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安城因为丝绸之路商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五十万人口大城,真是富甲天下了。在三个月前他被贩卖。只是在车里看到过这些情景,……今天杏儿在半个时辰前路过轻烟楼、澹粉楼、翠柳楼三处酒楼。抬眼之间,已到了人山人海的弥陀寺前广场了。这是她熟悉的地方,几个姐妹当初哀求人贩子好多次,有几个姐姐还受到凌辱,才得到他们来弥陀寺上香的机会,她们不为别的,只为了乞求被贩卖到好人家,千万不要是青楼ji院等地方。
望着弥陀寺前万头攒动人流如cháo的广场,杏儿盘划着怎样完成哥哥交付的任务,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哥哥的真实身份,但是知道这个哥哥是个好人,救了她的好人,并且到如今还没有碰过他一根手指。
随着涌动的人流朝弥陀寺信步走去,走过一排排算命测字摊位,有个相命先生突然拦住她,惊诧地说:“小姐面布yin云,必有大祸临头!”刘倩华心里一惊,旋即冷静下来,反唇相讥道:“呸!不安好心,我看你才大祸临头呢!”
在一排明瓦廊的饮食小店,挂满了彩灯彩绸,店店相接。每个店埠门前又飘扬着招幡……店小二们用各种招数招徐顾客,呐喊吆喝,檀板丝弦,一片喧嚷。
杏儿早晨出门没有吃东西,肚子有点饿了,经不起食物香味的诱惑,便踏进一间叫做“江南粥棚”小店,要了一碗冰糖粥,杏儿是江南人,特别喜欢吃这种甜食。这是一种用粳米煮得既有稠米汤,又显得米粒分明的冰糖粥,原来以为只有江南有,谁知到竟然在西安的街上又遇见了。
一只白瓷蓝花碗往面前一放,清香扑鼻,喝一口,温凉适中,清爽甜润,回味可口。刘倩华食罢,交了三只铜钱,店小二接过钱笑眯眯地说:“姑娘,味道如何?”
“不错。”杏儿顿了顿,问,“请问伙计,到北桥梓口怎么走?”
“北桥梓口就在附近。你顺着这明廊往前走,到尽头向东拐,再往前约两百步便是一个丁字路口,往东就是北桥梓口。”
“多谢店家。”
杏儿循着店小二指的方向,快步走着。从明廊向东转弯处,见沿路摆了许多卖葡萄干、哈密瓜干等小摊,然后走到一所院落的门前。
“你找谁?”门子叉着腰,喝斥着跨进门槛的杏儿。
“我找刘夫人。”杏儿稍微有些慌乱,但是还是镇静下来。连忙又补充说道:“夫人上次看民女的绣荷包绣得好,让我改ri到府上当面做给夫人看。”
门子这才注意到杏儿生得水灵,sè迷迷地盯着她,笑道:“哟,倒是守信用。不巧,夫人到弥陀寺进香去了,你过一个时辰后再来吧。”
“噢……”
“要不这样,你进门房坐坐,喝点茶,等夫人回来。”说着伸手顺势在杏儿的手上捏了一把。
见那个门子贼眼溜溜地瞅着她,见过周宝这个sè鬼,没有想到连这个门子也一样是sè棍,因想见到刘夫人,心里虽然厌恶但还是装着腼腆的样子说:
“大哥,那我过一个时辰再来。”
离开刘府,心中惆怅。他又不认识那个刘夫人,就算是弥陀寺距离这里不远,他去了也找不到啊。犹豫了一会。还是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赶到弥陀寺。
偌大的弥陀寺其气势很像开封的大相国寺。她跨进山门,进进出出的香客挤得水泄不通,便闻到阵阵浓重的香火味。步入寺内前院。人声鼎沸,院中铁塔形的巨大香炉内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们擎着香把互相拥挤着,正殿、侧殿门口人流如涌,络绎不绝。
杏儿也买了几束香把。顺着人流走进观音堂,她并无心烧香拜佛,眼光在出出进进的香客中瞟来瞟去。观音堂里与外边大院的熙熙攘攘判若两个世界,一片肃静,一派虔诚,只有木鱼声声和悄悄的脚步声;披着黄sè锦缎的长方供桌上供满了鲜花酪果,燃着一字排开的数十支红烛,进香点蜡的香客太多。烛台香炉不够用。于是不等蜡烛烧完便吹熄取下,点燃新烛插上,那案前香炉里的香,未等烧完烧透,便撮往殿旁一处巨大石槽内任其燃烧。
观音塑像下供桌前摆了十个绣有花草的蒲团,香客们虔诚地跪伏于上。或默默祷告或求签问卜,磕头拜叩。彼起此伏……临到杏儿,她心不在焉地插上红烛连香也没烧着便插入香炉。慌忙跪在蒲团上,匆匆草草地叩了三个头,起身往外走。
忽然,她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一声,“刘夫人,请走这边。。。。。。”
惊异地睁大眼睛看时,却是一个老僧正引着个贵妇出来,看来是刚从里面解完签或者是上完香油钱,难得这老僧这么殷勤。
心里一横,走向前去问道:“这位可是咸阳知县刘大人的夫人?”
正准备跨出观音殿堂的刘夫人猝然见一村姑站在面前,戴着花头巾束着扎花围裙,弄得懵懵懂懂。
“我是,你……。”
“刘夫人,我是从凤阳来的同乡,有人托我给刘大人捎一封信!”
“哦!同乡!”刘夫人不惊不喜,机jing地朝四周瞥了一眼,这才压低声音说:“我家老爷现在咸阳,不在西安城中。”
“据我所知,夫人才是凤阳人啊,刘大人倒是江西人士。”
杏儿笑道,心里却嘀咕着哥哥和这个夫人的关系,谁也不知道,这只不过是朱高炽布下的一个棋子而已,那个所谓的刘大人,才是朱高炽的嫡系,这个刘夫人曾经是朱高炽府上的一个侍女,被赏赐给了刘大人做妾室。
经过一番试探,两个人一前一后,绕过几座大殿,顺着一个两面殿墙的狭卷走了去,踏上数十级台阶,便是一片松林,穿过去,是一个小小的漫坡,松林中掩着一座凉亭,她们走上去。
两个人商量了一会,杏儿将朱瞻垠的要求传达给了刘夫人,刘夫人考虑之后,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两个人约定了时间和地点,因为杏儿以后出来不一定方便不方便,约定了刘夫人派人去秦王府找她,具体怎么找,刘夫人自有办法。
然后,杏儿先自离开了凉亭,然后这次先去药店抓了几服药,就回秦王府周宝住的小别院去了。
没有让杏儿等多久,等杏儿回到秦王府别院半个时辰后,刘夫人派人来到周府,就告诉了他详细的步骤,但是一切都要基于朱瞻垠的伤势稍微好一点再说,不过也不能太过慢了,秦王的什么态度,谁能说清楚。
到底参与没有参与到追杀朱瞻垠的行动之中,谁也说不定,而秦王府确实是个很危险的地方,但是现在也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就连刘大人也从咸阳回来了,还是不得要领。
三天多过去了,经郎中疗治和杏儿照护,朱瞻垠的伤渐渐好了。这天早饭之后,阳光洒满庭院,他坐在花架下的石墩上,杏儿细心地为他梳理着一头秀发。
朱瞻垠觉得前胸后背暖洋洋的,手心里沁出了热汗,浑身关节也轻松了许多。看着杏儿那一身束身装扮,那胸部臀部被勾勒出的优美的曲线,闻到了她身上散溢出的与在花丛中一般的馨香,情不自禁地仰面瞧瞧杏儿秀丽红润的脸,正碰上她俯着的温情脉脉的眸子。
“别让人瞧见,多不好意思。”杏儿的脸更红了,轻轻地松开已经梳理好的头发,将他的头发挽成一个髻,插上一根玉簪,在他的耳畔悄声说道:“刘夫人派人传话过来,我们明天就走!”
朱瞻垠点点头,的确拖延不得了,为了防止被周宝或者秦王的属下看出破绽,咸阳知县刘大人最近动用了不少朱高炽曾经留下的关系网,将秦王和周宝套住,周宝被人拉住去了咸阳做大生意,而秦王朱志均正在发愁什么事情,也没有往这边想,周宝又是他最相信的人之一,所以朱瞻垠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全。
但是将周宝用办法调出西安城,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不,马上周宝就要回来了,再不走,估计杏儿真的是要羊入虎口,而那时一个不小心,就连朱瞻垠也不安全。
明天就走,要快点走,两个人同时的想到。;
第三百三十五章 逃亡(一)
没有迟疑,第二天,周宝依然没有回来,但是借口带着哥哥去怀庆堂看病的事情,杏儿带着朱瞻垠离开庭院,并顺利的从刘夫人那里得到哦两匹马。高速更新 。随梦小说。
三个时辰之后,刚到正午,他们已经到了王顺山,基本上已经出了西安城,王顺山位于蓝田县城东南十里左右的地方,此时他们已经离开西安城近百里了。王顺山是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顺担土”里的王顺葬母于此,因而得名。
经过一阵急行,马儿也累了,他们缓辔来到王顺山西麓的丛林边。山林叠翠,溪水欢腾,阳下显示出一片旺盛的生机。路边山石的夹缝中有一棵老榆树,好像曾经遭遇炸雷轰击过一样,树皮几乎脱尽,树干半边空心,另半边卷铜似的生满了绿苔。
休息了一会,正准备挥鞭纵辔,白马昂首长嘶,要撒开四蹄,红马昂首扬尾,紧傍着要欢腾驰骋。前面是丛林密布的陡坡,他们控辔减速,折向右边的山溪。
“朱公子!”斜刺里忽然走出一个人来,拦住了马头。
朱瞻垠jing惕地勒马问道:“你是谁?”
“朱公子,我家老爷有请二位过去叙话,还望不要见怪!!”那人摘下斗笠,扬起脸来。
“啊呀,原来是刘达!”朱瞻垠不认识,但是杏儿却认出来了,却正是刘大人府中的管事,这几天都是这个刘达给杏儿联系,于是惊叫起来:“难道是刘大人来了?”
“正是。朱公子,杏儿姑娘,知道你们要走,老爷便带着老奴找来了。”
“啊?知县大人亲自来了?”
“是的,请两位随老奴会见老爷。”
“什么事这么急?”
“这……马上见到老爷就知道了。”
朱瞻垠和杏儿交换了一瞥疑虑的目光,便牵着马跟随刘达沿着山溪,来到一处浓荫遮掩的山坡,顺着一条弯曲的山径,走上一个破旧的凉亭。那个刘大人反剪双手,背对着他们,正仰望着王顺山顶。
“见过县台大人。”朱瞻垠见刘大人依然背手眺望。轻咳一声说道,心里稍微觉得有些不舒服,这个刘大人说句实话,不过是父亲众多门徒中的一个而已。而自己却是皇子的身份,看着对方如此托大,心里自然不算平静。
刘大人轻抬右手,算是回答,转过身来。打量着朱瞻垠。问:“公子的伤好些了么?”
“谢过刘大人,基本痊愈,本公子也不是娇弱之人,剩下的也就需要慢慢的恢复了。”
“那就好。”刘大人沉着脸说:“其实无论伤势如何,你必须立即离开西安了,下官这次前来,是想告诉公子几个消息。”
朱瞻垠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刘大人继续把话讲完。只听到第一个消息。就有点忍不住了,就听刘大人说道:“现在世子已经不在凤阳,皇上召见,已经去了京师,昨晚刚传回消息,但是不确定。听说现在世子在镇江。”
“为什么不确定呢?”朱瞻垠皱着眉头问道。
“这还不明白,只是听说世子请旨去镇江。但是半路失踪了,陕西之地。世子虽然重视,但总归相隔太远,消息不可能一下子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