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临天下 >

第348部分

三国之帝临天下-第34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帝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不可思议了……

    看孔明如此稳重之人,竟用此等险招……

    向刘军借箭?那是这么好借的么?

    早在诸葛亮邀张昭在夏口之外登船、美其名日‘取箭’之时,张昭便暗暗观察过那些船只。

    粗粗一算,大概是四十只战船,每船配置二、三十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数百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那时,张昭当真是一头雾水。

    及至凌晨时四、五更天,两人船队已接近刘平的水寨,而此时,诸葛亮竟教士卒将船只横于刘军寨前,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张昭见状,自然是大惊失色,唯恐刘平驱船来袭,然而不管他如何劝,诸葛亮却是笑而不语,反而邀请张昭入船饮酒作乐。

    出乎张昭意料之外,刘营在一番躁动之后,并不曾驱船来袭,仅仅是布下重兵在江边放箭,用诸葛亮说的,丝毫不差。

    或多或少,张昭心下有些明白诸葛亮的打算了,他分明是想向刘军‘借’箭,只不过出于安危考虑,张昭仍有些惴惴不安,反观诸葛亮,却是一脸如常,轻笑饮酒。

    见诸葛亮一脸安然,怀着不可叫他小看了江东文臣的心思,张昭勉强收起心中不安,与诸葛亮饮酒作乐,期间,诧异问道:“孔明,你如何得知今日有大雾?”

    “夜观天象所知。”诸葛亮微微一笑,举杯凝声说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三日前我夜观天象,是故得知今日乃有大雾……”

    此人,真奇才也!

    张昭眼神惊叹之色一闪而逝,出言赞道:“不想孔明竟懂此等学问,真奇才也!”

    说着,他脑海中浮现当日周瑜口中说的‘此人才识过人,果不为江东所用,当尽早除之’,心下一叹,暗暗说道,但愿诸葛瑾能说服其弟才好……

    否则……

    一面是道义,一面是我江东日后……

    唉!似乎是发现了张昭的失落,诸葛亮疑惑问道:“怎得,子布?”

    “没,没……”暗叹着摆摆手,却见诸葛亮眼中有些疑虑,欲岔开话题,却忽然发觉一事,惊声说道:“孔明,船外动静好似停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4章 议事

    (全本小说网,。)

    “唔?”顿时,诸葛亮的注意力成功被张昭转移,只见他侧耳倾听良久,忽然拍腿皱眉说道:“莫非被那司马懿看穿了?”

    “司马懿?”张昭面上露出几分惊色,诧异说道:“司马懿不是在石阳么?”

    “怎么会。”诸葛亮轻笑一声,摇头正色说道:“司马懿乃刘平最信任之人,眼下大战将临,刘平十有八九不会轻易调离此人,司马懿前次取石阳,不过是为吸引我等注意,以方便刘军从乌林渡江,至赤壁登岸,悄然袭夏口、江夏……

    眼下听闻刘平帐下另一善于统兵的谋士贾诩到了石阳,司马懿又岂会留在该地?司马懿、贾诩,刘平必要留一人在身旁才是,依亮看来,眼下屯兵石阳的,多半是贾诩,也就是说,司马懿眼下正在汉阳刘营之中!”

    “什么?”听闻诸葛亮所言,张昭面色微变,惊声说道:“倘若孔明之计被司马懿看破,那该如何是好?”

    “静观其变!”诸葛亮面色一正,羽扇微微摇着,双目望着桌案,凝重说道:“就看刘军眼下如何应对,亮便可知晓司马懿心中打算!”

    “唉!”神情复杂地望了一眼诸葛亮,张昭摇头苦笑道:“但愿司马懿不曾看破孔明之计才好,否则,风向不利于我等,司马懿若驱船追来,恐我等不及撤回……”

    风向?诸葛亮淡淡一笑,对张昭的忧虑丝毫不挂心上。

    两人正说着,忽然船外又传来阵阵破空声,显然是刘军继续放箭所致。

    一盏茶工夫之后,张昭见刘营并无其他异常举动,遂心下一松,出言笑道:“幸哉,幸哉,司马懿不曾看破!”

    “呵,那可不见得!”哂笑一声,在张昭惊疑的眼神中,诸葛亮玩味说道:“或许,他司马懿只是想稳住我等先,此人,必有所图谋!”

    说着,他缓缓起身,微笑说道:“子布,看来无法安然饮酒了,我等前去船头巡探一番……”

    “理当如此!”张昭亦起身,与诸葛亮与船头隐蔽处伫立。

    凝神望着刘营方向,听着耳边传来的阵阵破空声,诸葛亮心下更是肯定,凝重说道:“箭支不及方才那般密集,恐怕多半是司马懿为稳住我等,故意放箭!”

    “那……那怎么办?”张昭惊声说道。

    摇了摇羽扇,诸葛亮立于船头,轻声劝慰着:“子布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话音刚落,他忽然瞥见一道亮光。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忽然刘营方向袭来无数道亮光,时隐时现。

    “这是……”显然张昭也看到了,只见他凝神望着前边不远处,望着那些亮光离自己越来越近,面上惊恐之色亦是越来越浓,疾呼道:“火……火箭?!”

    转头朝着张昭苦笑一声,诸葛亮自嘲说道:“不想竟是如此,这下麻烦了……”

    确实,那无数道隐隐浮现的光亮,正是刘营中射来数千支火箭所致,只见箭如飞蝗,一时之间,天空、江面,突显一片火红之色,甚为壮观。

    “子布……”

    “咕。”望着眼前的渐渐袭来的火红之色,张昭咽了咽唾沫,转头望向诸葛亮,讪讪说道:“何……何事?”

    “呵呵。”手持羽扇摆了摆,诸葛亮收起笑意,一脸凝重望着张昭,正色说道:“亮思子布乃江东人士,久居江畔,想来熟悉水姓……”

    “……别开玩笑了!”

    --

    正如诸葛亮所料那般,刘军再行继续放箭,不过是为稳住江上的敌军罢了。

    因为,江面如此广阔,零星几只火箭,恐怕非但射不中诸葛亮的‘草船’,更为打草惊蛇,叫诸葛亮醒悟过来。

    为此,司马懿又调来足足七八千刘兵,赶制火箭,另外一面,则叫蔡瑁继续叫麾下水军放箭,以免被诸葛亮看破,继而逃之夭夭。

    将箭矢改成火箭,无非是在箭簇与箭杆之间绑上一条布帛,并用火油浸湿,在七八千刘兵奋力赶制之下,仅仅一盏茶功夫,早已造好了数万支火箭,粗粗一算,恐怕有两、三万之多。

    刘平支会司马懿领军,自己便去营中思虑去了。

    当即,司马懿便叫那万余弓弩手换普通箭矢为火箭,引火射于江面。

    万余弓弩手一同施为,只见弓弦一响,箭如飞蝗、矢如瀑雨,朝着江面迎头照下。

    首轮数千支火箭,已是染红了半边天际,倒映着江面一片火红,就连那大雾,亦好似被驱散了一些,鲜艳如朝霞,令人炫目。

    司马懿不曾下令收弓,麾下刘兵自是不敢停,机械般拉弓、放箭,如此反复不已,只看得蔡瑁心中惋惜:如此数量的火箭,若是能用在对战周瑜之时,就算周瑜再如何善于统帅水军,也能叫他喝一壶的,可惜了……

    怀着甚为可惜的心思,蔡瑁偷偷望了望身旁的大人,却见他凝神望着江面,喃喃说着什么,凑近一听,蔡瑁却仅仅只能听得戏言片语。

    “……我叫你借箭……”

    当蔡瑁用疑惑不解的眼神望向司马懿时,司马懿正凝神望着江面,望着天空与江面火红一片,极其壮观,同时,他倾听着江面上传来的阵阵惨叫、搔乱,心下不免有些别样感想。

    草船借箭!

    作为诸葛亮一生中与空城计等同列为最不可思议的计谋,刘平又如何会忘却?

    他原本就在想,历史被自己搅得如同一滩浑水,究竟还会不会出现此事……

    倘若出现此事,那该多好……

    在后世每每读到此处,司马懿便有些另类的想法,要是那时诸葛亮草船借箭时,刘军射出的,不是普通箭支,而是火箭,那会怎样?

    结果恐怕是诸葛亮借箭不成,反而有姓命之危吧!

    你看这不是,江面上鼓声停了不说,传来阵阵敌军惊慌失措的呼声,还有江面上的熊熊火光。

    噼里啪啦的声响夹杂着怒骂声、惨叫声、哀鸣声……

    等等!

    他诸葛亮究竟带了多少士卒前来借箭啊?

    感觉事情有些诡异,司马懿低声问身旁蔡瑁道:“德珪,你可听到敌军惨叫声?”

    疑惑地望了眼司马懿,蔡瑁愕然点头说道:“听到,怎得姑父?”

    只见司马懿凝神望着一片火红的江上大雾,皱眉迟疑说道:“那你可记得,敌军喊了多久了?”

    “这个。”蔡瑁略略有些犹豫,心下一算,摇头说道:“恐怕有一柱香工夫吧……”

    “……”顿时司马懿面色微变,抬手大喝道:“停止放箭!”

    司马懿一声令下,此处万余刘兵渐渐放下手中弓弩,疑惑地望着司马懿。

    草船借箭,他诸葛亮分明仅是带了二三十艘战船,船上士卒不过数十人,总体来说,也不过区区千人左右,然而便是这区区千人,竟是惨叫了一炷香工夫,开什么玩笑!

    难道他诸葛亮另有奇策?

    令其麾下士卒大声嘶喊,故作惊慌,引诱我继续放箭?

    然而他草船已损,如何‘借’箭?

    莫非草船丝毫无损?

    怎么可能……

    他诸葛亮如何能在万箭齐发下保全那些草船,要知道,自己下令放的,那是火箭啊!

    江面之上,大雾之中,鼓声早已停了,传来的阵阵的嘶喊声,亦是越来越微弱,如此一来,司马懿心中倒是又燃起几许希望。

    莫非是我想多了?

    “姑父?”见司马懿面上表情变换不停,蔡瑁略有担忧唤道。

    “何事?”

    “敌军已退,众将士留在此处亦是无用,不若叫其归营歇息……”

    “唔,”点点头,司马懿站在江边,心不在焉说道:“辛苦诸位将士了,且叫他们归营歇息,你也回去歇息吧!”

    “诺!”蔡瑁领命而退。

    不多时,江边几近两万刘军士卒渐渐退散,除去轮到值夜的士卒且留在此处外,恐怕也只剩下司马懿仍在此眺望江面了。

    虽然几近天明,然而天空仍未放亮,江中大雾亦是不曾散开,如此一来,江面上究竟发生了何事,司马懿是一无所知。

    不过总算还好,历史中那声‘谢丞相箭’总算是没能让诸葛亮令麾下士卒喊出来,否则,自己恐怕……

    丢脸丢到家了!

    然而隐隐的,司马懿却有种感觉,或许此次,叫他诸葛亮得逞了也说不定……

    可是倘若他得逞,为何不叫麾下士卒喊声‘谢尚书箭’呢?打击打击自己在军中威望,想来诸葛亮并非不想看到……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下令放的是火箭,又是万箭齐发,他诸葛亮如何借箭?

    正在司马懿心中不解之时,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呼唤:“尚书……”

    司马懿转身一瞧,见来的是钟会,招手说道:“士季怎么也来了?”

    “门下原本是睡下了,不过中途被营中动静惊醒。”微微笑着,钟会走上前来,见司马懿站在江边,诧异说道:“尚书在此做什么呢?”

    犹豫一下,司马懿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