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之中原-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也是沈氏武学栋梁世代辈出的关键所在。
韩芳默不作声,在这名书生身畔骑马夜行。
只是心思跌宕,既然是挂剑负笈游学,这还不曾出剑,就一巴掌拍去何生魔头的脑袋,岂不是有了二品境界?!这自称顾朗的士子才及冠几年?竟然就有了这等遥不可及的可怕实力,这让韩芳只感到人比人气死人,不过对于顾朗前往沈门草庐,并不看好,被裹挟前往,是逼不得已,总不能像那个捧剑侍童一样才说出一个不字就死在当场,但是到了草堂以后如何权衡利弊,就有些头疼,别的不说,草堂杵着两尊沈氏老供奉,久在二品境界高居不下,一个身后剑还未出鞘的顾公子,是不惜命?还是胸有成竹?
张秀诚跟在身后,只是觉得这名读书人好重的戾气!
就像一方上品古砚研磨出来的墨水,异常浓稠。
顾仙佛手里正握有剑童那边拿来的一柄佩剑,是模仿东越剑池青铜剑的造型,厚格黑漆,大气古朴,顾仙佛松开马缰,一手提剑,一手屈指轻弹,声音清脆悠扬。他突然问道:“方大义之流,闹市之中,嗜好不问青红皂白就抡起板斧砍杀过去,就只有酣畅淋漓,没有半点不忍?”
韩芳泛起自嘲,正要说话。张秀诚率先开口说道:“方大义洪迁这些亡命之徒,上山之前本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善人,都是杀人不眨眼之辈,意气用事,不分对错,对自家兄弟而言,自然足以称赞一声义薄云天。这就像中原二十四孝里头那些所谓的杀儿养母卧冰求鲤,都是疯魔了心窍,终归是有悖人伦常理。当年寨子也有过一些出身清白的官家子弟,被我用计,害得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被官军追杀,不得不入寨子做匪寇,这些人,对此也曾十分恼火,只不过大当家的也有大当家的难处,一个寨子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兄弟们忠心有多少,说到底还是看方大义这些莽夫,读书识字多了的,心眼活络,少有乐意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后来忠义寨被六嶷山其余寨子合着伙来排挤,鸟兽散,散去的正是这些肚子里有学问有墨汁的兄弟,投了别门别户后,反过头对忠义寨祸害起来,也最为不遗余力,三当家的宋馗,就是被以前一位兄弟设计骗去城中,才有的牢狱之灾。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下作,许多到了山上也不拉帮结派树立山头的兄弟,心灰意冷下山以后,也都对忠义寨有情有义,算得一场好聚好散了。”
顾仙佛点了点头,说道:“在山下跟青竹娘讨教了许多经营寨子的手段,多少知道你们的不易。”
张秀诚肚里忍不住骂娘,求你这尊大魔头别再讨教了,都拥有这般凌厉无匹的身手神通了,难不成也要学咱们弄一座寨子玩耍?
张秀诚心头一热,难不成六嶷山要换天了?
韩芳亦是心有灵犀,两人相识,视线一触即闪,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名在广场上捡回那柄嵌有猫眼石华贵名剑的剑童骑马奔来,焦急禀告道:“公子,有人偷溜!”
顾仙佛其实早已通过辨识马蹄声得知真相,还是多此一举转过头望去。
估计是从主子那里学了七八分真传狠辣心肠的剑童以剑做匕首,趁机直刺顾仙佛脖颈,连韩芳和张秀诚都没料到这剑童如此胆大包天,性子刚烈更是可见一斑。
顾仙佛轻轻抛去手中青铜剑,插在那名逃窜草堂仆役的后背,坠落下马。
双指轻松拧住剑尖,两匹马依旧并驾齐驱,顾仙佛没有立即痛下杀手,只是抽过了这柄价值不菲的好剑,然后笑眯眯道:“去,去尸体上拔回那柄剑,至于逃不逃,随你。”
剑童呆立当场,随即崩溃得嚎啕大哭。
顾仙佛倒转过剑,一脚踢去,才回过神准备去拔剑的剑童如风筝飞出撞在山壁上,气断死绝。
张秀诚噤若寒蝉。
这个魔头性情怎的比手段还诡谲难测。
坐在马背安稳如山的顾仙佛将剑抛给韩芳,双手插袖,眯起丹凤眸子望向远方前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七十三章 季世刀
(全本小说网,。)
顾仙佛从破庙里走出来的时候,麻衣老者地下已经倒伏了一地的黑衣人,之前那个名为季世刀的天子巅峰高手此时已经单膝跪倒在地,一手握着胸口一手撑地,一边心有余悸地看着对面八风不动的麻衣老者,一边轻轻地咳嗽。
顾仙佛扫视一周,发现倒伏在地上的黑衣人虽然现在全都了无声息,但是却没有一丝血腥气散发出来,顾仙佛蹲下身来,摸了摸离他最近的一个黑衣人的脖颈——脉搏跳动依然强劲,说明此人生机尚在,而且看他四肢百骸,均无有要害创伤迹象,说明这个人应该只是被点了大穴。
顾仙佛站起身来,拍了拍手,拱手问道:“敢问长辈可是姓王,名一川?”
麻衣老者转头笑了笑,笑容之中依旧平淡自若:“早就看出来了吧?”
顾仙佛毫不避讳地点点头,开口说道:“之前心中隐隐约约有点迹象,但是不敢确认,现在看到老先生的举止做派,才敢问出口。”
麻衣老者正式点了点头,笑容可掬道:“这个年头,还能记得老头子名字的人不多啦,你是听你父亲说得吧?你父亲还说我这个老头子什么坏话啦?”
顾仙佛笑着摇摇头,低声说道:“家父生前提起过前辈的次数不多,不过每次都是赞誉有加,能让家父如此赞誉的,天底下数不出一只手来。”
当今世上有四小宗师两大宗师,四小宗师顾家占其二,一是拜火教昔日圣女寒蝉子,难得的武道奇才,自幼便被拜火教教主送到了顾家做钉子,确实也差点建立奇功,但是这颗难得一见的大钉子也被顾家彻底收拢了,调转枪头打起拜火教来,丝毫不手软。第二便是顾家的顾烟了,若说海婵是难得的武道奇才的话,那顾烟就是真真切切的武道大风流,独占魁首的大风流,天下武学资质有一斗,顾烟独占八分,他的武学资质也就早早逝去的萧瑀能比的了,当今在四小宗师中,因为你没有互相彻底厮杀过,所以这四人中实力到底如何,天下人对此也没有个定论,但是顾仙佛自己知道,当今顾烟可能不是四小宗师里实力最高的,但是潜力一定是最大的,不论是拜火教邪道出身的寒蝉子今日的海蝉,还是靠着北原寒冷如刀的气候打磨出来的北原小宗师战云,还是统领整个东陵武道的风流少主东陵小宗师詹台扶风,这些人在武道一途上各有所长,但是潜力在一方面上,顾烟是毫无疑问地武道魁首,若说这世间谁最有可能望一望传说中的“人中仙”境界,这天下两大宗师的希望,都不如顾烟的希望大。
冲击传说中的天人之境,有毅力和努力的原因,但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天分,这一点是永远不可忽视的。
说完四小宗师,接下来的便是两大宗师,两大宗师的实力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人都是闲云野鹤似的人物,除了那次刺杀顾仙佛生母之外,这天下的两个大宗师,就很少有人在世人面前出手了。
两大宗师之一为韩内寺,大秦的最后一任大长秋,黑冰台的掌控者,实力深不可测,带着寥寥几个歪瓜裂枣的手下就能单枪匹马地杀入长安还能闯入防守严密的顾府,杀人之后还能全身而退,实力可见一斑,现在韩内寺带着大秦的残余势力龟缩在草原之上,时时刻刻都想着覆灭大乾光复大秦。
而这两个大宗师另外一个,便是现在顾仙佛面前这个麻衣老者,姓王,名一川,今年多大年纪已经没人能记得清了,反正是比第二个江湖的所有老神仙年纪都要大,王一川原本是之前四大书院之一的龙溪书院的一名杂役,自小跟随龙溪书院的夫子听课,三十多年前,龙溪书院在逐鹿之战中惨遭覆灭,自夫子到门人全部卫道而死,当日的杂役王一川晕倒在死人堆里侥幸活了下来,而自那以后,也不知这个王一川有了什么际遇,一日檐下观雨而一步千里,直接一步跨入大宗师。
王一川步入大宗师之后,虽说是找了当初那群践踏龙溪书院的那一群蛮子报仇,但是却一个人都没有杀,而是点了他们的大穴,废了他们的武功,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自王一川步入大宗师,从来没杀过一个人。
顾仙佛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襟,看着周围暂时退去的魑魅魍魉,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今日幸亏有老前辈过来,要不然这些魑魅魍魉,可能还真把阿暝留在这里了,也不知道这些魑魅魍魉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选了一个这么好的时间点赶过来,也真是能耐了。”
王一川从宽大的衣袍里拿出一枚古色古香的剑鞘,这口剑鞘长约三尺三,宽四指,剑鞘通体呈深灰色,上面隐隐约约雕刻着一些山水泼墨的画面,其中还夹杂着两个小篆,隐约能辨出是“止戈”二字。
其实这口剑鞘已经算是不小了,但是王一川身材太过高大甚至可以算得上魁梧,所以这口剑鞘握在他手里,颇有些玩具的感觉。王一川掂量了两下剑鞘,缓缓笑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派来的,你马上就能知道了。”
顾仙佛微微皱眉,但是并没有说话,而是做出一副拭目以待的模样伸手做个请的手势。
王一川手中把玩着剑鞘,对着周围角落里的一团团阴影缓缓说道:“各位远道而来,一路上也是困乏得很,既然都已经到了这儿了,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这么些年的因因果果,还是趁早了结得好,要不然,这疙瘩越系越大,以后啊,说不定就成一个死结了。”
角落一团阴影里传出一个冷酷如刀的声音:“你以为现在就不是死结了是吗?”
顾仙佛在脑海中搜索良久,终归没有想到这个如此独具特色的嗓音的主人是谁,这个嗓音不像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而像是通过两块冰块的摩擦发出来的冰冷语音,虽然还算是人类的语言,但是每个音节里面都散发着无尽的寒气,让人一听到这个话语马上就想到无尽的冰川和连绵起伏的万里飘雪。
如果这个嗓音在顾仙佛的二十多年生涯中但凡听到过一次,顾仙佛也有十分的自信自己肯定能记得,但是现在自己搜索完整个脑海之后却一直都未想起对方这个王牌的来历,顾仙佛微微叹了一口气,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他不得不承认,有些关键事物的轨迹已经出乎自己预料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来客
(全本小说网,。)
在闻香下马这顿别样的午饭刚刚散去的时候,罗府里的午饭才刚刚开始。
自从顾淮逝去顾家在长安倒台以后,罗府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准确得说是很差。
罗悠之身上几乎是打着铁板钉钉的顾家标签,从兵部主事到如今一品大员的兵部尚书位置,这一路上罗悠之几乎是畅通无阻节节高升,提拔频率几乎是半年就有一次大的飞跃,外人看来虽然羡慕,但是也眼红不来,毕竟人家可是抱紧了大乾官场中最大的大粗腿。
但是如今顾家在长安半倒台在天下“半倒台”的情况下,罗悠之这个铁板钉钉的顾家门人的处境就很微妙了。
以往顾相最忠心的鹰犬之一,不知道挤兑走了多少青年才俊,得罪了多少豪门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