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413部分

大明略-第413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肆,谈判,还是动刀?你是从黄沙城逃出来的吧?”,一名锦衣卫总旗上前一步道。

    魏申急忙转身,向身后的军士制止道:“无妨、无妨,这位小兄弟还是蛮可爱的……”。

    仲逸微微摇摇头:“呵呵,魏大人的手下还是个急性子,天气热、火气大……”。

    再看看程默,已来到大明军士一起,嘴里似乎还在念叨什么:“连你们的阿帖木尔都被俘了,若不是仲大人为了大局着想,你们还能在这里说话……”。

    片刻后,木亭外早已备好的柴火,上面架一个小水壶,壶嘴已经开始冒着阵阵热气。

    若非今日阴云的天气,这‘热茶’还真是让人有点——汗颜。

    “仲大人,请”。

    魏申举杯提议道:“以茶代酒,我们品的就是一种清香,也为此次谈判定个基调:但愿我们日后就像茶水一样清淡、平静,而不是烈酒那般,容易上头……”。

    仲逸微微点点头:“是的,魏大人所言甚是,实不相瞒,自从魏大人离开东沙城后,虽没有多少时日,仲某时常觉得有些孤寂,经常一个人独饮、饮茶……”。

    是的,在东沙城时,魏申是以俘虏的身份与仲逸一起喝茶的。

    从数年前在京城第一次谈判时,二人之间也不算是陌生。更何况此次北征以来,更是见过很多次面。

    既是‘老熟人’,多少知道一点对方的脾气秉性,多余的客套也就不用再兜圈子了。

    “仲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魏某此次只是受大汗所派,就是想问一句:黄沙城、东沙城,贵军何时撤出?”。

    仲逸:低头不语,手中的茶杯晃来晃去。

    一个细微的眼神,魏申立刻再次笑道:“当然,我们此次战败,自是要主动请和的,也会每年定期向大明朝廷进贡,只是还望能开通边境贸易……”。

    “谈判得来的东西靠不住……”。

    仲逸再次想起了这句话,他心中再清楚不过,关于北方的战事,尤其鞑靼,在几年之后,大约就是隆庆四年到五年的样子,会有一个‘隆庆议和’。

    根据那个议和的结果:大明朝廷册封俺答为顺义王,允许他每年用马匹进贡,朝廷赏赐同价的丝绸等物品,每年在大同关外开市、贸易。

    之后所发生的事儿,在他脑中徘徊许久:从那以后,大明北部边防从宣府到嘉峪关的战事已基本结束。贸易的展开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也给大明带来了税收、马匹。

    随着朝廷的赏赐越来越大,而鞑靼进贡之物质量并没有保障,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下,大明的将士适应这种态势后,再难做到‘一声令下、一马当先’。

    出尔反尔,不能太轻信……

    突然间,仲逸似乎觉得此次谈判并未想象的那么简单:鞑靼方面,另有所图。

    再看看魏申身后的鞑靼军士,不知何时起,已纷纷向自己这边投来异样的目光,虽是直视,但眼神中似乎暗藏着一种复杂的东西。

    “魏大人,本官原以为你是个厚道的人。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个聪明的人。现在看来,是本官想错了”。

    放下茶杯,仲逸起身而立,他身后的大明军士立刻警觉起来,程默早已攥紧拳头。

    “西沙城被毁,我们将会向东沙城派一个千户所驻守,粮草、马匹等,由当地驻军负责,不劳你们费心”。

    仲逸一字一句道:“至于黄沙城嘛,我们要派一个卫司,也就是五千之余的兵马常年驻守,城内还会有跑马场、铁匠铺、兵器库,甚至酒馆等,这是最起码的”。

    咳咳,魏申一阵喘,脸上如同抽搐一般,很短暂的神情。

    天空阴云密布,平地起风,风声越来越大。

    “仲大人,既是如此,看来,现在还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

    猛地起身,魏申将手中茶杯摔得粉碎。

    之后,似乎是那些鞑靼军士得意的笑声……

    “仲大人小心……”。

    程默瞪大了眼睛,却见前方的木亭一阵晃动,他身后的大明军士立刻拔刀而出,冲了上去。

    “轰隆……”,一阵巨响,整个木亭突然下沉,仲逸与魏申瞬间掉了下去……

    北侧的鞑靼军士挥刀扑了过来,大明军士立刻迎敌而上,厮杀在一起。

    程默从马匹上取出长刀,转身之际,却见方才的木亭已无影无踪,只留下平地一块……

 第559章 我高估你了

    依旧是那块空地,但木亭不见了,仲逸与魏申也不见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一阵激战后,鞑靼军士向北逃去,程默与锦衣卫、英勇千户所的军士追了上去。

    才走出不远的距离,只听正北方向的胡杨林中一阵异动,之后便是大股的鞑靼兵马冲出。

    “码的,这些王八蛋,果真有伏兵,大家先回撤,回去再说”。

    那名锦衣卫总旗跨上马背,向众人说道:“林将军在南侧早有部署,大家不必担心,敌军不会追上来的”。

    果真,鞑靼兵马在呼喊一通后,并未向南而去。

    “仲大人,是我没保护好你……”。

    程默再次转头,声音早已哽咽,他将仲逸的坐骑牵好,无奈的向南而去……

    黄沙城北门外,林宗武与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已候在那里,见到程默等十一人归来后,众将士这才纷纷调转马头,回了城门。

    ……

    “林将军,小的有罪,是死罪,没有保护好仲大人,请将军责罚”。

    回到城中,程默向林宗武跪拜道:“仲大人是被人暗算的,请将军下令出战,救回仲大人”。

    “请将军下令,救回仲大人,我等愿舍命前往”,一旁的锦衣卫、英勇千户所军士立刻回应道。

    微微点点头,林宗武慢慢说道:“此处并无外人,本将也就实话实说了,仲大人临走之时就曾叮嘱过:‘一旦此次谈判遭遇不测,请黄沙城所有将士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能贸然出兵’”。

    林宗武特意说道:“鞑靼方面言而无信,仲大人早有预感,他再三叮嘱:一切以大局为重,鞑靼或许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但绝对不会轻易出差子”。

    这时,在下边的程默嘀咕道:“那么大一个木亭,整个都陷下去了,仲大人一介书生,岂能受的了?”。

    自从仲逸到了翰林院,程默一直跟随左右,二人处的不错,当此之时,他情绪有些过激,也在情理之中。

    “鞑靼方面,那个魏申,不也是个文官吗?”。

    林宗武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眼下正值谈判大计,鞑靼方面也应该知道深浅,在仲大人没确切消息之前,大家稍安勿躁”。

    “遵命”,锦衣卫、英勇千户所军士齐声应道。

    众人离去之后,林宗武却见门外再次有人来报:是锦衣卫百户南栖原来了。

    锦衣卫校尉负责仲逸的安全,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南栖原自然是要向林宗武有个说法的……

    *************************

    “仲大人,你应该感谢魏某才对”。

    说话的是魏申,他正得意的坐在木椅之上。

    同样被人扶到对面木椅上的还有仲逸,昏迷之后,此刻的仲逸已渐渐醒了过来。

    此处是一个硕大的地下室,四周竖起根根火把,沿墙一侧皆是兵甲利刃在身的军士、鞑靼的军士。

    如无意外,此处与上面地面是通着的。

    正上方,应该就是在地面上看到的那个小木亭、刚才二人还喝过一杯‘浊茶’的木亭。

    而那个小木亭此刻正静静躺在哪里,一堆绵绵的干草上,上面的桌凳还稳稳摆在哪里,活脱脱一个瞬间移位。

    魏申继续道:“大家都是一介书生,我只能想这个办法,若是一个密道直通暗道,万一摔出个好歹,本人该如何向大汗交代?如何向大明将士交代?”。

    仲逸不屑一笑,有点干呕的感觉。

    方才还说说笑笑,转眼就反目成仇,你为了向鞑靼首领交代,我为了大明北方安定。

    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太不可靠了……

    “仲大人,请饮了这一杯,上好的酒,上好的肉,这是我们招待尊贵客人的”。

    有军士向他们二人端上酒菜,魏申开始招呼起来:“仲大人放心,有魏某在,绝对没有人敢为难大人你,过些时日,我自会派人将仲大人送回京城”。

    末了,他干脆道:“实在不行,由魏某亲自送仲大人回京”。

    仲逸并未理会桌上酒肉,只是微微摇摇头:“哎,本官原本以为魏大人是个聪明人,现在看来,似乎与阿帖木尔、阿里脱木等辈,并无两样,可惜啊……”。

    “哦?此话当如何解?请仲大人明示”,魏声举起酒杯,只得自饮。

    他们二人当然不会忘记:在此之前,坐在一起饮酒交谈时,是在东沙城。那个时候魏申眼神中,似乎只有一种希望,一种活下去的希望。

    好了伤疤忘了疼痛,这才几天的功夫?

    还有必要解释吗?

    “魏大人方才说要送本官回京城,这又是做何解?”。

    由浊茶变成浊酒一杯,仲逸也端起酒碗来,可一番思量,似乎连好奇劲儿都没有了。

    魏申也不再掩饰,他直言道:“等我们的将士夺回黄沙城、东沙城、贵军的驻军大营后,贵军都要南下回京了,仲大人岂有留下的道理?”。

    末了,他几乎笑出声来:“仲大人毕竟是大明朝廷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极为难得的文臣,皇帝身边的红人。还是呆在京城吧,那里才是你的天地,至于这漠北嘛……”。

    此言一出,仲逸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

    魏申的酒量似乎真不错,一杯之后再次自斟自饮起来,或许是心情的缘故吧,在东沙城时,他可不是这样‘痛饮’的。

    “仲大人,你我也算是老熟人了,实不相瞒:贵军的林宗武将军脾气似乎不太好,这或是大多武将的通病吧,若是他得知你下落不明,定会一怒之下率兵出城”。

    魏申自说自话,为自己编制出一张美好的的图画:“黄沙城兵力已不足一万,一旦他们出城,没有了城墙的依靠,我们只需两万的兵力攻城……绰绰有余……”。

    说到‘精彩’之处,他有点停不下来:“一旦林宗武的主力被破,东沙城三千的守军、驻军大营两千的守军,能抵挡我们的数万大军吗?”。

    “哈哈哈……”。

    仲逸几乎要笑出声来:“这就是魏大人要送本官回京城的理由吗?”。

    魏申点点头:“嗯,黄沙城、东沙城被我们攻下后,魏某实在想不到仲大人该去那里?还是回京城吧……”。

    “不知魏大人打算,用多少时日攻下黄沙城?”。

    仲逸‘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或者说,魏大人打算让本官在这里呆多久?”。

    “三天,就三天,不能再多了”。

    魏申重重点点头,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到时,黄沙城、东沙城城墙上站着的,怎么着也该是我们的将士了吧?”。

    ……

    、

 第560章 送你上路(上)

    黄沙城北门外十余里处,空地向北那片胡杨林后,聚集了两万之余的鞑靼骑兵。全本小说网;HTTP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