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漠南人参战,且牺牲了三百四十余人。”
杨廷麟的一番激昂的言辞让朱由校听了很是受用,朱由校有一种遇到知己之感,甚至不禁暗想纵观整个大明朝,上亿的人中也不是没有一个睁眼看未来的人,当然,朱由校也不知道这杨廷麟是不是故作先知的来运用资料上的话来接近自己以达到自己获得圣眷的目的,毕竟李明睿等人之前也是如此,所以朱由校没有立即表态,但也做了肯定:
“很好,看来让你做学部尚书倒是对了,经费方面朕会让皇家银行给你优先拨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你也不必担心,即便是有人告你密谋造反,朕也给你担着,当然朕也不怕你真的造反,地方官自督抚以下朕也会派人打招呼,让他们全面配合你,朕也会给你密奏权,会让驻扎当地的禁卫军协助你,你自然是不能一直待在就京城改革的,多去地方上走一走,朕给你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后,大明十四岁以下的孩童毛入学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即十个里有九个要上够过五年学,识字率也得有较大的提升才行,朕不会实行愚民政策,相反,朕希望大明的子民能人人聪慧而又明达事理。”
朱由校说后便让杨廷麟退了下去,他本意再见一见温体仁,如今成立了外交部后,温体仁便遇到了第一件需要外交部处理之事,那就是去蒙古林丹汗部索要多尔衮。
不过,眼见外面已经响了三梆子响,凉风已经吹散了白昼的酷热,正是入睡养气的最好时辰,若不然等到几个时辰后天色一大亮,便又是热烘烘的天,让人无法睡眠。
“王承恩,回坤宁宫!”
朱由校唤了一声就起身揉了揉太阳穴,疲倦的身子倒是提神了不少,待王承恩这边将厚重的宫门一打开,一股劲烈的晚风就直接吹得他的翼善冠险些掉了出去,朱由校干脆直接将帽子取了下来,如今已是深夜,且也是在深宫禁苑倒也不会有什么御史来弹劾自己的行为。不过,这时候,外面红彤彤的一片倒引起了朱由校的兴趣。朱由校不由得问王承恩:“火红一片那边可是大明门一带?”
“是的,陛下,如今京城夜市比几年前要热闹了不少,尤其是大明门一带,别说是这个时辰,即便是再晚些,很多店铺都是通宵达旦的开着,夜间闲逛吃酒娱乐的人是络绎不绝,辛弃疾那句宝马香车雕满路形容京城夜景是最为恰当的。”
王承恩这么一说,朱由校倒是不由得道:“抽个时间,朕也去看看,到时候叫上顺天府尹,这京城人口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之巨,治安、卫生、水和粮食等供应等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这夜市更是如此。”
朱由校这么一说,王承恩倒是不由得讪笑了笑,点头称是后就提着灯笼跟着朱由校进了乾清门。
虽说,现在朱由校的内帑收入已经不少,财富积累已经远远高于大明历代皇帝,也没必要再在紫禁城实行节俭,再紧巴巴的过日子,但因为电灯还没有出现,使得此时的紫禁城到了晚间依旧显得有些黑漆漆。
即便是进入乾清门并到达自己这个帝王的生活区后,依旧是这样,不过朱由校倒也不相信鬼神,也没什么畏惧,反而觉得这种环境显得很是静谧,能让人的心一下子归于宁静,不过,这时候前方六宫之中的某个位置却传来了一阵琴声,硬是刺破这寂静的夜空,飘进了朱由校的耳朵。
朱由校是不懂的琴的,但也知道好听不好听,而此时飘来的这一阵琴音却是极好听,一下子就抓住了朱由校的耳朵,并让朱由校的心顿时就被其暖化了一般。
但朱由校还是不由得看了王承恩一眼:“宫禁之内,三更之后便不准再有任何声音以扰清静,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这个时辰还弹琴,各直殿监是怎么办事的,不会在这个点都睡熟了吧。”
“听声音应该是海贵人所住之体和殿方向传来的”,王承恩的话刚一说出口,朱由校就猜到了这王承恩是要表达什么意思,明显是这王承恩刻意在把自己往海兰珠那边引。
这当了皇帝有时候不但要应付大明对外诸事和朝廷诸事,即便这种身心俱疲时还得应付后宫之事,如同在朝廷会一不小心被文官们利用一样,在这后宫也会不一小心被宦官妃嫔利用。
只是朱由校没想到的是,这王承恩什么时候和海兰珠有了关系,还有这海兰珠才被自己收了几天,就开始知道交结内侍了,还居然交结的是司礼监掌印。
“王承恩,你是司礼监掌印,大家都喊你老祖宗,不过你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朕的后宫可不是你来操控的,朕的女人你也最好保持距离,否则让朕知道你和某个妃嫔走得近,即便你没带把朕也会让你死得很惨!”
朱由校这么一说,王承恩不由得吓得脸色煞白,慌忙跪了下来,忙道:“奴婢冤枉,奴婢哪敢背着陛下私下交结诸位娘娘,陛下若是不信,大可明察!”
王承恩心里很是忐忑的说后就等待着朱由校的回应,其实也由不得他害怕,因为前任司设监都监就因为传达陛下行程给惠嫔而被陛下直接枭首。
“那你给朕老实交待,你和海贵人到底有没有私下结交,快说!说实话的话,朕或可饶你无罪!”
朱由校一声顿喝让王承恩忙不由得哆嗦一下,立即回道:
“陛下明察,跟海贵人真没关系,是一个新进从关外来的一个叫若兰的女子,这人是海贵人之姑母布木布泰之贴身侍女,因布木布泰得到陛下准允暂住于海贵人之宫内,所以这若兰也跟了进来,因上次陛下让微臣传旨意去体和殿命布木布泰不擅自离开体和殿而听见她唱起了稼轩先生的词,奴婢便因此和她有了诗词之交,有了些情缘,便承她所请,说服直殿监允许她夜间弹琴。”
“奴婢有罪,请陛下责罚!”王承恩又向朱由校磕起了头。
朱由校倒是颇感无语,他知道这皇宫之内肯定不会纯粹到哪里去,宦官宫女吃对食之事肯定有,他也不好过问也根本管不了,毕竟人人都有感情需要,但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女人以及贴身侍女和高品阶的太监在宫禁内去做这些蝇营狗苟之事的,毕竟这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一直保持合法性和正统性,而这些内臣要想掌握更大的权力和更高地位也必须有所牺牲。
但朱由校没有打算因此治罪王承恩,毕竟这个叫若兰只不过是新进来的宫娥,只是让朱由校惊讶的是,这个从关外刚来的若兰怎么就喜爱诗词还偏偏也和王承恩一样也喜欢辛弃疾,这实在是太巧合了。
“朕这次就饶过你,念在你也为朕办了几年事的份上,那个若兰你直接带出宫去,不准她再进来!另外,非朕旨意,你日后也不准再踏进内廷半步,退回去吧”,朱由校说着就招了个小内宦过来:“你给朕打着灯笼,带朕去坤宁宫。”
可谁知,等到第二日,当朱由校却得知一个叫若兰的宫娥居然撞柱而死,当朱由校召问海兰珠时,却说是不肯背离主子布木布泰。
这让朱由校不由得对布木布泰好奇起来,这家伙才来紫禁城几天,竟然就把自己一个司礼监掌印拉下了水,如今还闹出了人命。(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自打满清灭了以后,大明帝国便进入一段较为平静的时期,禁卫军需要休整和继续扩充,因而对于林丹汗部也就不急于大兵讨伐。
朱由校倒也难得的清闲一段日子,除了要谋划新的改革以外,其他日常政务基本上就丢给了内阁和司礼监,也正因为此,他才有些闲暇的时间管管自己这个后宫,或者说成是家也可以。
现在自己当皇帝已经有七年,皇子都有了两位,但妃嫔却一直还是五位,除了皇后张嫣和新进的惠嫔徐佛和海兰珠以外,还有被朱由校恢复品位与解除幽禁的张慧妃与李成妃二人,然后还有乳母客氏一人和其他随时可以成为朱由校女人的无数宫娥,当然现在还增加了一位身份尚不明确的布木布泰。
这就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家庭,尽管自己因为不想后宫太过复杂而一再搁置群臣建议自己选秀以广纳妃嫔的谏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这个皇宫之家的规模依旧不小,而且即便是女人为主,男丁除了自己以外就只有两个孩童,一个还在吃母乳。
不过,即便是只有五位妃嫔,朱由校也做不到雨露均沾,他不是种马,不可能每天都要进行人伦之事,如果真是这样,即便是精钢打造的犁头也会有耕坏的一天,更何况在这五位妃嫔中,他的情感与精力是不可能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除了第一眼就让朱由校动了心的皇后张嫣,对于其他女子,除非你在偶然间让他惊艳到,激起他的兴趣,否则倒是难以见到你就跟前世做屌丝时一样一见到女神就满口流哈喇子。
在这个时代,自己不缺女人,也就没有那么饥渴,当然采撷群芳之蕊这种事自然是件很幸福的事,朱由校虽做不到没日没夜的浪荡,但也尽最大的努力去享受这个时代赋予男子最大的自由与宽容。
几乎每天都锻炼的朱由校如今已然健硕得很,腱子肉代替了厚墩墩的脂肪,体格也魁梧了不少,本有些苍白的脸也渐渐略带些黝黑的健康色,再加上现在的朱由校本还没到中年,依旧算是如狼似虎的年纪,精力本就充沛,所以在床第之间倒也比之前更加游刃有余,从某种角度讲,这也使得他的后宫依旧还能维持到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
不过,后宫五位妃嫔中,基本上与朱由校发生了关系的其实还只有三位,一个是张嫣,情之所至,因爱而生倒是水到渠成之事;一个是惠嫔徐佛,这个琼芳阁的花魁之所以会进入自己后宫,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个徐佛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而对自己产生了鄙视,也因此激发了自己的征服欲望和初次当皇帝后的蠢动。
对于海兰珠,一半是因为自己一种要享受战争胜利给自己带来的奖励一半是这个待字闺中却已天葵已开的少女给了自己一种新鲜感,再加上蒙古族少女特有的风情让朱由校迫不及待地占有了她。
而张慧妃和李成妃,朱由校并没有什么印象,或许跟自己从转世以来就没和这两人打过交道,且由于这两人自从之前忤逆了穿越前的朱由校的意而被幽静过一段时间后便一直深居简出有关。
这两名妃子的来历也很简单,当初朱由校初等大宝后肯定是要纳后选妃的,选出的五十人会留在宫中,而五十人中的前三名里,除了一人会选为皇后外,另外两名则要选为妃。
因此,李成妃和张慧妃无伦其容颜身段还是品性气度自然也是与皇后张嫣差不了多少的,只是张嫣太过突出,再加上前世的朱由校一直忙于与文官的斗争中,而无暇去采撷群芳才使得佳人落寞。
但现在的朱由校自然是和之前的朱由校不一样了,东林党除了,尾大不掉的八大晋商也除了,郑氏海寇也平了,连带满清也平了,四海之内,大明至少不用担心再有任何新兴政权能取代大明,能逼得他朱由校也来个上吊煤山。
所以,对于李成妃和张慧妃二人,既然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