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村的荆斤专门负责网络人口。
后来,黄顺从刘备手中租借到长沙,黄顺手上再多的人口,也填不满长沙郡这个大口子。荆斤多年来网络的人口,几乎全部填到长沙郡,在长沙郡安家落户,以务农为生。
那些可都是普通老百姓,黄顺的夏吟坊,给他们提供住房、耕地和牲口,他们只需出劳力耕种即可。又没有战事的损耗,所以,这几年,长沙郡不但成为粮食出产大户,而且人口也是蹭蹭的往上涨。再加上襄阳一带、沔阳一带,都是多年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人口增长率就很高,再加上各地逃荒而来的,实际上,黄顺管辖下的人口,已经与孙权和刘备辖下的百姓数量不相上下。
有这么多人口,自然就能有相当数量的兵力。若只算兵力总数,现在的襄阳,也是足以成为与曹操、孙权和刘备鼎足而立的天下一极。
这样,黄顺就有更足的资本加入棋局。襄阳地处天下之中,本来四面受敌,是极为不利的战略条件。但在黄顺手上,却极有可能成为黄顺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有利资源。
一想到这些,刚刚有些冷却的热血又再次上头,黄顺自己都感觉,自己有些忘乎所以了。黄顺再次把头扎在水里,借助井水的凉度,让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
“哈哈,黄顺!你小子想跳水自杀,别对着一桶水比划,旁边就是水井,有种跳下去呀。”阴阳怪气的语调在身后响起。不用想都知道是谁来了。在现在的襄阳,敢跟黄顺如此说话的人,不超过十个手指头。
黄顺抬起头,回头看见马谡、林卓和杨承正勾肩搭背的在那里嘻嘻哈哈着笑,“你们几个,怎么找到一起的?”杨承什么时候从长沙郡回襄阳,黄顺都还不知道呢。
杨承笑道:“襄阳自立这么大的事,我在长沙哪还待得下去?当然是飞也要飞回来。结果回来是回来了,黄顺你连个面都不露,白瞎我在长沙没黑没夜的干活。”
黄顺说道:“这不都是让襄阳自立赶的吗。你拼命往回赶,我这回来,也是天天赶场。离开这么长时间,我需要尽快掌握襄阳的情况,好进一步做出下面的安排。”
马谡连忙说道:“那你为我们几个做好安排没?跟你出去时还有些事情做。这一回来,每天净是喝酒了,半点子正事也没有。”
黄顺刚想说还没顾上你们呢,突然想起一事,大笑道:“幸好撞见你们仨,不然几乎忘却一件大事。我这里有件关乎襄阳存亡的大事,要交给你们做。就看你们能不能接的下来了。”
林卓喜道:“我们几个吃几碗干饭,你还不知道?你既然想给我们,就是我们一定能办到的。”
黄顺说道:“这事可不比以往,对你们着实有挑战。”
马谡自信道:“我就不信,凭我们几个的智慧和手头上的资源,就完不成三少的交办了。你尽管说,我们仨一力抗下。”
黄顺正好说话,杨承说道:“就这么杵在这里不好,咱们还是找个地方边吃边聊怎么样?几年不见了,见面还不喝个痛快?”
“好!”黄顺虽然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是泡在酒缸里,但有些酒不喝不行。现在兄弟聚会,当然没有退缩的道理,豪气冲天的说道,“就让我们把酒话天下,谈笑定乾坤吧。”
林卓看着黄顺,说道:“黄顺难得显示出男儿的豪气。这里离军营不远,三少不会是刚从那里出来,军人的粗犷感染上了几分吧?”
黄顺道:“有兵有粮,心里不慌。有杨承为我们经营长沙,我们不缺粮;现在,我们手头也有了足够的兵力,不缺兵。兵粮都有,你说,我们怕的谁来?些许豪气算的什么。”
马谡笑道:“看来,是祖老给黄顺壮了不少胆气。我听爹说了,这两年,祖老在襄阳几乎没干别的,就是练兵。当时他老人家还纳闷,没事练那么多兵做什么。现在他才明白,原来正是为今日襄阳自立做准备呢。”
林卓佩服的看向黄顺:“你是多久前就有自立的想法的?隐瞒的真紧,连我们几个都不透露半分。背地里还做了那么多准备,你的城府没看出来,竟然如此之深。”
黄顺笑道:“我的城府真有那么深,你们还敢跟我鬼混吗?还不早被我算计成骨头渣渣了。说到底,这是祖老厉害,我们都没敢想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未雨绸缪的做准备了。等我们开始做事的时候,一切条件都已经就绪,我们只等着捞现成的。”
如此说说笑笑,四人来到酒家就位,马谡问道:“你不是说有事给我们做吗?快些说吧,不要让我们酒也喝不痛快。”
黄顺于是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把三人听得眼睛都直了。
“你竟然安排我们几个去造谣?这太有损我们身份了吧?要是传出去,我们还怎么在士层混?”马谡首先怪叫着反对。
黄顺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叫放烟幕弹,用来迷惑敌人,拖住敌人的。怎么能叫造谣呢?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必须有相当的智慧,才能做的妥帖,滴水不漏。彭威他们倒是想做,我还担心他们做不来呢。”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25章 马谡的志向
(全本小说网,。)
“少糊弄我们,他们几个,统领着你的亲兵团,你能舍得把他们外放邺城几个月?想使激将计也得找个像样的由头吧。”杨承不屑的一撇嘴,说道。
黄顺嘿嘿笑着,丝毫没有被人揭穿的尴尬,“扮人像人,装鬼像鬼不就是你们几个的最大优点吗?这事,要是让别人去,我还怕他们泄露机密,或者反被曹丕反向渗透了呢。只有你们几个出马,我才最放心。”
马谡皱眉道:“这事非要交给我们,我们却是一头雾水,都不知从何入手。”
黄顺说道:“我去过两次邺城,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在邺城,我们夏吟坊有足够的眼线和人手,只要你们有主意,不用你们自己动手,自有人帮你们去做事。就算你们想不出主意来,也不太要紧,邺城那边的几位负责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们帮你们出出主意,应该还难不住他们。”
马谡不虞道:“若真是那样,那我们几个的脸面往哪搁,一并连你的面子也丢了。我们总得有点主见才是。”
林卓也说道:“这事既然是三少你想出来的,你总该心中有个大概的谱吧?说出来,就当是对我们几个业务指点了。”
黄顺想了想,说道:“这个就要抓住曹丕的心理了。刚即位的曹丕,最怕的就是他那几个厉害的弟弟不服,暗中反对他。弄个匿名检举信,街头巷尾唱个歌谣等,都是好手段。就是这些看着虚无缥缈的东西,查无实据,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马谡道:“可是,曹丕毕竟是世子,而且代曹操坐镇邺城那么久,他的心理早已接受自己为主子的事实。继位对他来说,不过是水到渠成,不存在一夜骤富那样的状态。我们搞这些小动作,能否成功,我表示怀疑。”
黄顺说道:“就算不成功,只要曹丕不怀疑到我们身上,就成功了。”
杨承说道:“我觉得,背地里搞这些小动作,有**份。还不如由我们几个,堂堂正正的出使邺城,正面说服曹丕,外战不要针对襄阳。”
黄顺笑道:“你如何下说辞?外战的几个目标中,襄阳最弱,如果我是曹丕,都怕受不了这个诱惑。怎么劝止曹丕?”
马谡道:“虽然如此,但我们与曹氏的关系却是最好的。若如此之襄阳,在曹丕继位后便受到攻击,天下士人怎么看待曹丕?以后还有谁敢心向曹氏?”
黄顺点头道:“不无道理!我也知道,曹丕主动攻打襄阳的几率不大。如此做,不过以防万一罢了。
不过,你们的话倒是提醒了我。你们几个前去邺城的身份,就是打着使者的旗号。毕竟,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如此大事,襄阳不可能不派人前往的。
到了邺城,如何操作,就看你们的了。你们根据形势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你们就是将在外,不用顾忌到我怎么想,怎么有利怎么来。”
马谡摩挲着下巴,说道:“曹氏剧变,对天下大势绝对是冲击。孙刘双方因此大动刀兵都有可能。相比于防止曹丕的入侵,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孙刘交战的可能?”
黄顺赞了一声,说道:“孙刘交战,其间自有无数的机遇。我会亲自坐镇,从中捞取好处,最好能把江陵城收回来。那就完美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白捡好处的机会。以后,我们就得依靠自己的实力了。”
林卓眼睛发亮,说道:“我们几个对荆州熟悉,去邺城的事,能换别人吗?留在襄阳等着捞好处才是肥差啊。”
黄顺说道:“你们是我兄弟,哪还分什么肥差瘦差?不管你们做什么,我还能亏待你们不成?”
杨承把手往桌子上一拍,说道:“我们正要找三少说道说道。现在襄阳都独立了,孔明正在那里给各方封官,我们几个却一直没有动静。不知三少如何打发我们几个?”
黄顺笑道:“你们见过皇族当中有谁出来当官了吗?真正的当权的,不在于官帽大小。你们是我的兄弟,是权力的分配者,而不是等着被分配。夏吟坊的上层改组,你们见过了吧?最具权力的长老会,那才是我们待的地方。就在长老院里,动动嘴皮子,具体的事,让那些大小官员操办去。我们落个自在。岂不逍遥?”
杨承摇头道:“天下未定,岂能一味想着享受?战场上拼出来的爵位,拿在手上才沉甸甸的,才能珍惜。不是吗?”
黄顺赞许道:“有志气!你们几个可都想过自己的前程了?那就跟我说说,只要可以,我就没问题。”
马谡先说道:“我要独当一面,我不愿当参谋类的角色,只帮人出主意多没意思。我要自己干一番事业。”
黄顺看着马谡,半响,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行。他们两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只你不行。”
马谡急道:“为什么?难道我的才具不如他们俩?”
黄顺摇摇头,没有说话。黄顺拒绝马谡,当然有他的原因。黄顺对梦中情形记忆最深的,就是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之第一出,战事一切进展顺利,曹真被诸葛亮的疑兵之计牵制住,不能赶往西凉一带作战。但曹真并非等闲,发觉到这一点后,便火速命令张郃带兵赶往西凉一带。诸葛亮派出马谡拦截。
西凉一带险阻很多,马谡只需占据险要,以逸待劳,张郃便毫无办法。可惜马谡却自恃聪明,放弃险要,与平路上筑营。张郃到后,根本不理会马谡的主力,径自抢占诸险要处,以劣势兵力,反而对马谡形成了优势。马谡兵马缺粮少水,很快陷入混乱。
而在演义中,马谡犯的错更大。但背后原因都是一致的。就是马谡恃才傲物,错判形势致使一片大好局面付诸东流。此后,曹真加强了防御,诸葛亮再没有如此良机,含恨而逝。
正因为有梦中如此教训,所以,对马谡的使用上,黄顺很有原则,就是把马谡定位在军师的角色,不能让他单独领兵,主持一方。这也是对马谡的一个保护。黄顺不希望,挥泪斩马谡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