬略,懂文,懂武,又懂商,关系网绵密,人脉金脉深厚,深得皇帝喜爱,最为重要,是他年纪轻轻,潜力巨大,如果他能崛起,至少三十四年之内,心学都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显然投资唐毅,是超级独角兽股,奇货可居,收益无穷。

    权衡种种,唐毅都是不二人选,只是他最大的短板就在于“文“上面,虽然有诗词曲词流传,但毕竟是小道,毕竟心学首先是学术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