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71部分

大明之崛起1646-第171部分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动用了大熕船二十条,四百吨以上的福船超过四十条,以及一百多条快船、哨船。

    而荷兰人的主力舰队仅有两条四百多吨的四级战船和三条四百吨的武装商船,以及三四十条小型商船。

    但即便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郑成功最终也仅以纵火船和跳帮战才击败了荷兰舰队,而双方的战斗损失竟高达十几比一。

    若非之后从印尼赶来的荷兰增援船队遇到了风浪,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恐怕还得晚上很久。

    由此足可见盖伦船作为战船的巨大优势。

    是以朱琳渼规划建造五到六条五百吨和两条七百吨左右的盖伦船作为主力,辅以一些小型盖伦和快船,如此才能对荷兰舰队形成压制。

    他是绝不容许大明水师在战船比荷兰人弱的情况下与敌拼命的。

    等到大明水师建成,海上贸易控制权将重回大明手中,即使仅以东南亚的贸易量,都足以解决朝廷财政问题。

    只是眼下唯一能造大船的南安船厂却缺乏会造盖伦船的工匠。

    他们先前在南洋工匠指挥下所造的盖伦船也不过二百五六十吨,朱琳渼为稳妥起见,计划先让他们造两条同样尺寸的,然后再上五百吨的大船。

    而这期间,船厂最大的船台空着也是空着,干脆造一条大熕船,聊胜于无。等以后战船多了,这大熕船还能改作商用。

    没过多久,二百六十吨盖伦船的小样便被交到朱琳渼手中。

    这小样如同一只极为精致的模型,船内外所有的结构纤毫毕现,同他给工匠们的图纸上完全一致。

    他又仔细将小样检查一番,确认没有问题,便吩咐工匠们即刻开始建造。

    有了精准的小样,加上这些工匠有过制造相近船型的经验,朱琳渼便完全放手交给他们去搞了。

    当天下午,他便与石霖同亲兵连朝永北里赶去,南安这边则暂交庞筑照管。其实他对具体建造工艺一无所知,就算留下也使不上劲。

    他前脚刚迈上车,身后一人匆匆赶来,到了近前,单膝点地道:“拜见殿下。属下近日在那程记船厂附近打探,倒有些收获。”

    朱琳渼转头去看,来的是负责南安船厂的锦衣卫百户马彦珍。

    “继续说。”

    “殿下,属下查明那程记船厂乃是礼部侍郎李光春长子的产业。”马彦珍面带得意之色,“且其十多年一直违制建造大型海船出卖,他自己也有大船与琉球往来。”

    “哦?”朱琳渼闻言微笑点头道,“既然是‘自己人’的产业,那便好办了。

    “马彦珍,你做得不错。”

    “谢殿下,属下自当竭力为殿下办差。”

    朱琳渼马车向北而去,他于车中木几上写了张条子,令亲兵快马回福京交给宣部郎中洪思,而后便眯眼思索起永北里的建设问题来。

    数日后,天兴府及周边地区的宣教们都开始上一出新戏,乃是田壮飞亲自主笔编写,讲的是宋代之事,朝廷需建战舟,故而大量购入木料,却有奸商不顾国家大义,趁机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最后宋、元水师在崖山一场惊天大战,原本可以稳操胜券的大宋水师却因为木料价格太高,导致战船比预计少造了一半,战至全军覆没。

    这出戏演了两天,李光春才终于听侄女提及此事。

    他心中不禁纳闷,宣部排这么一出却甚是莫名其妙,旋即便想荷兰人炮击以西巴你亚粮船惹怒辅政王之事。

    朝廷最近好像要在南安造船,他忽然一愣,作为一名官场老油条,他隐约嗅到有些异样的味道,忙派心腹疾往南安去看。

    等那心腹回来向李光春禀明,直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忙使人唤来大儿子,拎起棍子就是一顿打。

    “你小子是让银子糊了七窍吧!谁的钱你都敢下手?过来,别躲!辅政王殿下就在南安,你是想我李家门厅中落不成?!”

    等他打累了,随手将棍子丢在一旁,又叫来心腹叮嘱一番。

    很快,庞筑便收到程记船厂的消息,说之前的木料是掌柜的糊涂了,报的乃是“十根”的价格,而非一根,问他是要补足木料还是退钱。

    天兴府那边嗅觉敏锐的言官多如牛毛,程记改价的当天,便有御史弹劾李光春之子囤积居奇,意图扰乱朝廷水师建设。

    李光春惊得六神无主,回家又将儿子“修理”了一通。直到得知朝廷去南安查证乃是误会,他一颗心才算重回到了肚子里。

    朱琳渼在永北里接道马彦珍和洪思报来此事的前情后果,不禁微笑自语,“宣传的威力这才略为显露而已。后世连总统选举都怕电视台,还搞不定你们?”

    他遂又令人去南安,吩咐庞筑将程记承诺的十倍木料全部买下,以后还有大批战船要建。

 第302章 我要压倒性优势!

    (全本小说网,HTTPS://。)

    闽江下游出海口的西侧。全本小说网,HTTPS://。m;

    闽江在这里天然形成了一个转弯,河道豁然变宽,故而江水在这里流速骤减,但水面却非常深。

    加之北岸的地面坚硬平整,距离天兴府又极近,简直就是建港口、船厂的不二之选。

    岸边原有的四座船台中的两座以被拆掉,正在按南安船厂的模式进行扩建。

    朱琳渼抬眼望向远处的船台,大批工匠正在那里忙碌地施工。

    他前几天亲道永北里的时候,拿地图对照周围地形,这才发现永北里南侧竟有个名叫马尾的地方。

    他这才明白,难怪这么一个优良的港口他却从未听说过,原来便是大名鼎鼎马尾港!

    只不过由于明代海禁,马尾眼下只是几个渔村加一个不大的港口。然而,从清代到民国,马尾却都是极为重要的军港。

    这里日常可以任由两千吨上下的船只泊靠,烧加深挖改造,就可以作为五千吨大船的母港。

    另外马尾地处闽江拐弯处,在南北两岸设置炮台,便能有效保护军港的安全。

    从东海入海口到马尾港,还有六七十里的水路要走,更增加了敌人自海上偷袭这里的难度。

    故而朱琳渼立刻决定,将马尾作为大明水师的母港。东出便能直击台湾,退入港内还能拱卫天兴府水道。

    正好与他兴建永北里船厂的规划不谋而合。

    “拜见殿下。”郑成功穿了身粗布衫子,咋看上去便如船厂工匠一般,他到了近前敬礼道,“方才户部运银车到了,整三十万两,属下已和向主事等人一同点过,断无差池。”

    “好,如此船务学堂和水师大营等便都可开始修建了。”朱琳渼点头道,“船料也当尽早准备,永北里这儿往后会耗用大量木材的。

    “对了,派人通知兵部,让他们拨些苦力来,眼下要建的东西实在太多。”

    他说的苦力便是之前的建虏战俘,他记得还有数千人被囚于尤溪县。建码头这种重体力劳动正可用上那些人。

    “属下遵命。”

    朱琳渼又问道:“船务学堂和水师学堂选址定下来了吗?”

    “回殿下,已在永北里盘下了四院相连的大宅及屋后的三十多亩空地,屋舍百余间,短时间内应可堪使用。

    “此处距离闽江也仅有半里之遥,当殊为合适。”

    “既如此,明日便让南安来的那几名工匠开始授课。先从永北里本地工匠中挑选三四百人入船务学堂,一应费用皆由朝廷拨付,再加一日两餐。等永北里船厂改建完成,他们可一边学一边参与造船。”

    朱琳渼说到这里微微皱了皱眉,“只是水师学堂那边,却难找到合适人选来教习水兵。”

    郑成功垂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拱手道:“殿下,属下倒是知道些可用人选,只是……”

    “哦?是谁?”

    “郑逆把控大明水师数十年,其手下有不少熟谙水战的军官。”郑成功道,“先前郑逆北叛而去,却有些不愿以身投虏的并未随他同往。或可复招其入水师学堂效力。

    “只是这些人先前皆为郑逆麾下,朝堂上定有非议……”

    朱琳渼毫不在意地挥手道:“郑芝龙先前也是打着朝廷旗号,但凡水师将士莫不受其调遣。而这些人不愿与其降虏,便说明他们仍旧心系大明。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当不拘小节,大木可有办法联系到这些人?”

    他倒是也不怕这些郑芝龙旧部翻起什么波澜。等水师学堂开始运作,定少不得锦衣卫在其中暗行监视,以防建虏及荷兰人的细作,捎带这“照顾”一下这些人便是。

    “回殿下,属下倒与其中数人算是旧识,不过他们因郑逆之事多已避至乡野,属下随后便去寻访,定不会误了大事。”

    “这便好,”朱琳渼又吩咐道,“那招募水兵的事情就交给施琅吧。

    “水兵招来之后可先去建安步军学堂训练基本队列和纪律,待其返回永北里之前你能将人找来即可。”

    “是!”

    朱琳渼又问了招募水兵的情况。

    福京沿海百姓大多以船为生,想招些水手倒是极为容易。

    这段时间宣教府一直在福京沿海进行“好男儿当投军报国”、“从军光荣”之类的宣传,军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前已大为提高。

    加上朱琳渼开出的军饷相当丰厚,又有对军人的各种优惠政策,是以仅这三四天工夫便已招到两千多新兵,而且后续报名之人仍络绎不绝。

    郑成功这边也是精挑细选,留下的都是熟练的水手,只需教他们驾驭战船,再操练一段时间水战,基本上几个月工夫便能下海作战。

    等郑成功将一应事务禀报已毕,便躬身告退,准备去为水师学堂寻找教习。

    他走出几步,忽又想起什么,返身道:“殿下,属下还有一事,自觉或当说予殿下知。”

    “大木尽管说来。”

    “殿下,南安船厂人手众多,加之经您一番改建,仅一年工夫便可造得小号夹板……盖伦战船六七条,另大船两条,加上现有的快船,应付荷兰夷人当绰绰有余。

    “便是要预防郑逆水军南下,再加两座船台,多半年时间足矣。”

    郑成功转头看了眼永北里船厂数个巨大的船台,继续道:“然属下观永北里场面,直可造两千料往上大船。

    “这片甲还未入水,已花费二十万两之巨,待开始建船,所需银钱恐百万不止。属下窃以为,或无此必要……”

    朱琳渼微笑道:“大木说得没错,五百吨,哦,就是七八千石的盖伦战船只要有十来条,配合数十小船列于闽北一带,足以抵御郑芝龙船队。”

    他话锋一转,“但这般对战,我水师将士必伤亡不轻,却非我所愿。

    “我所要的,是压倒性的优势!

    “令郑芝龙望而生畏的优势。即便他斗胆为敌,也定会在须臾间被我巨舰轰得灰飞烟灭,而我水师毫发无伤。”

    “可这花费……”

    朱琳渼转身指向大海,“大木可知海的那边是什么?”

 第303章 黄金与白银

    (全本小说网,HTTPS://。)

    “海的那边?”郑成功一愣,“是东番……琉球?倭国?”

    “是黄金和白银。(全本小说网,HTTPS://。)”朱琳渼高声道,“是铜、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