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明 >

第324部分

回明-第324部分

小说: 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一句实话,澎湖列岛虽然有六十余处岛屿,但是陆地面积并不大,人口也不多,加上水师的驻扎,如今也不到三万人,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三十里,两面与福建隔海相望,最短距离不到百里。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澎湖出,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抚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说是一个聚宝盆也一点儿不夸张。

    占据这么好的地势,朱栋没有理由不伸出手来,澎湖上设有海关,但是怎么能阻挡住藩王的手脚。像之前所说的漳王一系一样,朱栋不放弃皇族的继承权利虽然不能经商。但是他的部属、手下却是借助这吓,便利伸出手来。

    以保镖行、海运船队为主。朱栋在后台撑腰,渐渐建立起一股不小小的力量。

    藩王虽是些没有实权的虚职,但却是官员和老百姓眼中的天之骄子,被宠惯了浪荡成性的朱栋。就藩在外,又有皇叔的身份,更是有恃无恐。淫荡无度了。虽然藩地在澎湖,他却没有在那里几天过,借助各种名目,终日在福州城里的几家有名的勾栏里招花诱蝶,还常常狎妓夜游。

    和杭州差不多,福州也有一座西湖,是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闽王朱文宇来到福州后,西湖几经扩大。成了一处不弱于杭州西湖的胜景。但是也成了朱栋流连忘返之处,他有一艘专属游船,是彩色的,船上有专门的乐师演奏。每当夜幕笼罩湖面,湖水飘袅轻烟之时,一条彩灯闪耀,乐声悠扬的游船,正在西湖平静的水面上游戈。水是那么清,船是那么亮,水中的彩船和水上的彩船相照映,既光彩四射,又朦朦股胧,有一种仙境似的美。在船上的朱栋就是这样经常与一群美女饮酒作乐。

    这种花天酒地的行为,使福州的老百姓十分气忿,无奈朱栋身为皇叔,谁也奈何不了他。这事也传进了行宫中。传进过朱文宇的耳里,他也只是将信将疑,并没当一回事。

    有一天夜里,天气晴朗,朱文宇动了赏夜散心的念头,便由妃子陪伴去西湖边上的花园里散步。他们登上高处的亭阁,倚栏眺望夜幕中的西湖。远远看到一团彩光在湖面闪耀,随着彩光的移动,湖中彩波激荡。湖风轻扬,送过来阵阵悦耳的乐曲声和阵阵男女淫荡的嬉笑声。此情此景。应是天上才有,贵为皇子的朱文宇。也不曾享用过。

    这件事毕竟给朱文宇带来些许的不安。第二天他特意派人去问个实在,回来报告说那确是那王朱栋的夜游船。朱文宇就传诏把那王府长史找了过来。吩咐说:“郓王府奢华得有点不像话了,你们约束着点,不要太过头了?”郓王府长史听罢,心里弄不清闽王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他想,那王淫荡无度已是众所周知。闽王虽然是皇子,但是辈分还差了两辈,难道闽王要整治郓王?三皇子的话究竟是反话还是正话?他一时搞不清,不敢贸然回答。回去禀报朱栋之后,心中不喜,也不按照皇子的话收敛一下,双方于是就留下了嫌隙。

    自此,朱文宇除了必要的礼数之外,基本上也不管朱栋的事情。在给父皇的私信中,偶然也提到过朱栋的骄横。但是父皇不可置否,朱文宇虽然有节制东南诸王的权力,也不敢轻易乱动,现在听了杨杰的嘱咐,之前的厌恶又涌上了心头。

    这次朱文宇召集宗室开会。但是没有人愿意当出叹山千是泣次召集搞的不欢而散,朱女宇拂袖而胼州吸,着急的离开,反而优哉游哉来在性宫内闲逛。

    时已近午,朱栋迈着方步在宽敞的行宫彩廊里漫步,百无聊赖地观赏御苑里的风光。

    这些年,他福得厉害。肚子挺挺的,全身都像酵了一般,膨胀得将朝服都塞得满满实实的。耽于酒色的生活,使他面肌松懈,两介,大眼泡垂得很低。整个一个他都给人一种疏懒的印象。

    毕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几场春雨,几度阳光,草地绿了,杨柳青了,花儿红了。花团里的荀药开得正艳,碗大一朵的,一片血红。面对这一片姹紫嫣红,感观上也颇有触动。他心里痒痒的,像有什么话要说。说什么呢?他呆呆地停在一丛荀药花面前,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父亲朱元璋驾崩的时候,他刚刚十岁,没有经历过严父的约束,反而为了安抚郭英,过早的给他定下了婚事,而皇帝对郭英的歉疚,造就了朱栋的安逸,这么多年以来,他可以说是一点儿挫折也没有遇到过,就连封地自己也可以选择,这是谁能有的殊荣呢?

    至于和小皇子的嫌隙,朱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没有野心,也就不怕什么,朱栋虽然放荡不羁,但是心里却是很明白,皇帝只会对威胁自己龙椅的人下狠心,而自己呢,对那个位置连想也没有想过,怕什么?

    小皇子生气就让他生气,管我什么事?朱栋那满堆倦容的脸上陡然浮现出一种欣慰的笑,又心安理得地踱他的方步了。

    他正走着,猛觉得眼前一亮,随着一阵清香飘过,出现一片彩霞浮动。又是什么花?这意念网一闪现,他马上就十分明确地纠正了自己:不,这是介。女人,一个比花还要漂亮可爱的女人。他立马尾随了去。女人像风一样地飘,他却如雷也似地滚。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这肥硕的体魄,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轻捷。正追着,突然他听见有人喊:“郓王爷!郓王爷!!”

    不是这喊声是从对面传来的,他是决不会停下来的。极不高兴地对着那个横在他面前的侍卫吼:“你叫什么?”侍卫满面堆笑地说:“郓王爷,这可是后宫了。”朱栋眼光仍然追随着那个忧美地扭动着的臂部,耳朵里也没有听进去侍卫的话,只是问道:“那女子是谁呀?”侍卫是晓得这位王爷的毛病的,却不曾想到他贪色竟然贪到行宫里来了。

    便故作糊涂地问:“哪个女子呀?”朱栋急切地说:“就是前面走着的那个女子。她呀”侍卫眼光朝那女子膘了一下,有些不情愿的样子,轻轻地在朱栋的耳畔说:“那是殿下才从剑州选来的秀女。”

    朱栋听罢,心里好一阵不舒坦: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会贪色,年轻人好事在后头嘛!先该让老的享受享受嘛。他正要说话,侍卫看见势头不妙,连忙催促道:“王爷,请你移驾,让殿下看见了不好。”

    朱栋说:“急什么,本王不是正在和你说话吗?”

    那侍卫也不敢真的得罪他,只管说:“那王爷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就是小的只是怕殿下看见了怪罪。”

    “闽王怪罪你有我嘛。就说是我耽搁不就没事了。”

    闽王和郓王之间的事情,侍卫不是不知道。他就是怕被朱栋缠着多出事来。只想趁早走掉。朱栋这么一说,他还没法走了。就说:“王爷,您有什么事就只管吩咐吧。”

    朱栋露出一丝笑意,说:“一件事,事情办好了,我会重谢你的。”

    看见他的眼神,侍卫心里已经明白几分,直悔自己晦气,但又不敢得罪这个郓王。便说:“王爷的事能让小的办就是小的福气,哪还敢要什么谢。”

    迫不及待的朱栋便直说了:“只请你设法把刚才那个秀女送到我那里。”

    朱栋这话说的十分随意,但还是把侍卫吓了一跳。连三皇子的爱都要夺,他郓王爷也真有这个胆,可他这个当侍卫的实在不敢呀。但他也不敢得罪这个朱栋,便说:“王爷,这件事实在叫小的为难了。殿下亲自选定的秀女。不降旨小的怎么也没法领走她呀!”

    连想也没有想,朱栋招招手,附在那侍卫的耳边说了一番话,直把那侍卫吓的呆若木鸡,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摇头。

    朱栋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刚才他就是看着这个侍卫眼熟,慢慢的他已经想起了这个侍卫的名字,叫做郭威,却是武定侯远方的一个亲戚。曾经去他的郓王府拜见过,否则朱栋就算是再无所顾忌,也不会一上来就对着生面孔直接说出来。

    看见郭威拒绝,朱栋冷笑了几声,说道:“死杀才,别欺负我不知道,上个月才筛选的秀女,如今按照规矩,闽王应该还没有见到,你就说是闽王选定了的,难道闽王是王爷,本王却是假的不成?”

    “小人不敢?”

    “去年你去王府求见王妃,我还见过你,怎么说你也算是郭家的人,王妃日前还嘱咐本王关照与你,就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成,让本王如何关照与你?”朱栋进一步威逼道。

    那郭威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到时机成熟,朱栋不再去理会郭威的反应,往外边走了几步,转过身来看见其还在那里傻傻的站着,不悦的说道:“站在那做什么,还不前面引路,我要见闽王!!”

    一切安排停当之后,通过禀报,朱栋见到了自己的侄孙。朱文宇正闷闷不乐的在书房内沉思,听到郓王拜见,心里很觉新鲜,他和郓王不和,全福州的人都知道,怎么回来拜见自己,而且用拜见这么客气的语气,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敢怠慢,连忙传郓王觐见,自己却恭敬地迎接出来,见面先是一礼,说:“皇叔祖父有何事情吩咐人交代一声即可,怎么敢劳动叔祖大驾呢?”

    朱栋一副忧心如焚的样子,说:“本王有紧急大事禀奏。”

    朱文宇不解的问:“是不是叔祖的封地又有台风了,或者是有哪里闹灾荒了?”

    澎湖岛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植被只有矮草和灌木,因气候的关系。风大、雨少为澎湖气候的两大特色。加上气候影响,土壤贫瘾的澎湖只有一些早田,甘著、落花生、高梁曾列名为三大作物。而汪业仍是澎湖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渔产十分丰富。

    再加上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处于暴风下,尤其是十月到三月之间,平均风约八米;但最大风每秒可止一:江以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十壤知川四影响。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而由海面往陆上吹的强风挟带大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盐份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由于这个原因,朱栋经常上奏折抱怨自己封地的贫瘾,几乎是年年饥荒,丝毫不提及澎湖所处的重要个置和自己的产业,在官场之内也算是一个笑话,故此朱文宇还以为是为了这个原因朱栋才来找他,但是转念一想,现在不过春季,要叫苦也太早了点吧,于是不解的看着朱栋说话。

    朱栋说:“不是灾荒,是十万火急的事情。”

    这完全出于朱文宇意料之外。刚才宗亲会议还没有人说话,怎么一下又是什么火急事情了?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我不知道,反而你却先知道。这没有道理啊。

    于是说:“刚才不是还没有人说话吗?如今叔祖为何又说有紧急的事情?”

    见引起了朱文宇的注意,朱栋便有意将语调放缓和,说:“闽王不必担忧。刚才大殿之上,宗亲皆在,故不方便说出,所以才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