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明 >

第10部分

回明-第10部分

小说: 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人的东城区显得忽然萧条起来,甚至有些小贩都搬了出来不愿在那里做买卖。说是夜里经常看见游魂野鬼在那里哭泣,端的吓人。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初九,鄱阳湖水军奉命调驻太湖,行长江水路。在浦子口落帆抛锚,水军都督罗文奉圣旨前往京师,请皇太孙同行,以便护卫。

    皇太孙、吴王在紫禁城向皇祖父请安、辞行,帝勉之,戒之曰:“莫扰民,多做事。”下诏令四府之地今年之税赋不必送往京师,可由皇太孙直接调用,朱允炆等叩头谢恩。回东宫向母亲辞别。

    恰巧看见八岁的蓝勤堂正在纠缠着常妃要自己的姆妈,常妃则抱着三岁的常继祖双眼迷离,不能自己。只是看着回头看着一脸憨相的吴王朱允熥正和痴癫的常升玩耍,半刻也不曾转目,显得无比凄凉。

    常升虽然疯癫,但是朱元璋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有下旨除去他的职务,眼见是不想其留在京师丢人现眼。故意不闻不问,倒是把这件事情推给了朱允炆自己看着办。

    回顾自己的左右,卢原质、齐泰和黄子澄在朝均有官职在身,要留于东宫处理日常事务,铁铉和戴德彝已经赶往苏州安排行宫去了。自己去苏州的路上,除了吴王长史王景、景清、丁志方随行外,还带了脑筋转不过弯的吴王和已经疯了的开国公常升。心里长叹一声,想:这算什么事!!!!

    地球人都知道苏州的人杰地灵,到了地方可是要好好的查访一下,多为自己储备一些人才,总是像这样捉襟见肘,还要捏着鼻子用那些充满密探的锦衣卫和皇上为自己指定的人马,被人卖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吴王朱允熥的就藩在杭州府,但是藩地却包括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和嘉兴府四个府县,也可谓朱元璋格外开恩。对于一个孙儿的封赏,在某种程度上过了儿子的力度,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有想法。

    不过这一切都源于对朱允炆的补偿,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朱允炆送弟弟就藩,这个理由说着也有点牵强,不过是帝王家事,谁又能有什么反对意见呢?

    ~~~~~~~~~~~~~~~~~~~~~~~~~~~~~~~~~~~~~~~~~~~~~~~~~~~~~~~~~~~~~~~~~~~~~~~~

    玄武湖入江口,这个口原来并不适合大型船只行驶,但是朱元璋为了让京师显得更加繁荣,为了更好的方便船只往来,特地命工部拓宽并加深了玄武湖,把通往江面进出水道都加宽了,湖面涨了一倍,,加深了这个入口。

    码头之上,朱允炆慢慢的走向船板,耐心的哄着自己的那个傻弟弟。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在不远处,一贵胄公子带着个老仆人在哪里注视着他,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船舱之中,才转过身往回走去。

    沿着湖边已经翠绿的杨柳小路,一主一仆无言的走着。此时若是有朝臣看见,定会惊讶的现,那贵胄公子竟然是燕王朱棣,不言而喻,跟在后面的老仆人正是袁珙。

    袁珙的脸上透着迷茫和不可思议,摇着头半天不敢多言,早就失去了往日的运筹帷幄。看到种情况,朱棣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从袁珙入燕王府之后,就从来没有见到过他这般模样。难道事情真的有什么蹊跷不成。

    “袁先生,可有什么不妥?”朱棣问道。但是袁珙好似没有听到似的,一直往前走着,一副神不属己的匆忙。

    “袁先生!袁先生!”朱棣干脆站在原地喊着。

    骤然回过神来,才觉自己已经过燕王很多,知道失礼,连忙躬身谢罪。朱棣并没有在意,他所在意的是袁珙到底看到了什么?

    “什么事情能使袁先生失却从容,不妨说来听听!”朱棣虽然这样问,但是心中却是有一种不祥的征兆。

    袁珙仔细想了一下,咬着牙道:“属下说的话可能会有所得罪,还望燕王宽容。”

    “嗯!”

    “袁某自问相人无数,但是太孙殿下的这个面相却是十分蹊跷……。”

    “何解?”

    “太孙殿下明明是早夭之相,按照常理,是活不过十五岁的……。;

 第十七章 燕王府内

    燕王府书房内,烛光也是同样的摇曳不停。窗户虽然都在关着,但是风还是透过缝隙吹进来,把朱棣投在墙上的影子推的摇摇晃晃。

    书房内只有燕王一个人,近几日从宫内传出的消息和一些民间的流言使每个人都风声鹤唳。无论是大臣或者藩王,平日纵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相互走动。父皇的意思谁也不知道,但是那个疯道士的偈语却是令他感到胆颤心惊。

    “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

    看着自己投在墙上的身影左右摇摆着,朱棣心里同样在苦苦挣扎。其实乍一开始他本来就无意于帝位,因为他尊敬自己的哥哥,就像是尊敬养大自己的马皇后一样。朱标那仁厚的心胸和待人的真诚,使朱棣从来也没有起过一点异心。

    因为他认为太子天生就是帝王,天生就是一位仁君,他愿意用一生去辅佐自己的哥哥,为大明开疆扩土,为哥哥打下个最大的江山。可是太子从小就体弱,没有想到就这样去了。

    二哥秦王的话这几天却时时刻刻不徘徊在他耳边。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一起探望太子回府的路上,朱樉有意无意的和他同坐在一辆车上,突然说:“听太医说,太子快不行了。”

    当时朱棣惊讶于二哥的胆大,这种事儿也敢妄自打听,同时又悲愤这个消息从二哥的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随意,是那么的无情。他没有理会二哥的话语,只是脸上出现无力挽回的软弱。这是谁都能看出的事情。

    “太子做皇上,我无话可说,因为那是我们的大哥,但是太子若是去了,我只服你,别人继承父皇的大统我不甘心。”

    没有理会朱棣当时的反应,朱樉拍拍他的肩膀就下车了。

    当时他没有多想什么,到了今天,他终于明白二哥是什么意思。想通那一刻,不由从心里打了一个寒颤。

    烛光摇曳着,就像是朱棣此刻的心情,窗外传来“飒飒”声,那是树叶摆动的声音。偶尔传过来枯枝掉在地上的声响,却如同军鼓一样震动着他的心扉。

    是啊,枯枝掉了下来,可是树儿还要生长,大哥的陨落是令人悲伤,可大明这棵正茁壮的大树还要继续生长下去。但是我的路在那里呢?朱棣将眼光投向挂在墙上的大明疆界图上,久久的不能移开。

    江山多娇,可我的世界只在北平。

    走上前去,用手摸着北平的位置,来回摩擦着。然后将手掩在上面,我的世界就在我的掌中。

    燕王的藩属很大,但朱棣宽大的手掌覆盖在上面,还是将其遮掩的严严实实。看着其他手掌没有遮盖住的地方。“大明的疆域真的很大啊,”朱棣心里想到。为什么从前我没有想到过仔细看看这地图呢?

    门环轻响,有人进来了。不用回头,朱棣就知道是自己的妻子进来了,没有经过通传就能进来的,也只有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

    燕王正妃徐氏,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女儿,这次跟着他一起回来,趁着看望已经很久不见的母亲,而徐达早就在洪武十七年就病逝,只留下三个哥哥和母亲在京师。

    进来看到燕王正在地图旁边站着,她很清楚丈夫在想着什么,由于是皇子的关系,碍于最近京师的流言,丈夫几乎是足不出户。作为妻子的她得到的消息远远比丈夫多。今天从魏国公府的娘家回来,就带来了长兄徐辉祖的忠告,燕王应远离是非,不要京师中参合。

    燕王妃知道朱棣心里的想法,丈夫平生最佩服三个人,一个是自己的父亲徐达,一个是当今的皇上,另外一个常遇春。但是最尊重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哥哥太子朱标。

    佩服三个人是因为其卓越的战功,对于皇上,出了佩服之外,只有惧怕。谈不上什么尊重,但是对于自己的哥哥,却是打心眼里尊重。那是源于童年时的感情,在几兄弟小的时候,朱元璋带领众将征伐天下,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儿子的成长。

    是太子,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担负着长兄如父的责任。和马皇后一起照顾他们,虽然朱标大不了他们几岁,但是作为长子的早熟,让他们感受到春风般的爱护。恐怕在几个兄弟眼里,父亲就是代表着责骂和鞭打,而只有兄长的安慰和母后的呵护才能感受一丝亲情,但是这些亲情随着朱标的缠绵病榻也渐渐远去了。

    帝王之家就是那么残酷,身为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眼里可能只有江山,而没有亲情,天下人都是帝王的玩物,包括自己的儿子。

    当蒙元的势力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时。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北平。朱元璋将朱棣分封为燕王,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又把替朱棣娶了开国元勋的长女。从而达到武将归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成就了朱棣的威名,是燕王能够在北方叱咤草原。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太子朱标登基的基础上,如果登基的不是太子呢?

    燕王妃慢慢的走到丈夫的身后,双手环着朱棣那粗壮的腰身,说:“咱们回北平吧。”

    把手放了下来,留恋的又看了一眼地图,此时他才现,天下真的很大,而北平太小了。转过身来,任由妻子抱着自己,抚摸着徐氏那柔顺的长,心里不由的唏嘘。

    “舅兄怎么说?”

    燕王妃喜欢丈夫这么称呼自己的兄长,那样比称呼官职或者爵位显得更亲切些。当下把徐辉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朱棣皱着眉头,他搞不明白为什么矛头都指向自己,论长幼,他上面还有秦王、晋王。论正统,哥哥还有几个孩儿。为什么偏偏指向的就是自己呢。

    “不过,四弟倒是希望你能留在京师静观其变,说不定有意外生。”燕王妃想了一下,还是咬牙说了出来。

    “哦!”朱棣回应了一声,但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徐家的家主是徐辉祖,增寿虽然和自己关系不错,由于年纪的缘故,见识还是浅薄了很多。

    “我明日觐见父皇,是该回去了。”

    燕王妃心里一暖,知道丈夫做这个决定的意思是什么,丈夫要向天下人表明,他无意帝位。随后又听说:“你和高炽就先留在京师吧,听说岳母的身体不是太好,你留下照顾,也免受来回奔波之苦。”

    心里一惊,但毕竟是将门之女。随即领悟,自己和儿子留在京师,等同质子。别人才不会指责燕王有异心,又难过起来。

    朱棣拍着妻子瘦弱的肩膀,无声的安慰着。但头却不由自主的又转了过去,看向地图。

    北平……。

    大明……。;

 第十八章 江南

    春雨如丝,朱允炆正站在寒山寺的枫江楼中看那绵绵细雨洗涤尘世,而思想却是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

    苏州已经不是他以前印象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了,除了长满荒草的城郭,以及进入城中所见到的破败景象。

    还能从前来迎接他们的苏州知府高参身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高参是陕西人,国子监出身,居然而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