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第5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突然一跃而起:年轻人既然如此有冲劲,自己也不能落后。不能每天待在房间里混日子了,得走出去看看。
黄顺要走出去,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马钧主持的器械司。因为黄顺在梦中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可惜现在都没有,马钧是梦中当世最为出名的发明家,所以,当年黄顺在邺城碰见马钧,就想方设法的挖了过来。到现在为止,马钧不止一次的让黄顺感到了惊喜。
这一次,黄顺依然心存一丝寻常惊喜的意思,来找马钧。结果,马钧没有让黄顺失望,看见黄顺来到,便笑着打招呼道:“刚鼓捣出一个好东西,大人这就来了。”
黄顺笑道:“这么巧?又发明什么好东西了?让我鉴定鉴定值多少钱吧。”
黄顺说的可不是玩笑,为了故意发明,改变当世士层普遍轻贱工匠,不以技能为重的风气,黄顺借鉴后世的专利制度,在襄阳颁发了鼓励发明的法令。法令明确规定,任何人的发明,都可以向器械司申请备案。器械司认为发明具有技术含量,便定期张榜公示,公示三个月内,无人前来主张异议的,则备案成立,一次给予可观的金钱奖励,任何人,包括朝廷,要想利用其发明,都得向器械司支付报酬,报酬由器械司与发明人三七分成。
黄顺口中的价钱,正是针对于此。
马钧笑道:“价钱?怕是要让大人破产啦。”
黄顺来了兴趣,“能让你如此推崇的,一定不简单,快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吧。”
马钧回身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手枪”,交给黄顺。
黄顺一见之下便大惊道:“火枪?你研制出来了?”
马钧笑道:“小人不负大人所托,研究火枪终于有了突破。说起来,枪的研制没费多大劲,关键是这个枪药不好弄。若不是前些日子,江湖上一些炼丹的朋友送给我一份配方,我还真没有什么颜面见大人呢。”
黄顺笑道:“我当时只是说说而已。做不出来也不是你不行,是我们手上缺的东西太多。威力怎么样?”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38章 火绳枪
(全本小说网,。)
马钧说道:“威力嘛,十步以内破玄甲没问题,但一旦超出十步,威力下降太快,二十步外,连普通人的皮毛都伤不到了。”
黄顺噗嗤一声笑了,“这算怎么回事?”
马钧说道:“我们的工具还不够精细,子弹的密封难以达到大人的要求。整个中原的能工巧匠几乎已经全部汇聚襄阳,这是他们的能耐极限了。”
黄顺只好说道:“那一次可以连击几发子弹?”
马钧说道:“六发。”
黄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问道:“制作这样的一支手枪,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马钧说道:“一个人制作,需要半年。即使是分工制作零配件,最后再组装,没有五个月的时间,也是不行的。”
黄顺苦笑道:“费这么多时间和人工,不过生产几把,不可能批量装备军队。”
马钧说道:“装备军队自然不可能。不过让大人送给一些人做近身防身用,还是不错的。”
黄顺一拍手,说道:“就是如此!走,我们这就去试枪。”
知道子弹珍贵,黄顺没有多打,只打了三枪,已经隐隐感觉枪身温度起了变化。知道这把枪,若是要连击上十枪二十枪的,枪身恐怕就会烫的不能拿了。
虽然有这么多的缺点,但到底是划时代的突破,把梦中近两千年后的东西在现在还原出来,已经足以称道了。后面,再一步步慢慢改进呗。
如果有朝一日,黄顺能够训练一队火枪兵,那黄顺就有足够的底气横行天下了。什么游牧骑兵,在密集的火枪阵前,那就是移动的活靶子。
为了追求这个理想,接下来的日子里,黄顺几乎整天与马钧在一起,研究如何提高和改进枪的性能。手枪当然不能满足黄顺的要求,黄顺要的,是那种射程能达百步以外的长枪。
要提高射程,首先就要研究密封技术,只有造成合格的子弹,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黄顺与马钧泡在一起近半月,召集了所有巧匠一起想办法,密封的技术是有明显的提高,但要达到黄顺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
没办法,黄顺只好退而求其次,不再追求先进的枪,只好先主攻火绳枪。火绳枪在技术上要求就小多了,但一开始黄顺嫌它太低级,看不上,就没跟马钧讲。
火绳枪的低级,就在于每次只能发一枪,而且打完一枪,整个人就被火药烟熏得跟黑鬼似得。
现在看来,跳过火绳枪阶段直接到后槽枪,还是不行的。
火绳枪虽然低级,但好歹威力大,要想达到百步射程,就没那么大难度了。
黄顺把火绳枪的原理跟马钧为首的巧匠们讲透,他们马上动手,画图纸,锻造枪支各部件,三天就拿出了成品,好家伙,是重达百斤,长约三米的大家伙!需要两个人抬着才能使动。
虽然笨重,但威力还真不是盖的,一百五十步远的靶群,星星点点的全是枪眼。就是准星差了点,但制作简单呀,马钧说,不出一年,他就可以组织工匠制作超过三百支!
黄顺一想,三百支这样的火枪,足够训练一支火枪队了。马上放言,全力支持马钧造枪。一月后争取拿出十支火枪供黄顺训练火枪队,一年后形成战斗力。正好拿来攻打南阳城。
就在黄顺一心扑在火枪的大业中时,成都那边有了动静。赵统得到黄顺的书信后,没有多考虑,很快就进宫见刘禅,对刘禅请缨道:“皇上,南中平叛进展一直不利,耗费朝廷大量钱粮。我想,李严将军全权委托他的儿子和女儿领兵平叛,是看在李政和李晴都很有军事指挥天才,这才委二人以大任。
但平叛不同于一般战斗,不是仅仅能够指挥战斗就可以的,还需要照顾到地方百姓和地方大族的立场。若不能通盘考虑,叛乱只能是平了又叛,叛了再平。
末将不才,愿替皇上分忧,前去平叛战场,为朝廷出力,一定在一年之内结束南中平叛战事。”
刘禅此时已经很有自己的主见了,闻言笑道:“赵统,不是朕小看你,李政和李晴两人都不行,你去了也够呛。南中本就是与朝廷不睦,其领袖孟获更是力大无穷,在南中诸部中极有影响。你虽然可以出将入相,以朕看来,你怕是难敌孟获。”
赵统笑道:“皇上英明!但末将不行,但末将可以请出一人来辅佐末将,就一定能行。”
刘禅笑道:“你请出一人?难道是你父亲?不行,赵叔父年事已高,又是我们蜀汉的中流砥柱,他不可轻动。南中平叛虽然不顺,但还不到叔父出马的地步。”
赵统笑道:“当然不是我爹了。”
刘禅笑道:“那朕就好奇了。什么人是你能请动,而朕却没想到的?满朝当中,若真有此人,朕还不早就委以平叛重任了?”
赵统笑道:“皇上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启用罢了。但末将没有皇上的顾虑,末将可以启用。”
“那会是谁?”刘禅好奇问道。
“诸葛孔明!”赵统说道。
刘禅一愣,说道:“孔明现在荆州,辅佐黄顺。就是朕要启用孔明,也要征得黄顺的同意才行。你就更不行了。”
赵统笑道:“皇上别忘了,末将的弟弟就在荆州,为黄顺办事。我若不是早就疏通好门路,又怎敢在皇上面前夸下如此海口呢?”
刘禅高兴道:“若是诸葛孔明出面,南中孟获不足为惧!”
赵统进一步说道:“请孔明进川容易,但南中平叛结束后,若再放孔明回荆州,那可是我们的损失。要想办法把孔明留在朝中才行。”
刘禅一下就明白了赵统的意思,笑道:“先皇的遗诏,只是不允许六姓在外主兵的同时又掌控朝局。并没有反对六姓人士在朝为官。只是,孔明大才,除却丞相,什么样的官职能留得住孔明呢?”
赵统说道:“留在皇上身边,总是惹人议论,若能留在我身边,不是照样能为皇上分忧吗?”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39章 进宫
(全本小说网,。)
刘禅闻言一喜,旋即皱眉道:“你想的倒是不错,但孔明身份敏感,只要他在成都,就算是身无官职,也是满朝关注。放在你那里也是不行。说句老实话,你那里庙太小,搁不下孔明这样的大菩萨。孔明的安置问题,还得朕来想办法。”
赵统失笑道:“有先皇遗诏在,皇上能有什么办法?”
刘禅说道:“你还不知道吧?魏延的半年丞相试用期快结束了。这半年,魏延在朝中推行任何事情,都是举步维艰。朝政在他手里,根本运转不了。开始魏延还一腔抱负,想着改变这种状况,后来屡次碰壁后,整个人失了心气。听说他在私下里放话了,李严试用的那半年,他也绝不会让李严好过。既然烂,那就比谁更烂!”
赵统摇头道:“这简直是赌气嘛,一点也没有朝廷为重的意识。这样的人,怎能担当丞相大任?”
刘禅笑道:“也不能说魏延没本事,魏延能够得先皇重用,镇守汉中,就足够说明他是有能力的。之所以在丞相位置上吃不开,朕也了解过,实在是江州那帮人掣肘太过厉害。要说其中李严没有起作用,打死朕朕都不信。
这不,李严也知道自己前面做的有些过分,很清楚自己上任后,面临的困难只会比魏延更大。李严不想跟魏延一样丢人现眼,他正想着怎么推脱掉丞相的任命呢。
几天前李严已经在朕面前透露了口风,不想担任丞相。但朕岂会如他的意,明确告诉他,丞相试用半年是一定要施行的,除非,他能为朕找到一位比他更能胜任的丞相人选,否则免谈。”
赵统一愣,哈哈笑道:“没想到,皇上也学会对臣下使心计了!皇上这是要李严举荐丞相人选?李严自己就是顾命大臣,比他更为胜任的丞相人选,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非孔明莫属。”
刘禅笑道:“朕可没那个心思跟臣下玩弄心眼。事实上,朝政那些事,朕现在一想还是头痛,哪有朕在宫里,逗逗蛐蛐,玩玩棋牌来的有趣。这事要说起来,还得从蒋琬、董允两个入宫见朕说起。”
“蒋琬和董允?”赵统插了一嘴,笑道,“一听是这俩货,就知道肯定是个好故事。”
蒋琬和董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进宫找刘禅,当然不是二人的意思。运作诸葛亮回成都,不光是黄顺在使劲,诸葛亮知道黄顺那边将有大动作,需要有人坐镇朝中,防止成都方面扯后腿。所以,虽然时机不成熟,但诸葛亮还是决定提前运作再回成都的事宜。
本来,在诸葛亮的筹划中,是要魏延和李严两个先后担任过丞相,然后两人为争夺丞相之位,矛盾尖锐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势必会惹出幕后的赵云。在赵云的主持下,两人都不敢炸刺,也只有凭借赵云的威望,才能压过先帝遗诏的影响力,重新召诸葛亮回朝。
黄顺的运作,是“曲线救国”,利用平叛战场,间接的运作诸葛亮回朝。诸葛亮着手的,却是直截了当,丝毫不带转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