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逃跑的士兵被那些黑色身影追上之后,如果不投降,当即就是兜头一刀,扑地而死。
费扬古心神欲裂,知道辽阳已经守不住了,还是先逃命要紧,转身大步逃跑,身后的亲兵为他阻拦追兵。
眼看着费扬古这条大鱼要逃,白牧岂能给他机会。当即长啸一声,从腰间抽出一柄短剑,身子猛然一跃,已经踩到了身后两名亲卫的肩膀上,借力再次一跃,人已经到了空中,如同大鹏展翅一般,右手猛然甩出,手中的短剑已经呼啸而出,向着费扬古的方向激射而去。
费扬古丝毫不知道死神将至,只想着有亲兵为自己拦挡一时,自己逃的远些,找一匹战马便有了逃生的机会了,东门和北门不是还在自己手中嘛。
可是没等他跑出几步,白牧手中的短剑已经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穿过那些亲兵的缝隙之中,毫无意外的从费扬古的后颈扎了进去,从前面的咽喉穿了出来。
费扬古借着惯性踉踉跄跄向前又奔出几步,低下头艰难的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滴血的剑尖,然后眼前一黑,扑地而死。
费扬古一死,他的亲兵们也顿时做猢狲散,四面八方溃逃而去。白牧也不管他们,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带着亲卫营去保护府库和粮仓,免得被鞑子狗急跳墙给一把火烧了。
上次都来过一次辽阳,所以府库和粮仓的位置白牧已经了然于胸,不用找人问直接带着亲卫营赶了过去。
费扬古一死,清军更是大势已去。源源不断的江家军从西门和南门涌进了城里。一部分四处追杀剿灭那些残余的清军,骑兵则在城外四处追杀那些溃逃出城的逃兵。
等到江川入城的时候,整个辽阳城的局势已经基本平定了下来。
带着李翦牧毅等人来到辽阳县衙的时候,江川站在门前看了半天,想起自己上一次来搬空了辽阳府库和粮仓,又用大炮轰击县衙,俘虏了鞑子公主,嗯,如今成了伺候自己的小侍女,不禁有些故地重游的唏嘘之感。
整个县衙早已经空无一人,人都逃得干干净净了。
白牧迎了出来,将江川迎接县衙大堂,待江川坐定之后这才禀报道:“禀主公,辽阳府库和粮草都安然无恙。末将带人赶到的时候一伙衙役正准备放火烧粮,让末将全给杀了。”
听到府库和粮仓无恙,江川这才安心,点头笑道:“府库和粮草安然无恙,咱们这仗就算没有白打。本帅给你记上一功。不过现在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白牧挺身道:“请主公吩咐!”
江川起身来回踱了一圈后沉声道:“第一,关闭四面城门,派人继续肃清城内残敌,对于不降者格杀勿论。将俘虏全部关押到城北的兵营,封存兵器库和兵营粮仓。第二,发布安民告示,告诉辽阳老百姓就说我江川又回来了。这次回来就不会再走了,让大家安心。第三,派人搜捕这辽阳县衙的官员和小吏,这些人暂时还有用。”
白牧一一记下,领命出去了。
白牧刚走,骑兵千夫长赵锋又兴冲冲的走进来道:“禀告主公,所有逃出城的清军溃兵已经清剿完毕,斩首三千多级,俘虏六千七百多人。另外,冉武将军派人来报,他率左军主力一个时辰后就会赶到辽阳。白山将军也派人来报,盖州鞑子派出的两万援军已经全军覆没,白山将军将派人押送俘虏来辽阳,自己则带人去盖州,看看有无机会取了盖州。”
江川闻言大喜,这一仗可以说是收获远远大于当初的期望。原本他只想着拿下辽阳即可,没想到冉武和白山竟然先后全灭了鞑子广宁和盖州的援军,这简直可以算是意外之喜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后整顿
冉武带着左军主力回来的同时,也押送着一万多名清军俘虏一起回来。
这些俘虏全部被关在了清军在城北的兵营之中,而江川将江家军的大营就扎在旁边。
三天过后,城中所有的清军余孽基本上已经全部被肃清了。有些清兵躲在老百姓家中,也被百姓给举报给了江家军。
上一次江川在辽阳城施粥放饭,立木为信的事情辽阳的百姓还记忆犹深,很多人的熟人朋友甚至族人都有跟随江川而去的。
所以这一次老百姓们知道是江川带兵打回来了,虽然谈不上箪食壶浆沿路相迎,但是却也人心很快的安定了下来,没有太大的人心动荡。
当然,江川还是发扬老传统,一方面安排军队组成许多巡逻小队在城中大街小巷日夜巡逻,一方面剿灭那些躲起来的清军残兵,一方面震慑那些想趁着动乱而浑水摸鱼的不法之徒。
同时,约束军纪,江川下令凡是有胆敢骚扰百姓者不仅本人当即斩首,其所在部队从上到下也要受到牵连。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那些从明军转变过来的士兵而言,对于要塞基地嫡系士兵来说根本不存在问题,江川的一句话就足够了。哪怕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为了纠察监督军纪,江川还派出各级将领带着人组成了纠察队到处巡逻,发现违纪士兵可以先斩后奏。
当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新兵营训练,这些明军转化过来的士兵绝大多数也都改掉了原本在明军之中沾染的坏习气,敢于顶风犯事的人还是极少数。
在这种种强力手段之下,辽阳城的秩序第二天就开始恢复,到了第三天就基本全部恢复了,各个商家店铺也都陆续开业,百姓也都大着胆子上街了。各种沿街叫卖的声音以及熙攘吵闹的人群,都在表明这个新收复的城池开始恢复了秩序。
百姓们心中虽然还有各种疑虑畏惧,但是这都是时间问题。时间久了,民心就会彻底安定下来。
对内安定民心,对外的警戒和防御同时也在进行。
虽然江川和冉武商议之后,认为鞑子从盖州和广宁再次出兵重新夺回辽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必要的防范还是要做的。
所以,斥候营的数百名斥候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侦察,主力部队每天都有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在随时待命。
同时,冉武也在组织人手修补在攻城时被损毁的城墙。人手的问题,在江家军开出了一日两餐管饱,且每日还有工钱拿的条件下,应者如云,许多百姓争着报名,都因此发生了好多起争斗事件。
以往清军要是需要百姓们干什么活,都是直接用鞭子和刀枪跟你说话,什么时候还有这种有饭吃有活干的好事,这种事大家就是抢破头也要抢啊。
修城墙需要的人手有限,不可能需要这么多人。江川和冉武商量了一下,干脆再招募了一群百姓在城东和城南郊外二十里之外分别再修建一个永久型的大型军营,以为将来驻扎更多的军队而提前准备。
在江川的设想之中,辽阳城既然掌握在了手中,这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江家军在辽东的新基地和政治中心。
在此兴建大型军营,就很有必要了。没有足够多的军队驻扎,就不能保证辽阳的安稳。
当然,修补城墙和建设新军营这件事不用江川具体操心,有冉武监督,工程营牵头具体安排,技术活都是工程营的人来干,这些百姓们也都是打打下手做一些力气活。
通过招募这些百姓既能加快建设速度,还能解放人手,最重要的是还能迅速的让这些百姓安心下来。
那些吃到饱饭和拿到工钱的百姓们口口相传之下,大家都知道武安侯仁义爱民,江家军是仁义威武之师,绝对不骚扰百姓,简直堪比当年的岳家军,百姓们心中的疑虑畏惧也在快速消失,甚至出现了有百姓主动拿着吃喝饭食在家门给送给巡逻的士兵的事情。
一项项的事情布置了下去,自有下面的各个将领在监督执行。江川此时又来到了辽阳府库,查看府库之中的银钱存量。
“回禀侯爷,府库之中的银钱财帛已经清点完毕,共计有银一万三千二百四十八两;另有鞑子所铸的天聪通宝钱五千六百一十三贯,以及各类布匹丝帛共计三百二十匹。另外,还有生铁锭五千三百斤。”
中军司马牧毅拿着一个小本子在江川面前汇报着他清点的府库存货数目。
天聪通宝?江川稍微一想,想起了天聪是皇太极的年号,没想到满清竟然都已经开始铸币发现自己的货币了。
发行货币?这个念头忽然在江川脑子之中蹦了出来。要建立自己的政权,稳定健康的金融秩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自己铸币然后在统治区域内发行。
不过铸币却是个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最少江川目前是没有能力办到的。看来只能寄希望于系统升级之后了。
想来系统升级之后应该会出现不少的新单位,到时候希望会有铸币厂。辽东现在的货币很是杂乱,既有直接用银子的,也有用银票的,也有用大明景润通宝的,还有用鞑子的天聪通宝的,甚至就连大明前几任皇帝在位时发行的大钱还在少量流通。
这些大钱款式不一,质地不一,甚至还可能有不法之徒存在造假的可能。
不知道自己拿下辽南三城能不能满足系统十万声望值和十万金的升级条件,希望不要让人失望,江川默默的想到。
“侯爷,侯爷。”直到被牧毅唤醒,江川才回过神来,“哦,你接着说。”
牧毅略尴尬的道:“侯爷,属下已经说完了。”
“哦,说完了?那好,你暂时负责府库的管理。凡是出入库的物资你都需要进行登记检查。你拟一个章程出来拿给我看。”江川点点头道。
牧毅道:“属下遵命!”
正打算去粮仓那边去看看的时候,白牧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禀告道:“主公,末将从俘虏嘴中得到了一件重大消息。”
江川心中一动道:“回县衙说。”说完向外走去,白牧紧紧跟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传捷报
回到辽阳县衙原本的县令签押房之后,白牧这才将自己从俘虏口中得到的消息一一禀报给了江川。
江川手指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着,沉吟了片刻道:“难怪辽阳城中没有大鱼,原来是因为皇太极病重了,都跑回去抢夺皇位去,这事情就有意思了。”
白牧道:“那些俘虏是这么说的。末将为了确认这个消息,特意多审问了好几个俘虏中的鞑子将领,都是一样的说法。”
江川琢磨着这个消息,忽然想到他前世看过的一些史料。皇太极病重之后,没有立下遗嘱传位给谁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之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豪格,多尔衮等人为了皇位剑拔弩张,差点大动干戈。
后来多尔衮因为跟永福宫庄妃的私情或者说出自于政治上的妥协考虑,提议立庄妃的儿子,也就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
这个提议既符合拥戴豪格的两黄旗的大臣拥立皇子的初衷,也表明了多尔衮自己不参与争夺皇位,最终双方都妥协了,接受了这个提议。
而且多尔衮还提议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自己一同辅政,也没有大权独揽,所以最后满清贵族都被迫接受了这个提议,多尔衮至此成为了满清国的实际权力掌控者。
当然,这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可是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