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召唤猛将-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7年12月底,经过欧阳的软磨硬泡,终于使得身强力壮的高大山,加入了白虎游击队,并且同顺溜一道担任了自己的警卫员。
1938年1月初,高大山时任白虎游击队三营副营长,协同李云龙,一夜之间,荡平了太行山赵庄附近百余里土匪窝子,囚笼寨、庆隆寨、五虎寨、青云寨、黄峰寨五座祸害老百姓的山寨,尽数夷平;
1938年3月底,李云龙和高大山,率领三营,面对着日军第14师团的围剿,依然面不改色,不仅救出了被围困的晋浽军第35军独立第6旅章拯余部,而且为欧阳等人攻入邯郸,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8年5月,高大山随同白虎支队,开赴河南夏邑,在与日军第16师团的血战中,身负两枪,依然坚守在阵地之上,宁死不愿退下阵地;
1938年7月中旬,李云龙独立团设伏日军少将尾田荣一,高大山作为副团长,仅率数百人,拦截了白渠城数千日军,长达3个小时,为李云龙歼灭日军少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8年9月上旬,仙女湖战役;
1938年9月下旬,武昌保卫战、螺口岭大捷;
以及这一次的大亚湾海战。
每一次的战斗,高大山都是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地流血,都挺了过来。
可是这一次,高大山面临了绝境!
一个必死之境地!
想到这里,欧阳不禁潸然泪下,哽咽道:“老李,陪我喝点酒吧。”
随后,欧阳挥手让其他人全部离开了。
不多时,几道下酒菜便送到了这里,李云龙看都没有看这些香气十足的下酒菜,而是一大口一大口地喝着酒,他想要把自己灌醉,想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哎!”
欧阳轻叹了一口气,就这样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李云龙求醉,心头不禁酸涩不已,就连喝到嘴里的酒,都是苦的。
此次众人心里的苦涩,不仅仅是为了高大山一人,而是为了那些困守在三门岛上的所有战士,为不能解救他们,二感到无尽的悲痛。
~~~~~
~~~~~~~
三门岛。
最后的一晚?
最后看一眼月亮?
闻听高大山此话,战士们并没有多少的感伤,而是一个个充满了大无畏。
“高副团长,我们凭借1100余人,歼灭了日军多达1600多人,早就赚翻了。”
“是呀,就是现在去死,这辈子也不亏了!”
“能够和弟兄们死在一起,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来自《火蓝刀锋》电视剧的柳小山、邓久光,也都说着不怕身死的话语。
足足过了良久,高大山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不愧都是我高大山的兄弟,今天我们在场的兄弟,与其在这战壕里等待着小鬼子来攻,莫不如咱们现在就杀上前去,同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咱们独立团的兵,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你们可愿随我一同赴死殉国!”
顿时,战士们一个个举枪高喊着“愿意”二字。
“咱要死也要死的像个爷们,绝对不能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顿了一下,高大山沉声道:“弟兄们,可还记得咱们独立团的口号吗?”
“哈哈哈!”
当即一众战士,互相看了看,俱都大笑起来。
“高副团长,瞧您说的,咱们就是忘了自己姓什么,也不敢忘了咱们独立团的口号啊!”
“就是呀,忘了什么,也断然不能忘记了咱们的口号!”
高大山环视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倾听者战士们的话语,随后喊道:“弟兄们,那咱们就在冲锋之前,再最后喊一嗓子咱们独立团的口号如何?”
闻言,战士们当即都摩拳擦掌,嗷嗷直叫起来!
丝毫没有人之将死的觉悟和惧怕。
一个军人,可以在肉搏战中被敌人砍掉脑袋,但他绝不可以被侮辱。
军人可以去死,但绝不能失去尊严!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应对挑战,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最后,高大山、柳小山、邓久光,共计49名战士,高喊着独立团的口号,悍然冲出了战壕,向着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一次决死的冲锋!
“狭路相逢,勇者胜!”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
1938年10月16日,深夜。
三门岛枪声停歇,战火停止。
八路军第512旅独立团副团长高大山,连同最后的48名八路军,在与数千名日军的激战中,死战不退,最后于凌晨1点30分,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这一天,整个大亚湾地区,下起了一场数十年罕见的大雨,仅过去了不到半日的时间,便淹没了整个三门岛,将岛上的鲜血,连同一具具尸体,尽数沉入大海!
《》第6更送上!
感谢余鑫1988打赏1000,感谢树林子123、百度小猪、大浪卷风云、南海钓金鳌打赏500,感谢立正叫军哥、pipikaka、六道轮回写轮眼、高瞻远瞩书友们的打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93章 我来送兄弟们一程(第一更)
1938年10月16日,清晨6时。
惠阳县淡水镇。
昨夜的大雨一直没有停歇,就这样一直下啊!
一直下啊!
泥泞的地面、破败的房屋、被压弯的树木,以及躲在窝棚中瑟瑟发抖的牛、羊、马匹等等,勾勒出一幅极其压抑的雨中景象。
从天空中倾泻而下的雨水,成吨成吨地炸落,巨大的雨声,成为整个天地里面,唯一的声音!
整个淡水镇,都是一片昏暗之色!
俨然成为了一个水的世界。
淡水镇正中心位置,有一个巨大的兵营,正是国军第62军第151师的驻地。
此刻,151师师长莫希德,身着一件有些发黄的衬衣、军绿色的长裤、叫上穿着一双黑色的带着泥水的军靴,正独自一人站在屋檐下,眺望着远方,看着面前的不断而下的大雨,神情一阵萧瑟。
从站在这里开始到现在,俨然已经过去了足足两个小时,身形一直没有动过。
“哒、哒、哒!”
就在这时,传来的一阵水面炸落的声音,声音连续,又是那么的急促。
一个身着黑色雨衣的国~军军官,踩踏着漫过脚踝的积水,快步走到了屋檐下,冲着莫希德恭敬地道了一声“师座”。
“嗯!”
莫希德师长点了点头,蠕动了一下他那早已干裂的嘴唇,依旧紧盯着急速砸落的大雨,嘶哑道:“人员伤亡统计结果是多少?”
“师座,此次大亚湾数日的战役,再加上昨夜的083高地激战,我151师,共计阵亡官兵3219人,重伤员1046人,全师可战之兵,加上轻伤员,还,还剩下5320人。”
副官忧伤地说道。
顿时,师长莫希德身形猛然一颤,情不自禁地吞咽了一下口水,好似只有这样才能滋润一下自己的喉咙。
足足过了良久,莫希德师也没有发出一言。
“师座,这是此次阵亡的将士的名单,请您过目。”
说完后,副官便将手里厚厚地一沓皱巴巴地纸张,恭敬地呈递给师长莫希德。
当下,莫希德摆了摆手,叹息道:“罢了,罢了,这名单我就不看了。”
顿了一下,转过身来,双目紧紧地盯着副官,道:“你待会儿就去一趟师后勤处,传达我命令,按照这份名单,以1936年的标准,给这次阵亡的官兵家属,发放足额的抚恤金。”
闻言,副官立即为难了起来,面色一阵难看。
“师座,我们151师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别说是按照抗战之前的抚恤金标准发放10个大洋,就是按照抗战期间减半的抚恤金标准发放,都远远不够啊!”
副官苦涩道。
抗战爆发之前,粤军官兵的抚恤金发放标准是10个大洋,相当于1500元左右的法币,这在整个中国的军队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比之中央军1000元法币的抚恤金标准,都要高很多;
抗战爆发后,无论是蒋委员长的中央军,亦或者是粤军、桂军、晋浽军等地方军阀部队,其积累的丰厚家底,随着一场场大战下来,早都打空了。
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
因此,国军各个部队的抚恤金发放,便按照战前标准,进行减半发放。
减半,总比没有要强吧。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完全不一样!
包括中央军在内,很多部队就连每月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给死人?
川军、湘军、滇军等财力极差的队伍,更是没有一分钱作为抚恤金发放。
粤军坐镇富饶的广东,按理说应该不差钱,就是比之中央军,也还要富有的多。可是随着抗战爆发后,三千万广东民众,为了支援全国的抗战,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粤军官兵,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偌大的、富饶的广东,也早已积贫积弱。
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没有一个地方是富有的,都是穷的叮当响。
副官继续说道:“师座,咱们151师的账上,就剩下不到10万元法币了,这都不够我们师一个月伙食费的了。”
闻言,莫希德紧要牙关,言道:“咱们就是饿死,也不能让弟兄们又流血,又流泪啊!”
当下,莫希德双手在自己身上一阵摸索,摘下了一块手表,一个纯金的戒指,递给了副官。
“这块手表和这只戒指,多少能够值点钱,你待会儿把这些到镇上的当铺给当了,剩余的钱,我来想办法。我就是卖地卖房、砸锅卖铁,去偷去抢,也必须把抚恤金给它筹齐了。”
副官哽咽了,恭敬的从莫希德手里接过了手表和戒指,双目泛起了泪花。
“快点去吧!”莫希德挥了挥手让副官赶紧离开,尽快把这件事办妥。
“是,师座!”
副官敬了一礼,便欲要转身离开,却是又被莫希德给叫停了。
“师座,您还有何吩咐?”副官问道。
师长莫希德将右手伸进了衬衣里面,一使劲从里面拽出了一块拇指大小的玉质吊坠,颇为留恋地看了一眼后,递给了副官。
“你把这个也拿上,一起给它当了吧。”
闻言,副官立即急了起来,坚决不肯接过这块玉坠,“师座,这块蓝田玉吊坠,可是您的传家宝,老夫人临终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丢的啊!您,您,您怎么能把它给当呢?师座,这万万不可啊!”
当即,莫希德师长一瞪眼,将玉坠硬塞到副官手里头,佯装生气道:“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再他娘跟老子废话,老子把你撵回老家去。”
“师座!”
副官再次哽咽了起来。
“呵呵!”
莫希德看着哭鼻子的副官,不由笑道:“瞧瞧,瞧瞧,这都快20岁的男子汉,怎么还哭鼻子呢?”
“师座,这个玉坠,可是您的传家宝,这都几百年流传下来,您不能,您不能啊!”副官哭诉道。
莫希德淡淡地笑道:“这个玉坠它再珍贵,终究是个死物,哪里比得过牺牲的数千名战士们?我莫家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