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地方聚拢的百姓不比大明日报驻地的百姓少,且暴发的流血冲突更大,但也因为禁卫军的实力较强缘故,使得那儿的情况反而好些,至少这几处要地的工作还能照常进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
(全本小说网,。)
刘孔昭的兵马实力实在太渣,朱由校没办法再依靠他们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便让他们充当义务宣传队去各个街坊宣传。
皇帝陛下的圣旨不得不听,所以刘孔昭现在是一边拿着大刀以防备被这些乱民围攻一边拿着由皇家工业公司提供的扩音器在数十个同样握着寒光凛冽的大刀的家丁护卫下对着这些百姓喊道:
“诸位乡亲父老,我是签书右府,提督南0京公共安全事务的刘孔昭,也是你们常称呼的刘伯爵,请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速速离去,马上不久,朝廷大军的就要到了,到时候你们这样逼着陛下是相当于谋逆大罪的!”
“诸位乡亲快快离去吧,陛下已经表示只要你们速速离去,可以不追究你们的罪过,另外,你们的诉求陛下也知道了,现在大司空霍老爷已经在赶来金陵的路上,他这次来是要在江南做一件大工程的,到时候你们不愁没有工做,只要你们配合朝廷的安排,朝廷给予你们满意的待遇的!”
“听我一句劝吧,乡亲们,不要妄议朝政,被他蒙蔽;朝廷出发点都是为了你们;不要跟朝廷顽抗,不要接受一些居心不良者的蛊惑,一旦朝廷的大军到了,就为时已晚了啊!难道你们愿意看着你们的父母无人奉养,你们的妻儿从此孤苦无依吗?”
平素在金陵城也常在百姓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刘孔昭此时毫无伯爵的架子,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着求着。
而他的麾下其他将领也同样的在各地劝着求着,但或许是因为几百年来官压民导致的积怨已深使得公信力严重下降,或许是因为受够了被压迫的生活而在没有真正达到目的前没人愿意就此放弃的缘故,总之愿意主动离去的人不是很多。
反而是预先的发起者,即那些复社的文人士子中的很多人先撤了回去,他们早做了两手准备在得知已经有禁卫军来时就乖乖离开了金陵城甚至开始以游学为名转移到其他地方。
但也有些迂腐或者倔强者如王思任和陈继儒等大儒也还在抗议者,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利用,但他们执拗的要为董其昌平冤昭雪,但正因为他们还坚持着,使得这些以他们为风向标的百姓们也跟着坚持着。
但他们却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坚持使得一场本不该发生的血腥屠杀发生了。
……
禁卫军第一批军官生中,覃博桐素来行事果决,从山0东地界立斩一省巡按起就已扬名天下,一些报刊更是将其形容为凶恶不亚于东厂锦衣卫的朝廷鹰犬!但也有大多武将以覃博桐为偶像,试问当今天下敢对文官擅起杀心的武官有几个,即便是当年的戚继光也只能依附首辅张居正,即便官居一品后也被一些御史言官骂道狗血喷头。
覃博桐的士兵不讲究他们的敌人是谁,他们只是严格执行命令程序的机器。
由军械司改进的燧发式的三眼铳第一次使用没有在对外战场上,而是朝向了这些鱼龙混杂的游行队伍。
阵阵白烟随着噼里啪啦的火药爆炸声响彻在阴雨绵绵的金陵城街头,企图挡住禁卫军去路的游行民众第一次尝试到国家机器的血腥,他们成片如大风卷稻田般成片的倒下,血肉横飞,硝烟弥漫。
朱由校给覃博桐的最新密旨时一旦进城不问缘由直接以军事镇压,先把朝廷的威严打出来,务必将这些被娇惯了的民众打痛,让他们知道朝廷不旦体恤宽容他们,也会给他们最大的教训。
之所以密旨是不能公布于众,即便是在古代,一个君王悍然屠杀民众也是极度残忍和不容于世人的举措。
不过,民众毕竟是民众,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活下去,不是要反抗某个政体,在面对暴力机器时,大多数也开始四散奔逃,躲避开这些不分青红皂白就开杀的军队。
覃博桐并没有让人去追击,毕竟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而他禁卫军不是入关的满清八旗,没必要要斩尽杀绝,将企图跟朝廷军队硬抗的人击溃后就立即朝鸡鸣寺方向奔来。
大多数百姓最终抗压不住这种一边倒屠杀,最终选择了躲避或逃散,顷刻间游行队伍便开始瓦解。
有的人在哀嚎,他们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们有满腔的怒火不知道该如何发泄,有的甚至直接选择自杀。
而之前充当他们引导者的乡绅士子此时早已没了人影,除了一些年轻的读书人因为愤青或是年少冲动倒在血泊中证明了自己作为精英阶层的硬气外,陈名夏、方大猷等此时则正在太湖岸边,他们在暗暗庆幸,自己撤退得走,要不然就会同其他士民以谋逆之罪被处死。
朱由校这里,东厂大档头吴进忙来到他面前,拱手道:“陛下,现在覃博桐部已经进入金陵城,其部两营人马已经以东西方向朝这里突进而来,沿途游行队伍被冲破,伤亡民众估计不下千,另外,除了少数被击杀外,发动此次游行的复社士子们则早已逃窜,其中有已经逃窜到了江0细地界,我东厂早已尾随其后,是否立即抓捕!”
“立即抓捕,传旨刘孔昭,带着他的人趁着禁卫军冲破游行队伍后立即锁拿趁机闹事的不法之徒,宁可错抓三千,也不可放走一个,先抓再审,包括王思任、陈继儒这些大儒!”
朱由校的一道道旨意下来,整个国家机器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刘孔昭的南京公共安全部队的官兵告别了对游行民众最初惧怕到现在哀求的状态,开始露出了他们本有的严酷狠厉,这些本就是金陵城本地人的卫所兵或衙役自然知道那些人有可能是趁机闹事的混混,甚至也认得出记得住在这次游行中打砸抢烧的都是些人,让他们抓捕人简直就是按图索骥。
不过,为了防止这些人私自放过不法之徒,朱由校还让东厂在暗中监督,并下旨让随扈禁卫军叶榛部将重要据点交给骑兵营,而他们则转变抓捕其间暗自支持游行地方官员和这些扬名江南的大儒们。
马蹄声碎、鸡飞狗跳,整个金陵城除了如无头苍蝇般到处乱跑的民众外,还有许许多多拿着镣铐枷号到处抓人的朝廷人员。
似乎谁都忘记了在他们的脚下还有未干的血迹和泪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
(全本小说网,。)
常0州府,某处叫做江村的地方,因临近浩渺无边的太湖,所以在这里聚居者大多是乡野渔民。
因而站在这里就能嗅到一股浓浓的鱼腥味。
陈名夏很厌恶这样的地方,烦躁的他不得不躲进船内。
但一进船内,陈名夏就看见躺在榻上被自己一夜风流的侍女,就不由得想起了篱水阁的魏敏儿。
在他想来,如今的魏敏儿只怕早已在那叫李明睿的阁老跟前承欢,浑然忘记了自己。
再一想到那叫李明睿如此年轻就官拜内阁,而自己也还不过是个诸生。
甚至直接蓄谋已久发动一场游行,准备一举弹劾罢掉几个朝中大员,犹如当初李明睿一折参倒权阉魏忠贤一样声名鹊起时也没李明睿玩的好,甚至还落得个完败而逃的结局。
恩师和复社领袖锒铛入狱。
董公更是稀里糊涂的做了那李明睿的刀下亡魂。
一开始,陈名夏还庆幸董其昌的死并可以大做文章,但谁知人家朝廷不吃这一套。
到如今,他便不得不为那位才华卓越的董公哀叹起来。
再一想想如今的自己落得有家不能归就更加懊丧起来。
这时候,一声清唱不知从何时响起,陈名夏循声一看,却是一温婉可人的船家姑娘划着小舟朝湖边而来。
陈名夏色心顿起,也把所有的烦心事丢在了脑后是,忙不迭地吩咐自家的奴仆赶快把船划过去。
“公子,还是赶路要紧吧,如今朝廷官兵正在大肆锁拿作乱者,整个江南都是朝廷鹰犬,等我们进入了湖广,再寻花问柳也不迟。”
一老奴不由得劝了几句,但陈名夏哪里肯听,叱骂这老奴多嘴就催促者底下的人赶紧划过去。
一待靠近这船家姑娘,陈名夏就很有范儿的摇开了折扇,就朝这船家姑娘行了一礼:
“这位小娘子请了,鄙人乃应天府学生员陈名夏,敢问小娘子场的这乡野俚曲为何会如此好听,不知可否来小生船上再为小生弹奏一曲,小生愿以百两纹银相送。”
陈名夏说着就两眼往那船家姑娘的胸前瞅去。
这船家姑娘俏脸一红,露出羞怒之色,但在陈名夏看来,此姑娘的举止明显是个还未开发的雏,一时就更加心痒难耐,见这船家姑娘没有离去,便猜到她已有了兴趣,便忙命人将两边的船靠拢一些。
谁知,刚一靠拢,那船家姑娘突然跃起,就是一脚将陈名夏身后的奴仆踢倒在水中,同时一记暗器将另一个仆人也杀死当场。
整个过程很短,陈名夏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被这船家姑娘用刀锁住了脖项。
陈名夏不由得大汗,吓得顿时七魂失了六魂,问道:“小,小娘子,你是?”
“陈大公子,你让我们好找,一人跑到这太湖上来了,被你蛊惑的百姓在金陵城死伤无数,你也能心安!”
陈名夏听这女子这么说,自然也就猜到了她是东厂的人,一时不由得后悔起刚才不该不听自己家奴的劝,若不然还能逃离开。
……
王思任刚回到山阴,在府衙前率领士子示威了好几日,知府和县令都没有给他个满意答复。
而且就在昨日,他还得知了,朝廷并没有因为他们这样的举动而对李明睿采取行动,而那位躲在皇城里的皇帝陛下也没有露面。
甚至,金陵城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已经被赶来的禁卫军镇压了下去,听人死伤无数。
王思任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这些人或许真的是太激进了些,忘记了自己这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他主动解散了对绍0兴府衙的围堵。
但他不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就在他回到山阴时,东厂番子就出现在了他面前:“王思任是吧,跟我们走一趟吧,押上!”
王思任没有反抗,主动伸出手戴上了枷号,只是哭吼了一句:“苍天啊!”
与此同时,在松江华0亭,陈继儒没有再骑着小毛驴溜达,在东厂的人查抄董府同时,陈继儒也被戴上了镣铐锁拿进金陵城。
方大猷拼命的在山道上跑着,气喘吁吁的他感觉自己的肺都要炸了一般,但等他回头看时,东厂的人已经离他越来越近。
随他一起跑到江0西境内的学生还想着为恩师挡住东厂,但没几个照面就被东厂斩杀,而方大猷现在也被逼到了庐山一处崖壁前。
方大猷想直接这样跳下去,但又不敢跳,至始至终他都不明白自己都提前逃跑到了江0西地界了,怎么东厂的人还能找到他。
冒辟疆现在已经没了半点富贵公子的模样,头发蓬松如乱堆一般,脸也黢黑如煤炭,衣衫缕缕的拄着跟拐杖,然后颤颤巍巍的企图混出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