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要塞之贼主天下 >

第437部分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437部分

小说: 要塞之贼主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朝鲜三国凑了一千万两银子,两百万石粮草,作为这次大明出兵的损耗(报酬),另外三国还派遣特使,携带数百名美女珍奇宝物送往大明京城,以表对天朝上国这次庇护的谢意。

    冉武这才勉强同意让部队从那几个占领的城池里退了出来,不过对于釜山港等重要港口,却以防备扶桑军队再度来袭的名义驻扎了军队,并且拥有了对于港口的巡防检查权限,其实就相当于将这几个港口掌握在了大明手中。

    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这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江川事先定好调子。

    他可不会如同以前那般,为了一个所谓的天朝大国的面子,当个冤大头,帮人家赶跑了狼,回头还要自己花钱疗伤,那种事情江川是绝对做不来的。

    朝鲜三国虽然很不愿意,但是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忍了。这次明军在朝鲜体现出来的强大无匹的战斗力更是让他们心生畏服。

    况且这次出战的还只是二线部队而已,因此更加不敢有任何怨言。

    且说在朝鲜三国交割了银子和粮草之后,冉武也派了一队人马护送朝鲜三国的特使进京朝贡,毕竟一路上还有些零散的山贼盗匪。

    虽然如今天下平定,各地驻军剿匪不断,盗匪比之从前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却也不能完全杜绝剿灭,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杀人害命劫掠钱财。

    且说冉武和邓世昌的奏章都已经传到了京城,江川大悦之下,命令在邸报和《大明报》上大肆报道宣传朝鲜大捷。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是一片欢声雷动,冉武与手下一众参战将领的名字也都一时间为人所知,冉武更是被人推举为与狄青并列又一位战神。

    京城上下,一时间的中心话题都成了朝鲜大捷,那些反应快心思灵敏的说书先生甚至第一时间把此事变成了故事,在各大酒楼茶馆,勾栏瓦肆之地大肆渲染,更是人尽皆知。

    就连大明报的销量这段时间都暴涨了三倍有余,一时间赚的钵满盆溢,人人兴奋高兴不已。

    这时候又传来朝鲜三国派了使团进京朝贡的消息,更是让这件事火上加油一般更加热络沸腾起来。

    要知道,自从大明衰落,满清崛起,朝鲜三国臣服满清之后,已经有数十年没有派人来朝贡过了。

    虽然在江川崛起之后,满清覆灭,朝鲜三国也重新成了大明的附属国,但是却还没有正式派出过使团,这次可以说是几十年来头一次,国人的自豪感,骄傲感,身为天国上朝子民的优越感又重新给激发出来,更是人人兴奋,处处议论,这些日子就连京城中的乞丐感觉讨饭的时候腰背都挺直了许多。

    而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摄政王当政的缘故,所以江川的声望权威更是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朝野上下人人崇敬,人人信服,都觉得摄政王是老天特意降给大明的王者。

    到了这个时候,人人眼中只有摄政王,姬家皇室,以及被囚禁在皇宫之中的皇帝姬思远却无一人提起。

    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局面下,却也免不了有一些郁郁不得志冥顽不灵的所谓忠臣暗地里为姬家皇室垂几滴泪,偷偷的骂上江川几句乱臣贼子,狼子野心之类的废话。

    此时,摄政王府中,江川正跟刘基,苏秦,胡宗宪等绝对心腹大臣在议事,主题自然是围绕着朝鲜大捷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殿下,这次德川秀忠被俘,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基本上等于将扶桑国的精锐力量一网打尽了。目前看来,扶桑国没有二三十年是缓不过劲来的,没有了德川秀忠这等强权人物压制,恐怕又会陷入之前那种战乱不断的局面。如此一来,对我大明根本够不成威胁了。等国内形势稳定下来以后,可以再腾出手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扶桑的威胁。”

    说话的是胡宗宪,他习惯从军事角度思考问题。

    在坐的诸位都明白他的意思,所谓的腾出手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是直接发兵横渡海峡直接占领扶桑。

    江川却看向刘基和苏秦,以目光询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汝贞兄说的极有道理,扶桑重新内乱是必然之势,如果我们再从中操作一番,让他们再乱上加乱,如此一来便可让扶桑四五十年内无法再次统一,哪怕是表面的统一也做不到,自然无法对我国形成威胁。不过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扶桑的威胁,直接出兵占领并非上策,而要徐徐图之,恩威并施,以怀柔手段再加上文化占领,对扶桑各阶层进行分化,该打压的打压,给拉拢的拉拢,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利益最大化。”

    苏秦起身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道,他掌管理藩院,对于扶桑国的情况是最了解的,这番话显然不是急中生智,而是成竹在胸。

    “苏子高瞻远瞩,实在高明。殿下常说,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而是最后手段。这次扶桑国在朝鲜吃了大亏,想必狂妄之心已经被我军彻底打掉,肯定此时国内已经乱成一团,人心惶惶。

    这正是我国掌控扶桑的契机。依老夫看来,当在扶桑扶持一个伪王,殿下再派一精干大将驻守扶桑为其张目,让扶桑既不能实现统一,又能维持基本的稳定,然后利用扶桑的人力,物力等我国所用,同时拉拢扶持那些大名贵族,允许他们的子弟来我国读书甚至为官,从文化上让他们逐渐对我大明产生认同感,同时这些人也能作为质子,保证那些大名贵族不敢生出二心。

    另外,扶桑国可以作为我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刺激我国商业发展。再次,若是殿下日后远征他国,可从扶桑国征募仆从军一起出征。据闻,这些扶桑人虽然狂妄骄横,但是却往往悍不畏死,实在是用来充当炮灰的不二人选。如此种种,扶桑再也无法为患我国。”

    刘基最是擅长总结,这番话实在是将胡宗宪和苏秦的意见综合起来,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听得众人都频频点头。

    江川从现代社会而去,一听就知道这是要把扶桑国弄成大明殖民地的意思。

 第一百章 被逼婚

    江川听完三人的话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当然清楚,刘基的话是最实用的,是可以实现大明的利益最大化的。

    他并不是一个战争狂人,一个强国要想征服其他国家,可以采用的手段很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手段。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依靠武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反而是要各种手段结合实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次在朝鲜战争当中,扶桑人刚刚因为统一产生的狂妄骄狂彻底被击碎了,这就是军事手段已经发挥了作用。

    剩下的那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手段用上的时候了。

    “三位说的极有道理,现在国内刚刚平定,实在不宜再大兴武力。既然有更好的办法,本王没有理由不采用。这件事由伯温牵头,苏子和胡汝贞从旁襄助,做一个完整的章程出来我看。”

    三人起身领命。

    说完这件事,又说到朝鲜三国上面。对于朝鲜的态度和扶桑当时要区别对待,朝鲜三国历史上就是大名的藩属国,这次大明也从朝鲜捞到了一些不少好处,算是了了之前朝鲜三国怠慢驻军的罪过。

    不过几人商议一番后还是觉得要给朝鲜上一些手段。除了战争手段之外,剩下的可采用的手段无非就是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这些。

    经济手段上,譬如无障碍通商,减除关税,无偿使用港口,不得打压大明商品,对朝鲜商品物资低价收购等,在朝鲜倾销大明商品等。

    文化上,其实朝鲜三国被大明文化同化的程度已经很高,无论官府设置,还是科举取士等等基本上都是照搬大明的。

    就连科举取士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些,基本上可以称为小大明了。

    因此,朝鲜三国从心里上是先天倾向于大明的,所以才会在满清覆灭后毫不犹豫的重新投靠大明。

    这一点上众人的讨论的意见是可以让朝鲜三国王室和贵族选拔子弟来大明太学院读书,甚至可以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在大明为官,从上层更紧密的把大明和朝鲜联系在一起。

    另外,刘基和苏秦还提出了和亲的建议。当然不是从大明嫁人到朝鲜,而是让朝鲜三国选拔王室公主嫁到大明来,作为钳制朝鲜的另一个手段。

    嫁给谁自然不用多说。

    关于这一点,江川心中实在有些犹豫,一来是他马上就要大婚,二来是他心中对这种事情还有些抵触。

    所以他并没有对两人建议作出回应,直说以后再说。

    三人对视一眼,都知道他们这位殿下在男女之事上一向比较保守,保守的让人惊讶。

    就说刘基,胡宗宪,和苏秦这三个老家伙,来京城也不过一年多时间,每个人至少都讨了两房姨太太了。

    苏秦年轻些,精力旺盛,更是多讨了一房。

    就连一向严肃的狄青都在京城有一个暖床丫头。

    手下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都有暖被窝的体己人,唯独咱们这位摄政王殿下却一直身边缺个女主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殿下身边女子不少,但是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个收入房中的,这让众人都暗暗着急,私底下不知道商量过多少次了,也各种明示暗示的给江川提醒过。

    看殿下的意思好像又要回避这个问题,三人对视一眼,刘基先道:“殿下,扶桑和朝鲜的事情都不急在一时。老夫以为,当前最紧要之事,乃是殿下大婚一事。”

    “殿下大婚,非平头百姓嫁娶结亲,而是关系着国本民生的大事。殿下且不敢再拖延了,还是要早日提上议程。早日大婚,便可早日诞下小王子,对于稳定社稷民心都是一件大好事。”苏秦也附和道。

    “两位大人说的极是,朝野上下对于殿下迄今未婚一事议论纷纷。就是我们几个老家伙都为殿下着急呢。殿下可不能再推辞了。“胡宗宪也直白的劝道。

    江川听到有些头大,有种前世被父母长辈催婚的既视感。

    他从前世的时候就有点婚姻恐惧症,对于父母的催婚一直拖了又拖,甚至经常生出一辈子不结婚的念头,总觉得婚姻让人生会变得了无生趣,只剩下一点鸡毛。

    后来仔细想想,很多人恐婚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穷。结个婚把一辈子都套牢了,你的人生的进退空间就变得非常狭窄。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过得逍遥自在,一旦结婚就套上了重重的枷锁,成了为了家庭,为了子女活着的奴隶,自己的人生几乎全部作废,生活质量那更不用谈了。

    这一世,虽然现在已经是天下第一人,可以说完全不存在经济问题。但是没想到最后还是要被催婚,而且自己的婚姻都成为了影响帝国稳定的重大因素。

    结个婚都是为国为民啊。

    其实想一想,历史上的皇帝不都是这样的,娶老婆基本上都是政治联姻,婚前根本没有几个是有感情的,甚至估计都没见过几面。

    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好歹跟白锦绣也是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好歹没给自己安排一个素不相识的。

    以前还可以用天下尚未平定来推脱,这次被三个心腹大臣逼婚,再推辞也找不到借口了,只能点点头道:“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