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甚至说“人”都一样,占有欲与私情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比自己年轻貌美的姑娘与自己的男人成婚,作为“前辈”,她们心中当然不是滋味。
方才帮忙穿衣收拾房屋,还开导这位王姑娘,只是朱老大的吩咐,且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二人能一番劝说已实属不易了。
既然有人将王姑娘救走,对于她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至少不是什么坏事情。
只是,这一层意思能否被还未成婚的罗氏兄弟理解呢?
大堂中,众人还沉浸在所谓的欢乐之中,罗英穿过人群来到仲逸身边,倒了三碗酒,然后饮了一碗,另外两碗倒回酒坛。
救了一个,另外两个自愿留在原处?
……
“弟兄们,时候不早了,不要耽误了大哥的好日子”,仇佶俨然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平日里盯梢的兄弟今日也可以放松放松”。
朱老大被人搀扶着离开,仲逸急忙靠近王姓两家人,作为山寨的“客人”,他们自然无心开怀畅饮,王姑娘一家在这多事之秋,更没那个心情。
相比山匪,王姓两家人自是更愿意相信仲逸他们,更何况他们已知罗氏兄弟的差役身份呢?
刚走几步,仇佶回头吩咐道:“刀疤,你速将王姓两家人都带回房间,可不要怠慢人家啊,这可都是咱们大哥的亲戚,明白吗?”。
刀疤脸是朱老大的跟班,但实际为二当家的心腹,由此可见此人手段却是非常了得。
将众人带回房间后,刀疤脸并未锁门,他吩咐手下:“今晚是大哥大喜之夜,你们就不用在这里守门了,天都这么晚了,他们还能跑到哪去呢?走,回去喝酒去”,言毕,众人皆离去。
仲逸一行回到房间后,才发现罗勇已带着王姑娘候在那里,众人终于松了口气。
罗氏兄弟当差多年,应付这种场面自是轻车熟路,加之王姑娘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说服力,她本人也死活不愿在这里呆下去了,将自己被救的经过告诉了家人……
于是,众人便下打定主意下山,一切都听从仲逸安排。
仇佶安排石老三在院外巡逻,其中之意自不用多说,当仲逸带着众人来到山寨门口时,等待他们的还有马匹与火把。
**************
洞房花烛夜可与那金榜题名时媲美,此刻朱老大正兴高采烈回到婚房,进门后却未见两位夫人的踪影,只见正堂的床边坐一人:一身红衣,一个红盖头,不用说,这就是他的三夫人了。
折腾一天,朱老大也有些疲惫,他倒了一杯茶水,缓缓那浓浓的酒味,窗外人头窜动,他知道这都是闹洞房的,这些小子只能借着这个名头享享眼福了。
郝老四将朱老大扶回房间后便怏怏离去,心中满是不悦。
平心而论,郝老四对他这位大哥一贯都是言听计从,可王姑娘这事他却是赞同二当家仇佶的:大哥都两房女人了,二哥和三哥都有自己的女人,论资排辈,这次怎么着也轮到自己了……
此刻,他哪里还有心情闹洞房,一顿闷酒过后,郝老四感觉浑身轻飘飘的,随便找个理由,便回到了自己房中倒头大睡去了。
同为没有心机的老四哪里会想到:这正是二当家仇佶的离间之计。朱老大只是表面粗鲁,内心并无多少花花肠子,仇佶倒是对手下出手大方,但那只是笼络人心而已。
经过仇佶一番安排,留在门外的“看热闹”之人都已是他的心腹,这些人并未喝醉,而且手里还都握着兵器。
不知情者大多喝的酩酊大醉,知情者大多在席间敷衍了事,此刻山寨已完全被仇佶控制,石老三与刀疤脸自不用说,郝老四早去梦他的王姑娘去了……
话说朱老大正看着床边的红盖头,感觉体中阵阵热意袭来,大有蠢蠢欲动之势,酒劲上头,那种硬汉的冲动终于是占据了他的全部意识。
还说什么呢?办正事吧。
他使劲的搓搓双手,轻轻的撩起红盖头,脑中全是王姑娘的模样。
突然,眼前飞来一把沙土,朱老大还未喊出声,急忙后退几步,却见眼前立刻漆黑一片。他快速将手伸进后腰,一把匕首瞬间飞出,红衣之人距他不足一米,还未来得及反应便永远躺在了大床大红被上。
一声巨响,门外之人破门而入,刀鞘、剑柄摩擦之声立刻让这位山寨的大当家清醒过来:不好,有人要老子的命。
朱老大揉揉模糊双眼,微微看着前方,他立刻快步向前,摸着床头,捣鼓几下:眼前有洞,洞可容人,他一跃便跳了下去。
一道裂缝立刻紧闭,床头再次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狡兔三窟,能做到山寨头把交椅,朱老大自有过人之处,这个机关,估计连他的两个夫人都不知道吧?
新房同排侧屋,一个蓬头垢面的黑影钻了出来,一个女人刚欲开口,却听到耳边那熟悉的声音:夫人不要喊,是我,抱着娃儿,离开此地。
女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抱起熟睡的孩子准备离去,却被朱老大拉住钻进了床头的黑洞,很快便到了二夫人的房间……
原来,朱老大在两个夫人的屋子间打了一个通道,在大夫人熟睡之际可找二夫人,反之亦然。
而刚才那个通道正是为今日迎娶的三夫人准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难以启齿的初衷,此刻却救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
原本以为大事已成的二当家仇佶,此刻正气急败坏的对着床头一阵乱踢,但一时半会却怎么也打不开那个神秘的黑洞。
良久之后,候佶眼睛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扔下手中利刃,向外大声喊道:“来人啊,不好了,王家人把三夫人救走了,大哥不知去向,他们这是怀恨在心,要报仇啊……”。
第25章 此人不简单
次日清晨,折腾一天一夜的牛头山寨并未安生下来,二当家仇佶喊了半天要救华老大,但终究还是没有派人下山。全本小说网https://。
石老三与刀疤脸的言行与二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很快便领会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只见雷声不见雨点。
郝老四终于醒酒了,他当然不相信昨晚发生的那一幕。
“弟兄们,昨晚山寨所发生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三夫人还未圆房就下山而去,大当家不知去向”,仇佶环视四周大声道:“定是那王姓两家人所为,这两家人同时消失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终于轮他把持局面了。
屋内立刻安静了下来,对于其他人而言,无非就是在看堂上那几人的表演而已。
“二哥,这话你都说一百遍了,既是他们所为,那还费什么话?带兄弟们下山去小王庄啊”郝老四管不了那么多,只悔不该昨晚贪杯。
仇佶一脸无奈道:“四弟啊,可你想过没有:这些人既敢如此大胆,定是有人给撑腰,且有高人支招啊,他们早有准备,咱们贸然下山非但救不了大哥,还有可能中了这些人的圈套”。
郝老四显然没有那般理性:“什么圈套不圈套的?山寨众弟兄还怕一个小王庄不成?况且一个小山村能有什么高人?”。
仇佶反问道:“那若是官府之人呢?若是官府之人知晓此事呢?我们这一下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郝老四不耐烦道:“那二哥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仇佶早就胸有成竹:“这样吧,马上派几个可靠的兄弟去小王庄秘密打探一番,看看到底是何人所为”。
此举倒是无人反对,别看这些人平日里称兄道弟,但到紧要关头还是保命要紧,万一遇到官府的人可就倒霉了。
话说昨晚连夜回到小王庄的王姓两家人经过一番收拾之后便匆匆离开村庄避难而去。临走之时带着金银细软,还有首饰衣物,看样子短期之内是不打算回来。
经历过“生死之交”,他们对这三位有救命之恩的“三兄弟”是非常信任。
仲逸借口在此小住几天,反正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差不多搬走了,王姓俩家便将自家的钥匙留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留个看门人还能防火防盗,只是临走之时将钥匙放回原地就行。
几日来轮番折腾,仲逸与罗氏兄弟都累的骨肉散架,美美的睡一大觉才是明智之举,最后来个自然醒那才叫一个舒坦。
中午时分,阳光洒在王家大院,一道亮光透过窗户照在了仲逸的脸上,因高墙与大树的交替遮挡的缘故,这个时段外加这个角度,才院中光线最好之时。
仲逸舒服的翻了个身,正对耀眼的阳光,立刻便醒了过来。
伸个懒腰,这才发觉肚中空空如已,想起了在凌云山的日子,饿了便去厨房找穆大娘。到了县衙做幕僚,自然是饭来张口,而今日只能自己设法解决这顿晚餐了。
他原本想着干脆找村民家买些小米咸菜之类的,凑合一晚就行。后来一想:“何不去地里帮老农干些农活,换的一顿晚饭,岂不是更有意义?”。
顺着小路走了许久,仲逸看此处风景不错,几乎可将小王庄尽收眼底,只是枯草旺了些,只能看到各家的房顶与那窄窄的小路。
田间村民三五成群或双双结伴,毋庸置疑他们当是一家人,是那最为亲近之人在自家田地里辛勤劳作,虽有辛劳之苦,但也不乏朴素之情。
若从未离开义中村,此刻自己也应是这样的生活。
“这位兄弟如此雅兴,如此淡定自如,真令在下钦佩不已啊”,一个声音从仲逸的身后飘过来,嘶哑中带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仲逸扭头望去,只见眼前一个头发凌乱,衣衫破旧的男子,身上竟有斑斑泥迹,此人手拄着一根干枝,如同逃荒之人见到向他施舍的富人一样,正朝他这边走来。
但听这口中之言却远非如此。
那人一直低头不语,却是在旁边草堆上坐了下来就在他抬头理发之际,仲逸终于想起了这个声音曾经在哪里听过。
“没错,在下便是牛头山的大当家,前几日我们在大堂里见过”,说着那人已盘发束带,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
华老大却并未多少感慨之情,他淡淡的说道:“兄弟,起初,山寨昨晚突发变故,在后山路边的草丛中,亲眼看到你带众人下山,我觉得此事十分蹊跷,安顿好妻儿,换了身衣服,一大早便打听到王姓俩家人,跟踪你等三人……”。
言语间,华老大已全无几日前的那种威风,他苦笑道:“这年头谁愿意屈与人下?无非是名利二字。这一点上我做得不够,丢了头把交椅,这结局也怪不得别人”。
此时仲逸已猜到其中大概:“我那位兄弟已告知我,你并非那般凶残之人,既你跟踪至此,相信也知道我等的为人,说说吧,昨晚到底发生何事?你又为何来找我?”。
事已至此,反倒有种如释重负般感觉,两人竟能畅所欲言。华老大开诚布公,将昨晚之事细细说了一遍。
仲逸听的出来:这个仇佶确是不一般,他既夺得头把交椅,还巧妙的让衙门的人介入此事,若换做其他人答应他那一个指头的“好处费”,他便没有了被官府剿灭的后顾之忧,自然稳稳的做那牛头山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