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明星-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章 各立教派
(全本小说网,。)
张牛角看着袁绍负气的败走,不由的笑了笑,翼州终于再次得以安定了下来。韩馥忙碌的接收着信都城,发榜安民,重整吏治,以及派人手接收翼州其余诸郡,当然韩馥也不会忘了请求张牛角能够派些人手支援。当然这都是后话,双方既然已经达成了默契,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就不再多提。
而此时与袁绍一样悲惨的自然还有他的好兄弟,同样出自袁家的袁术。此时袁术也被张燕所迫,龟缩在沛国的小县城中,惶惶不可终日。他终于还是没有勇气敢于与张燕拼上一场,尽管他手下此时依旧拥有三四万兵马,可是面对张燕,他却已然产生了畏惧之感。在杨弘、袁胤的劝说下,在纪灵、张勋的护卫下,袁术领着大军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弃了沛国县城逃出了豫州。张燕自是有意放其离开,所以只是占据了沛国,并未追击,否则,又怎么可能让袁术如此安然的逃命?
当袁绍、袁术两兄弟分别被赶出翼州和豫州的消息传开,天下哗然,尤其是袁绍用了近两月功夫占据的翼州,太平军反手之用了三天便重新夺回了翼州这一消息,让各个诸侯震惊不已。看着手中的战报,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都对这个内容表示了深深的怀疑,若不是他们派出去的探子多番打探回来的都是同样的消息,他们几乎都要觉得这定然是太平道为了夸大自身实力而故意鼓吹出来的。
当然这也与张平的初衷有所相违背,张平原本想着是要低调的,可是如今却发现过分的低调造成的结果就是居然有人悄悄的打上了太平道的主意,这一次袁绍和袁术袭击翼州和豫州,让其他诸侯都在在观望,甚至有不少都准备借此机会向太平道下手,各地太平道的道观隐隐间都受到了威胁。这让张平恼怒不已。所以这一次,索性不再低调,而是决定向天下秀秀太平道的肌肉,让世人见识见识太平道的厉害,让那些惦记着太平道,打着太平道主意的人都望而却步。雷霆一击,震慑世人。既然无法以平易近人的身份让世人接受,那便索性让人敬畏。
经此一役,张平惊讶的发现,雒阳朝廷发现各地的指令多多少少有了回应,而不像之前那般无人搭理。而那些原本张平下大力气招揽都肯前来为朝廷效力的士子,也有一些改变了态度,主动的向雒阳朝廷毛遂自荐。这些改变都让张平认识到强大的武力威慑也许才是在这个时代更为的实用,也更为的有效。
不过除此之外,却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董卓与以刘虞为首的皇族算是达成了协议,被承认为正统之后,董卓便借此不断的向荆州和益州蚕食。而不管是益州刘焉还是荆州刘表对此却是无可奈何。他们有心与董卓争抢,派兵去被董卓侵占的地方吧,派的兵少了,不够董卓的西凉军消化的,派的兵多了,那就意味着要与董卓全面开展,可是他们却又并不想此时与董卓开展。索性董卓倒也不算太过分,一旦被他们发现便会有所克制,还派使者前来道歉。他们索性也就不与董卓一般见识。这其是便是董卓按照贾诩的计策所施行的计划,一面麻痹刘焉、刘表,一面不断的一点点的吞并蚕食刘焉、刘表的地盘。
而在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在董卓向西南蝉食益州刘焉的过程,不可避免的要走汉中一路,而汉中此时由太守张鲁统治,张鲁是五斗米教教主天师,有点类似于张平在钜鹿城的作为,整个汉中城也都是五斗米教的教徒,就算不是,在张鲁统治了这么多年之后,如今也都成为了五斗米教的教徒。
董卓的西凉军到汉中不可避免的与张鲁发生了冲突。不过张鲁显然也不亏其教主天师之名,手上倒是有些本事,却不知他是从何处习得,要知道那五斗米教的镇教之宝太平要术可是被张三偷了去献给了张平,如今已被张平的系统融合掉了。而张鲁从张修手中夺取到教主之位之后显然是没有得到这太平要术的。不过不管他从何处习得的术法,却给西凉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当然面对强悍的西凉军,张鲁却也没有张平那般强大的太平军。为了保住自己的传承,张鲁独自来到弘农面见了董卓,在与董卓一番密谈之后,却不知怎么的,弘农的朝廷宣告天下,立五斗米教为国教,以其教主天师张鲁为国师。
当此时传到张平耳朵里时,张平不由的一阵错愕,心中琢磨着这究竟是怎么一会事,莫非董卓是为了针对自己,所以扶持了五斗米教来与自己抗衡?可是这似乎有些太过天真了吧。难道董卓以为就凭借这么一个小小的五斗米教就能撼动如今大势已成的太平道吗?张平唤来孙夏,命其增加人手,多加打探此事。
然而无独有偶,还不等张平这边消化掉董卓立张鲁为国师的消息,那便长安亦传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长安城的朝廷也宣告天下,立通玄道为国教,以其教主天师通玄为国师。张平一听这名字便知道这是他的老熟人、老对手通玄所为。这是这通玄消失了这么多年,怎么会然便立教传道了?而这通玄道想来就是其以其手中的《通玄真经》所创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来通玄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他手上的这个通玄道又有怎样的实力。
随着弘农、长安分别立了国教,又立了国师,张平若是再看不明白这明显的针对意味,他就当真是白活了。只是让他们不明白的是,他们如此立教的意义何在?难道他们以为就凭借如此便能够赶上太平道的步伐了吗?难道他们当真以为太平道靠了仅仅是道法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章 张温解惑
(全本小说网,。)
其实张平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之前太平道在几日之内迅速的收服翼州的行动,震惊了天下诸侯,尤其是董卓。在他想来,想要倚靠军力在三天之内占据翼州当真是有些痴人所梦,所以他只能将此归结到太平道使用了道法之上。而恰好的是,在西凉军攻取汉中的时候,张鲁用道法阻挡住了西凉军的脚步,使西凉军无法寸进。所以董卓在得知消息后才会见了张鲁,在与张鲁一番密谈之后,让董卓更加深信太平道定然是使用了某种术法才能在三日内夺取了翼州,所以这才与张鲁一拍即合,张鲁将汉中城交出纳入董卓的治下,而董卓则立五斗米教为国教,立其为天师。其目的自然便是要与张平打擂台。而且张鲁如今早已知道了镇教之宝《太平要术》为张平派弟子所盗,因此心中对张平深恨不已,这也是他愿意与董卓合作的原因。
而说到通玄,这些年来一直隐于幕后,一面招揽门徒,一面布局天下。比如这长安城之势便是他一手促成。当初便是通玄乔装打扮,化妆城吕良的样子去对吕布面授机宜,让吕布将董太皇太后,何太后以及小皇帝一起拐带到了长安。然后又让其大弟子周瑜去游说马腾,让其占据长安,兵阻挡住张温的步伐。直到吕布护着董太后一行入主长安,才让董太后出面,解了长安之围,促使马腾、吕布、张温三方势力合兵一处,结成了一支新的势力,以长安为都城,为其布局稳稳的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为了化解三方矛盾,有让马腾如愿得了凉州刺史,让吕布领了并州刺史,而张温则权倾朝野,统领朝纲,这才慢慢的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班子。
而如今长安的皇宫之中,不仅董太皇太后,何皇后还有小皇帝都是通玄道的信徒,就连朝中不少大臣亦是通玄道的信徒。通玄道的势力遍布长安朝廷的各个角落。通玄羽翼渐丰,这才通过董太皇太后下旨,立了通玄道为国教,立了他通玄为国师。而最为难得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张温的眼前,张温却没有半点的反对。
“太尉大人,这通玄如今势力遍布朝廷,太尉大人当真放心吗?这朝廷都快下变成通玄道的朝廷了。大人您真的不担心?”孙坚有些不解的看着悠哉悠哉的张温问道。
“担心什么?”张温摆了摆手,“不担心,就算这通玄想要老夫的位置,让给他又如何?”
“大人。。。”孙坚听到张温这话,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文台,勿慌,”张温伸手拍了拍孙坚的肩膀将其按回座位,“你要反对一个人,首先要想明白你反对的理由,你为什么要反对他?”
“这都快要爬到您头上来了,朝廷都听他的了,您还不担心?”
“那我问你,”张温微微一笑,“你觉得就算他现在被封为国师,他的目标是治国理政吗?”
“这。。。”孙坚一时语塞,要论治国理政,自然是张温在行,通玄就算再厉害,道法通玄,可是于治国理政一道还是逊了张温远亦。
“既如此,你觉得他与我又有什么威胁吗?”
“可是,大人。。。”孙坚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就算如此,他不会与大人争权,可是他却能左右朝廷的走向。”
“哦?你以为他当真能左右的了吗?”张温再次诡异的一笑,“他凭什么能够左右?他像张平那般有强大的太平军吗?”
“。。。”孙坚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毕竟张温一直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你看他手中没有兵权,想要左右朝堂,所靠的无非是在朝堂中他的信徒,但是战事一起,这朝堂上哪里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张温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此时显得从容不迫。
“可是,太尉大人,以通玄的才智想来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才对啊,可是他为何还。。。”孙姐有些疑惑,毕竟通玄他是知道的,就算接触不多,但光凭他那个惊才绝艳如今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的周瑜,便可以窥见通玄绝对不是无智之人,绝对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张温再次微微一笑,“文台啊,所以说你没明白他的目的,他是要掌控朝堂吗?不是,谈事要取我而代之吗?也不是,所以啊,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管他如何呢?”
“大人的意思是。。。”孙坚听了张温的话若有所思,“那大人可知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呵呵,”张温依旧春风拂面,“还能为了什么?人争一口气神受一炷香,无非是为了香火罢了。”
“香火?”孙坚皱了皱眉。
“你觉得当今天下,那个教派的香火最为旺盛?”张温启发性的向孙坚问道。
“那自然是太平道了。”孙坚顿时脱口而出,旋即孙坚便好似明白了什么,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大人的意思是,通玄这一番作为不过都是为了与太平道张天师相争?可是那他又何必费这般力气要当什么国师呢?苦研道法,用心传道不就好了吗?”
张温摇了摇头,哂笑一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更何况这巷子外面还有一坛美酒,让人沉醉,若是不赶紧出了巷子争上一争,抢上一抢,只怕到最后连半点机会也没有了。”
孙坚挠了挠头,跟着张温一起,目视远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张温显然是个有智慧之人,一眼便看穿了通玄的本质,他这般作为不过是为了要与张平相争,抢夺香火,太平道发展日久,已经有了很好的民众基础,若是通玄只是默默的传道,就算他道法再好,在太平道的声名之下,只能附翼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