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临天下 >

第359部分

三国之帝临天下-第35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几何时,平定乱世这四个字那是何等遥远,然而五年之后,在下首次隐隐触及,触及那和平盛世的道来,区区江东、区区孙策、区区刘备,岂能挡我刘军锋芒?强横如吕布、袁绍,亦是败于我刘军脚下,诸位将士,你等以为否?”

    “喝!”

    “然而,或许是天意使然:”台上的司马懿语速一缓,吐出的话音,迷茫着浓浓哀痛:“就在我等几乎触及盛世门槛之时,上天却给我军开了一个玩笑,疫病……”

    随着司马懿话音一顿,台下刘军呼吸顿时慢了几分,稍稍有些搔动不安,正在此时,司马懿的话音又传来过来,叫底下刘军更是心中一惊。

    “瘟疫之事,事关重大,在下不敢隐瞒,或许诸位亦是心中明白,此疫病已波及全军上下四十万将士,其中更有一万余人死于此疾,此刻摆在我军眼前的状况是,疫病确实可治,然而营中药材,却无法治愈我四十万将士,仅仅只能治愈四、五万人……”

    司马懿话音一落,底下刘军顿时为之一乱,那些为司马懿传递话音的刘军将领,皆是一脸震惊望向高台方向。

    毕竟,就算是隔着一层纸,这说破与不说破之间,那可是关系甚大!

    再说司马懿后面那句,就算是孙、吴复生,恐怕也难以压下刘军的动乱吧?

    “仲达想做什么?若是三军动乱,后果不堪设想啊!”贾诩皱皱眉,忧虑地望着远处三十余万士卒,正要上前过去司马懿,却被身旁刘平一把拉住。

    “仲达自然有他的打算,我等莫要插手!……信得过他!”

    贾诩闻言,与荀攸对视一眼,摇头不语。

    而与此同时,钟会亦是备感震惊地望着高台。

    愚蠢,他是想酿成兵变么?竟将实言告知军中士卒,如此一来,得知求活无望,那些士卒哪里还会静地下来?愚蠢!

    在他身旁,贾诩眼中亦是充满惊愕,挪了挪脚步,却又皱眉停了下来。

    不知尚书有何打算,但愿莫要酿成兵变,一发不可收拾才好!

    另外一面,当那数百刘军将领将司马懿所言传递全军之时,果然同贾诩、钟会、贾诩等人所料,底下刘军顿时大乱,满脸惊恐之色,六神无主地望着左右,或许就像钟会说的,刘军将士在求活无望之下,以至于酿成兵变。

    而司马懿亦想到底下刘军会大乱,抢在三十万大军搔乱之前,抢先一声大喝。

    “诸位,且先听在下一言!”

    不得不说,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确实是无人能及,不管那人是刘平还是其余人,当司马懿话音传递全军之后,三十余万刘兵竟是渐渐安静下来……

    在此等情况下,能叫三军安静下来,这是何能统御?不过,显然是离不开在营中爆发瘟疫之后,司马懿每每出没在后营之事,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人心都是极其脆弱的,倘若司马懿每每高居帐内,恐怕眼下多半会酿成兵变。

    三十余万大军得以平息搔乱,恐怕是感司马懿近日来的照顾吧,不是有句话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刘兵亦是!

    “半月前,在下得知营内爆发疫病,却不曾示令全军,在此先且向诸位致歉……眼看着与江东的决战愈来愈近,在下愧居统帅之职,实不想叫我军军心震荡,以至于败于区区江东,毁我刘军名声!

    不过,眼下,在下却是无法再隐瞒诸位了……方才所言,营中药材仅能治愈四、五万人,字字属实,在下觉得,此时此情之下,倘若再瞒着我军中勇士,岂配称之为人?!”

    司马懿话音顿落,营内三十余万俱是为之动容。

    “尚书……”陈到望了一眼高台方向,喃喃自语一句。

    哼!你的意思就是说,我钟会不配为人?将实情告知三军,我看你如何收场!

    暗暗冷笑一声,钟会暗暗撇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4章 赤壁之战

    (全本小说网,。)

    “……疫病之事,在下身为统帅,难辞其咎,亦不求诸位释恨……就像在下方才说的,在在下想来,不论此刻我军将士来自何处,皆为我刘军将士,岂能放弃其中任何一名?我刘军有一条严令,不放弃、不抛弃,在下身为一军统帅,岂能知法犯法,舍弃我军中任何一名将士?!

    在下建议,将那些药材煮成汤汁,分于我四十万军中将士,若有不足,以酒水兑之,此后,我等各安天命,上至将领、下至士卒,便是我司马懿,亦是如此!

    生死由天!诸位将士以为如何?”

    “尚书……”三十余万将士深深为之动容,心中自是感动。

    在不远处的华佗暗暗摇头,苦笑说道:“胡闹,胡闹啊,药力若是分散,还能起到什么作用?”然而身旁樊阿、吴普、李当之三人却是一脸敬重。

    分……分与四十万大军?

    钟会瞪大着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若是如此的话,恐怕……

    “或许如此一来,最后得以活命的将士,恐怕还不足四、五万,但是在下却无法舍弃我军任何一位,我刘军,不管在何时、不管因何事,皆不会抛弃任何将士!

    就算是疫病,亦是如此!

    诸位将士,你等意下如何?!”

    只见三十余万刘兵寂静片刻,忽然高举右拳,厉声大喊。

    “愿从尚书所言!”

    “好!”司马懿大喝一声,沉声喝道:“贾诩、钟会、祢衡,速速叫人准备药汁、酒水,分与我营中将士,不得漏下一人!”

    “是!”贾诩、钟会、祢衡拱手应命,那面华佗亦是同时叫刘兵准备药汁事宜,逐一分于全营将士,就连那些卧病在榻的,亦是不曾漏下。

    “诸位,眼下我等大敌,除了这疫病之外,还有江东!江东兵马此刻正屯于长江对岸,虎视我军,一旦我军露出丝毫破绽,便会给予我军迎头痛击……在下明白,我等眼下姓命犹是难保,又如何与江东大军作战,然而诸位不觉得可惜么?不觉得遗憾么?

    在下倍感可惜、倍感遗憾,从来不曾向今日这般,感觉天下大定之日离我是如此接近,仿佛一伸手,便可触及,可惜天意使然,这‘近’却是‘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近’,一旦我军此战战败,那么江东,必定会挥军荆州,进而攻取中原,张白骑曹操亦不会坐视这千载难逢时机流失,到时候我军两面作战,牵连并州、兖州、豫州、荆州、徐州数州百姓,情何以堪?

    其实,我军眼下已算战败,全军四十万将士生死不知,不知有多少将士,就算饮了药汁,亦无法望见明日晨曦,我军,是不战而败,非战之罪,而在天时!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驱异也!

    司马懿以为,身为兵士,当战死沙场,不奢求马革裹尸,即便是名知要死,与其死在疫病之事上,不如死在沙场之上,叫江东军明白,我刘军将士就算是身患重病,要击溃区区江东,亦在覆手之间!

    即便是死,亦要留名于天下,叫天下人见证我刘军勇武之姿!诸位以为否?!”

    “死战!死战!”

    “死战!死战!”

    “死战!死战!”

    “好!不愧是我刘军将士!那么,既然江东要战,我等便战!虽说此战未战之时,我军已属大败,然而,即便如此,我等亦不能叫江东得胜!我刘军既然败,他江东岂能独胜?”

    “喝!”

    “那么,我等便打一场无法取胜的战役!此战之后,或许无多少将士得以活命,不过在下能向诸位保证,你等家中妻儿老小事宜,倘若在下蒙难,亦有主公、贾祭酒!”

    “喝!”

    “那么,诸位将士整顿一二,待三日后,与江东决战,在此之前,司马懿颁布唯一一条将令:诸位都给我咬牙撑着,就算要死,亦要死在与江东作战之时!”

    “诺!”三十余大军厉喝一声,响彻天际。

    怎……怎么可能?

    面容古怪地望着营中高呼不绝、士气高涨的三十余万刘军,钟会有些难以置信。

    这哪里像身患重症、命存不久之人?

    那司马懿……啧!

    与此同时,刘平暗暗松了口气,不动声色拭去额头的冷汗,转身回帐,手中说道:“文和,发战书至江东,三日后,决战!”

    “是!”贾诩拱手一礼,望了一眼高台上的司马懿,摇头一笑。

    “无法再取胜之战?呵,有些拗口啊!”

    听闻贾诩的嘟囔,荀攸微微一笑,听闻耳畔将士的震天喊声,望着远处的暗暗赞道:“厉害!”

    --

    而在司马懿激励刘军之时,周瑜正在赤壁营中与麾下众将商议作战事宜。

    “数日前,细作来报,刘营爆发瘟疫,此乃天赐良机,刘平不明天时,妄图对我江东用兵,自取死路,不过刘军有四十万之多,就算是军心皆无,亦不可轻视……总而言之,诸将各自回营准备,三日后,与刘军一战!”

    “诺!”帐内众将抱拳应命,正欲告退之事,却忽然隐隐听到一阵大喝。

    周瑜眉头一皱,当即喝道:“营中发生何事?”

    不多时,便有江东兵来报:“非是营中,似乎是从刘营方向传来……”

    “唔?”周瑜面上露出几分猜忌之色,踱步在帐内想了片刻,却仍是想不出个头绪来,一抬头,见众将仍站在原地,挥挥手说道:“罢了,刘军既然爆发疫病,此战乃是天助我江东成事,诸将且去准备,三日后,与刘军决战,非是他刘平死,便是我江东亡!”

    “诺!”众将抱抱拳,相继而退。

    望了眼仍坐在帐内席中的陆逊,周瑜微笑说道:“伯言,且随我望刘备营中一行!”

    “唔?”陆逊抬起头来,疑惑问道:“若要叫那位刘皇叔麾下兵马为先驱,一道命令即可,他敢不从?又何必亲自前往?”

    “呵。”周瑜淡淡一笑,一面往帐内走去,一面说道:“眼下,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呐,如你所言,我倒是要看看那诸葛亮,究竟懂得何等妖术,可转此时西北风为东南风,陆太守,还不速速起身,与本都督走一遭!”

    “是是是!”陆逊无奈起身,一脸郁闷跟在周瑜身后。周瑜的心思,似乎是逃不过诸葛亮算计,就当这位东吴水军大都督与石阳太守陆逊两人一同来到刘备军营寨之前时,却见营前早有一行人恭候在此,正是刘备与诸葛亮等人无疑。

    “有缘得见大都督一面,实乃幸甚。”作为此地的东道主,刘备笑呵呵上前迎道。

    “哪里哪里,劳刘皇叔相迎,周瑜心愧不已。”说着,周瑜略带诧异地望了一眼诸葛亮,既然这诸葛孔明算到我会来此,那么……

    “啧。”走近周瑜,陆逊略带嘲意低声说道:“好似有人看破了大都督的谋划,这可不好……”

    “哼。”周瑜淡淡一笑,丝毫不以为杵,望着诸葛亮拱手笑道:“诸葛军师,别来无恙啊!”

    作为刘备一方出使东吴的使节,诸葛亮与张昭是促成此次两家联手的关键人之一,而前些日子,诸葛亮也一直呆在周瑜营中,只待战事将近,他才入见周瑜,言欲归其主公营内,处理一些战前事宜。

    战前事宜,应该说是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