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尊红颜-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人原本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元善见因为和他们两个分属叔侄,觉得可以信得过,但是这两人实在太草包,加上自身本来就很不检点,被高欢抓着把柄整死简直易入反掌。这时元善见起身喝止道:“住手,朕的子侄你们这些佞臣也敢欺辱?贺六浑,我看你今日是要造反。”
高欢淡淡的说了一句:“陛下,臣可是奉命行事,怎么说是造反呢?”元善见怒了大声问道:“奉命?你奉谁的命?朕现在是在弹劾你,你尽然敢这样跟朕说话?”高欢面无表情的说道:“记事官何在,跟皇帝陛下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司马难消再度登场,他翻出记事簿来大声朗读起来:“齐王殿下受西太妃之命奉旨捉拿佞臣元宿,元钦,以及奸臣张耳,谕旨在此。”
说罢他真的从怀里取出来一份黄纸递到内侍官手里。内侍官赶紧接过来转交到元善见手里,元善见一看果然是西太妃的谕旨,只是这个西太妃早就不做主不当家了,高欢竟然把她搬出来,这点让元善见万万没想到,其实在皇宫里论辈分西太妃的确算是高的,可是自打元善见做了皇帝,前朝的皇后妃子们都纷纷进了冷宫,平时他连问都不问的,此刻却被高欢利用了。
元善见看着程咬银一手一个夹起元宿、元钦两人往外走,窦陆光则一把将已经瘫软成烂泥的张耳提起来也跟着往外走。皇帝此时也急了,这三个人一死自己身边就剩四个人可以托付了,他当即想要撕毁谕旨,高欢立刻阻止道:“皇帝您可想清楚了,擅自损毁太费谕旨这可是大不敬啊。”
话音刚落只听到殿外三声惨叫,程咬银提着三颗人头大摇大摆的走进来,往酒席宴前一丢,不是元宿,元钦和张耳还有谁,在场的人都是跟着高欢出生入死,要么都是身经百战的,所以对死人头都习以为常,倒是朝中那些随行赴宴的大臣都闻之色变,瑟瑟发抖的看着地上血淋淋的人头发怵。
这下手也太快了,元善见当即就怒从心起,站起身来指着高欢的鼻子骂道:“贺六浑啊贺六浑,你真以为朕拿你没有办法了?”说罢他拿起酒杯就要往地上砸,这时殿外值守的禁军将领风风火火的跑进殿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好了,大门外大批的军队正在朝大殿而来。”元善见惊奇的问道:“谁的部队这样大胆?”
高欢这时才起身淡淡的说道:“是微臣的左右护卫军。”元邵这时站起来大声说道:“大胆,你擅自调兵围攻东府,意欲何为?”高欢转头看看他没有任何表情的说道:“如果我死可以换来天下太平,我虽死无憾,但是我要是现在死了这天下你们觉得真的会太平吗?”
元邵看着坐着的这些封疆大吏们,哪一个手里不是握着重兵称霸一方,高欢似乎说中了他的心里话,可是此时他还是不能苟同,于是起身说道:“没有谁说要伤害您啊?”高欢这次是正色眼神凌厉的盯着他,盯的他都有点毛骨悚然,高欢一字一顿的说道:“你真的认为没人想要害我?”来人!“刚说完高欢手下之前那些坐着的人此刻都纷纷站起来。
高欢指着殿外东西两侧的回廊说道:“贼在那里!”话音刚落这些人纷纷露出自己之前藏在袖子里怀里以及裤管里的短刀、匕首之类的武器。元善见此刻也是破釜沉舟,既然被高欢察觉了只能将错就错,于是他也拿起酒杯使劲往地上一摔,大声道:“给我把这反贼高欢拿下就地正法。”
高欢回头冷笑一声,腰间的宝剑唰一声抽出来,殿外的五百死士一听到号令纷纷拿着武器冲进来,程咬银和窦陆光两人往前一站,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些不相干的朝臣们此刻早就吓得满地乱窜纷纷找地方躲藏起来。杨忠、李虎、慕容绍宗、高岳纷纷往殿外杀去,连羊侃也手持匕首往外走,要知道他在南梁就是带兵上阵的武将。
这时高欢大吼一声都住手,店内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他的宝剑已经架在元善见的脖子上,而皇帝本人已经被吓得跌坐在龙椅上动弹不得。高欢此刻这时造反了,明显的以下犯上了。连皇帝都劫持了还能说什么。这时东府的大门已经被孙凤珍和贺拔仲华的军队打破,大批大批的武士全副武装的持刀往里冲进来,孙凤珍其在马背上一扬手里的朴刀大声疾呼:“清君侧,正视听。”
五百死士当即化作鸟兽想要四散逃散,他们万没想到今天的刺杀行动会是这样的结局,原本是本方胜券在握,谁知道到最后他们尽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五百死士大部分都是斩首,零星逃跑的几个之后也被全数抓回来于市曹当中杀头。
羊侃此时上前说道:“齐王殿下,既然此刻已经清君侧了,咱们就送皇帝回宫吧。”高欢本意就不是要杀元善见,只是想把他的党羽都剪除,元善见看他收起手里的宝剑,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看到元继业和元嗣业俩兄弟,赵佶等人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所托非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章 鸿门宴(下)
(全本小说网,。)
孙凤珍和贺拔仲华此刻被高欢任命为皇宫禁军左右都指挥,在他们上面的就是禁军统领大将军慕容绍宗。元善见的计划这下算是彻底流产,不仅如此他还被高欢派人严密的看关起来,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几乎他看不到任何人,连宫女都是只能将饭菜送到皇宫门口,有孙凤珍贺拔仲华两人检查过,再由武士转交进去。皇后整日以泪洗面惶惶不可终日,元善见也是唉声叹气没有之前的霸气侧漏。
高欢此刻坐在勤政殿内,手下羊侃杨休之,高隆之等文官以及贺拔胜。慕容绍宗、高岳的那个武将派,以及杨忠、李虎和高宾这样的外藩纷纷齐聚一堂。高欢此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对于皇帝他们两人一进有了不可调和的隔阂,和好估计也是骗人的,迟早还会再出像昨天的鸿门宴事件,此刻到底怎么办?
徐明之在杨休之和羊侃两人的注视下,从怀里取出一份奏折来,上前说道:“大王,这是臣等联名上书要求废除元善见的帝位。”高欢正在愁眉苦脸无计可施,闻言十分不满道:“你们又别出心裁的搞什么,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羊侃看看杨忠合理胡二人,意思是你们两人出来说说,谁知道高宾看准时机抢先一步说道:“殿下,臣有话不知当不当讲?”
杨忠李虎两人一看被高宾抢了先也乐的不开口,原本他们两人就不太愿意参合东魏政权内部的斗争,更何况还是跟皇帝作对,这两个老油条实在不想趟这趟浑水。可是高宾跟他们想的可不一样,高欢一听是他说话,无奈的点点头道:“君侯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高宾于是正色道:“自古昏君被废除是有先例可循的,一来这是顺应天命,而来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当初伊尹流放太甲,霍光废除昌邑王,那都是顺天应时之位,如今上主暗弱是非曲直不分,上不能匡扶社稷,下不能安养黎民,昏聩无道,嗜杀毒谋,迟早是要葬送这天下的,与其百年之后后悔不如今日忍痛废除,另立明君。”
这个话其实还不该高宾来说,但是高宾目前已经划归高欢的幕府体系,那么他就是自己人,他这样说无非是为了保全高欢的地位,保全了高欢就等于保全了自己。羊侃再看杨休之和高隆之两人,这两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当即也上前高隆之先开口道:“殿下,昨日之事现在下官还浑身冷汗直冒,如刀俎在背,试想这天下初定皇帝就要擅杀功臣,我等见了实在心寒,想自打前朝先帝在位,国家战乱频仍,天下狼烟四起,殿下以一人之力灭葛荣,扫除尔朱氏,随后是南下平定梁国,现如今关中降伏天下一统,却。”
说罢他叹了口气道:“下官实在是想不通,为何皇帝要这般作为,天下可以没有皇帝却不能没有齐王。”这句话说得有点重了,但是说得事实。杨休之赶紧附和道:“臣当初还是一介布衣,官微名卑,殿下却独具慧眼拔臣与行伍之间,赋以国家社稷之重任,臣战战兢兢一路走来,回首前路正是发奋努力之际,却不想有人如此陷害殿下,这足以让人心寒,要是殿下有个闪失,臣也以死相随。”
羊侃看了看他们也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皇帝昏聩不宜在位,天下百姓还希望大王可以重新带领他们走向强盛,此刻西域不通,北有突厥,东夷和南越未附,天下正直多事之秋,往殿下以百姓为重,以国家为重,慎重考虑大臣们的建议。切不可妇人之仁。”
高欢冷眼看他说道:“我可不是妇人之仁,只是这元善见虽然昏聩,但是罪不至死。”这话说得欲盖弥彰了。羊侃立刻懂了,随即说道:“殿下误会了,没有人要伤害皇帝,只是连西太妃也多次跟臣等提起,希望可以另立新君重整朝纲。”这是假话,肯定是他们怂恿西太妃所为,高欢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小算盘。但是他没有指出来,淡淡的问道:“西太妃希望谁作为替代人选?”
羊侃取出怀里的一仗纸条,上面有三个名字,是他之前和贺拔胜、司马子如、孙腾以及元老一起商议出来的三个人选。高欢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河间王元兆业;桐庐侯元继业;梁王元通。元兆业今年才是十岁,还是个娃娃,高欢肯定不会选他。元通身为先帝的子嗣,一方的大王却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而且有言官弹劾他私通自己的主母,还擅自只做了天子旌旗这些违禁物品。这个人自然也是不能选的,剩下的就是元继业了,这个人没什么才干,但是行为举止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但是也胆小如鼠,二十四岁的年纪倒也合适当皇帝,高欢想选他。
但是羊侃此刻的手却压在了元兆业的名字上。元兆业和元继业、元嗣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他的大伯是河间王,早夭无后,所以他的父亲才把他过继到伯父那一支,这也是为何他的两个哥哥都是侯爵,而他却是王爵的原因,高欢摇摇头想要拒绝,羊侃低声说:“天授与便不取自咎。”
高欢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他是一心为国的,那么立元继业是最合适的,但是如果说高欢有一些自己的私心在里面,那么他就应该用力年幼的元兆业,因为孩子总归要比成年人利于掌控,其实此刻羊侃已经想到了,今后高欢可能要自己篡位称帝,那么索性拥立一个小娃娃,以后会方便很多。
其实高欢此刻篡位与否已经不重要,因为在全天下有识之士的眼里,他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的,这就叫权臣当道,自古如王莽曹操这一类的人物多得是,更何况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蛮夷之国,他们更加没有所谓的伦理道德观念,篡位在南北朝时期就像是吃饭一样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拿什么道德标准来批判你。
可是此刻高欢(程录)是真的没有这个想法,他现在还不想当什么皇帝,对于自己目前的现状也很满意。但是羊侃这些人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跟着高欢无非就是想要从龙,如果高欢始终不走出称帝的那一步很多人就会离他而去,转头投效到能称帝愿意称帝的人麾下,因为他们不想死后自己的子孙和高欢的子孙一起被大魏的皇帝清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