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川被这个死太监被打量的身上都有些发毛,不过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太监,所以也好奇的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李进忠。
嗯?太监也就那样吗,没啥特别的,就是没有胡子而已,说话声音略微尖细一点而已。只是古人没有刮胡子的习惯,所以太监才看起来比较显眼。若是放在自己前世的社会,那最多被人当成一个有点娘的男人。
看着这位新晋侯爷上下打量,跟看牲口一样看自己,李进忠不由的又是菊花一紧,感觉自己又有些憋不住尿了,只好憋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着江川道:“咱家李进忠见过江首领,首领果然是英雄年少,英武不凡啊。”
听着眼前这个太监带着颤音的恭维话,江川心中暗自好笑,那帮家伙真的把人吓得不轻啊。
“公公远道辛苦,里面请。”江川温和的笑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李进忠战战兢兢的带着两个小太监走到大帐中间,站定之后带着谄笑问道:“江首领,这就宣旨吧?”
江川点点头道:“有劳公公。”
说完之后江川领头,其余人都站在他身后看着李进忠。
李进忠强行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一点,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拿过一个牛皮筒,从里面抽出一副明黄缎子制成的圣旨尖声道叫道:“大明皇帝圣旨在此,义军首领江川接旨。”
“江川接旨。”江川抱拳微微躬身道。身后众人也是一样的姿势。
看着眼前这群人根本没有一点下跪的意思,李进忠也不敢多言,打开圣旨,吞了一口口水扯着嗓子开始念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虏不靖,缕犯北疆,黎民涂炭,朕躬难安。今有义士江川,散尽家财,自募义军,屡败鞑虏,保境安民,实乃天下军民之楷模,朕甚感欣慰,特授江川武安侯爵,并兼领辽南总兵衔,授其开府建衙之权。凡日后收复攻略之地,可自行简拔文武,任命官吏,总揽军政,以代天子牧。为表江川之功,朕特赐斗牛锦服一套,银五千两,绢丝两百匹,以为嘉奖。另着大同府输送粮草五千石为武安侯所部之用,不得推诿。望武安侯能与大同边军守望互助,为朕再立新功,绥靖辽东。钦此!大明景润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念完之后,李进忠收了圣旨看着江川。
江川拱手大声道:“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微微鞠了一躬,身后众人也跟着微微鞠了一躬。
“侯爷,咱家恭喜侯爷,贺喜侯爷!”李进忠卷好圣旨满脸堆笑凑了上来,把圣旨双手喷给了江川。
“多谢公公。”江川笑着随手接过圣旨交给了身旁的刘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跟捧着一张手纸没多大区别,看的李进忠更是脸皮抖动。
“侯爷,这是陛下您的官服,包括常服和朝服,还有陛下赏赐的斗牛服。这是您的总兵大印,这里是五千两银票。另外的绢丝两百匹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日后由大同府库支给侯爷。侯爷,您看看,陛下赏赐的东西都在这里了。”
李进忠从两个小太监背上的背囊之中拿出一样样的东西,一件件介绍给江川,介绍的很是仔细,生怕少了什么惹得这位不高兴了自己就麻烦了。
江川扫了这些东西一眼,拿起面前的那一沓银票看了看,上面印着大通钱庄字样,回过头来看着刘基。
他对这个世界的经济知识一塌糊涂,根本不知道这玩意是真是假。
刘基看了一眼道:“侯爷,这是大明最有名气的钱庄大通钱庄发型的银票,通行天下十三省,各处府城均有他们的分号,拿着银票就可以兑换的,也可以直接用来花销。”
江川哦了一声,知道这玩意就相当于后世的支票一样,不过比支票多了一个消费功能。
看了下手头这一沓银票都是一百两银子一张的面额,江川从中数出了十张,共计一千两,塞到了李进忠的手中笑着道:“公公远道而来宣旨,一路辛苦,又担惊受怕,这一千两算是本侯给公公的一点车马费,公公切勿推辞。”
李进忠本以为自己能完好无缺的回北京城都算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好处拿,而且还是一千两,登时目瞪口呆,心动却不敢行动,生怕这位新晋侯爷给自己挖坑,一旦自己接了又会遭来杀身之祸。
江川看透了他的心思,拉着他走到一边低声道:“公公无须多虑。这一千两也算是本侯交了公公这个朋友。日后宫中若有什么本侯感兴趣的事情,公公若能提前知会一声就够了,不知道公公以为如何?”
李进忠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位新晋侯爷心思不小,这就开始想在宫中安插自己的眼线了。
看着李进忠犹豫不决的样子,江川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也不着急,淡淡道:“公公,明人不说暗话,想必你也看得出来,这大明天下已经是风雨飘摇,乱世将至。公公是聪明人,聪明人都知道给自己找条退路。乱世之中,什么人才能是你的退路,公公应该很清楚。如果公公有顾虑,也无妨,这一千两你还是拿着。日后山水有相逢,说不定那一天咱们又再见面了。”
这番话有点拨提醒,也有威胁诱导,江川的话也说得够明白,就看李进忠自己怎么选择了。
李进忠看看手中的一千两银子,又看看旁边一脸淡然笑意的江川,再看看满帐冷酷严肃的战将,一咬牙,一狠心道:“侯爷照顾咱家,咱家也不能不识抬举。日后咱家一定竭力为侯爷效力,只望侯爷日后能够庇佑咱家。”
江川笑了起来,拍拍李进忠的肩膀道:“公公果然有决断,够聪明,日后必成大事。公公可留下一件信物,等回到京城之后自然有人会跟公公联络的。”
李进忠此时已经表了态,也不再忸怩,从脖子上扯下一件观音菩萨的木吊坠交给江川道:“侯爷,这是咱家从小带在身上的,是咱家的娘在咱家入宫之前从庙里给咱家求的,说是能保平安。日后拿着这个东西,咱家就知道是侯爷的人了。”
江川看了一眼手中的木吊坠,却是已经很陈旧了,看来是有年头的东西,知道李进忠的话应该不假,于是收了起来。
“公公,是不是还有一道圣旨要去宣呢?”
两人成了同盟,李进忠见江川发问,也不遮掩了,点点头道:“这是陛下给袁督师的圣旨,让袁督师连夜回京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那两个反贼又反了,陛下等着袁督师回去平乱呢。这以后的辽东就只能指望侯爷了。”
李进忠的话印证了白锦绣送来的情报,皇帝老子果然急了。
不过江川却并不打算就让李进忠现在就去宣旨,否则这一去,袁崇焕知道自己跟他一样都成了大明臣子,虽然是名义上的,但是再下手也不好看了。江川还惦记着袁崇焕手下的人马和家当呢,哪能就让他这么轻松的给走了。
“公公,你看,如今夜色已深,袁督师恐怕已经就寝了。不如公公先在本侯军中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去宣旨,可好?”江川笑呵呵的道。
“那,也好,咱家就听侯爷安排。”李进忠想了下点头道。
他今天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早已经累得不行了,也不想大半夜的去找袁崇焕。而且江川跟这位还在打仗,万一明军把自己误伤了,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江川满意的笑了,这位听招呼就好,不听招呼的话自己也不介意再吓唬吓唬他。当即吩咐刘基安排好李进忠几人,顺便再从李进忠嘴里套点情报出去。
看着李进忠出去,江川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吩咐道:“全军警戒,做好袁崇焕黎明时分突围的准备,务必不使一人逃脱。”
“诺!”帐内诸将齐声轰然领命。
第六十二章 阳谋疲兵
子夜时分,人困马乏,饥寒交迫的明军士兵刚刚进入梦乡没有多久,就被四处传来的喊杀声给惊醒了,一个个惊慌失措的爬起来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结果等了半天却发现虚惊一场,没有任何的敌人进攻过来。
虽然敌人没有进攻,但是明军士兵却都不敢再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睡梦中被敌人给结果了,一个个在军官的呵斥下努力睁大眼睛与困意和饥饿拼命对抗着,试图从四周黑漆漆的夜幕之中发现敌人的影踪。
这一等,又等了一个多时辰,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敌人之前那一嗓子就是故意吓唬他们玩的。
明军士兵们又冷又困,互相挤在一起取暖,很多人的眼睛又开始慢慢闭上了。
可是等他们再一次刚刚入梦的时候,喊杀声又再次响起,明军士兵只好嘟囔咒骂着该死的敌人,再一次在军官的呵斥抽打下艰难痛苦的爬起来警戒。
可是等他们清醒过来之后那恼人的喊杀声再一次消失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敌人的疲兵之计,可是却没有办法不当回事。因为这种真真假假的诡计随时都可能转化。你不当回事,我就突然进攻,杀你个措施不及。你若起来防备,我就不进攻,让你虚惊一场,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这就是疲兵之计,属于阳谋。也就是你明明知道是计但是却依然没有好办法破解。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明军士兵们又一次困意缠绵,可是这次却被打着哈欠的军官们呵斥着用鞭子抽,用脚踢,严令不许睡觉。
事不过三,袁崇焕判断敌人第三次将会发起真正的攻击,而不再是虚张声势了。因此严令明军各营高度警戒,凡是犯困打盹者当场斩首。
并且将营中存量不多的清水拿出来让士兵们每人以冷水敷面,刺激精神,驱逐倦意。
在这些措施之下,明军士兵鼓起了最后一点精神,凝结起来最后一点力气警戒起来。
可是这一次,袁崇焕却再次失算了。直到东方开始有了鱼肚白,江家军也没有一点发起进攻的迹象。
袁崇焕眉头紧锁,知道若是再没有动作话,明军好不容易鼓起来的这点精气神将会彻底崩溃,那到时候就算敌军不进攻,恐怕军队也会崩溃了。
一旦军队崩溃,自己的在辽东真的就完蛋了。这残存的两万人马就是自己在辽东立足的最后本钱了。一旦没有了这两万人马,自己在辽东就真的无法服众了。
之前他整治边军的时候处理了那么多人,砍了那么多脑袋,一旦自己大败而归,又无嫡系人马护身,那落井下石之人绝对不会少的。就是信重他的皇帝到时候恐怕也不得不治他的罪了。
可怜的袁督师,此时还不知道,皇帝调自己回京的圣旨就在对面的江家军大营之中。只可惜,那位新晋的武安侯看中了他手下的这两万残兵和所有装备,所以注定了他的辽东之行要变成了他一生的耻辱。
“拂晓时分突围!”袁崇焕最终下定了决心,一声令下。
江家军的总兵力也只有两万多人,并无法做到全面包围明军,因此袁崇焕根据白天的攻击强度判断出了江家军的兵力薄弱环节,命令麾下兵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四处鼓噪,制造要发动反击的假象,吸引江家军注意。主力则跟着自己从选定好的东北方向突围而出。
战斗很快开始了,明军用来吸引江家军注意力的人马很快成功奏效,喊杀声四起,看起来战况很是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