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听到皇上高烧,心里瞬间也跟着着急了起来,赶紧走上前去,摸了一下萧木的额头,却并没有觉得很烫,但还是不放心,又用另一只手摸着自己的额头,两相比对之下,仍然没发现皇上有什么发烧的迹象。
“娘娘不必担心,老奴摸着皇上的额头并不烫,万岁爷应该没有发烧。”王承恩最终得到了一个皇上没事的结论,同时安慰着林檎说道。
“哦?皇上没事那实在是太好了。可能是本宫方才心中紧张,手脚冰凉,这才感觉皇上的额头很烫。”在方才王承恩给萧木摸额头测体温的时候,林檎也在心里准备好了说辞,自己的手法凉的话,当然摸正常体温的额头就会感觉到热,这个理由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了,王承恩对这一点肯定不会起疑,退一步说,就算你王承恩真的怀疑了,还有胆子来摸我这个皇后娘娘的手来亲自确认一下吗?
“娘娘担心皇上龙体的心情老奴当然明白,但请娘娘也多多将养凤体,切莫过于担心,娘娘有孕在身,关系着我大明将来的国运……”
王承恩听了林檎说她手脚发凉的话,对皇后娘娘的身体也感到十分担心,又开始长篇大论,总而言之就是娘娘你现在怀着大明将来的太子,也是大明将来的皇上,可不能有半点闪失。
“你的心意本宫知道了,本宫自会好生将养。”林檎随口应付了王承恩一句,心里面则是担心方才李太医的诊断到底准不准确,毕竟什么萧木“手不释卷”之类的话明显是有些夸大的成分,这几天萧木根本就没有读书读到能晕倒的程度,估计也就是后世大学课程的强度罢了,这种程度应该不至于让人劳累到晕倒的吧?
“皇上一时半刻恐怕还不能醒来,娘娘不妨先行休息一下,皇上这里有老奴照看着,娘娘尽可以放心,肯定不会有任何疏漏。”王承恩见皇后娘娘刚刚的回答明显是在敷衍,又进一步地建议着说道。
林檎见王承恩又劝了自己一次,也觉得一直在这里守着确实也不是一个办法,而且从内书堂萧木晕倒开始,后来又见太医,跟张皇后她们聊了半天,刚刚又忙着叫醒萧木,一直忙到现在,身子也确实有些疲惫了。于是便打算听从王承恩的建议,先去简单地休息一下,毕竟自己也要对肚子里面原本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儿子负责不是?
“那本宫就先去休息片刻,过一会再来看皇上的情况,若是皇上醒了,一定要立刻通知本宫!”林檎又跟王承恩强调了一句,便站起身子,打算回到自己的寝宫暂时休息一下,如果一两个时辰之后萧木没有像李太医方才说的自己醒来的话,林檎肯定还是要再找太医来给萧木好好地检查一番的。
“奴婢明白,请娘娘放心。”王承恩恭敬地答道,同时送着林檎离开了大殿。
林檎离开了,王承恩一面用毛巾给萧木擦着脸,一面在心里担心着:咱们大明的这两位主子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乐观,最近都出现过晕倒的情况(萧木上次的装晕王承恩当然不知道,林檎则是萧木宣布大赦天下的时候晕倒过,当时林檎还不知道自己原来真的怀孕的事),这可真是让人担忧啊,看来回头还是要请太医专门给两位主子开店滋补的方子,让御膳房那边也多研究点营养丰富的菜式出来……
没过一会,王承恩刚刚端来的药就已经凉了,然而皇上还没有醒来,王承恩便吩咐下面的小太监再去将药倒掉,重新换上热的端来,确保皇上醒来之后就能立刻喝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八章 关心与苏醒
(全本小说网,。)
等到萧木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是午夜了,估摸着大概是过了子时,丑时还不到的时候。从将近中午在内书堂晕倒算起,一直到现在醒过来,萧木足足昏睡了有六七个时辰,这期间的大部分的时候林檎都在一旁守着。
下午的时候被王承恩劝回去休息,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后简单地补了一点午饭,又闭目休息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对萧木放心不下的林檎就又回到了这里。见到萧木果然还没有醒来之后,林檎果断没有犹豫,十分坚定地要再召太医来诊治。
王承恩本认为听从李太医的诊断,等皇上自然醒来为好,但既然皇后娘娘如此坚持,他自然也不敢违背娘娘的意思,更何况娘娘的举动也是为皇上着想,便按照娘娘的吩咐,又传召了一个太医前来为皇上诊治。
这次来的太医姓张,据说是张仲景的第七十一代传人,医术也是十分了得。但林檎对这种名头却没有丝毫在意——多亏张、李是大姓,而华这个姓比较少见,不然的话太医院里岂不是还要多出那么一位华佗传人?
张太医给萧木把过了脉,也同样得出了跟先前的李太医同样的结论——皇上过于操劳,加上今日受到了刺激,这才晕倒,昏睡几个时辰之后便可醒来。然后张太医又开了一个跟李太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的方子,然后又同样表示服药只是治标之策,若要治本还是要多加休息,不可过于疲劳。
张太医对萧木的病情讲解了半天,说的跟李太医几乎完全一样,让人不禁怀疑这个张太医是不是事先跟李太医通过气,不然的话,这两个太医肯定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总而言之,在萧木晕倒的问题上,李时珍的直系徒弟和张仲景的七十一带传人完全达成了共识,这也让原本心里十分担心的林檎暂时放了心。
既然大明能找得到的最好的两个太医都说了萧木是因为劳累而晕倒的,那萧木就一定是因为劳累而晕倒,太医的诊断,而且是两位太医的诊断同时都有问题,这样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于是林檎又让王承恩待张太医出去领赏,张太医也同样谦虚地表达了感谢——跟李太医的表现也没什么不同,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送走了张太医,林檎和王承恩便开始耐心地等待着萧木的醒来,到了傍晚时分王承恩同样还是劝说林檎回去用膳和休息,这次林檎却没有听从王承恩的建议,而是选择在萧木这里匆匆用了两口饭,之后又继续守在萧木旁边。
再晚一些的时候,张皇后和田、袁二妃也来过一次,见皇上仍然没有醒来之后她们的心里也是十分着急,还好林檎把之前张太医的诊断也跟她们讲了一下,言明皇上是过于劳累之后,张皇后她们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几个人交谈的过程当中,张皇后也能明显感觉到这次过来的时候林檎的状态跟上次大不一样:上次的时候林檎的表现十分沉着镇定,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又什么紧张之处(这当然是因为那个时候林檎以为萧木是在装晕);但这次自己过来之后,可以十分真切地看到林檎十分担心的神情。
“周家妹妹到底还是年轻啊,皇上出了这样的事,虽然一开始可以保持沉着,但时间长了,心里肯定还是害怕的……”张皇后在心里想着,完全忽视了她自己也不过二十二岁,放在萧木的后世也不过是大学没有毕业的年纪。
于是张皇后又善解人意地带着田、袁二妃一起,陪着林檎说了好一阵的话,成功地让她们三人全都消除了不少的紧张感。
事实上,萧木醒来的时候,距离张皇后她们也离开也没过多久。
萧木睁开眼睛之后,映入眼帘的自然还是这个充满皇家气息的,典型的十七世纪宫殿建筑,眼前的还是典型十七世纪宫中贵人打扮的林檎和典型的十七世纪宫中高级宦官打扮的王承恩。
这一幕让萧木恍惚觉得自己还是在大兴的惠康客栈——除了房间不太一样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皇上醒了!”第一个发现萧木醒来的是王承恩而不是林檎,因为林檎由于之前的紧张和担心导致此时有些没有精神,所以让王承恩抢了先。
不过林檎也几乎是立刻发现了萧木醒来,在王承恩高兴地说出“皇上醒了”之前,林檎就已经看到了萧木睁开了眼睛。
“已经是子时了,皇上。”林檎说道。
萧木晃了晃脑袋,看到了在一旁准备端药过来的王承恩——从李太医开过了房子到现在,这药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嗯,王承恩也在,怪不得……”萧木虽然刚刚醒来大脑还有些迟钝,但还是立刻就发现了林檎说话方式的不正常之处——过于温柔、端庄和一本正经了,并且迅速地找到了原因所在。
“咳咳,现在是什么……”林檎说话的不正常让萧木也有点感到不自然,就想着随便找点话来说,询问时间的话说到了一半,又想到林檎刚刚已经说了是子时,又把这句话给拐了一个弯,接着说了一句,“嗯,现在已经是子时了啊,原来朕竟然睡了这么久。”
场面一度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
“是啊,皇上您从中午睡到现在,娘娘一直在您身边守着呢!”好在王承恩及时开口,同时端来了早就预备好的汤药,缓解了眼前的尴尬,“皇上赶快趁热把药喝了吧。”
“嗯,也好。”萧木接过了药碗,扬起了脖子,将里面的汤药一饮而尽。既然是王承恩亲手递过来的药,那肯定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现在的萧木对于王承恩有着一种近乎于盲目的信任,这种信任既来源于之前了解到了原本历史上王承恩岁崇祯皇帝一同殉国,也来自于自己穿越这段时间一来的相处,让萧木更加充分认识到了眼前这个宦官的忠诚之处。
看见皇上这么痛快地把药喝光,王承恩自然也是十分高兴,开心地接过了萧木喝过的药碗,又开口说道,“皇上睡了这么久,想必一定是饿了吧,还有娘娘午膳和晚膳也没怎么用好,奴婢这就让御膳房准备些宵夜端来。”
王承恩说着便离开了大殿,还识趣地带着其他在殿内伺候着的太监宫女们全都出去,于是大殿里就只剩下萧木和林檎两个人了。
“我记得我参加了内书堂开课的活动,没错吧?”两人沉默了一阵之后,萧木率先开口,打破了僵局说道。
“是的,然后你不让小太监们拜孔夫子,就跟那些大臣们争论起来了……”林檎对萧木的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然后我就这样晕倒了么?”萧木又晃了晃自己的脑袋,“这样的话我也太脆弱了吧?”
“就在你跟一众大臣争论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来宗道突然提出想要辞官归田……”林檎又提醒着说道。
林檎的提醒成功地帮萧木找回了原有的记忆,萧木一拍大腿——由于是坐在床上,这次拍大腿比之前都要顺利得多,恍然大悟地说道:“是的!我想起来了,来宗道说什么无才无德,想要辞去内阁首辅之位,然后我感觉眼前好像一黑,再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太好了,你总算是想起来了,不然我还以为你直接睡傻了呢!”林檎拍着胸口,一副放心的样子,半开玩笑地笑着说道。
“没傻也快了,我早晚要被这个皇帝的位子,还有手下的那些臣子们搞到崩溃。”萧木无奈地说道,“尤其是这两天,他们又开始玩起辞官的花样了。今天来宗道直接宣布要辞官不干,这已经是骆养性之后,又一个请辞的了,而且跟骆养性相比,估计带来的影响可定要大上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