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尊红颜-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跟在慕容绍宗后面的是司马子如和孙腾的部队方阵,他们因为是文官职,没有直属部队,所以把高欢的近卫团调拨了两百人过来。经过半天的紧张操练,算是比较整齐的动作。但是因为大部分是步兵,所以显得不怎么有气势,但是扛旗手显得十分兴奋,大步子走在最前替第二方阵开道。
第三队的是贺拔胜的骑兵团,这就比较有气势了,连骑马扛起的军卒都穿着亮闪闪的新制铠甲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最前面。然后走到城门的时候开始吹鼓号角,呜呜声让人听得血脉喷张激动万分。
整个邺郡的百姓都在这一天挤到京城里来看热闹,从进城门的街道开始一直往北到皇宫门口,除了负责警戒的军队,剩下的都是看热闹百姓。有将近十万人。这一天整个邺城的消费量激增,每家饭庄客栈都挤满了人,连小吃摊都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等着看大阅兵的盛况。
第四队进城的是高岳的部队,他自己身披华美的丝质长衫,内穿贴身金丝小铠甲,头戴金冠,显得豪气十足,为了这次阅兵,他连老婆的私房钱都拿来花完了不算,还外借了几千两银子,就为这次出出风头,他所率领的军团原本是隶属高欢的禁卫军团,所以在军容军姿上无可挑剔。最夸张的是他还给自己的军团搞来两门重鼓,每只鼓前站着一个光膀子大汉,一辆马车拖着一只鼓前进,这震耳欲聋的隆隆鼓声简直是全场的焦点让人不注目都不行,高岳自己对这个设计的效果感到很满意,钱没白花!
第五队进城的是高敖曹和李二虎的混编部队,两人的军团里就像事先说好的一样,明火执仗的遍布着两军的旌旗,看来声势浩大的样子,高敖曹面无表情的走在前面,后面是频频向围观百姓们招手示意的李二虎,百姓们的热情让他感到十分受用,一种从没有过的被人关注和瞩目感让他觉得自己帅到不行,美到掉渣。
脸变得百姓热情如火的跟阅兵方阵互动,沿街二楼的人们甚至撒着花瓣放着烟花,这果然很提振气势,虽说以前也有人搞过阅兵,但是从来没有这样正规、豪华的组织过,不要说百姓们觉得新鲜,就连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觉的开眼,看着这场阅兵式大有豪气在心中的自豪感,感觉宇文泰什么的还有南梁的萧衍这些鬼都不是个,都会被高欢的军团所征服。
这就是高欢和慕容恒所希望的通过一场阅兵看到的效果,既安定了国内人心也震慑了外国敌对势力的蠢蠢欲动。
最后进城的是高欢的部队,他带着和慕容恒徐明之两人行进在方阵中,高仲明耀武扬威的走在最前开路,这支部队在高欢的强烈建议下,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军被装扮的个个如同凯旋归来的将军般,装备豪华精美,而且他还特地从巴蜀杂技团里找来两头大象壮气势。北方人基本都没有见过这种庞然大物,一到现场简直就达到正常阅兵的**,百姓们疯狂的追随着象兵的脚步,一边欢呼一边呐喊,搞得比高欢还激动兴奋。
孝敬帝和皇后在皇宫城楼上正百无聊赖的等着阅兵方阵进城,但是随着渐渐临近的鼓号声,人们的欢呼声,以及鞭炮声,皇帝不自觉的起身,看着城下渐渐行军过来的慕容绍宗军团,那些王公贵族朝臣们还有西域使节也都纷纷起立驻足观看。
ps: 大家伙有免费推荐票能匀给青蛉一点吗?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
经过这几天vip上架之后,发现还是有读者继续付费定时阅读本文,有这样的强力支持,青蛉唯一能报答的就是低头使劲写出好的内容,对得起那些付费的读者。(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十四章 庆功宴(求推荐和收藏)
(全本小说网,。)
大家都凝神闭气的看着这些威武雄壮的部队方阵一个个从眼前经过,不单是那些贵族大臣、西域使节们被震住了,连孝敬帝自己心里都暗自感到害怕,原来高欢的势力居然强大到这个地步,如今这天下估计能别和他相抗衡的人应该不多了,一统天下难道真的会被他实现?那自己算什么?终生做高欢的傀儡?不,孝敬帝使劲摇摇头,这不是他要的结果。一旁的皇后看他面色不好,上前关切的问道:“陛下,陛下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皇帝面无血色的摇摇头,这时花公公走上前对皇帝说道:“陛下,城下的军队朝您行礼呢。”可不是吗,慕容绍宗的军队方阵路过皇城门下的时候对着城楼上行军礼。皇帝呆若木鸡的像傻子一样对着下面挥挥手,算是回礼。后面一个接一个豪华的军队方阵让城门楼上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里面有人高兴有人失落,有人畏惧有人恼怒。
最后出场的高欢军团在象兵的拥护下,气势逼人的走向皇城门楼下,大臣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这齐王果然实力非凡。
所有军队到齐后,城楼下遍布身穿豪华盔甲手持精美武器的部队,各色的旌旗遮天蔽日,鼓声隆隆号角呜呜,连围观的百姓都叹为观止,今天这场阅兵实在太过于豪华,让人大开眼界,在他们心里原来阅兵是这样的。
高欢骑着装扮精美青蛉宝驹出列,大声对着城楼上喊道:“臣高欢带领此次山东征伐之师凯旋归来,请陛下检阅!”孝敬帝面如土色。连话都讲不清楚,怯懦的在城楼上小声道:“知道了爱卿辛苦了。你们都回吧。”因为声音太小,城楼下又太吵。压根没人听清他说的是什么,好在一旁的花公公尖着嗓子替皇帝复述了一边,高欢这才在楼下拱手施礼道:“臣谨遵皇命。”转身对部队说道:“检阅已毕,陛下赏赐随后就到,我军依次退场!不得呱噪!”
于是大军又按照之前的顺序依次退场,原路返回城南的校场,百姓们再度为这场盛大的阅兵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整个阅兵式进行了有一个半时辰,加上之前准备一个时辰,基本结束已经是午后了。但是这还不算完,按照之前慕容恒的计划部署,全军要在校场内举行万人宴会,所有参加此次阅兵的人都要参加,皇帝和皇后以及众大臣和外国使节都要前来祝贺的。所以当下各个军团的军团长都命令部队在校场原地休整。
没等一会,校场中央陆续开始摆桌子放凳子、碗筷。万人酒宴盛况空前啊,这是要开始上菜的节奏了,大家伙更是翘首以盼。这时花公公率先带人前来布置准备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位子。高欢没时间和他说话,就拍慕容恒去招呼他。
“怎么样花公公近来可好?”慕容恒十分客气的上前跟他攀谈起来。“哟。这不是慕容大人吗?”花公公在点将台上正指挥着手下小太监们搬台子倒凳子的忙活着,转身看见慕容恒跟他打招呼,当即笑容满面的和他攀谈起来。
“皇上最近身体好些了吗?”慕容恒假装不经意的问道,这孝敬帝的肾不好。年轻的时候纵欲过度,导致到现在登基有一年了,皇后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所以花公公才根据太医院的方子给皇帝每日喂药。
其实孝敬帝没有子嗣高欢也是有点着急的。毕竟这是国之根本,他不想宇文泰手上的假皇帝将来先声夺人。但是他的手下们有些人和他想的可就不太一样了。比如文官派的慕容恒、徐明之等,这喜人内心反倒希望孝敬帝不要有子嗣。这样将来高欢称帝,自己就可以攀龙附凤的从他的家奴变成名正言顺的从龙派,名垂青史这是多大的荣耀。
自古跟着枭雄的文官武将都是这样的想法,不然谁会不顾性命死心踏地的起来推翻原有的皇帝?所谓道义不过是后来成功者们美丽的借口和伪装的外衣罢了。光宗耀祖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的。
有人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其实不是说人们喜欢造反捣乱,而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财富不均衡后产生的问题,新的团体为了获得分配有限资源和权利,展开了同老团体之间的利益之争,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就名扬天下,失败的就遗臭万年。想想就这么简单。
所以对慕容恒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大家不必去鄙视他们,以下克上这不是谁都敢做,谁都能做的。
花公公脸上神色一凛,把慕容恒拉到一边轻声说道:“说实话慕容大人,这事还真不是您该问的。但是咱(是咱不是杂,南方文人总是误听河南方言)家和齐王是称兄道弟的朋友,既然您问了,我就随口说一句,这皇帝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今早为了赶上阅兵式,硬是吃了两块福寿膏,这才打起精神头。您说说照这样下去以皇帝的龙体还经得起多久的折腾?您可要让齐王准备准备了,万一哪天突发急事,别措手不及。”
这花公公是高欢重点拉拢收买的宫内人,高欢虽然自己没有称帝的野心,但是对皇帝的掌控却是他的重中之重,孝武帝那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所以在拥立孝敬帝之初,他就和慕容恒商议了想在后宫物色一个人选,把他扶植起来到皇帝身边卧底。
当时还在宗人府听差的花公公就被选中,在徐明之的举荐下送入皇宫在孝敬帝身边当内侍总管,此人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办事得体,深的皇后娘娘的喜爱,孝敬帝虽然也知道他可能是高欢的人,但是无奈当时身边没人可用。所以为了掩人耳目花公公几乎从不在正式场合跟高欢有什么交集。
但是私底下他心里清楚自己能坐到如今的位子绝对不可能是靠徐明之这样的二流角色,满朝文武都知道徐明之的背后就是强大的高欢。所以他对高欢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些私密的情报消息都是他亲自直接送到高欢手上。
这层窗户纸彼此虽然都没捅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慕容恒有点吃惊,这孝敬帝活着的话。对高欢集团来说虽然名义上有所制肘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政治优势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但凡皇帝要是有点事,那对他们来说就太不利了,在找一个人顶替是很麻烦的事情,权臣废立皇帝可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更何况高欢现在还不是登峰造极的权臣,不然也不会大费周章的举办阅兵式来哄抬身价了。
花公公正色的对他说道:“慕容大人您看咱家这边还有点事,就不陪您多聊了。”说完朝他拱手行礼,慕容恒也连忙回礼道:“哪里哪里。是我打扰公公了。”两人随即就像没事一样分开各行各事。
眼看这校场上的宴席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大臣们也都陆续到位,高欢还特地为那些外国使节安排了单间,这其中也有柔然特使他的小舅子额吉特。本来这婀娜公主也打算出场,可是高欢可额吉特死说活劝才给她留在王府里的。
皇帝迟迟不来,高欢有点着急了,正要派人去催促一下,这时门口传来回避警示的锣声和叫喊声,终于来了。高欢等人整肃状容赶紧列队出来迎接。表面上还是给足皇帝面子的,毕竟他是这天下的主人,高欢也只是他的臣子罢了。
孝敬帝的金銮玉轿在前面,后面是皇后的凤鸾。护卫的侍卫跟随行的太监宫女来了不少,有一两百人。高欢等人在门口肃立迎接,皇帝下来只是很随意的跟他们打了个招呼就在贴身小太监的搀扶下进去校场。后面的皇后也在宫女的簇拥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