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敢喊叫,教你去见西天佛爷!”
“好汉饶命!”
“说,从西北来的那个人睡在哪里?”
“这。。。。。。。”
“快说!”那人将匕首在他的脖子上略微转动。
“好汉说的可是慧空师叔的那个同乡吗?在。。。。。。在。。。。。。?”
“带路!”
那和尚战战兢兢地走到乔三与那慧空和尚的住屋,用手指了指。
将一块破布塞在和尚的口中,带到靠近客堂的柱子上绑了起来,因为毕竟是在京畿,而且是在寺庙之中,以免生出太多枝节,要不然这和尚断然被杀。
点破窗纸,屋里黑洞洞什么也看不清,只听见如雷的鼾声一声接一声。捣了捣其中一人的脊梁,王大总管示意动手。那人取出一根长只八寸的铜管,取下两头盖几,将钢管插入宣纸中,用嘴鼓气猛吹起来。铜管里粉沫状的粉尘是一种迷药,散入空气后便成了致人昏迷的气体。
鼾声忽然停止了。稍停片刻,其中一人用力推开窗户,屋内毫无反应。
料定迷烟起了作用,于是破窗而入。点上灯。走近昏迷的慧空、乔三床前,仔细辨认,王大总管忽然兴奋地打了个响指。
“没错,就是他们。快捆起来,绑上铁砣、石头,沉入乌龙潭。”王大总管轻声说,同时命其他人去屋外巡视。
乔三被迷药熏昏。加之傍晚时又挨了顿打,便越发麻木得像死人一般。这些人用麻绳将他们手足捆紧,又绑上铁舵、石头,竟然毫无所知。
王大总管的脸上掠过一丝yin冷的残酷的微笑,心中骂道:“多管闲事,你他妈的到阎王爷那里去找皇帝吧。”指挥着将这两人抬到潭边,被这么一折腾,加上凉风一吹。慧空、乔三都醒过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发现手脚被捆,看到了围着他的一群黑衣人,乔三狂叫,同时拼命挣扎。慧空倒是镇静,在哪里低头诵佛不已。
“我这就送你们见皇帝!”王大总管狠狠地打了乔三一记耳光,“告诉你,这乌龙潭有数条黑龙,肚子早就饿了。放你们下去,神龙可以饱餐一顿了!”
他啐了一口,吼道:“投下水去!”
话音刚落,便觉得肩膀被猛然钝击穿心般疼痛。“哎哟”一声大叫,王大总管捂着肩膀又蹦又跳直叫唤。泼皮首领惊诧地问道:“王大管家,你怎么了?”
“有刺客!”王大总管忍着疼痛慌忙往浮庄围墙跑去。踉跄中忽然被一只手抓住,脖子下冷嗖嗖地架了一把刀。
“你,你……来人啊!来……”
泼皮们放下乔三、慧空返身来救王总管。
“不要靠近,否则,我宰了他!”黑影命令道。
“别……别……”王大总管喊叫,“你……,你们别靠近。”
“叫他们放下兵器!”听到附耳低声,严厉而凶狠,同时觉得脖子下的刀锋似乎割进了肉里。王总管连声应道:“是,是,好汉饶命,饶命!”他提高嗓门向进逼而来的泼皮们大声喊道,“你们把兵器都放下,放下!”
泼皮们一愣,也看不清架着王大总管的那人模样,想奋力冲上去,又怕伤了王大总管,只得很不情愿地放下兵器。
“退到土堤之外!”黑影喊道。
泼皮们站着不动,王大总管的脖子又感觉到割肉的刀锋,他急喊:“你们快走!按他的话退到堤外!”
“好,我们走!”泼皮们等无可奈何地朝土堤外走去。
黑影掏出绳子,将王大总管绑在松树上,后者苦苦哀求:“好汉,好汉,你……你不是答应不杀我的么?”
黑影道:“我不会杀你!等我走开,再喊那班人来救你!”说罢将王大总管肩上的飞镖用力一拔,疼得其鬼哭狼嚎般叫起来。
倏地,黑影如利箭脱弦,消失在黑暗中。
如梦方醒,没命狂叫:“快来啊!快来救我!那……那人……”王大总管心有余悸地瞅瞅左右,确信无人,叫道,“那家伙跑啦!”
泼皮们听到喊声,飞速赶来,慌忙给他松绑,王大总管咆哮地吼道:“别管我,别管我,快去淹死那两个家伙!”
这才忽然想起搁在潭边捆绑着的乔三、慧空和尚。急忙拎起兵器,朝潭边奔去,一看只有昏迷在地发出呻吟的一个同伙,乔三、慧空已不见踪影。
“看!”眼尖的一个手下,指着潭水喊道,“有条船正朝对岸划去!”
就在这时,另一条黑影如黑sè幽灵迅速地飘向堤外。
“瞧,又是一个!”话音未落,紧接着便传来受惊的马嘶声,飞奔的马蹄声。
“糟!有人盗马!”“快追!”
王大总管歇斯底里地吼叫着。
“追……追哪个?”那一帮人毕竟是乌合之众,顿时慌作一团,不知所措。
顺着夜风,左右荡浆,船行如飞。在乌龙潭对面一条弯道岸边,慧空急忙地催促乔三上岸。
刚才他们就像是在做梦一样,乔三有些迷糊的问慧空道:“到底是谁救了咱们,难道是寺中的高僧吗?”
这也是他听说书的人讲的,说的少林武僧是多么的厉害,就以为所有的寺庙中都有武艺高强的武僧一样。
慧空苦笑一声,说道:“鸡鸣寺没有人会武功,我也不知道是谁救了咱们,到底你惹的祸事有多大,为什么要赔上xing命,我看你还是回兰县吧!!”
两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就在觉得绝望的时候,突然就听到几声惨叫,便有人偷偷的割开了绑住他们的绳子,在耳边说了一句:“潭边有船,快跑!!”
他们两人那里还顾得上什么,马上就找到了船只,趁着那边一片大乱的时候,划船就走了,走了几十米才发觉后面马的嘶叫和奔跑声,估计是救他们的那个人为了转移视线,故意做的。
乔三却是没有理会慧空的劝说,在哪里挠着自己的头,有些纳闷的想到刚才对他们说的那几句话,那声音,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难道自己在京师还有熟人吗?那怎么不现身来见见自己,反而这么偷偷摸摸的,想着想着,乔三一拍大腿,脱口而出道:“那不是他吗?”
“是谁?”慧空问道。
“就是那个今天让我去敲登闻鼓的那个人!!”乔三侧头想了一下,肯定的说道,他越来越肯定,刚才对他们说“快跑”的那个人,就是白天打过他之后,对他说可以去敲登闻鼓的那个侍卫。
难道是伊王派他来救我的?乔三这么想着,却没有说出来,只是心里暗暗的打定主意,真的要去敲一敲这个登闻鼓了。
那登闻鼓是个什么东西?。;
第三百一十一章 涉及伊王
洪武元年十二月太祖皇帝置登闻鼓于南京午门外。。28k。 欢迎来到28k阅读但是并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管理登闻鼓案件的接受和传达,最初是由一名监察御史来负责接受申诉状纸并呈递,后来改为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一员轮流负责。
朱允炆登基之后,也没有太改变这个制度,就一直沿袭下来,不过最近二十余年,登闻鼓还真的没有敲响过。
不过,乔三虽然有些粗枝大叶,但是慧空却是久居京师的,鸡鸣寺前来烧香拜佛的达官贵人不少,就算是用耳朵稍微挂那么一点,也知道昨夜他们遇到事情的凶险,于是就劝着这个老乡早些离去。
乔三执意不肯,慧空这个以慈悲为怀的和尚,更是没有道理看着老乡遇害,干脆二人合计了一下,连夜就赶到京师里面,倒是天下太平,南京的各个城门没有夜间落锁的习惯,他们在隔着午门有三四条街的一间小客栈安顿下来,天刚刚蒙蒙发亮,他们就出来。
看到临近午门的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而午门的卫士们,也都刚刚换过岗,正jing神抖擞的守卫着午门,这两人才放下心来,光天化ri,又是众目睽睽之下,安全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于是,在慧空的掩饰之下,乔三无知者无畏的跑了过去。
还没有等待守卫午门和登闻鼓的侍卫反应过来,登闻鼓响了!!
京师一片震动,就连正在午门附近行走的路人也停了下来。一起将头扭过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将京师都震动了。
此时,有一个身影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不像别人一样看热闹,而是转身消失在茫茫的街道尽头。
朱允炆已经起床了,早已经听到了登闻鼓声,一时间好似也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动静,等他醒悟过来,沉吟了一下,吩咐摆驾御书房,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虽然登闻鼓是为了直达圣听。但是开始绝对不用他直接露面,否则这个皇帝也太忙了一点。
但是等了一个时辰,也没有人来禀报,反常必有妖孽。朱允炆正准备让侍卫去查探一下,这时传事侍卫禀报:佥都御史邓宇、军部侍郎杨成晨求见皇上。朱允炆合起奏章,说,“叫他们进来吧。”
邓宇和杨成晨见礼之后,朱允炆温和地问道:“二位卿家见朕。有什么要事言奏?”
对视一眼,迟疑片刻,邓宇连忙奏道:
“启禀圣上,登闻鼓响起。臣负责前往查查,却是接西北锦衣卫外事局皇事司郑功兵实封奏呈。不敢怠慢,故而急于陛见皇上。转呈实封奏书。”
“西北锦衣卫外事局皇事司郑功兵……噢,朕想起来了,就是前年朕见过的,现在勇王麾下的那个?”
“正是他。不过……”邓宇还没有说完,朱允炆便打断他的话。
“这恐怕不是你们御史台的职司吧?郑功兵职司归军部编制,但是应该归哪里节制,卿家作为佥都御史,应该比谁都明白吧。”
“皇上英明,容臣禀奏真相。”
“真相?……你说吧。”
“陛下,郑功兵已经为国捐躯,他的实封奏疏,在他临死之前,托付给了甘肃兰县河桥小吏乔三,只是说呈给皇上,也没有交代清楚就死了,而那乔三却是没有实际经验,只是知道事情重要,亲自携带实封奏疏前来京师,路程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来到了之后,又不找谁,又遇到被歹人劫杀,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敲响登闻鼓,正好被臣给遇上,知道是臣下不能决定的,所以又请了军部杨大人一起查查,现在向皇上禀报。”
事情的经过其实也不是邓宇说的那样,不过在皇上面前,自然不能多说话,只能那样说了。
“嗯?这是怎么回事?你说!”
事情还是挺复杂的,加上当事人乔三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而邓宇短时间内只能凭借郑功兵的实封奏疏上的内容,还有乔三的经历进行推测才得出的,本来这样的内容不该向皇帝禀报,但是乔三毕竟是敲响登闻鼓,而事情也的确太大了,所以邓宇没有办法,才拉着军部侍郎杨成晨前来禀报。
事情是这样的。
一直快要攻打到欧洲的勇王朱棣,因为年纪关系,突然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在这种情况之下,两个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就起了别样的心思。
两个人分别掌握着朱棣手中的一部分力量,谁都想继承勇王的位置,那可是一个比皇帝还要让人眼红的地位,征服的疆土,要比大明的本土还要大,谁不眼热。
但是按照朱棣的思想,还是想把位置传给长子朱高炽,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