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901部分

大唐马王爷-第901部分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

    接下来有两位大员进殿,李治猜这两人极有可能是赵国公和太子峻,再接下来又有两人进去,晋王猜不透又是谁,因而更加惶惶不安,因为他已被剥夺了今天见驾的资格,不知接下来会有什么皇命从里面传出。

    随后,殿阶两边的旗障撤掉了,甘露殿恢复了往日的肃静。

    李治就这么一直在崇文殿的殿顶滞留到天晚,再也没看到有什么人进出,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捉人的禁卫冲入东宫,他这才下来。

    但晋王妃王氏对丈夫说,“朕下已使人来传过口谕,明日晋王可不上朝,一天内由东宫搬到入苑坊亲王宅。”

    务本坊有亲王宅,入苑坊也有,但务本坊临着皇城和太庙,而入苑坊在长安城的最东北角城墙底下,居住在这里的亲王,在皇帝眼里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

    入苑坊的西邻是长乐坊,有些远支的公主府就在那里,与陛下亲近的公主府都在务本坊旁边——崇仁坊。

    皇帝一回长安便令晋王迁宫,意思根本不算什么暗示,他和他的妃子家人们被撵出东宫了,从此远离中枢。

    五月二十八,辛未日,李治将搬家一事交待给家令,让家令在东宫里照应着,而晋王骑马与王妃先去入苑坊,一头扎进去不再露面。

    入苑坊晋王府,在坊内也算是不小了,但大小不及东宫的百分之一,在晋王夫妇看来,里面处处显得局促狭窄,看看哪里都是耻辱。

    一切计算都是天衣无缝的,一切的过程又都是糊里糊涂,总之他出局了。

    连他的长子、七岁大的陈王李忠,随着母亲刘宫人来到入苑坊、见到他的父亲晋王和主娘王氏时,神色中都有着似是而非的惋惜。

    但是杨立贞一直没有从永宁坊出来,今天有人向晋王回禀,永宁坊马王府几乎是前后脚迁入东宫了,有宫人看到杨立贞去了东宫。

    李治悲愤交加,不知如何发泄,也不敢跳出去闹。

    ……

    焉耆都督府,今日接到了一份兵部函件:奉太子峻命令,苏托儿、热伊汗古丽两人,见令交割一切职务,起身赶往长安,到兵部报到。

    苏托儿光身前往,但他夫人——热伊汗古丽,在经过柳中牧场时,务要召集柳中牧场她的原手下——五十名女卫士同行,要求未婚。

    太子峻,也就是曾经带着这两个人,一同杀入乙毗咄陆部地面上去的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也是大唐后来的总牧监、尚书令、马王爷,这可是老上司了。

    老上司成了太子,直接从离长安最远的地方、专门调用两名中低级的下属,这件事在他们经过的沿途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牧场村更是大哗,一些急着嫁了人、成了家的女护卫们暗自后悔,终身大事,弄得太急躁太了草了,娃娃都会哭了,还怎么一同去长安大都会看看。

    更兴奋的当属长安的永宁坊王府,柳玉如接到信,今天便可以搬入东宫,不由得与姐妹几个发了感慨,

    “本妃以为,永宁坊就算是本妃这个刑徒能住到的顶尖住处了,谁知道还不是!”

 第1218章 各为其夫

    贞观十三年的五月末,一直到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往年正该是皇帝陛下出幸翠微宫的时候。全本小说网https://。

    只是大臣们发现,陛下自回到长安后一次面也未露。

    据说,自亲征高丽后,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大好,二十一年还患过痛风,众臣都看出来,皇帝已经不大愿意理政了,日常政务都是太子峻在主持。

    皇帝回宫的第三日,朝会又搬回到了东宫明德殿。

    晋王李治再入东宫,感触颇多,赵国公和江夏王爷两人,在朝会时一如既往还坐在椅子上,而他只能站在赵国公的身边。

    现在坐于正中高位上的是太子峻——以前的鹞国公,是太子李治的手下,现在都反过来了。

    这件事让李治别扭了许多日子,人一向在不必操心人身安危之后,会不自觉地开始耿耿于怀于脸面。

    每天,晋王李治从入苑坊晋王府,赶往东宫重明门时,都能感到路上早起的人对他注目,李治不听、不看,也能猜到的这些人心里想什么。

    义让储君是假,但李治没有得到血腥清算却是真的。

    朝政在太子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先是太子专门从焉耆、西州调人入京,热伊汗古丽和她的五十名女护卫,原来不是保护东宫的。

    这些女子们一到长安,便被安排到甘露殿,宿卫皇帝陛下的安危。

    太子侧妃樊莺、思晴、丽容带着这些人,寸步不离甘露殿,谁要见陛下的面,需要三位太子侧妃的其中任意一位通传,得到陛下允许后才能入见。

    苏托儿被安排在左千牛大将军薛礼的手下,任从四品下阶归德中郎将。

    接着,李士勣在黄峰岭的别院山庄被人弹劾,据称山庄内湖中埋有人命。

    太子峻立刻吩咐刑部尚书刘德威、兵部侍郎长孙润带人到场勘验,很快从山庄内湖的湖底打捞出六具骸骨,面目无从确认,从骨骼上也看不出行刑导致伤残的痕迹。

    众人以为,黄峰岭这件事会被太子一把抓住,不查个底掉绝不会放手。因为当初,在鹞国公身份一案中,李士勣可没少给永宁坊下黑手。

    太子峻当众征求李治的意见,“晋王,不知你对此事是什么主张?”

    李治毕恭毕敬在底下迈步出班,回奏道,“太子殿下,向来人命关天,臣弟以为此事要严查,查个水落石出,给六位死者家属一个交待。”

    太子峻想了想,对李治道,“有理,那就由兄弟你亲自主持这件案子,刑部和大理寺全都要听命于晋王,大胆查来!不必怕什么人敢起风波!”

    李治领命,退下后有苦难言。

    报出这件案子的,正是同州刺史褚遂良的亲信,而且事先,褚遂良先跑到入苑坊,同李治商量过。

    看起来,见面的这两个人身份、职位都不低,但在目前的形势下,想翻身却难了,两个人这样快碰面不难理解。

    褚遂良想借着此事,给新东宫出一道难题,如果太子不重视此案,则会给人留下轻民的口实。

    黄峰岭山庄的主人正是叠州都督李士勣,李士勣从兵部尚书上两起两落,最后滚去了叠州,都是拜马王所赐,他对马王的暗恨可想而知。

    如果太子下令彻查此案,那不正好将矛头对准了英国公?

    别忘了英国公此时天高皇帝远,掌管一州之军政,万一把他逼急了眼,那么后续的事态走向就说不好了。

    但是太子连想都不想,便将此事安排给了晋王李治,这件事有点出乎李治的意料,这件事怎么都体现着东宫对晋王的倚重。

    但是案子查轻了、查不清,晋王得担责,李士勣还不一定买晋王的帐。

    查重了,虽说可以使太子不得不拿出对英国公的处置,还有可能逼英国公狗急跳墙、给立足未稳的东宫出些难题,但英国公最恨的,一定还是晋王。

    这个英国公凶悍是凶悍,但从武的人谁不知道避实就虚?恐怕到时候不单是太子峻,连李治也难啊!

    散朝后,李治低着头走出明德殿时,一直想的这件事。

    在殿外,他猛地听到有个女人在唤他,“殿下!”

    李治抬头,意外地见到了他的媵侍杨立贞,自上一次派杨立贞赶去兴禄坊见高审行,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杨立贞的身旁跟着两名宫女,她们在这边的两人呼答时,也不离开,晋王不敢明着撵宫人回避,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的地盘了。

    “立贞……因何久不回府,王兄对你可有什么安排么?”

    杨立贞说,“殿下,这是太子妃的吩咐,太子殿下倒未说过什么。”

    李治惊讶道,“哦?难道是我那王嫂看上你了?”

    王氏在做太子妃的时候,给李治往家里拉武媚娘,柳玉如做了太子妃,居然也是这副作派。

    杨立贞道,“正是,”李治彻底无语。

    杨立贞接着说,“王嫂对我说,崇文馆是教育子弟的好地方,她说想让陈王李忠尽快入崇文馆读书。”

    崇文馆是东宫内一处非常重要的政殿,建于贞观十三年,是皇太子读书之处,崇文馆又是本朝的贵族学校。

    唐制:崇文馆生员仅设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属,皇后大功以上亲属,宰相及散官一品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才有资格到这里读书。

    李治虽然是一品爵,但从自卸了太子之位又没有实职、实封,陈王要到这里读书,资格上就有些将就。

    再说,仅仅二十人的员额,有些官宦的子弟即便够格,也不一定能挤进来。因而谁家的子弟能进崇文馆,无疑也是他身后家长的体面。

    这些天,李治一是没功夫想陈王入学之事,再说这样的好事也不该轮到自己身上来。

    想不到柳玉如一入主东宫便想着这件事,让晋王有了一丝感动,李治问,“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杨立贞说,太子妃以为陈王年纪尚小,又不能每天往返于东宫和入苑坊,那么恐怕他要长期住在东宫。

    柳玉如说,孩子到了崇文馆,总得有个亲近的人照顾,但太子妃并不看好晋王府的刘宫人,也就是陈王的生母。

    “因而,太子妃挽留奴婢宿在东宫,照顾陈王的起居……只是……奴婢就照顾不了上金了,只求殿下代立贞多多看顾……我们的儿子!”

    杨立贞的儿子是李上金,年纪比陈王小得多,如今杨立贞跑来照顾陈王,那么她的亲生儿子李上金便没有人管了。

    李治道,“真是事无十全十美!你放心,本王回府后将上金托付给郑宫人,你们换子抚养,不信你们不揣着良心。”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随杨立贞前来的两名宫女一直没有离开,李治看出杨立贞数次欲言又止,知道她方才说的只算明面上的事,还有更要紧的话,但不方便讲。

    李治怎么想,都认为柳玉如留下杨立贞的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杨立贞话已说完,再停久了就不好了。

    临走时,杨立贞有些依依不舍,对晋王道,“奴婢自上一次,去兴禄坊高府空跑了一趟,已多日未见上金了,殿下你要转告郑姐姐,替奴婢好生照看他!”

    李治听了她这句话,起初没有回味过来,只当是杨立贞对孩子的挂念。

    但等他出了重明门,走在横街上时,心中猛然就是一翻个儿,“空跑了一趟”,空跑了一趟!难道她在暗示我,第二次也没将诏书弄到手??

    ……

    不久,跟随杨立贞去见晋王的两名宫女跑回来,向太子妃柳玉如回禀两人见面的经过。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时间过去又不算长,杨立贞与晋王的每一句话,都原封不动到了太子妃耳朵里。

    太子妃满意地打发她们离去,然后焦急地等太子回来,对他道,“峻,李治八成已然知道,我们手中没有立储诏书了!”

    太子说,“真的假不了,没有诏书这件事早晚会为人所知,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晋王先知道,我们也就知道他还有没有奢念了。”

    柳玉如问,“那你猜想,晋王如果仍有奢念,接下来他会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