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国的例子在前,这是一次逆袭的绝好机会,天下哪一国不心动?
行动!
太鼎十八年五月,天下诸国流传开了一句话——得重骑兵者得天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5章 楚国窘境
(全本小说网,。)
得骑兵者得天下。
这句话说得确实很在理。
算上与苍国的那次大战,楚国接连输掉了四场重要战斗。
都是输在重骑兵上。
云国为什么能赢?
不就是因为重骑兵比楚国多么!
在没有什么奇谋妙计的情况下,重骑兵的数量差距,便是两军的实力差距!
阮国、魏国、武国、晋国、莽国、范国、这六个国家纷纷派遣使臣,前往苍国商谈,争取多订购一重骑兵装备,多组建一些重骑兵。
也就是说,除去康、邵、木、祥、旦、炎、元这七个在苍国体系中的小国之外,天下九个拥有独立自主权限的大国,全都围绕着苍国的重骑兵,在你争我夺,暗暗较劲。
五月,云国派出了大批使臣前往苍国,并且带了大量的贡品,觐见苍国皇帝杨沐。
五月底,云国使团回国。
同日,云国对楚国宣战!
六月,云国动员了国内一百二十万大军,陈兵云楚边境,同时分四路进攻,攻陷了楚国边境上大小城池和关塞三十余座。
楚国仓惶应对,同时派出了使者到苍国进行磋商。
因为,只要是明眼人就看得出来,云国的使团刚一回国,就对楚国进行了宣战,这种底气肯定不是凭空来的,肯定是与苍国在暗地里有什么交易。
从国家实力上讲,尽管楚国暂时在边疆失利,看似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都是楚国还未真正发力的结果。
云国并不可怕,正面野外大战,可能凭借重骑兵占据优势。
但是,攻城拔寨的话,重骑兵可就没什么用处了,甚至连轻骑兵的作用都不如。
真正可怕的,是苍国的态度。
如果说,苍国与云国暗地里结盟,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售给云国一些工程战械之类的,弥补云国在攻城拔寨上的短板。
甚至是,苍国会在关键时刻,趁虚而入,在另外的战线上,给予楚国致命一击。
同时面对苍国和云国,楚国可没这个把握。
一不小心,就有亡国之危。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云国使团虽然到过苍国,也因为战争结盟的事征求过杨沐的意见。
但是,苍国的策略是坐收渔翁之利,怎么可能答应这种破坏战略的要求?
最后,杨沐私下接见了使团,表示一旦楚国与云国开战,苍国不会对楚国有所援助,并且承诺给云国最大的帮助。
聪明的云国皇帝,自然能够领悟其中的意思。
机不可失,这是云国一次绝佳的翻身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聚倾全国之力,对楚国发动了进攻。
如在梦中的楚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并且,一时无法调转,推出有利的应对手段。
因为这些年,楚国的耗费实在是太大的。
贵族的奢侈、开凿大运河、打造轻骑兵与重骑兵……哪一样不要花钱?
相比于前几年,楚国的国库已经萎缩了很多,就连粮草都不能够支撑起一场国战,因为大部分的粮食和铁矿石等等,都被运到苍国用来兑换纸钞了。
结果就是,苍国和其余的各国,都变得更加的富裕,只有楚国在倒退,这些年的所有产值中,大部分都贡献给了苍国。
这个结果,是灾难性的。
当战争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多的时候,后勤力量就是决定一场战事的关键因素。
楚国就算再庞大,后援吃力的话,也只是一个纸老虎,会被人轻而易举地,从身上撕下一块一块的肉,最后流血而死。
泰鼎十八年七月,出使苍国的使团,颓然而归。
外界纷纷猜测。
同时,也将之当成了一场好戏。
前些年,楚国以一种极为霸道的姿态,疯狂的扩张兼并,灭国之战血腥恐怖。
再然后,又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模样,上窜下跳拾掇各国一起对付苍国。
就连阮国的臣民,也有了一种错觉,似乎楚国是天下第一大国,无与争锋。
以至于,接下来楚国接连两次败在了苍国的手中,从神坛上跌落,声威大跌。
这也就罢了,竟然还被云国接二连三地占便宜!
你不是很牛么?
不是很跳么?
牛呀!
跳呀!
楚国要是被灭了,便是一个天下诸国重新划分势力的大好时机!
没有得到苍国的答复,楚国皇帝熊敏讷便意识到了事情有多严重。
他意识到,楚国在最为虚弱的时候,成为了众矢之的!
“竖子!”
越是这个时候,楚皇熊敏讷就越是感觉到,这些年楚国不断的衰弱,都有苍国这个大推手的影子。
现在,苍国忍不住了么!
“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待我楚国败了之后,就是你们的死期!”
楚皇熊敏讷所说的,当然不是指国内的贵族,而是指那些放松对苍国警惕,仍然一副看好戏的阮国、魏国等国家。
苍国的态度,直接让熊敏讷下定了决心。
这件事不能够寄希望于外部,只有正面一战,才能挽回楚国的颓势。
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这个时候,楚国的强大战时动员能力终于显现出来了。
在边疆上,楚国布置的兵力仍然不变。
从各个地方城池,紧急调集了五十万大军,奔往边疆。
担当主帅的,就是上一次惨败在万喜。
并不是说,偌大的楚国没有将帅可用,而是过去这些年,万喜在与楚国的战事中,屡战屡胜,重新启用他,就是知己知彼,让楚国能有更大的胜算。
当然,五十万只是紧急动员时的第一批兵力,第二批的五十万也在一个月后征调完成,但是对于要不要派遣到前线,楚皇熊敏讷有些摇摆不定。
因为,直到现在他也拿捏不准,在战事正酣的时候,苍国会不会对楚国用兵。
虽然,这样做之后,苍国会失信于天下,但是历来国运之战,失信于人的例子还少吗?
到了那时,苍国已经从楚国的身上撕下了一块肉,强大的苍国再也无须掩藏自己的野心,各国就算是反应过来,认识到苍国的真面目,又为之奈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6章 争辩
(全本小说网,。)
楚皇熊敏讷举棋不定,踌躇不已。
最后,还是屈丹进了一道折子,阐明此时楚国的内外关系,说动了楚皇熊敏讷,决定将第二批五十万大军,投入到云国的战场。
非死即生!
熊敏讷顿时想通了,一旦打败了云国,楚国就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就算不能把云国给灭了,最不济也能够把云国打成残废。
至于苍国……真要大举入侵,多这五十万军队似乎也帮助不大,还不如到时候再从周边的驻防部队中抽调。
毕竟,苍国有可能入侵,阮国也有可能,莽国也有可能……与其耗费巨大的有生力量去防备,还不如先专心对付一个国家!
待到八月间,楚国和云国之间的战役,就全面打响了。
得益于运河的优势,源源不断的后勤物资和战械装备,从苍国运抵到云国,给予云国支撑。
两军你来我往一个月后,楚国也发现不对劲了,派出使臣到苍国进行交涉,指责苍国的干涉行为。
对此,苍国自然是强硬回应。
用杨沐的原话就是——楚国皇帝是霸主吗?横加干涉别国的贸易行为,莫非以为自己是天子?
这一下,楚国哑口无言。
偏偏还不敢彻底得罪了苍国,让后者抓住什么话柄,趁机出兵针对楚国,那就大为不妙了!
既然是贸易行为,那么楚国可不可以也购买后勤装备呢?
怀揣着这一种可能,楚国一边在东境上与云国开战,一边让国内的商队,通过大运河加急到苍国购买后勤所需的物资。
这种行为,在所有的苍楚两国商人眼里,极为讽刺。
为何?
在这之前,楚国一直源源不断地,将自己国家产出的粮食运到苍国兑换大苍币。
如今,却又拿着大苍币,花几倍的价钱,来购买粮食!
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么?
好在苍国的储备丰富,倒是不在乎这么一点。
而且,苍国作为各条运河的中心,自然而然的充当了一个转运中心,其余诸国譬如阮国和魏国的粮食,也能够通过苍国转运,售卖给楚国和云国。
不知不觉间,似乎除了暗中备战的莽国之外,所有的国家都在想方设法,从楚国和云国身上发战争财。
这也从侧面看出,楚国的底蕴的确不是吹的。
接连的大战,云楚两国不断进行着交锋。
面对背后有苍国支持的云国,楚国不想打持久战,也不敢打持久战,只求速战速决。
接连两个月,楚国发动了三十几次大大小小的进攻。
有败有胜。
特别是东境的符力要塞,这本是一座极为庞大的城池,因为战乱的原因而废弃,筑造成了一座要塞,自从上次被云国占领去后,一带就成为了两军主要争夺的地方。
符力塞周围的十几座城池,也被纳入了双方的战术之中。
百姓纷纷外逃。
一场战争,双方百姓流离失所。
在两支军队的背后,还有数百万支撑着后勤的民夫。
民怨沸腾!
不仅仅是楚国,就连云国也有不少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起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楚国和云国差不多,都经历过一段急剧扩张的时期,国内百姓没有归属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到了年底,楚国已经呈现出了颓势。
打不动了。
国内几股叛乱,都有苍国的影子,农民起义的声音此起彼伏,竟然还传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那些走上了绝路的泥腿子,一个个喊着口号,不要命似的,一波又一波起义造反。
平叛大军刚灭了一波,另一波又冒出了头。
楚国君臣,忙得焦头烂额。
“看来,朕该亲自前往苍国走一趟了。”楚皇熊敏讷的眼里,是浓浓的哀愁和不甘。
站在他旁边的,是屈丹和贾毅。
这一年来,也幸亏有这二人支撑起楚国的大梁。
特别是屈丹,楚皇熊敏讷最为信任,因为后面的这半年,是屈丹一次次出谋划策,与苍国交涉,弄来了一船又一船的物资,这才让楚国没有因为后勤,而在前线大溃退。
贾毅说道:“陛下,苍国的意图,无非是消耗我大楚的实力,趁机削弱,所以两边都不得罪也不支持,只要我大楚能开出一个令苍国满意的条件,想来苍国也不会太过为难于我们,何必要陛下亲自去一趟?”
“不。”屈丹立即摇头,道:“陛下应知,我大楚困境虽深,但是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只要停下战事,几年后就可平息危机,苍国的目的是削弱我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眼前小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