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明星-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曼成,通玄去哪了?”见没人再说话,郭嘉问道。
“哼,休要跟我提这个小人。”张曼成显然对通玄气不过。
郭嘉闻言和张平对视一眼,不禁勾起了嘴角。
“那我那徒儿周瑜呢?”张平也开口追问。
“哼。”张曼成再次无视了张平的话,脸上却是一副你的徒儿,你不看好了,你问我做甚的表情。让张平一阵无语。
“张曼成,你知道你为何会落到今日的田地?”
“哼。”
“你可知为何我们能这么快拿下襄阳吗?”见张曼成不理,郭嘉却不放弃接着问道。
“还不是拜你们所赐,若不是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倒戈相向,你们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攻破这襄阳城。”
郭嘉闻言先是一愣,但旋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若不是你昏庸无道疑心太重,你也不至于众叛亲离。”
“哼,狗日的何仪,我就知道他要背叛与我,还有他那个该死的弟弟何曼,都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当日我就该一剑砍了他。”张曼成狠狠的骂道。
郭嘉听了却是开心的一笑,喊了声“带进来。”门外自有兵士将捆绑的何仪推了进来。何仪脸上又是悲伤又是愤怒,整个脸憋成了猪肝色,一进来看到张曼成,何仪恶狠狠的瞪着他,恨不得扑上去咬他。张曼成反倒被何仪的样子吓了一跳。
郭嘉微微一笑,看向何曼问道:“何仪,你可愿降。”
何仪闭上了眼睛,深吸了几口气,两行清泪顺着脸颊留了下来,待平复后缓缓睁开,闷声的答道:“愿降。”
郭嘉哈哈哈大笑,“好好好,来人啊,为何将军松绑。”
张曼成在一旁已是看的呆了,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良久才反应过来,瞪着何仪,开口骂道:“何仪,你个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居然投降张平小贼,你当真他会善待与你吗?”
“善不善待的,就不劳将军费心了。”何仪撇了张曼成一眼,淡淡的回道。
张平摇了摇头,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要谨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零七章 蔡瑁蒯良
(全本小说网,。)
张平见此,也在无心劝降,挥了挥手,示意亲兵将张曼成拖下去。张牛角见此深深的叹了口气,却是保持了沉默。太平其他诸将也都是事不关己的样子。
张曼成这时才感到有些心慌,等到亲兵架起他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大变,高声喊着,“我愿降,我愿降,牛角师兄救我。”
张牛角听在耳中,看了张平一眼,嘴巴张了张,却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微微的低下了头。
不多时就听帐外一声惨叫,亲兵托着一颗头颅进来,张平瞅了一眼便挥了挥手,“厚葬吧。”
待办完这一切,张平这才有功夫向旁边一直战力一旁的两个青年说话。这两个青年一个便是此前为太平军打开城门的蔡瑁,另一人则是一个身着儒袍头顶纶巾的清瘦男子,男子面相清癯,眉毛修长,眼睛炯炯有神,修剪整齐的山羊胡赘在颚下,看起来倒也别有一番儒者气质。
“德珪,子柔,亏得二位高义,方使我太平军能如此轻易攻去襄阳城,不使多造杀孽,使这襄阳城中万千百姓免于战火。贫道在此拜谢二位,此时贫道定当凑请陛下,为二位表功。”
德珪便是蔡瑁的字,蔡瑁出自襄阳大族蔡家,乃是蔡讽之子,其姑母乃是当朝太尉张温的夫人。
而被称作子柔的人便是那个儒袍男子,此人出自是襄阳大族蒯家,姓蒯名良,字子柔。正是蒯良算到了张曼成必然要从南门逃走,在蔡瑁去攻去东城门的时候,他便早早的带了私兵去夺取了南城门,然后让私兵换上了黄巾军的衣物,假装成黄巾军,在南城门等待着张曼成的自投罗网。然后等张曼成来到城下时,还误以为城上是何仪手下的黄巾军,却哪想到早已变换了人头,所以这也是造成张曼成误以为何仪叛变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此,才导致了张曼成今日的下场。不然还真没准被他逃之夭夭。因此要说起来,蒯良的这连番连消带打当真是精彩绝伦,将张曼成的每一步反应都算计其中,就连郭嘉后来知道也对此是赞不绝口。要说起蔡瑁与蒯良的功劳来,蔡瑁开城是大功一件,可要是比起阻挡张曼成导致他束手就擒蒯良才是功不可没。
蔡瑁、蒯良两人都将方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对张曼成顷刻间便没了性命心中也是有些感慨,同时心中对张平也不免有了些许敬畏,绝不敢因为张平的年轻而对其有所轻视。听到张平的话,蔡瑁喜不自胜,蒯良则是微微一笑。两人皆是谦虚的口称此事乃是应有之意。
张平自是笑笑,他也有心结交这些荆襄大族,作为荆襄本地土著地头蛇,张平想要掌控荆襄之地,想要再这荆襄之地传道,这些本地世家大族是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更何况,这两人还是史书上留名之人,但凡能留名青史的,又有哪个是易于之辈?
不说别的,光是张平所知,蔡瑁将来可是在刘表麾下掌荆州军,论职权又是刘表之下他最大。而蒯良与其弟蒯越更是刘表账下第一谋士。
张平与二人相谈甚欢,更是透露出拉拢之意,蔡瑁有些意动,但却没有当场答应,而蒯越则是微笑了的婉拒了张平的拉拢。张平倒也不以为意,名士自是都有些自持的脾气的,又怎是这么一句两句就能拉拢的过来的。但是光看他们举兵相助,就知道不论是蔡瑁还是蒯良都绝非淡泊名利,一心只为心系苍生的人。若当真淡泊名利,心系苍生,张曼成最初攻取襄阳的时候,他们就该奋起反抗。就算有什么原因,那在太平军第一次兵临襄阳城下之时,他们亦可以揭竿而起,助太平军夺取胜利。而他们却只选择了在张曼成兵败返回襄阳,兵微将寡之事,突起发难。一来因为此时张曼成兵力薄弱,对襄阳城的控制里大减;而来因为他们此时举事成功的概率最大,收到的伤害最小,获得的利益最多。所以,此时张平也不着急,他还要在襄阳待一段时间,所以招揽的机会还多的是,可以徐徐图之。
张平与二人聊了半晌,倒也谈的投机。蔡瑁答应回去考虑考虑,而蒯良则婉拒,但话却没有说死,至此二人目的已经达到,便即告辞离去。
张曼成的伏诛宣告了此番荆州战事的终结,张平终于能够松下一口气来。他回到屋中开始独自细细的总结此番荆州战事,这一番战事,耗时日久,从初秋战到了凛冬,乃是太平军所遇到的耗时最久,难度最大的一场仗,这一仗太平军是损失惨重,战损超过了三分之二,来时浩浩荡荡两万多人的大军,如今只剩下六千之数,可以说是伤筋动骨,让太平军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方才能够回复过来。
同时莫名其妙的通玄也就是未来灵宝派祖师葛玄的出现,让张平倍感压力。此人才智皆是不凡,更是精通道术、奇门遁甲、阵法兵法,可以说当真是一个奇才。面对如此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让张平压力陡增。若不是仗着有不为人知的系统提供个各种秘法及便利,张平无法想象自己如何才能战而胜之。
更何况让张平更为担心的是葛玄的师父——乌角道人左慈,号称三国第一道术宗师的左慈,就连张角临终前都对他千叮万嘱,能不招惹此人便不招惹此人,言说此人一人便等抵一派之力。拥有如此恐怖的实力,绝对不是张平和现在的太平道所能抵挡的。若是因为打了小的,引出老的,这可就真是要了张平的亲命了。但是这事张平此时也是无法可想办法,若是因此便惹出了左慈,张平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就算不能同归于尽,也要让他掉块肉下来。
当然最大的概率还是与葛玄放对,只是不知此时葛玄何在,他作为他的弟子的周瑜又在何方,这不禁让张平突然有些想念起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零八章 荆州杂事
(全本小说网,。)
荆州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但还有一大堆的善后需要料理,太平军虽然将领不少,可是善于治理善后的却是不多。郭白太算是其中比较能干的,他虽然武力一般,但胜在处理起后勤诸事颇为妥帖,再加上被张平有意培养为大管家的裴元绍,以及先前降服的龚都,都算是太平军中能够拿的出手的处理善后之人。然而这点人手却远远不足,荆州八郡可谓是占地极广,以太平军这人生地不熟的,便只是襄阳一地,便让裴元绍、郭白太、龚都三人焦头烂额。
张平见了也只得叹了口气,人才不足,尤其是内政人才不足,实在是太平军的一大短板,张平虽然有心拉拢一些名士,然而却不知怎的,却少有成效,张平一时也是无法可想。只得将手下弟子先派出去跟着学习,若是能从中培养出几个善于内政之人倒也是收获。
另一方面,张平却又不得不求助于当地大族,譬如蔡家和蒯家,终于在张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况下,蔡瑁和蒯良才在多番推辞之后,欣然的迈上了帮助太平军梳理荆州政务,安抚百姓的工作岗位,蒯良更是大公无私的将自己的弟弟蒯越举荐了过来,让张平开心不已。如此,有了蔡瑁、蒯良、蒯越三人的相助,襄阳城至少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已安定下来。至于荆州域内其他各郡就只好慢慢来了。
按道理说这治理荆州之事根本轮不到张平插手,他的工作只是剿灭黄巾军,有军权无政权。若是让他军政同掌,那便是汉帝刘宏也要夜不能寐,担心不已。可是谁让他是刘辩的便宜师傅呢?刘辩向刘宏上书一封,言说要留在荆州寻找被贼人劫走周瑜师兄,还说周瑜是带他受过,于他有救命之恩。宝贝儿子如此说,刘宏又如何能不答应。朝廷即便派出荆州刺史也还需要些时日,而刘辩非要待在荆州,若是没人保护,刘宏哪里放心,因此一事不烦二主,刘宏斟酌良久,当先下旨让张平先暂管荆州一应事务,待新任刺史到后,再行交接。至于这新任荆州刺史人选,朝廷还在讨论之中。荆州可不比其他州郡,荆州作为鱼米之乡,向来富庶,可算是一块肥地,京中各方势力都想拿下这荆州刺史的位置,因此在朝堂上当真是争的不可开交,一时竟是难以定夺。
张平得了旨意,心里乐得如此,一方面如今隆冬已至,太平军刚刚经历大战,损伤惨重,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荆州富庶,气候较北方温暖,正是合适,若是再奔回钜鹿,却又不知要遭多少罪。二来荆州之地多出才俊,张平为太平军日后计,更想在荆州招揽些才俊之士,比如蔡瑁、蒯良、蒯越等人。三来张平在荆州还有些事要耽搁些时日。因此张平对让他留在荆州的旨意自然是欣然接受。
善后之事颇为繁杂,除了清点人口,钱粮外,还要做好防疫工作,在张平的教导之下,弟子们对这一套也算是熟悉,按照早已操演过的多遍的步骤一一实施,倒也是井然有序。当然祭天招魂定然是少不了的项目,一来聚拢太平军的军心,而来能堂而皇之的借此向襄阳百姓宣扬太平道的好机会,没准还能收拢不少的信徒,如此机会张平又怎肯放过。
祭天招魂这一天,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