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39部分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9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一到,朱由校就忙问他禁卫军训练事宜准备的如何,按照计划,这次禁卫军将要整训一万余人,暂编为七个整编营,每营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因为要先进行整体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所以各营暂编为训练营,先不区分哪营是步兵营,哪营是骑兵营。

    常延龄、富大海、鳌拜、覃博桐、卢家钰等七人分别担任七个整编营的指挥使。

    另外二十一人担任各营指挥佥事,同指挥使一样,都是此次训练的教官。

    而卢象升则继续担任总教官。

    刘汝愚继续负责生活和物资管理。

    徐光启则被任命为军械装备负责人。

    汤若望在负责炮兵训练之前则是徐光启的助手。

    对于另外两名军官生,由于汤复生性格固执正直,且纪律性极强,因而被朱由校授予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虚职)担当禁卫军的执法官。

    而刘宾因为以前是监生,记忆力很好,有些秀才气,所以被任命为卢象升的副官,协助卢象升,但同时,他也可以直接上朱由校汇报。

    “回禀陛下,一万零四百三十四名禁卫军士兵除了第七营实数为一千四百三十四名,已按照每营一千五百左右分配完毕,按照其原有官职和识字水平,临时下层军官的任命已经完成,请陛下过目。“

    卢象升说后将足有两寸后的册子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一边翻看着册子上的任用名额,一边问着同样呆在一边的御马监掌印刘汝愚:

    “一万多名官兵的军服军鞋可已准备完毕,另外,宿舍搭建是否已经完备,宿舍的附属生活设施如茅坑是否已经挖好,排水系统是否安排好,官兵们到时候在何处盥洗,何处吃饭,士兵们每日搭配的食物是否已经准备妥当,驻军营的值班大夫有几位……”

    “回禀陛下,军服和军鞋由内衣监和针工局会同工部官员共同负责,按照陛下所说的要学会引入竞争机制,因而分别交给了京城八家纺织作坊承办,目前都已完成任务;

    在京营校场原址上的两千间房舍也已经修建完毕,共是一百栋,且按照每间六人,已经安排完毕。

    每栋楼之间修建了小茅房,盥洗的地方也已经建好,水是引自不远处的涵济沟,再排入京城的护城河。

    另外,现已从宫廷和民间招募了十五位杏林高手,且大都是擅长外科或医术精良之人,按照安排,每天由三名大夫值班,五天轮一次。“

    刘汝愚说着就把图纸给了朱由校。

    “在餐厅和茅厕的位置再各加两个盥洗的地方,按照卫生条例,饭前便好要洗手,在这两个地方也设置两个盥洗台也好给这些官兵提个醒。

    另外,再设置几个篮球场,对于篮球是什么,朕有空再给你说,你先把场地和设备给我建造出来,原理很简单“。

    朱由校说着就拿起笔在册子上画了起来:”类似于这样的木桩,上面再套个铁圈,明白吗?“

    “明白。”

    刘汝愚忙领了朱由校的指示连夜去重新改进。

    而这时候,朱由校又问着徐光启:“天启一式燧发枪现在已制造多少,另外在上面卡上刺刀的研制进展如何?”

    “回禀陛下,我们现在紧急培训了五百名从金陵与边镇调回的工匠,在加班加点下,现在已完成两千支,另外,陛下所说的刺刀,这东西需要好钢,而燧发枪同样不够坚硬柔韧,拼杀还是没有大刀好使,所以微臣斗胆建议,在皇家工程院研制出好钢材以及改进燧发枪枪管材质前,还是让禁卫军的官兵既配备燧发枪的同时也配备大刀,同时燧发枪不足,也可以先用长矛代替进行刺杀训练。”

    徐光启说着就躬身朝朱由校行了一礼。

    大刀这东西即便是到了抗战年代都还有用武之地,也罢,见徐光启满脸愁绪,朱由校也知道自己也许是太着急来了些,便道:“那大刀片和长矛造了多少?”

    “军械司和兵仗局都在加紧赶制,目前已完成一万。”

    “太慢了,给工匠再加一倍薪酬,让他们连夜给朕赶制出来,另外,造好的两千支燧发枪立即进行试射实验,完毕后立即分配给禁卫军一部分官兵,不熟悉熟悉新枪,到时候怎么打战。”

    朱由校说着就又问汤若问:“火炮改进的如何?”

    “陛下,与燧发枪一样,现在的钢材还不能满足大规模造炮要求,光靠几个熟练工匠打造的好钢材太慢,材质不行,火药多了就容易炸膛变形。”

    汤若望说着就低埋下了头,深怕朱由校生气。

    “传旨给宋应星,现在枪械火炮都等着他呢,先把造玻璃和肥皂的事放一放,这钢铁冶炼的技术得立即改进,另外,给朕问问他,说好的开花弹研制出来了没有,朕给他十万两银子不会又打水漂了吧。”

    朱由校说着就起身看着眼前这几位重臣道:

    “枪械研制受限也好,火炮改进受限也好,这些都不能阻止三天后的禁卫军训练,徐侍郎说得对,可以先用其他冷兵器代替,但你们不能有半点松懈,别等到明年还突破不了,那你们明年就都别想从朕这里拿银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

    (全本小说网,。)

    位于大时雍坊的宣武里街右侧的占地达两座新修的宽大院落就是大明新成立的皇家工程院和军械司。

    因军械司和皇家工程院一个是负责制造,一个是负责研发,彼此联系紧密,且现在主要是研发为主。

    所以,朱由校便让这两个机构挨在一处,便于两边的技术官员讨论,即同一个地方挂两个牌子。

    这样也方便皇家工程科学院的学者官员和工程师们做实验,搞研究。

    这座宅院本是原礼部右侍郎王继谟的宅邸,因他院内有一极大的池塘,且其花园里居然还是一小煤矿。

    而且这里远离闹市,又在城内,即不会影响居民生活产生噪音或其他危害(如爆炸)也便于保护和封锁。

    于是这里被抄没后就被朱由校改进为皇家工程院和军械司。

    现在的皇家工程院可以说什么都在搞,项目很繁杂,小到肥皂、玻璃、弹簧、镜子等,大到大炮、四轮马车、枪械等。

    只要皇帝陛下朱由校想到什么项目,他就会歇斯底里的搞出一大堆资料交给皇家工程院做。

    现在摆放在皇家工程院项目展示槅里的所谓大明未来科技产品,已不下百件,如一块手表和一盒牙膏、一柄牙刷、一条拉链、一张模特照片、一把没有子弹的pss枪,甚至还有一辆客机模型。

    每一个来皇家工程院参观的官员或学者都会首先来这里看一看,就跟我们看科幻模型一样稀奇。

    不过,工部郎中兼皇家工程院院正孙元化此时却已是见怪不怪,甚至对一些陛下着人送来的衣着暴露的模特照片也已产生了免疫力,而不是当初那样一看见这些就有了反应,恨不得回家立即找自己的姬妾行事。

    作为院正,孙元化自然有自己的实验室,他的实验室是一间一进的独立院落,院落里摆满了各色火炮和火药。

    此时的他正穿着陛下亲自设计的白大褂跟老郎中一般拿着小秤在一堆药粉间称来称去,嘴里还念着硫磺几两几钱,硝石几两几钱的话。

    可就在他安心的配着新的火药配方时,隔壁院判宋应星的实验室(其实也只是一独立小院)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而且接着又响了多次。

    孙元化听此吓得手里的秤砣都掉在了地上,忙跑了出来喊道:“出了何事,可伤着了人命没有?”

    军械司的负责人工部右侍郎毕懋康也赶忙跑了过来:“又出事了吗,叫你们小心点,你们偏不信,硫磺和硝石这些东西要分开放,得遮阴得防火!”

    不由得这两位大佬不担心,由于军械司和皇家工程院从建立以来就在研发热武器,从火药到钢铁冶炼和枪械制造,危险系数本来就高,而且就在前些日子一位隶属于宋应星的工匠在用硝石和绿矾(硫酸)研制浓硝酸时就因为不小心导致了爆炸,且连带一旁的火药也被引爆,那工匠当场就被炸死,宋应星也被炸晕了过去。

    朱由校知道后直接痛斥了毕懋康和孙元化一顿,并亲自拟定了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对那工匠也给予了丰厚抚恤。

    但这件事也让毕懋康和孙元化二人知道了搞这些杂学可没做经济学问轻松,有时候兴许会赔上小命,因而如今突然传来的爆炸声也不由得二人不紧张。

    其他技术官员和工匠们也都赶了过来,就准备宋应星打开实验室,好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规定,每个院士的独立实验室都是保卫森严的地方,除了该实验室的负责人即该院士和他的工匠或者学生能进入外,不准任何人擅自闯入。

    因而,这些人也只有在外面干等着,但实在担心里面人员安危的孙元化还是不得不走上前来,对把守在实验室门前的锦衣卫拱手道:

    “这位小哥,里面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否让本官和毕侍郎先进去一下”。

    “陛下严令,此乃军机重地,没有该实验室的腰牌或里面人的引见,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

    把守在这里的锦衣卫虽然也听到了刚才的一声巨响,但素来训练有素的他们并没有对孙元化等网开一面。

    不过,就在这时,宋应星实验室的大门却突然打开,却见一张黑乎乎的脸出现在众人眼前,其帽檐更是被烧焦了一般,一股浓烈的蛋白质烧焦味。

    甚至,这人的官服前也被烧了好几个大洞,不过那人却很是高兴,一出来就对孙元化和毕懋康大笑道:“两位上官,宋某不才,可算是把陛下要求改进开花弹的任务给完成了!”

    说着,宋应星就拉着毕懋康和孙元化等人进来,两人一见来满地的狼藉,正中央还有一个足有两人高的大炉子,一旁则是些歪歪倒倒的玻璃器材。

    这些琉璃器材(其实就是试管量筒等)在这个时代都是昂贵物,且都是朱由校通过系统购买而来给他们做实验的。

    但现在宋应星却把这些东西随意摆放,而且全装的都是一些黑不溜秋的粘稠液体,不得不说,真的有点暴殄天物。

    “诸位请看!”

    宋应星指着已经被轰死,应该是插满各种铁片或被震死的几十头猪道:

    “鄙人用汤小友(汤若望)和孙院正新制的大明炮只射了两次开花弹,这几十头猪就被全部轰死,然后鄙人又命人连续射击了两次,这大明炮都没炸膛!看来陛下所说的什么更高级一点的印信,已经被鄙人制造出来了!”

    孙元化和毕懋康连说恭喜,因为这意味着他宋应星将又要得到五百两的奖金,而他的下属官员和工匠也将得到两百两到一百两不等的奖励。

    不过,连陛下御赐的琉璃器材都不爱惜的宋应星也没把什么奖金放在眼里,辛苦数月终于有所成就的他迫不及待地就带着两人去看他最新研制的开发弹。

    毕懋康和孙元化走去一看,却是一两端开口的木管,木管里装的是孙元化实验组新配的慢燃火药,上面还画有就只有宋应星和他的团队成员知道的符号等,另外旁边还摆了一个烧得通红的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