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明 >

第93部分

回明-第93部分

小说: 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新回奏:“大宁储粟六十二万余石,开平止二万五千八百石,甘肃亦不过一十五万二千石。其商人所入,不宜改若。”

    了解情况后,规定:“大宁储粮暂时搁置,若开平储至四十万,亦宜止之,俱令转输东胜,其价与大宁同,西河之储姑俟甘肃积五十万石,然后再议。”

    朱允坟已经开始用粮食军需等物控制边塞的步骤,要不是交通不畅,他就要下决心让边陲只保留两个月的余粮,限制诸王的行动,现在唯一感到放心的,就是山西、陕西二地的控制,朱尚炳和朱济禧基本上都表示了对自己的效忠。而且暂时根基还浅。只能朱元璋驾崩,他就准备遣傅友德或者是冯胜接管那里的军队,只是没有选定合适的牵制人员而已。

    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纷纷云集京城,把自己的所制造的各种灯笼拿到大街巷售卖。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

    而大明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烟花从制作材料和形态上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年迈的朱元障,按照朱允烦的理解,就是可能预感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当年和马皇后赏灯时的情景来,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在皇帝的极力要求下,一起微服走入民间。去体验民间的乐趣。

    穿行在人潮汹涌的大街小巷,就在隐匿侍卫环伺中,朱允烦突然从偶尔走过的几个游客身上觉察出一些不妥来。道五十张也行表不了什么。但是虚荣心还是让虫子张开了嘴,请大家成全,今天至少三章以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元宵灯会

    月十五,天与稍微有些阴郁,中午下了沂两个时辰台城,刊雨还夹着一阵冰雹,到了傍晚的时候,竟然天气放晴,西边透露着红色的晚霞,空气清新,纤尘不起。

    虽然东方的天空中还集着浓云。但丝毫不能阻挡江面上的阵风吹来,爽人心脾。通往江边夫子庙的小道上,一头小毛驴欢快地踮着四蹄,项下的小铃锁嘎哪咖直响。驴背上骑着一位须如白雪的老人,肩后背着一顶青皮斗笠。身穿米黄色杭仿短衫,矫暇观,嘴角边挂着惬意的微笑。

    毛驴后边跟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同样背着斗笠,只是臂上斜椅着个蓝布包袱,时不时回头张望似是在寻找什么。

    不少褐衣壮汉参杂在前后左右,一眼看上去好似全无关系,但是如果有人用心观察的话,就会现,这些壮汉的目光始终在这老少二人身边巡视,注意这周围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闪失。

    在老朱的坚持下,朱允坟只好放弃了在十五楼为其安排的楼台雅间,而朱元璋的目的,只是想重温一下当年和皇后一起游灯河、猜灯谜的场景,对于远距离的海市蜃楼,一点兴趣也没有,无可奈何之下,朱允坟只得由着皇祖父的性子。临时让诸卫换上便装,一起往夫子庙而。

    不断地回头张望,因为在路过十五楼的轻烟楼时,突然听到从楼上传来一阵熟悉的叽里咕噜的说话声,按照朱允坟的判断,是棒子的口音,由于大明的文字和语言都是朝鲜的官方所用,所以听到他们反而再说自己家乡土话时十分别扭。仿佛有些不习惯一样。

    不过这不是令人感到可疑的地方,让朱允坟怀疑的是,在京师中,由于当时的大明十分排外,所以一般不是必要的话,外族人是不会说自己的家乡土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换而言之,就是京师中无论是百姓或者是官员,基本上就没有拿外族人当一盘菜,其中,高丽人尤其明显。

    大家可以想想看,连一个国号都需要皇上下旨才能定下的藩属,在京师的百姓眼里,恐怕还不如皇上所封的藩王吧,那还叫国家吗?

    但是听到轻烟楼上那些棒子的说话,不但人数不少,而且其中还参杂着有汉人说话的声音。显的极为谄媚。以至于朱允坟虽然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已经开始反感了,于是就让侍卫悄悄的上去看看,到底是不是朝鲜所派的使节。或者是的话,那就搞明白接待其的是哪个礼部官员,查明之后,等回头朝堂之上再秋后算账。

    以这种语调和棒子说话。那不是有伤国体吗?

    但是直觉告诉他,决计不是朝鲜使团,也不会有那个礼部官员会这样说话,平日张嘴天朝上国,闭嘴礼仪之邦的那些礼教大拿们,哪个不是眼高于顶,在朱允烦的印象中,是不会这样做的,除非是他不怕御史们的弹劾。

    在侍卫没有回来之前,朱允烘的心里一直充着疑问,所以才不断的回头张望。

    到达附近的时候已近傍晚。朱允坟也曾经不少次微服游览过这著名的十里秦准,看来朱元璋也一样,两个人这次出来,甚至连个太监也没有带在身边领路,就可以看出对这附近的熟络。

    夫子庙所处的位置是个丁字形的地段,二水夹流,舟揖塞港。石板长街上肩摩接,一片喧嚣。这里在蒙元占领期间遭兵火破坏十分严重,大明正式建都于此以后才渐渐兴旺繁荣起来。短短的几道街上不算是朝廷所建的那十余家,竟还有茶楼酒肆六十余家。朱元璋头戴青皮斗笠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东瞧西望,朱允坟紧紧贴着他。便衣的侍卫们正前后左右暗里护卫着皇上和皇太孙,警视着他们身边的每一个行人。

    拥挤的来往行人免不了推推搡搡,就有一个担柴的被后边的人拥得站不住脚,担子撞到了朱元璋身上,猛一个趔趄,朱允烦慌忙伸手搀住,担柴的连声的表示歉意:“对不起,老人家,我不是故意的。”

    朱元璋说:“没事没事,人太挤了。”说罢朝右边的一个稍开阔的地带走去。这儿一溜排着些卖根纯、面条、炸油条、稀饭、包子的小食摊儿,一个吆喊的老人声音特别宏亮:“哎!吃烧饼喽。又黄又脆又香的烧饼呢!”

    听出来是定远口音。那里也算是他起家的地方,顿觉几分亲切,走近炉子,打烧饼的正用手从炉内取出烧饼,便散出一股芝麻和烧饼的香味。见有个老人驻足。便笑道:“来一只吧!!!”

    此时刚刚天黑,礼部所派来主事灯会的官员应该还没有过来,所以满街游走的行人大部分都在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商品,有更多人。为了迎接这通宵的盛会,纷纷趁着还未开始都找些吃食,免得一会饿了在找吃的,耽搁了观赏灯火的机会。

    左右看了看,朱元璋笑着问道:“多少钱一只?”

    “巧呢,一文钱三只。”

    听着是定远方言,巧既是便宜、很贱的意思,朱元障又亲近了几分,抬头看看朱允坟,后者笑着点点头,然后朱元璋说道:

    “给联,,咱们炮丹只,要现出炉的。”老朱出于习惯,差点没有说漏嘴,好在那卖烧饼的人也不疑有它,熟练的做着烧饼。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

    “听口音。老哥哥是漆州人吧,和俺还是同乡呢。”

    “你说对了,咱就是漆州人,和孙子来京师做买卖。你干啥从定远几百里到这京城里打烧饼?”

    “老哥哥,不瞒你说,俺们家弟兄六个都是打烧饼的,从俺爷爷那一辈起便干这活传下来的。

    一家人都在定远县生意不好做,去年腊月俺就试看到这来卖卖看,这不,生意挺火红的呢。秦淮河两岸,不少人都说俺这里的烧饼好吃,,

    他揩了揩脸上的汗水。就将几个面团儿在木板铺面上揉几揉,粹面杖儿熟练地上下一拨落。然后用小刷儿蘸上香油,在几只连摆着的面脸子上一抹,洒上芝麻。便伸手抄起面胚,放进炉膛内。忽然小声地问朱元璋道:

    “老哥哥是凉州人,听说马娘娘当年买烧饼的故事么?”

    朱允烦在旁边把这老头佩服的五体投地,利用名人效应打广告的传统,看来在明朝已经有了,但愿不要说得太离谱,要知道当事人就在他“不讨看到朱示璋笑眯眯的样子也不像是火钱的预兆,吼丁斤听看,其实朱允坟的骨子里,也充斥着八卦的基因。他也想听听明朝的传言和后世有什么不同。

    “听说过,当年推车到定远卖货,在宋记烧饼铺就听老板言过这事儿。”

    老头子骄傲地说:“嘿嘿,这宋记烧饼铺便是俺大哥开的,马娘娘就是从俺大哥那里买的烧饼呢。”

    “哦,真的?”

    朱元璋忽然对这位同乡感到无比亲切起来,其间还夹着一种莫名的愕怅。

    五十年过去了,旧日的往事一直铭刻在他清晰记忆中,并时不时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那时候,朱元璋刚刚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因为屡立战功,引起了郭子兴两个儿子的忌恨。于是散布流言蜚语,同时鼓动亲信轮番在郭子兴面前挑唆。说朱元璋占领滁州时掳掠大批财物隐为己有,并说朱元障暗里招兵买马培植亲信大有反叛自立异举,生性多疑的郭子兴便将朱元璋禁在定远行辕的一间黑屋内,而且不让人给他吃的。

    当年的马皇后终日以泪洗面,奴知道丈夫已有两三天没吃饭,怎么受得了。于是便从附近宋记烧饼铺买了十只网出炉的烧饼,因为怕被人看见,所以将滚烫的烧饼藏入怀中,急匆匆来到朱元璋囚室,马皇后这才将烧饼从怀内取出,但胸口的皮肉已经被灼焦红了。人高马大的朱元樟,平时便饭量极大能吃能喝,饿了两三天,一见烧饼,几乎是三口一只,狼吞虎咽一口气吃完了。

    最后郭子兴放出了朱元樟,但从此削去兵权,值宿军营,一日三餐吃不饱。马氏便天天去来记铺子买烧饼,又将义父特地分配给她的一份肉脯和干粮都省下来。自己只吃半块馍馍充饥,饿得眼冒金花,暗里将食物送给丈夫”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常常当着朝廷公卿大臣的面津津乐道此事。甚至给孙儿朱允烦都不知道讲了多少次。

    今日看到家乡的烧饼,才又让他记起了往事,一时间陷入了恍惚之中。

    “老哥哥

    那老汉见客官坐在长条板凳上愣,手里拿着刚烘好的烧饼,不知道如何是好,又喊了一句,“老哥哥”这烧饼”

    朱允坟接过烧饼,递给朱元障,这才恍然,此时竟然做了一件很出乎预料的举动,拿着滚烫的烧饼,顺势便往怀里一塞,并用手捂着。

    惊愕地看着朱元璋奇怪的举动,心里也不禁为朱元璋的长情而感动,匆匆将钱丢给那老汉。孤住朱元璋的手说道:“皇”祖父,烧饼太烫

    过了一会,朱元璋感叹地说道:“果然是又灼又疼,马皇后娘当时真是受苦了。”说罢便像当年在囚室里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起烧饼来。

    后面保护他们二人的便装侍卫初见皇上的举动,不由的一阵耸动,被朱允坟用手势止住。不让他们过来,也拿了一个烧饼,陪着老朱吃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