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舰队-第7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已经昏暗下来,猓猓兵四处点火,把闯军大营烧成了一片。混乱之中,猓猓兵凭借着自己勇猛的战斗力和爆棚的士气,在闯营之中来回冲杀,所向无敌。
后面迂回的吴应麒见到山头闯营燃起大火,他拔出刀往山上一指:“弟兄们!闯贼大营已乱!我们杀!”
“杀闯贼!”吴军士气大涨,纷纷往山头杀了上去。
闯军虽然占有地形优势,可是腹背受敌,又见到自己的大营内起火,闯军士气一下就崩溃了,纷纷转身就跑。
刘体纯见大势已去,无心恋战,带着残兵败将撤退了下去。
汉中城下,李来亨的大军还在拼命攻打汉中,可是每次攻城,都被打退下去。正当李来亨准备再一次发起攻城战的时候,有人来报:“禀报大帅!大事不好了!刘将军兵败!阳平关失守!吴狗大军杀过来了!”
李来亨大惊:“刘将军怎么守不住的?阳平关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怎么就给丢了?吴狗十多万大军杀过来,我军又未能攻克汉中城,却遭到吴狗两面夹击,局势危亦!”
“阳平关失守,我军腹背受敌,大局已坏,以我军的兵力和武器,根本挡不住吴狗!如今唯有撤军,凭借山区地形同吴狗周旋了!”郝摇旗痛心疾首的说道。
本来闯营大军是抢了一个先机,谁知道刘体纯未能挡住吴军,而李来亨也没能够攻克汉中城,这使得闯军只能撤回川东鄂西一带山区中,否则一旦被吴军追上,到时候恐怕想走都走不掉了。
不过这闯营也是打老了仗的,特别是在山区同敌军周旋,否则在真实历史上,闯营也不会在大陆上其他各路反清力量都被清军剿灭之后,闯军还独立支撑了数年之久。历史上,从闯营撤入鄂西川东一带开始,整整同清军交战了二十年!
闯营大军撤离了汉中,但是吴三桂却不依不饶,在后面紧追不舍,不仅把闯军敢入鄂西北一带山区中,而且吴三桂还在外围控制住了各处要点,挡住了闯军出山的通道。随后吴三桂又攻取了附近的县城,拉拢当地士绅,大肆招兵买马组建新的军队,摆出了一副准备进山围剿闯军的架势。
“老夫与闯贼势不两立!闯贼不亡,老夫难解心头之恨啊!”吴三桂仰天长叹。
……
武昌城内,吴军闯军交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武昌。
“鞑子未灭,我汉人却先自相残杀!”听到了这个消息,王新宇十分愤怒。
其实相对于吴三桂来,王新宇在心底更加倾向于同情闯营,虽然因为他们的造反,而导致大明的覆灭,可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复杂,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士大夫阶层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忽悠了崇祯,这才逼反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崇祯削弱厂卫,自断臂膀,使得局势恶化,外有建奴,内有贼寇,在内忧外患之下大明江山终于轰然坍塌。
这能责怪李自成他们造反吗?难道真像某个读书人说的:你们为何不在家里等着饿死,要起来造反呢?
虽然因为闯军和大西军的造反,最终导致了大明覆灭,可是闯军却坚持抗清到最后一刻,就从这一点来讲,李来亨他们都是民族英雄。
“不能让他们再自相残杀了!必须让他们和谈,一起对付鞑子!只有先灭了鞑子,再来处理内部吧!”王新宇说道。
王余佑却犹豫了一下:“其实让吴三桂去对付闯营,也不妨是个好办法。江南士绅,尤其是张尚书他们尤其不喜闯营,在他们眼中,闯营既是闯贼!若不是因为贼寇,大明何至于到今日啊!就算没有吴三桂和闯营,我们单独都能把鞑子赶出去了!让吴三桂和闯营自相残杀,也趁机削弱他们的实力!”
“本王并不想削弱他们的实力!大家都是汉人!这世界之大,需要多少人力来征服!我汉家子弟应当开疆拓土!”王新宇说着,走到世界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本王的目标不仅在于驱逐鞑虏振兴中华,而是在于把整个世界都变成我汉家子弟的!那么大的世界,需要多少人手去征服?军师,您看这里,这大洋洲,那么大的一块土地,虽然已经封给郑袭了,却苦于没有人手去占领!还有对面的美洲,我们的人也不够啊!”
“大帅的意思是,要保留他们,让他们去开疆拓土?”王余佑问道。
“不错!”王新宇点了下头,“不要说他们都是汉人了,就算是鞑子,本王也没想把他们都杀光,只要他们承认自己是华夏,不妨让他们也去开疆拓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下整个世界!本藩要让普天之下兼我华夏!”
虽说不杀光鞑子,但是爱新觉罗氏却不在王新宇的赦免范围之内,从老奴开始,这爱新觉罗氏就是一条阴险的毒蛇,对华夏犯下了累累罪行。尤其是那个被后来的满遗标榜为千古一帝的康麻子,说实话此人并无多大才能,所谓的功绩都是满遗吹出来的,真正厉害的是雍正,雍正留下的老底到了乾隆都没有败光,一直到了道光才开始衰败。
王余佑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头来,目光炯炯有神:“好!大帅今后必然远超秦皇汉武,即便是唐太宗,也比不上大帅今后的功绩!大帅能有如此大志,某一定全力辅助!这闯营和吴军之事,我们先派遣使者调停吧!若是不能调停,就看满清伪帝会不会一刀子杀了吴应熊了!只要吴应熊一死,一切都好办了!”
“若是吴应熊不死呢?”王新宇问道。
王余佑回道:“若是吴应熊不死,我们再想别的办法!不过想要吴应熊死的人多了!”
第十五章 铁路线
“那么我们派谁去汉中调停呢?”王新宇问。
要说服吴军和闯军两家停止自相残杀,一致对外,需要一名能说会道的人才去,而且这个人还不能是江南士绅体系的,因为江南士绅向来对闯营十分反感,去了之后只会倾向于吴三桂。若是派遣清廷投降过来的文官,也是倾向于吴三桂。但要是郑家军自己内部的人,又缺少这种能说会道的读书人。
“派熙之(姚启圣)去吧!此人能说会道,是一个能调解两军停战的人才!”王余佑提出了一个人选。
姚启圣倒是十分合适的人选,他不属于江南士绅体系的,也不属于其他的清廷降官,而且此人深明大义,懂得利害关系,让他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是姚启圣现在是琼州军的第二军师,要处理江南目前的乱局,还有准备安庆之战,都需要姚启圣坐镇指挥。
“姚先生要打安庆,若是派他去了,谁去指挥安庆之战?”王新宇问道。
王余佑道:“还是让某亲自指挥安庆之战!武昌这里有大帅坐镇,鞑子也不敢过来!黄机和黄锡衮那边,也要抓紧了,能让鞑子伪帝杀了吴应熊方乃上策。”
王新宇点了下头道:“也好!那就派遣信使把熙之召回,安排他去汉中。至于安庆之战,还有劳先生了!”
也就在王新宇准备派人去召回姚启圣的时候,东番那边信使来报:“蒸汽机实验获得了成功!阿里山铁路已经通行火车了!”
这蒸汽机,一直被王新宇当成头等要事,因为有了蒸汽机,就意味着即将进入工业时代!有了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就有了铁甲舰,有了后装线膛炮,有了金属弹壳步枪,在不久的将来,相信机枪都能造出来!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不是造铁甲舰,后装线膛炮和金属弹壳步枪,随着武器的发展,对后勤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现阶段的明军都是依靠有水的地方作战,凭借着船运的强大运输能力来解决后勤问题。一旦大军进入北方,没有河流依托,后勤运输将会成为明军最头痛的一个问题。
有了铁路和火车,后勤运输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蒸汽机的问题关系到国运,本藩必须立即动身赶往东番!目前铁道兵都在东番,该把他们都调出来了!有了蒸汽机,我们不仅可以造出火车头,还能造蒸汽吊车,蒸汽铺轨车,那样修建铁路的进度就快了很多!还有,东番枪炮厂要开更多的分厂,佛山,上海,还有我们对面的汉阳,都要建造兵工厂。”王新宇说道。
“汉阳还在鞑子手中,要拿下不成问题。这蒸汽机一事,属下确实不懂,属下只知道带兵打仗,大帅又要辛苦了!”王余佑笑着道。
王新宇乘坐车船,沿着湘江逆流而上,抵达郴州,过了郴州之后,上游河流便不再适合船只通行,不过因为明军辅兵和民壮的努力,从郴州到宜章白沙河的铁路已经完工,可以乘坐轨道马车抵达白沙河,再乘船进入武江。
马拉着庞大的轨道马车,行走在郴州通往宜章的山区铁路线上。这一段只有一百多华里短短的铁路线,建造可不容易,这条铁路穿过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沿途山高路陡,而按照王新宇的要求,这是一条将来的铁路干线,这条线路的最小转弯半径不能小于一百丈,坡度不能高于千分之四,所以给施工的队伍出了一道难题。
所幸的是,从郴州到宜章虽然是分水岭,但有湘江上游的小溪和白沙河上游的小溪可以依托,铁路线沿着小溪修建,减少了不少隧道。
但从白沙河要继续往韶州方向修筑铁路的话,王新宇在短期之内还没有这个打算。要继续往下游走,铁路线虽然可以沿着白沙河和武江,可是要考虑到最小转弯半径和坡度等方面的因素,必须修建大量的桥梁和隧道,这些不是这个年代的技术可以达到的,修建成本过于高昂,难度太大。这一段线路,将会成为武广铁路的掐脖子地段,也许需要几十年后,技术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完成武广铁路全线通车。
轨道马车行驶在山区铁路上,沿途中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不过这是一条单线铁路,在一个方向有车通过的时候,对面来的车必须在小站等候。
王新宇的专车自然是优先级别通过的,在没有远程通讯的年代,要安排调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能依靠工人沿线用信号灯指挥。不过方以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单向密集通过的办法,减少了调度的难度。
轨道马车抵达隶属于宜章县的白石渡之后,前面就没有铁路线了,只能再转乘坐快船顺流而下。
经过半个多月的辗转,王新宇从武昌抵达了东番。这个速度在当年已经非常快了,完全得利于先进的车船,快船和双体快船的功劳。
双体快帆船在东番码头上停靠下来,映入眼帘中的,就是一列停靠在码头边上的小火车!虽然是窄轨铁路小火车,可是这已经具备有划时代的意义了!有了这列小火车,距离今后的大火车还远吗?
早已得到消息的薛凤祚、梅文鼎、戴仓等一批科学家早就在码头上恭候多时了。见到这些科学家,王新宇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果不是这些科学家,特别是薛凤祚和梅文鼎师徒,这蒸汽机还不知道要哪个年代才能完工!虽然薛凤祚和梅文鼎曾经帮助满清打造了大批新式武器,可是就从他改进了蒸汽机,使得蒸汽机能成功投入实用这一点,他就是一个不输给宋应星的伟大科学家。
“各位辛苦了!”王新宇动情的说了一句。
作为铁道兵军官的曾世荣和俞振兴等人,也带着为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