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江山 >

第139部分

盛唐江山-第139部分

小说: 盛唐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安禄山留下两万兵马驻守契丹之后,带着剩下的大军撤回幽州休整。

    大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安禄山也得想想怎么给朝廷写战报,好从朝廷哪里索要到足够多的赏赐。

    想到给朝廷的战报,安禄山的脸色又阴鸷了下去。

    原本他一己之力完全能够击败契丹,可是李飞却在契丹惨败之前先偷袭了契丹的王城,把整个王城都俘获去了安东,这样的大事肯定无法隐瞒,他想李飞也一定会给自己邀功,这样一来,又平白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分给李飞,太憋屈了。

    契丹王城,乌罗部的好处,现在又是战功,李飞已经生生从他手中抢了太多东西了,着实可恨之极!

    安东辽阳城,李飞同样在想着怎么给朝廷写汇报。

    不止是偷袭契丹王城俘获数万契丹人,还有他来安东也有半年多了,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三年,还得说明他去年在安东的治理成果等。

    关于安东的治理方面,李飞是这样说的,经过半年多的治理,安东治安案件发生的数量锐减了三成,相信再有一段时间的治理,能把安东完全治理下来。

    接下来是关于偷袭契丹赤峰王城之战,李飞毫不逊色的描绘了这场大战,三千铁骑奇袭,强势杀进王城,俘虏王城三万五千多契丹人,数十万只牛羊,还有一些马匹等等,把战果夸得很辉煌。

    除了这些普通的汇报,李飞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么,阴笑了一下,他准备给安禄山挖坑。

    唐玄宗不是那么信任安禄山,觉得安禄山不会造反,认为安禄山在边境征战多么辛苦吗,那么他就以此给安禄山挖坑。

    当初唐玄宗让他来安东这样的苦寒之地,恐怕也有许多故意给他苦头吃的想法,所以在报道中李飞畅言自己来到安东,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大唐东北疆如何苦寒,来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还虚编了个故事让唐玄宗开心,大致是这样的,李飞编说自己有一天忍着安东冬天的严寒,在外巡视,那一天大雪纷飞,非常寒冷啊,自己撒尿的时候却没想到被冻住了,好生苦逼等等。

    李飞相信,唐玄宗看到他编的这个故事,一定开心的笑话他。

    接下来李飞便开始给安禄山挖坑了。

    李飞言奚族和契丹族已经被征服,范阳平卢前线已无胆敢反对大唐者。安禄山劳苦功高,在范阳平卢前线也受了十年苦楚了,当以高功召回长安城享福。以安禄山的功劳,任一届宰相不在话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可另指派三名大将接手,不能再让安禄山没了战事还继续留下来受苦了等等。

    言语之中,李飞好似尽为安禄山着想一般,实则就是他想再尽最后一把努力,看能不能瓦解安禄山的兵权。如果安禄山真被召去了长安城,甭管当宰相还是当什么,没了兵权他也不可能开启安史之乱了。

    最后,李飞还提了这些年因为要帮助安禄山尽早平定奚族和契丹族的关系,朝廷原本补给给安东的兵器铠甲,钱粮兵员等都克扣了,现如今奚族和契丹族已经平定,而安东仍要镇压境内诸多少数民族,以及面对渤海国和新罗国的威胁,是否能把这些年所欠补回来。

    对东西是否能补回来,李飞没抱多少希望,不过他提了,就算唐玄宗不给,起码能让唐玄宗在心里记下了朝廷亏欠安东的事情。

    写好了之后,李飞一连看了数遍,修修改改了不少,还找来毛有德和杜甫让他们也参谋参谋。

    杜甫和毛有德看了李飞给朝廷的汇报。

    虽然李飞从来没有在杜甫面前说过安禄山将来可能会造反,不过杜甫很实在,忧国忧民,其实心里早有警惕,安禄山如今的兵权太大了,令人感到不安,一看李飞的汇报有可能削了安禄山的兵权,杜甫眼睛就发亮,边看边不断的点头。

    毛有德比杜甫还要精明一些,虽然李飞也没在他面前说过安禄山会造反,但他自己早就分析出了安禄山有造反的可能,对于李飞变着法削夺安禄山的兵权,他也很敬佩,非常支持李飞给安禄山挖坑。

    “节度使大人高明,安禄山身兼三道节度使,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不得不防。如若说服陛下把安禄山召回长安城,则安禄山兵权瓦解,哪怕真有什么野心,也必将无济于事。而如若陛下让安禄山回长安城,安禄山不回,则其开始野心毕露,朝廷也好早做防范,不管怎么看,节度使大人的这封奏报都是极妙的,只要再修改一两处,便完美了!”毛有德曾是京兆尹的师爷,圆滑得很,没想到他还真有两点想要修改的。

    “如此,你看着改,我们再仔细观详一二,务必保证不出一丝差错。”李飞笑着对毛有德道。

    “谢节度使大人信任。”毛有德随即改动了起来。

    三人一同商量了大半个时辰,最终确认无误之后,李飞才让人快马送往长安城。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9章 唐玄宗的心思(一)

    (全本小说网,。)

    李飞的奏报和安禄山的奏报是先后到的。

    这段时间,唐玄宗越发沉迷于宫廷了,政务处理得比李林甫时期还要少得多,都交给了杨国忠代为处理。因此,李飞和安禄山的奏报都是先到了杨国忠那里。

    李飞和安禄山两个一个是贵妃义子,一个是太宗义子,还都关乎边境与契丹的战争,虽然杨国忠不至于敢扣下来不给唐玄宗看,但他自己却能先看过一遍。

    安禄山的奏报,杨国忠没什么好说的,李飞的奏报却让杨国忠气得脸都黑了。

    李飞竟然建议陛下让安禄山回来当宰相,如果陛下真动了心思,那到时候他这个现任宰相往哪放啊?

    杨国忠很恼火,脸色非常阴鸷,他还没给李飞找麻烦呢,李飞却先找麻烦到他头上了。

    其实,这段时间,杨国忠不是不想找李飞的麻烦,实在是他被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剑南道大军攻打南诏国的战事又败了一场,糜烂的战局让他焦头烂额,他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南诏国方面,事情没解决之前,他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李飞身上。

    历史上,杨国忠不顾一切的多次下令攻打南诏国,但却每一次都因为他用人不善,加上隔空瞎指挥等,而接连惨败,大唐前前后后为了南诏国损失了不下二十万人,更有海量的物资,简直比征伐奚族和契丹族加在一起的损失还多,剑南道,山南道,河南道等近乎被折腾得潜力耗尽。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什么唐玄宗跑到了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的剑南道,太子李亨跑去了灵武,而唐玄宗身边却没有多少力量指挥,反倒跑到灵武的太子李亨身边还有陇右,安西的精锐大军指挥。

    便是因为杨国忠在下令剑南道不断攻打南诏国的过程中,潜力耗尽了的缘故。

    当然,现在说安史之乱还远,至少现在安禄山还没有叛乱,唐玄宗也仍旧处于无比信任安禄山当中。

    给李飞找麻烦不是立刻就能做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入宫把两份奏报上呈给唐玄宗。

    随即,杨国忠入宫。

    “禄山果然不负朕之所望,大破契丹,从今往后,范阳平卢一线边疆无忧亦!”看到安禄山的奏报,唐玄宗大加赞赏,显得非常高兴,对安禄山的表现更是满意。

    “禄山在奏报当中还说李飞也参与了大战,亲率三千安东铁骑奇袭契丹赤峰王城,一举俘获王城内数万契丹人。没想到那小子还能有这样的表现,真是出乎朕的意料啊。”唐玄宗对安禄山奏报当中关于李飞的表现也很满意。

    安禄山虽然恨极了李飞,不想帮李飞表功,但李飞奇袭赤峰王城一战无法隐瞒,为大局着想,他还是隐忍着为李飞表了功劳,并且为了彰显与李飞‘义兄义弟’之情,为李飞说了不少好话。

    “不是还有李飞的奏报吗,朕再看看李飞在里面说了什么。”唐玄宗看完了安禄山的奏报,紧接着又继续看李飞的奏报。

    “哈哈哈哈………”当看到李飞在安东受苦了,冬天在外撒尿被冻住的一幕,唐玄宗果真哈哈大笑了起来,心情都疏朗了。

    “就该让这小子多吃点苦头,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不过这小子也确实是一个人才,才去安东大半年,安东的治安就好了不少。”

    无论是李飞参与契丹大战,奇袭大破契丹王城,间接支援了安禄山与契丹的决战,还是李飞对安东治安的治理,都让唐玄宗很满意,以前对李飞的不满消下去了不少。

    “国忠啊,李飞的奏报你应该也已经先看过了吧,他里面提到了禄山。确实啊,禄山这些年一直在前线忍受着苦寒帮助朝廷镇压奚族和契丹族,着实受了不少苦啊。现在奚族和契丹族已经被彻底打服,再也没有反抗大唐的力量,是应该让禄山回长安城来享享福的。以禄山的地位和功绩,朝廷当中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职位适合他呀。”到底是帝王,虽然心里坚信安禄山不会和造反扯上什么关系,但心里隐隐也不想让一个人长期掌管那么多边境精锐大军,也起了一些趁机收收兵权的心思。

    “如果朕真的如李飞建议的那样,让禄山回来当一届宰相,国忠你是否觉得朕重视禄山超过了你?”唐玄宗半开玩笑的问道。

    杨国忠心里咯噔了一下,虽然听出了唐玄宗半开玩笑一般的口气,并不一定当真,可谁知道唐玄宗心里是不是真有想法。

    这个时候,杨国忠当然不能表现自己的小气。

    “陛下,东平郡王劳苦功高,论地位,论功劳,他来当一届宰相比臣绰绰有余,臣自然是自然毫无二话,相让相位于他。”

    说到这里,杨国忠假装沉吟了片刻,才继续开口道:“可是陛下,东平郡王乃胡人出身,大字都识不全,恐要配一翻译才能帮助陛下处理政务,臣不才,愿意自请当这个翻译,辅佐东平郡王。”

    杨国忠这么说,当然是尽可能的彰显自己的大度,不会和安禄山争风,可实际上他却把安禄山致命的缺点一语提醒了出来。

    果然,唐玄宗楞了一下,这才意识到安禄山似乎还真识不全大字。大唐宰相,统御百官,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当然不能还配一个认字的翻译在身边,那样传出去,大唐不是要被万邦笑话,所以让安禄山回来当宰相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若不是宰相之位,以禄山现在的地位和功劳,还有什么官位能符合他?

    “朕说一个玩笑罢了,国忠你才是朕最看重的宰相之选,统御百官,批阅奏折还要让你来啊。”唐玄宗安抚杨国忠。

    “关于对禄山和李飞的赏赐等,还有李飞提到了这些年朝廷对安东的‘欠补’,朕要再想想,你先回去吧,待明日朝堂之上,朕再让百官一起商议。”唐玄宗摆了摆手,让杨国忠先下去。

    “是,陛下,臣告退!”杨国忠心里暗笑,拥有识字不全的致命缺陷,安禄山休想威胁到他的宰相之位。不过李飞竟然敢那样提议‘其心可诛’,他也不会轻易放过李飞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0章 唐玄宗的心思(二)

    (全本小说网,。)

    从宫里出来,杨国忠就一直在思考着该怎么给李飞找麻烦,该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