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壮定位为男人才会有的举动,男尊女卑的习俗掩盖了大多数人的判断能力。
当明白了一切的他,惋惜着杨狄峨的的身残的同时,也奇怪太孙殿下是怎么看出来对方破绽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朱允炆根本连想也没有想到过。
在后世中见惯了伪娘图片的朱允炆,对于眉目清秀的男子早已经产生了免疫,更何况对于男女大防也不像别人那么放在心上,见到小维和杨狄峨关系密切,一个心思的想要成全二人,倒是没有想到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明朝,怎么可能会有像这二人那样明目张胆的行为呢?
景清、铁铉和戴德彝三人退出不久,朱允炆和杨狄峨就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痴痴盯着自己手臂看的太孙殿下,没来由的心里一阵惊慌,连忙垂下手来,左臂想要掩饰时,却带起了一袖清风。
在沐浴时被人通知说皇太孙找他有急事商议,所以就匆忙而来,甚至连平时用来掩饰自己身形的束胸也未能来得及带上,只得穿了一件厚袍来遮盖。可偏偏这时又仿佛又露出平破绽,顿时让杨狄峨觉得有些被剥光了的模样。
朱允炆转过头,现其他三人都已经不在庭院中了,正在奇怪,却看见一脸尴尬的杨狄峨正在脸色绯红的盯着自己,忙问道:“有什么事情吗?铁铉他们去那里了?”
“不……不知道!”杨狄峨觉得自己声音有些颤,朱允炆也没有放在心上,遂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太……孙殿下看出来了?”杨狄峨小心的试探到。
朱元璋晚年的历史有些模糊,对于朱允炆来说,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回忆,不过由杨狄峨提醒,想来谁都可以看出皇上这一次想做什么。以农为本,这是儒家治国的要义,只有将百姓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高居朝堂之上的那些名士们才能安心,想来,自己的举动已经让一些人感到威胁,以至于开始反击了……。
而朱元璋做的这么明显,不是九五之尊的风格啊,难道他是想先给自己提个醒,让有个心理准备,因为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他的孙子啊。自己的记忆中,朱元璋还是比较护犊的,自己的儿子无论犯什么错,最多也就是一顿臭骂,却是虎毒不食子的人物,历朝各代那种六亲不认的现象在朱元璋身上没有生过。那么自己也绝对不会有事,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一点多做一点事情呢?
朱允炆这样想着,却不知杨狄峨问的根本不是这个问题,很随意的回答道:“这还能看不出来,你以为我真的那么笨吗?”
得到其肯定的答复,杨狄峨更加是有些站立不住,身子软软的倚在桂花树上索索而抖,将树上的残花弄了个落红满地。
没有注意到这个景象,朱允炆自顾说着:“看出来又有什么用,这件事始终是要面对的,我有心挑明,就怕皇上那一关过不去!”
误会继续加深,杨狄峨惆怅的看了自己断臂一眼,眼神也暗淡了很多,竟然没有理会朱允炆,自己慢慢的走了出去,身影显出一些凄凉来。
有些愕然,朱允炆不知道自己是那句话触痛了杨狄峨的心事,稍后一想,也许是因为他替自己这个太孙担忧吧,也许是为了他刚刚有些心得的江南新报。也许……。
自己一个人坐在庭院中,亲卫们早就得到吩咐,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打扰太孙殿下,以至于天色渐晚,宫女们过来请殿下用膳时,才现殿下竟然一个人坐在那里呆。
吃过饭,朱允炆还想找杨狄峨他们过来商议,怎么能在皇上改变主意的情况下,尽量的减少损失,可是不但景清和戴德彝不在行宫中,就连铁铉和杨狄峨也不知去向,若大的一个行宫,除了偶尔穿梭的宦官和宫女,竟然生出一种寂静的诡异。
朱允炆此刻也觉得毛骨悚然,自从回到大明之后,没有了上网、电视等娱乐活动,几乎每天他都要找一些人谈论时事,以试图了解大明当时的情况,可是像这样一个人也找不到的情况还不多见,难道苏州又出了什么事情?
由于行宫内守卫十分森严,所以朱允炆独自四处溜达了一番,现平时小维住的院落里也是全无灯火。一时也倦了,此时外面也正好传来三更的锣声。
挥挥手,本来躲在暗处的亲卫走了出来,让他带着自己回寝宫,苏州的园林水多石怪,为了保持其淡雅的本色,更是极尽九曲幽路,本来直线瞬间可到的地方,反而如盘肠般的曲折。特别是在夜间,要是没有人带路,他还真的找不到自己的寝宫在那里。
到了寝宫,倒是有灯火在闪动,只要自己这个太孙不回来,那些宫女们绝对不敢离开半步的,可是跟在后面的亲卫却是一声唿哨,迅的护在自己的周围,而从暗处又奔出几个黑影,向寝宫潜行去。
朱允炆愣了一下,才醒过来,自己没有回来之前,在寝宫门口应该有人值勤的,总不成让自己敲门吧!可是现在寝宫内灯火通明,外面却是空空荡荡的。要不就是宫女们失了礼数,就应该责罚,不过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生,那么就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来了外人,将宫女们控制起来了。
心里不由的一阵紧张,人都说大明初期十分太平,湖州遇刺不过也是自己被连累罢了,不会还有人笨的跑到苏州太孙行宫里面行刺吧。
还没有等那几个亲卫潜行到门口,大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小维从里面探出头来,亲卫身形一窒,硬生生的停在那里。只见小维一脸的狐疑,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那几个探手探脚的亲卫,好像纳闷为什么这些人这般模样的走路。
可是朱允炆一眼就看出小维故作的神情,心里不由一动,就听见小维向他招手道:“殿下,我有事找你,快过来。”
几个亲卫一副流鼻血的尴尬模样,心里大叫晦气。可是又偏偏无话可说,他们身为东宫亲卫,在紫禁城中知道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女人是千万惹不得。特别是和皇家有暧昧关系的女人更是惹不得。天知道那一天就变成了你的主子。虽说是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要干预几个侍卫还是小菜一碟的。
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自己则很随意的走进寝宫,小维将大门关上之前,娇喝道:“你们都在远处守着,别靠近啊!!”
刚刚进门的朱允炆听见这句话,“扑”的一声差点没有呛着,鼻血已经要流下来了。;
第四十二章 深夜造访
朱允炆绝对不相信艳遇,就算是穿越后成为了大明储君,也不相信艳遇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当然,他不否认自己作为以后的建文帝,艳福是有的。但是艳遇嘛,他还真的没有认真的去想过。
皇太孙微服私访,关于惩奸除恶,偶遇美女都已经实现了,美中不足的就是差了一点艳遇。如果此时小维投怀送抱,自己会不会拒绝呢?
朱允炆邪恶的想着,虽然他此刻的身体才十六岁,但是内心深处的那股**也在和道貌岸然激烈交战着,扭头看了小维一眼,才觉此刻小维的脸色也出现一种潮红之色,可能是因为太激动吧。
伏在门上倾听了会外面的声音,十分满意的露出笑容。朱允炆马上就醉倒在那两个酒窝中,身子不由的也有些摇晃。小维有些奇怪的看着他,问:“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但随即就抓住朱允炆的手,也不给他回答的机会,拖着他就往帏帐后面走去。
朱允炆此刻是真的受不了了,急忙顿住身形。他虽然是十六岁的身体,但是在穿越回大明之前,已经二十三岁了,加上在大明的近两年的时间,实际的心理年龄应该在二十五岁左右,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真的不敢保证自己如不如禽兽,他知道小维肯定有事情找自己,为了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他必须做一次柳下惠,哪怕知道是什么事情之后,在行周公之礼呢!
但是小维的力气比他大,那里止得住身形,心内不由大急,哑声说道:“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说算了,何必要到里面呢……。”
还没有等他说完,小维已经将他拉到帏帐后,突然看见一个晶莹闪光的物事在那里一动不动,朱允炆心里不甘的哀叹一声:“手表果然是夜光的……。”
“什么手表?你说什么……?”小维显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纳闷的问道。
心生闷气,也没有理会小维的问话,拱手一礼道:“大师有礼了!”
那晶莹闪光的是一个和尚的脑袋,而这个和尚正是小维的祖父无暇大师,也正是陈友谅的故将张定边。
无暇转过头来,五缕白须在胸前飘荡着,枯瘦的脸上露出祥和的笑容,让人怎么也和当年那个万千枯骨堆就的大将军联系不到一起。
“阿弥陀佛,太孙殿下有礼,老衲冒昧前来夜访,不当之处,还望殿下多多包涵。”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对方还是个近八十高龄的和尚,朱允炆只是狐疑,无暇是怎么进来的呢?难道自己的亲卫就是摆设不成,心里所想,面色上就露了出来,无暇成了精似得人物,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但是深夜神秘造访,不表示点诚意出来,难免被人所疑。
无暇一笑,引朱允炆到东墙的烛台处,指着烛台说道:“殿下请看有什么不妥吗?”
烛台就是烛台,有什么不妥呢?朱允炆仔细的观察一下,这烛台是由青铜铸就,四只台脚镶嵌在墙缝之中,外面再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浇筑结实,用手握在上面晃晃,纹丝不动,想到了电影中的机关,于是又上下左右的摆弄一番,皆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于是摇摇头,退到一边,示意没有什么不妥。
那边小维却是笑嘻嘻的走了过来,分别在四只台脚上扳了一下,然后朝墙上某个凸起一拍,就听见身后的床边露出一道深坑,走过去看时,却现,由于深坑就处于床间接缝严密之地,所以不易被现,然则,深坑内有台阶可以上下。
里面幽暗一片,不知通向何方。无暇随后解释。原来朱允炆所居行宫,原来是张士诚的行宫,为了安全计,张士诚安排人挖了这个密道通往苏州城外。以方便逃跑,谁知苏州城破却未能赶回寝宫,所以被擒获。
本来这个密道所知之人就非常的少,随着张士诚在南京自尽,这条密道更是无人知晓,但是无暇怎么知道的,却没有说出来。
朱允炆也没有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既然对方说出来密道,他以后多加防备就是了,不过心里也暗自吃惊,原来自己倚仗的森严护卫竟是形同虚设,无暇若是想杀自己,估计只是举手之间而已,当下打定主意,无论怎么,明天也要换一下寝宫,再让人仔细搜索一番,他可不想半夜醒来,现有个人站在自己的床头。
既然决定,就不再去想这件事,遂问道:“大师深夜来访,不会就是为了给我讲这条密道的事情吧?”
摇摇头,无暇脸色凝重的说道:“其实老衲几乎是和殿下一起回到苏州的,不过殿下走的是太湖水路,老衲走的是6路而已。”
“老衲身在苏州,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殿下是不是真的想做皇帝!”
“孤王乃是大明储君,当然就是以后的大明皇帝了!!”朱允炆这时是真的有些糊涂了,不过回答这句话还是十分理直气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